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要把識字教學放在首要的位置。識字是讀寫的基礎,讀寫能力的培養要以識字為先決條件。而不會讀寫,就不可能學習科技,文化知識,也不可能進行任何的創新。
小學的語文識字教學特別是低年級的基礎一定要打好,為以後學習運用文字打下良好的基礎,漢字是尤為重要的一關。為了激勵學生不斷處於較佳的學習狀態之中,我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同時,利用靈活多樣的教育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美國教育家杜威先生:“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
一、要創設識字情境,激趣樂學
教師要在教學中創設一種寬鬆、愉快的環境,使學生心情愉快,樂於思維,勇於探索。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響,教師更要順就兒童心理,巧妙地創設各種有得於學生應付字的情境,以調動學生識字的興趣。我在識字教學實踐中,從教學需要出發,依據識字內容創設一些具體場景和氛圍,激發和吸引學生主動識字。讓學生先感知、體驗,衙理解運用。在課堂中,教師要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如掛圖、投影、表演、繪畫、音樂幫助學生識字。比如,在學習“雞”字時可以結合情境圖,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小雞的樣子,並表演一下小雞走路的神態動作,學學它的叫聲等。這樣,抽象的“雞”字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好奇心很好地結合起來,這樣學生在生趣盎然的生活情境中識字,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識字效果。
二、教給學生識字方法
在識字教學中,鼓勵學生自創各種各樣的識字方法尤為重要。例如:引導學生看拼音識字、看圖識字;指導學生學習最常見的偏旁,運用熟字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來學習。在教學中,每出現一個新字,教師就可以問問學生:“你們誰有辦法記住這個字?”“你是怎樣記這個字的?‘以此來啟發學生展開想像,用各種方法來識字。例如在學”羊”字時,學生說,我看到“羊”字就想起羊頭的樣子,羊上邊的兩點好像羊的兩隻角。一豎像羊的臉和鬍子。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將一個個漢字還原成一個個生動的畫面,這樣識字,效果當然就好了。我認為識字學習是一個反覆的、長期的過程,教師要創造多種方法和途徑,增加漢字和學生見面的機會。在具體教學中,有層次、有梯度地把識字放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識字的同時,發展語言,提高認識能力。在語言環境中學到的字詞是知的,帶著感情去記憶的東西是牢固的,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將識字引向生活空間
活動和交往是發展的源泉,活動是兒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注意和社會生活相溝通,使兒童儘快從“我”的世界跨入更廣闊的世界,吸取各種資訊,拓展想像的空間。在學生掌握識字方法,樂於識字,善於識字後,老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如1、利用廣告牌、商標識字。2、讓學生通過蒐集資料去識字。3、認姓名。記住本班小朋友的名字。4、認實物。如門、窗、講臺、黑板、電視機等。5、讓學生逛商場、超市時認字。6、在教室設定識字園地,同學之間互相識字。與此同時,一定要給學生展示的機會。老師多加讚賞。它會在無形中給學生埋下一顆顆在生活中識字的種子,激勵學生離開課堂後仍有識字的主動性。
四、開展聯想,誘導識字
在他們學習一定數量的漢字後,可以運用聯想法,將漢字的音、形、義的特點與孩子的認知結構聯絡起來,既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又可加速識字速度,提高學生的思維、想象和記憶的能力。在教學中,我時常誘導學生去聯想學字,大大激發學生學字的興趣。我時常給學生講:“每一個字都有一個故事。”比如“慶”和“厭”,“慶”是廣大人民慶祝自己節日,“厭”是工廠門口的一條狗,整天吠個不停,真讓人討厭。
真誠地希望:我們的每一節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