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課改經驗總結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教師做好課改工作,要在教學中,不斷尋求好的解決思路,不斷改善教學中的不足之處,總結課改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範文,歡迎閱讀!

  篇一

  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已經進行很長時間了,但步子不是很大,今年市教育局加大課改力度,全面推行課改。我校在市局教育精神的指引下,也加大了課改的力度,人人蔘與課改,人人實施課改。在不斷的實踐探索中,我校確立了“導學探講練”五字教學模式,全體教師都努力踐行這一模式。下面就實施這一模式時的感想作以總結。 在全面實施課改的今天,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必須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科學文化素養,才能勝任今天的工作。在平時的工作中,我邊教邊學,利用學校為我們安排的外出聽課的機會,向其他學校的老師學習,吸取他人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瞭解現代教育教學的新理念。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新課程標準,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教學。同時利用網路觀看名師的課例。儘量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經過一年的教學實踐,我積累了一些寶貴的經驗。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努力實施“導學探講練”的教學模式,為了讓學生更快的進入角色,我把本班42名同學重新分組,並給他們講清每堂課的具體思路使學生學習起來有的放矢。時刻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設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環境,多給學生一些表現的機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遺憾的是,我們班還有個別學生沒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學習上有掉隊的現象。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還需不斷地改變策略,以便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平時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教學研究活動。在校本教研中主動獻課,得到領導和教師的好評。

  及時反思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成功與失敗的地方,並尋求好的解決思路,不斷改善教學中的不足之處。以便在課改中早日脫穎而出。 回顧一學年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收穫,但還存在一定問題,比如,在工作中缺乏創新意識,存在一種惰性思想。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要不斷總結經驗,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還要多下功夫加強對個別差生的輔導,相信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總會有收穫。我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課改工作會迎來一個燦爛的明天。

  篇二

  一年來,我校按照鄉督學機構推行的“六字”課堂教學模式,制定計劃、措施,分階段科學安排教學,積極實驗,大膽嘗試,在教師素質、教學水平、學生習慣、教學成績、班級管理、校園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使我們對今後的課改更加堅定了資訊。為總結成績,找出差距,以利再戰,特對本學年的課改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引領課改

  課改是以模式為載體的,但模式又是一套程式,程式是否準確熟練的操作好,關鍵在於是否把握,把握的關鍵在於理解,因此,學習是首先的,不學習就不能深入理解每一個環節的意義、操作要領、蘊含的思想理念。我們利用週五下午時間,組織教師進行業務學習,以《課改路上》及省廳下發的配套書籍為主要學習物件,讓一些先講的教學理念引領我們的“六字”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加強平時的學習,每週要求有不少於三百字的學習筆記或者學習心得。

  二,開展教研,深入推進

  在課改中,我校和其他兄弟學校一樣,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學習任務的制定、學習習慣的培養、教學內容的拓展延伸、時間的把握、展示的人數時間次數等,有時在本校無法解決,我們組織帶領課改教師外出觀摩課改示範課,參加鄉督學機構組織開展的課改研討會,“三同”教學活動。每學期,語文數學教研組還要組織本組人員進行優質課活動,每兩週進行一次公開課、觀摩課活動,課改教師人人蔘與聽課、評課活動,共同探討先進的教法、學法,切磋在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共性問題,通過活動,達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目的。教師們在活動中博採眾長,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校長還親自帶領課改教師親赴山東杜郎口、江蘇新知學校參觀學習,回來後積極傳授經驗,使我們對新模式有了全新的認識和提高。

  三,積極行動,措施得力

  推行“六字”課堂教學模式以來,教室裡學生的座位也重新擺放,把學生分成小組,成排的座位以圍圈的形式擺放,組成4—6人的學習合作小組;教室後面裝上黑板,為學生在課堂上的展示提供了方便;為調動學生課堂展示的激情,校長親自編寫了《課堂展示歌》;“六星”評比活動,更好的調動學生參課堂教學的積極性;為了養成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校制定了“五好”“八不”教育活動方案,發放到各班,要求各班主任監督執行。

