寫實攝影構圖法則?

Tags: 畫面, 法則,

寫實攝影構圖法則:

步驟/方法

一、黃金分割法
  所謂“黃金法”法則,也就是將攝影構圖的畫面兩邊各三等分的直線所產生的“井”字作為分割畫面的依據來加以使用。這四條分割線的位置不僅應作為安置照片內被攝景物的理想位置,而且其四個交叉點也應作為整幅畫面的視覺重點來完成“趣味中心”的架構。這樣,寫實攝影作品尤其是風景作品的畫面不但沒有呆板感,而且還能提高畫面“以靜制動”的生動感;反之如果按照大多數人的習慣,將被攝景物甚至是被攝主體置於畫面的中心區域來完成視覺結象,畫面構圖的比例就會顯得不是那麼恰當和美觀了。 
  當然,在寫實攝影過程中,對鏡外世界的主觀剪裁與視覺結象的“黃金分割”線及其交叉點都是虛擬存在的。由於攝影語言是一種由線條、圖形、光亮、色彩等言語要素複合而成的綜合性較強的靜態語言,因之“黃金分割”法不僅應作為水平平面景物構圖的攝影依據,而且也應作為畫面景深構圖甚至是色、光構圖的攝影依據。換句話說,在一幅寫實攝影作品中,理應存在著兩個乃至兩個以上的“黃金分割”。它們的多維共生、共存與交織不僅完成了一幅寫實攝影作品可視部分的、外在的、立體的、言語的物化構造,而且也完成了其內在的、攝影者的情感抒發與文化底蘊的語義綴連。
  

寫實攝影構圖法則

二、三角形法則
  “三角形法則”,也就是三點構圖法。三點不在一條線上綴連形成一個平面。在一幅寫實攝影作品中,平面的存在是必須的。那麼如何來構造攝影平面呢?
  一般來說,在自然景物攝影和人像攝影中,要找出水平和垂直存在的兩個點是非常容易的。難的是,要找到與之對應的 、甚至是根本不存在的第三個點。這就要求攝影者要離開被攝主體去發現或人為製造第三個點來。否則,畫面構圖就失去了平面感而無法完成言語間的意義整合了。在一幅寫實攝影作品中,三角形平面的構成是多重共生、共存與交織在一起的。既有水平意義上的、也有景深意義上的;既有光亮的也有色彩的等等。
 

寫實攝影構圖法則

三、對角線法則
  在一幅寫實攝影作品中,由於黃金分割法則的客觀存在,有畫面兩邊各三等分的直線所產生的四個交叉點之間也就自然存在著兩條相互交叉著的對角線。因而,如何利用好著兩條對角線以體現攝影者的畫面構造意圖並進而完成語義的意境建構,顯得尤為重要。如圖所示:
  可以說,在一幅寫實攝影作品中,對角線構圖不僅能夠幫助攝影者完成景物在畫面中的合理佈局,而且也能夠使畫面在視覺上產生一定的景深上、色彩上的審美對稱感。
  

四、天頭留白法則
  我們知道,在一葉書稿上需要留由適當的“天頭”和“地角”,以作為“飛白”之所。同樣,在一幅寫實攝影作品中,在完成被攝主體及其周邊景物合理性佈局之後,於畫面水平“黃金分割”線的上方抑或下方適當留有“空白”以安排天空或大地等沒有具體形象的畫面空間是十分必要的。
  “留有三分白,生氣隨之發。”在一幅寫實攝影作品中,畫面空白的使用不僅能夠襯托、凸現出被攝主體的存在,而且也能夠在造就畫面的視覺動感與心裡驅動的同時完成意境的刻畫和氣氛的渲染。
  

五、運動空白法則
  在一幅寫實攝影作品中,運動空白的恰當使用,就是合理安排視距。它不但能夠讓攝影者有充分的時間和把握來準確無誤的拍攝好有動態物體存在的瞬間的靜止畫面,而且還可以令靜態的物體進入人們的潛意識層面並進而產生思維動感。反之,在一幅寫實攝影作品中,如果運動物體和視線前方沒有留夠一定的空間,就不僅會讓人們的視線受阻、無伸張餘地併產生不舒服感,而且還會削弱畫面的動勢,如有些畫面上的汽車總讓人產生會跑出畫面的感覺。  

六、均衡穩定法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攝影構圖就是相機鏡頭的構圖。它是運用相機鏡頭的成像特性和攝影造型手段來構成一定畫面並從中顯示外部世界所存在的文化蘊涵和審美蘊涵的一種有效的符號生成系統和視覺剪輯與組合方式。在一幅寫實攝影作品中,尤其在符合中華民族傳統審美習慣的攝影作品中,均衡穩定的結象是十分必要的。這是因為,畫面乃至影調的均衡穩定不僅能給人以安全、寧靜之感,而且能讓人產生工仗、對稱的結構之感。
  總之,在一幅寫實攝影作品中,“黃金分割”法則、三角形法則、對角線法則、天頭留白法則、運動空白法則、均衡穩定法則是客觀存在的。只有充分利用並共同使用這六個攝影構圖的基本法則,方能使普通攝影愛好者以較為簡便、實用的方試把握和架構一幅寫實攝影作品的要素且完成結象的話語綴連。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