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損音樂系列】WAV、APE、FLAC、CD區別與聯絡?

很多人並不是非常清楚無損音樂和無損格式的。

1、無損音樂,是指對聲音檔案(母檔案)進行無失真壓縮所得到的音樂檔案,它在音質方面,與母檔案是完全一樣的,是母檔案的一個完整數字拷貝。

2、MP3、WMA、OGG等為有失真壓縮音樂檔案格式。之所以進行有失真壓縮,主要是在不過度損害音質的前提下獲得較小的體積,以便於網路傳輸和存放。有損音樂一般以切割掉人耳聽力範圍之外的數字資訊為主,當然為了追求小體積,也存在著大量削弱音質的音樂檔案。

3、無損能夠在100%儲存原檔案的所有資料的前提下,將音訊檔案的體積壓縮到更小,而將壓縮後的音訊檔案還原後,能夠實現與原始檔相同的大小、相同的位元速率。

4、目前常見的、主流的無失真壓縮格式目前有APE、FLAC、WAV,此外還有WavPack、LPAC、WMALossless、AppleLossless、TTA、Tak、La、OptimFROG、Shorten等。

5、嚴格來說,wav波形檔案是音樂CD碟片的數字記錄,是音樂由物理介質(CD碟)轉換為數字形式所得到的聲音檔案;而APE、FLAC、WavPack、WMALossless等則是對WAV波形檔案進行無失真壓縮,即再加工得到。所以,wav是無損音樂檔案,而APE、FLAC等則是無失真壓縮音樂檔案。WAV波形檔案在媒體播放器裡直接播放,而APE等其他壓縮格式則需要經過解壓(解碼)還原成WAV再進行播放。

工具/原料

耳機

步驟/方法

APE、FLAC、WAV與CD碟的區別與聯絡:

CD碟與APE、FLAC、WAV只是儲存介質不同。CD碟片直接從錄音棚灌注而成,以物理碟片形式存在,不同的錄音裝置和灌注技術決定了CD碟的音質,比如現在的碟片好於過去的碟片,德國黑膠碟優於國內一般唱片公司發行的碟片;

APE、FLAC、WAV都是將CD碟物理儲存改為數字化儲存,只要抓軌正確,一般均能實現100%的資料拷貝,音樂資訊完全一樣。不同在於,WAV格式是抓軌直接得到的檔案,資料龐大,但可以在任何媒體播放器上直接播放;為了減少佔用空間,就出現了無損壓縮格式APE和FLAC。如同壓縮軟體RAR、ZIP、7Z、360壓等一樣,APE和FLAC是音樂領域裡的壓縮檔案,只是公司不同,壓縮演算法不同而已,但還原成WAV,均與原WAV檔案一致。

經常有人疑問“APE和FLAC,哪個更好?”具體APE和FLAC比較,見下圖:

【個人傾向於選擇APE】關於“糾錯”,個人認為,追求無損的都是“吹毛求疵”的發燒友,如果檔案有爆音,果斷刪除;而FLAC的靜音處理,此時便顯得有點兒掩耳盜鈴、自欺欺人了。

【無損音樂系列】WAV、APE、FLAC、CD區別與聯絡

【無損音樂系列】WAV、APE、FLAC、CD區別與聯絡

無損音樂音質也分“三六九等”

同一個檔案的各個無損格式是一樣的音質,如果不是同一個檔案,即使是同一首歌,音質也分三六九等。舉個例子,彭麗媛的曲目《在希望的田野上》 ,收錄於《非同凡響》、《沂蒙山小調》、《演唱中國民歌》、《珠穆朗瑪》等多個音樂專輯,這些專輯分別由不同的唱片公司於不同的時間出版,音質就會參差不齊。發燒友需要自己仔細區別收藏。

【無損音樂系列】WAV、APE、FLAC、CD區別與聯絡

為什麼無損音樂和CD比較,聽覺上會有細微差別?

無損音樂與CD碟片資料資訊完全一樣,那為什麼音效不一樣呢?嗯,這裡我用的“音效”這個詞非常好。CD碟和原聲一樣嗎?肯定不一樣。主要是技術上根本做不到完全還原原聲。而且,為了音樂效果,一般還會加進各種特效。千千靜聽就有“演播廳、山洞、廣場”等不同的音效。CD播放機和電腦,更是兩個功用完全不同的裝置。音效當然不可能一致。

其實,就算CD播放機,也不可能找到兩臺播放效果完全一樣的。有句話,大意是世界上不可能找到兩把相同的二胡,也是這個意思。

假無損是怎麼回事?