  四,文化涵養,助推課改

  為配合課改,學習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以文化育人,以文化助推課改,以文化涵養課改。學校精心選擇當代最新的教育思想理念以及督學機構編寫的校園文化薈萃,製成報欄、版面、標牌等,安裝在校園、走廊、教室牆壁,時刻激勵、喚醒、影響著教師學生的一言一行,使課改洋溢著整個校園。同時,我們還精心設計黑板,把一些名人名言、學生的勵志語言、班級宣言、組訓等寫在黑板邊緣,學校還給優秀學生拍照,把他們的相片與勵志語言製成標語牌,張貼走廊,極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各個班級的教室門上,還張貼了全班照和班級宣言,增強了學生的榮辱感和集體主義觀念。

  五,教學相長,全面育人

  通過課改實驗,學生的學習態度與以前迥然不同,一改往日被動式的接受知識,能積極主動的去學習了,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預習、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等環節,初步獲得享受知識的快樂,享受知識的喜悅。也養成了一些好的學習習慣,上課注意力集中,發言積極,思維敏捷,智慧火花迸射,課堂上能大膽的表現自己,突出了自己的主體地位,真正成了課堂學習的主人。在學習中,學生的各種學習習慣正逐步養成:如預習的習慣;展示交流時,教師不失時機的點撥、追問,引導學生質疑、問難的習慣;聯想的習慣;邊聽邊想,先想後說的習慣;用雙色筆勤記筆記的習慣;謙讓的習慣等。

  實行新模式以來,教師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巨大轉變,用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改革課堂教學,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方式,煥發課堂活力;教師用“六字”模式備課,改變以前抄教材、搬教參的習慣,真正深入鑽研教材了、關注學生了、考慮學法了、轉變角色了,會寫反思了,更會評課了„„

  課改之路還很漫長,可謂是任重道遠,只要我們有昂揚的激情,必勝的信心,務實的態度,堅持不懈,探索下去,相信呈現給我們的必將是絢麗的風光。下學年,我們會一如既往的按照督學機構的安排部署,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在學科課型研究上下功夫,使課改向縱深出不斷推進。

  三、抓實校本教研,優化師生教學行為方式。

  課程改革是一場關於教育觀念、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的深刻革命,伴著新課程一路走來,我們深刻的認識到教師的發展意味著生存與競爭,持續發展意味著創造和動力,科學發展意味著生命和活力。強化校本培訓、擴大對外交流、開展校外學習、組織團隊合作,讓教師在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快樂。培訓中,通過創設特色情景,引導教師在活動的體驗中反思自己的經驗與觀點,在交流分享中學習他人的長處,產生新的思想,達到新的認識,從而實現自我的提高。

  1.完善“八個一”研究制度:每天進行一小時閱讀,每週聽一節同伴隨堂課,每月寫一篇教學反思,每學期寫一篇教學設計,每學期上一節教學研討課,每學期寫一份教育科研報告或教育科研論文,每學期命一套高質量的測試題,每年參與或主持一個課題研究。

  2.堅持校內外聽課學習“三四要求”:校內聽課“三個一”,發現一個亮點,指出一點不足,提出一條建議;校外培訓“四個一”,寫一篇學習心得體會,照一張帶有會標的照片,做一次交流彙報,把學習所得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並有一點變化。

  3.備課與教研一體制,推行“四五三九”制度。

  精通教材,熟悉教法是實施新課程的基礎。開展“我與新課程共同成長,我與學生共同進步”活動,要求教師必須真正認識到教材本身具有豐富的教育資源,以及課堂教學活動的育人功能。在課堂活動中使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願望和習慣,具有發現、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興趣和能力,具有收集、處理、交流使用資訊的意識和技巧,培養興趣、養成習慣、交給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

  一是開展校本教研活動,突出“四個五”要求。學科教研組是校本教研最基本的組織單位,加強教研組建設是縱深推進校本教研活動的有力抓手。我校教研組工作堅持做到“五有”:有制度、有計劃、有實施、有記錄、有成效;“五定”:定主題、定目標、定時間、定地點、定人員;“五化”:制度化、經常化、系列化、規範化、常態化,學校對校本教研工作管理做到“五有”:有跟蹤、有評比、有獎勵、有宣傳、有推廣。每學期學校都設有專項資金2萬元對教研組工作進行團隊捆綁式考核獎勵,考核內容包括計劃制定與實施、常規教研活動開展、自主教研活動的開展、成員的出勤率和參與度,成員完成教學科研撰寫文章、上公開課、課題研究等的比例、教學成績以及獲獎情況等,強化在教研活動中沒有個人,只有集體的思想意識。

