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行測怎樣真假推理類試題?

“真假推理”中涉及到的兩種關係:矛盾關係和反對關係,為考生朋友進行詳細地解讀,希望對大家的備考有所幫助。

工具/原料

邏輯思維

方法/步驟

一、矛盾關係

矛盾關係,是指兩命題非此即彼的關係,其真假情況必定為“一真一假”:“所有的S都是P”和“有的S不是P”是一對矛盾關係,“所有的S都不是P”和“有的S是P” 是一對矛盾關係。

【例】在超市裡有四個存物櫃,開啟櫃子後發現,第一個櫃子裡寫著:“所有的櫃子裡都裝著購物袋”,第二個櫃子裡寫著“本櫃子中有購物禮品”,第三個櫃子裡寫著“本櫃子裡沒有食品”,第四個櫃子寫著“有些櫃子裡沒有購物袋”。

如果只有一個櫃子裡的描述是真是的,以下肯定為真的是( )。

A. 所有的櫃子裡都有購物袋 B. 所有的櫃子裡都沒有購物袋

C. 所有的櫃子裡都沒有購物禮品 D. 第三個櫃子裡有食品

【解析】D 矛盾關係。第一個櫃子和第四個櫃子裡寫的話是一對矛盾關係,兩者必然一真一假。又只有一個櫃子裡的描述是真的,因此第二個和第三個櫃子裡的描述都是假的。根據第三個櫃子裡的話為假,可知第三個櫃子裡有食品。故選D。

公務員考試行測怎樣真假推理類試題

【例】家裡有四個孩子,分別為甲、乙、丙和丁。一天,放在餐桌上的糖果少了幾顆,母親問是誰偷吃了糖果,四個孩子各有說辭:

甲說:我們中有人偷吃了糖果;

乙說:我們四個都沒偷吃糖果;

丙說: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沒有偷吃糖果;

丁說:我沒偷吃糖果。

如果四個孩子中有兩個說的是真話,有兩個說的是假話,則說真話的是( )。

A. 說真話的是甲和丙 B. 說真話的是甲和丁

C. 說真話的是乙和丙 D. 說真話的是乙和丁

【解析】A 矛盾關係。甲和乙的話是一對矛盾關係,兩者必然一真一假。又因為四個孩子中有兩人說的是真話,兩人說的是假話,因此丙和丁的話也是一真一假。假設丁的話為真,則丙的話也為真,與上述推理矛盾,因此丁的話是假的,丙的話是真的。根據丁的話是假的,可推出丁偷吃了糖果,進一步推出甲說的是真話。故說真話的是甲和丙。故選A。

二、反對關係

1. 上反對關係

上反對關係,是指兩個命題不能同時成立的關係,其真假情況為“可以同假,不能同真,至少有一假”:“所有的S都是P”和“所有的S都不是P”是一對上反對關係。

2. 下反對關係

下反對關係,是指兩個命題不能同時不成立的關係,其真假情況為“可以同真,不能同假,至少有一真”:“有的S是P”和“有的S不是P” 是一對下反對關係。

【例3】英國駐深圳某銀行共126名職員國籍情況的資訊如下:

(1)所有職員都是英國國籍。

(2)所有職員都不是英國國籍。

(3)行長或助理是英國國籍。

上述斷定只有一個是假的,則以下哪項一定是真的?( )

A. 有些職員是中國國籍 B. 所有職員都不是英國國籍

C. 有些職員不是英國國籍 D. 有些職員是英國國籍

【解析】D 上反對關係。(1)和(2)是一對上反對關係,不能同真,至少有一假。又只有一個斷定是是假的,所以(3)一定是真的,進而可以推知(2)是假的,那麼(1)為真。綜上可知,所有職員都是英國國籍,全程肯定命題為真,則特稱肯定命題一定為真,D項一定為真。故選D。

公務員考試行測怎樣真假推理類試題

【例】期末考試後,有三位學生先後找到老師詢問考試結果。老師尚未結束閱卷,因此每次都回答的模稜兩可。回答第一位學生時說“有人沒過”,回答第二位學生時說“放心,總有人過的”,回答第三位學生時直接嚇唬“你沒過!”。事後證明,老師的回答只有一次是正確的。

可以推斷,此次考試的結果是( )。

A. 全部都過了 B. 全部都沒過

C. 僅有第三位學生沒過 D. 過的人數不確定

【解析】A 下反對關係。老師的第一次回答和第二次回答是一對下反對關係,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又因為“老師的回答只有一次是正確的”,因此老師的第三次回答一定是錯誤的,故第三位學生通過了考試。那麼老師的第二次回答是正確的,故第一次回答是錯誤的,即所有人都通過了考試。故選A。

注意事項

矛盾關係,是指兩命題非此即彼的關係,其真假情況必定為一真一假

上反對關係,是指兩個命題不能同時成立的關係,其真假情況為“可以同假,不能同真,至少有一假”

下反對關係,是指兩個命題不能同時不成立的關係,其真假情況為“可以同真,不能同假,至少有一真”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