到這裡,我就給大家提煉出一個觀點:【“無損音樂”不等於“無損音質”】

除了碟片錄製裝置技術問題(早期碟片音質都不好;不同唱片公司錄製技術層次不同;國內碟相對國外頂級技術也不好),也有假無損,即不是由正版CD碟片抓軌得到,而是通過盜版碟片抓軌、磁帶(卡帶)翻錄甚至是有損音樂(MP3等)轉換而得到。這些APE、FLAC、WAV等格式的所謂的“無損音樂”,其音質就很差很差。

除了第一個原因我們無奈選擇外,其他的發燒友都應該剔除。對於磁帶翻錄,如果是稀有資源,建議大家保留,因為如果找不到無損,有總比無好。

我的音樂聽起來音質不好,是無損嗎?

前面說了,【“無損音樂”不等於“無損音質”】,如果你的無損音樂聽感比較差,這你就要注意了:

⒈ 是真無損,多見於早期碟片。由於上世紀CD碟片剛起步,技術水平有限,故灌製效果相對今天的碟片來說欠佳。此外,即使今天,不同唱片公司出品的碟片,音質也有差別。在沒有替代品的情況下,建議保留。

⒉ 是真無損,音質不好可能由抓軌操作失誤造成“爆音”等資料資訊殘缺,建議更換。

⒊ 顯示真無損,音質極差。這多由磁帶/卡帶轉錄而來。早期歌手只有磁帶作品留世,雖然音質不好,但是唯一的紀念品。將其轉錄為資料,是為了更好地儲存。在沒有替代品的情況下,建議保留。

⒋ 假無損。即由有損格式MP3、WMA、OGG等格式轉換而來,有些憑耳聽,甚至難與真無損辨別,只有軟體能檢測出。有損轉無損,丟失的資訊不會轉回來。雖然體積增大了,音質還是有損的音質。

如何鑑別無損音樂?

如何鑑別?主要是一靠聽、二靠看、三靠軟體檢測。

注意軟體檢測也會出錯,只是作為參考。畢竟,音樂最主要的用途是欣賞,而不是科學精密研究。建議大家首先聽。比如磁帶轉錄的,一般一聽就聽出來。但軟體檢測未必檢測出。這是因為軟體作用只是檢測哪些是由有損低劣的音樂轉換成的偽劣假冒無損。

【一聽】

聽第一感覺,如果音質不好,甚至有爆音,即使是真無損,也是音質較差的低劣無損。

【二看】看佔用空間大小和播放位元速率

看佔用空間大小,一定要在相同格式的前提下,否則用APE和FLAC比較,是無意義的。一般,兩個時長、內容一致的同名檔案,佔用空間越大者包含資訊越豐富、音質越好;看播放位元速率(具體見步驟7)。

【三檢測】具體如何用軟體鑑別,參見下一專題《【無損音樂系列】怎樣鑑別無損音樂的真偽?》。

對於同樣歌曲的不同無損,如何初步區分?

比如,彭麗媛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在不同專輯《非同凡響》、《沂蒙山小調》、《演唱中國民歌》、《珠穆朗瑪》等多個音樂專輯裡都有,這些專輯分別由不同的唱片公司於不同的時間出版,音質就會參差不齊。

偶是先用分軌軟體從不同專輯中分離出該曲目(如何分軌?參見相應專題),然後看檔案體積大小,佔用空間大者包含資訊越豐富;再用千千靜聽試聽並檢視各檔案位元速率,位元速率高者一般音質較好;最後對比試聽一下決定取捨。

看體積大小(佔用空間),如圖,在電腦磁碟下(資源管理器視窗)中即可觀看:

【無損音樂系列】WAV、APE、FLAC、CD區別與聯絡

看播放位元速率,如圖,將滑鼠停留在播放列表中的任一曲目上,在顯示的視窗資訊中,格式一欄最後的“*** K”就是位元速率。

【無損音樂系列】WAV、APE、FLAC、CD區別與聯絡

注意事項

未盡說明之處歡迎留言,我會在下一專題中解決。

歡迎對文中不妥之處批評指正。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