  二是開展教師集體備課活動,推行“三步驟九環節”。我校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堅持開展教師集體備課活動,充分發揮教師集體智慧,提高備課的質量,提高課堂有效性。為保證集體備課工作的有效實施,學校成立了以年級學科為單位的備課組,每週落實了半天時間為備課組集體備課活動時間,集體備課實行“三步驟九環節”的備課方式,主備人初備,備課組研究討論聯絡領導參與檢查、考核、評價的方式,保證了集體備課的質量,同時堅持備課、說課、議課、上課並進,使集體備課真正受到實效。

  篇三

  我一直參加課改工作,見證著課改的不斷成長,不斷完善,現將我的課改工作總結如下:

  一、新課程後,教與學方式的變化。

  過去,教師一直把自己定位成為課堂中教育教學過程的主人,帶著教師設計好的問題,指導學生學習知識,形成概念體系。走進小學課堂,不難發現,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基本是“灌輸——接受”,學生學習方式基本是“聽講——背誦——練習——再現教師傳授的知識”。學生完全處於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隨著新課程的到來,數學教學內部問題的累積,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否認了教師這種定位,使教師清醒認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真正主人,數學的教與學必然要產生新的變革。數學課程改革的核心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自主、實踐、探索、合作等多樣化的學習方法。在《數學課程標準》第一學段的教學建議中,《標準》強調“教師要讓學生裝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並與同伴進行交流。教師應提供適當的幫和指導,善於選擇學生中有價值的問題或意見,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以尋找問題的答案。”在《數學課程標準》第二學段的教學建議中,《標準》強調“學習過程充滿著觀察、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性活動。教師要改變以例題、示範、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之中。為了例學生更好地進行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師應鼓勵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敢於質疑,樂於交流與合作。要防止學生的合作流於形式,強調在個人獨立思考基礎上的合作,以及通過合作與交流來開拓思路。”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使所學知識得以驗證和完善。

  二、在教學實驗中的幾點體會。

  1、聯絡生活,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創設與生活實際有關的情境,讓學生髮現數學就在自己身邊,數學並不難,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2、以新的理念為指導,自主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只有用新的理念分析新教材,理解新教材,才能真正體會編者的意圖。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創造地運用教材資源,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之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3、運用生活,產生例題

  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最喜歡遊戲活動了,讓學生在有趣的遊戲活動中產生例題進行學習,學生會感到輕鬆愉快,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課程改革為我們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為學生髮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我認為,凡是學生能夠探索出來的,教師決不替代,凡是學生能夠獨立發現的絕不暗示,讓學生從生活、活動、思索、合作交流中學習,儘可能多給一點思考的時間,多給一點活動的空間,多給學生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多一點創造的信心,多一點成功的體驗。

  三、評價學生學業標準的變化。

  當前,小學數學教學較多關注學生學習活動的結果,忽視了學生學習活動、發展的過程,導致對結果評價的過度關注,把評價功能退化為僅僅是對學生分數的鑑定,這是對學習評價的扭曲。

  由於每一個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決定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是一個富有個性的過程。由於學生個體的差異,應把重點放在學生自身的縱向評價上,使學生體驗到自己的變化、成長和進步,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用數學學習檔案來評價學生學習的數學過程,可以全程、多樣、有效地促進管理目標的達成。


個人理財經驗分享
關於公務員的面試技巧
相關知識
個人課改經驗總結
大班個人教學經驗總結
工程資料員工作心得體會_工程資料員個人工作經驗總結
初中數學個人教學經驗總結範文
高中語文課改經驗總結
個人銷售經驗總結名句
在聯通實習的心得體會_聯通個人實習經驗總結
個人教育經驗總結
個人教學經驗總結
個人管理經驗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