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愛告狀的原因,小學生愛告狀該怎麼處理?

教過低年級的老師,應該都經歷過學生的告狀吧。不過,您是怎麼看待告狀的呢?是制止、反對,還是引導,甚至支援?這個還真不能一概而論,今天我們就一起探討一下吧。不管我們怎麼看待並受理孩子的告狀,都應該瞭解,在孩子告狀的背後,在他們小小的心靈裡,自有他們的想法和理由。

小學生愛告狀的原因,小學生愛告狀該怎麼處理

小學生愛告狀的原因

孩子確實受委屈了

小然然新買了一支漂亮的筆,鄰桌小明看到了非常羨慕,就想據為己有,一天下課了湊然然不注意,就偷偷拿了過去,上課就用了起來。然然找不到筆,急得滿頭大汗,一扭頭見小明用的那支筆正是自己尋找的,於是就從小明的手中奪了過去。小明一看然然這麼“囂張”,趁老師不注意,立馬還了然然一拳。然然傷心了一節課,課下就哭泣著找老師告小明的狀。

這類告狀佔了所有“狀紙”的大部分比重,很多孩子受到委屈時,都會自然而然的向老師求助。心理學家的研究證明,孩子告狀的過程,也是孩子宣洩情緒,求得心理平衡的過程。

尋求老師的關注

“老師,某某在下面亂扔廢紙,我沒扔!”

“老師,某某今天帶零食了,上課偷吃,媽媽沒讓我帶!”

“老師,今天上課時某某偷看課外書,我不讓他看,他還看!”

有的孩子除了向老師告狀之外,還會有意無意的把其他同學拿來和自己比,以擡高自己,贏得老師的表揚。

這時候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辨別是非的能力,他們能夠對別人的行為加以辨別,同時也希望自己得到肯定和關注。如果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告狀的往往是那些調皮搗蛋的孩子,而乖孩子反而“默默無聞”。所以有的孩子只好通過“告狀”這種獨特的方式來告訴你----老師,我很棒,請您多專注我!

小學生愛告狀的原因,小學生愛告狀該怎麼處理

為了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孩子遇到問題時常手足無措,他們便“告狀”,以求成人幫助解決問題。

做錯了事想逃避責任,免受批評和懲罰。

在集體活動中,常常因為某此原因而使孩子發生糾紛、爭搶,當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動手打人或損壞別人的物品,使情節嚴重。而先肇事的幼兒往往會向教師先告狀,以減輕自己的責任。

小學生愛告狀的原因,小學生愛告狀該怎麼處理

家長的教育觀念導致幼兒愛告狀

有些家長重視孩子智力的開發,卻忽略了孩子合作、關心他人、相互友愛等品德的培養。由於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陽”,養成了依賴性強、以自我為中心、任性等不良行為習慣,缺乏必要的集體生活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差,這就導致會出現一些行為問題。

小學生愛告狀該怎麼處理

認真傾聽

在傾聽“告狀”時要認真,不要打斷或者斥責孩子,也不要偏聽偏信,先要弄清事實真相;如果孩子一時說不清楚,可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回想一下發生的事情,同時可以適當地安慰孩子。

小學生愛告狀的原因,小學生愛告狀該怎麼處理

瞭解事實,理性處理

在瞭解事實後,應根據具體的情況採用不同的處理方式。若是有理的“告狀”,一定要及時給予肯定,讓他們養成正確的是非判斷力;若是其他型別告狀,則通過耐心與孩子溝通,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為人處世的原則。

教會孩子換位思考

當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時,無論是哪一方,老師們都應該教會孩子換位思考,並藉此機會教會孩子解決問題的技巧。可以問問告狀的孩子:“你覺得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養成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

小學生愛告狀的原因,小學生愛告狀該怎麼處理

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應儘量鼓勵他們自己解決問題,否則會養成孩子的依賴心理,還會助長孩子只看別人缺點、不看別人優點、搬弄是非等壞習慣。

細心、耐心

敷衍甚至不管的態度,可能會導致一些有危害的事得不到及時的解決,更會混淆孩子的是非觀,挫傷孩子的正義感。但若一味“支援”“鼓勵”孩子的告狀,孩子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總是得不到發展,還會影響孩子良好的性格形成。相信只要老師能耐心、細心地對待,孩子會很快變得不愛告狀了。

孩子沒有好壞之分

兒童教育心理學或者發展心理學認為,成長是一個過程,因為幾件小事就把孩子判斷為好孩子和壞孩子,是不對的。

行為有好壞之分,但是,孩子沒有好壞之分,絕對不能因為孩子做得不夠好,就把他划進壞孩子之列,那樣做等於給他戴上了標籤,一個不好的標籤,等於宣判了他無法改造。事實上,如果想讓一個人往更好的方面發展,最簡單最好的辦法是讚美他已經具備了這個特徵,就是欣賞他、鼓勵他和讚美他,這就是賞識教育。

積極引導孩子

在家裡和學校中,家長和老師都要積極引導孩子,鼓勵他們交流和表達,儘管他們有時候告狀的行為不符合大人的價值觀念。鼓勵他們建立良好的行為,而不是生硬地評價是非,無論如何,讓孩子感到被重視、體驗到快樂很重要,這樣他們會更樂於交流,在交流中,經過合適的疏導,他們會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徵、良好的價值觀和良好的行為模式。

小學生愛告狀的原因,小學生愛告狀該怎麼處理

孩子, 原因, 老師, 小學生,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