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中的挫折教育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現代心理學認為,挫折是人們在有意識的活動中,遇到無法克服或自以為無法克服的障礙或干擾,使其需要或動機不能得到滿足而產生的消極反應。挫折產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外部原因即人為或非人為的環境因素,內部原因即個人生理、心理因素。人們遭受挫折時往往伴隨著強烈的焦慮、緊張、憤怒等情緒,會作出各種各樣的反應,常見的有焦慮、攻擊、冷漠、退化、幻想、固著,甚至自殺。焦慮是挫折後自尊心的損傷、自信心的喪失、失敗感、愧疚感帶來的緊張、不安、憂慮、恐懼等複雜的情感,適度的焦慮對提高效率、發揮潛能有積極作用,而過度的焦慮則是有害的,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焦慮症。攻擊是為了發洩憤怒而產生的。冷漠是憤怒的間接表現形式。退化是遭受挫折後表現出的與自己年齡、身份不相稱的幼稚行為。幻想是個體遭受挫折後以虛幻情景來擺脫現實的痛苦。固著是不能隨機應變的解決再次遇到的相同挫折。自殺是遭遇挫折後的極端行為。所以,如何正確對待挫折,提高挫折承受力就成為一個重要課題。而且,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濟南大學副校長張承芬教授說,大學生是心理弱勢群體,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僅佔總數的16%,或許,這個數字有點兒危言聳聽,但近年來大學生自殺事件屢見報端,甚至,碩士、博士等高層次、成年學生自殺,在人們眼中也已經不新鮮,國內有統計說中國大學生自殺比率是十萬分之二到四,也說明大學生心理健康確實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都和挫折分不開,換句話說,挫折是導致以上行為的重要原因。所以,大學生挫折承受力的提高就是一個迫切的難題。
挫折承受力是美國心理測驗專家羅森茨威格提出來的,是抵抗挫折而沒有不良反應的能力。挫折承受力的強弱,取決於個體的生理條件、過去的經驗、認知因素、挫折頻率、個性、社會支援,而人們對抗挫折的方法有壓抑、投射、合理化、認同、反向、昇華、補償等。心理學家認為,挫折本身並不是導致情緒障礙的直接原因,人們對誘發事件所持的看法、解釋、信念才是引起人的情緒和反應的直接原因。所以,當我們無法改變一些外在的導致挫折的客觀因素時,我們的做法是建立大學生的合理信念、解釋、看法等等。
對於高等教育工作者來說,建立一套全方位、高效率的挫折教育機制是完全可能的。尤其對中文系教師而言,我深切地感受到人生教育在教學中的重要性,這最起碼也要置之於與知識傳授同等的地位,甚至之上。而中外古今文學中的鮮活的例項就是大學生挫折教育的最好材料,它避免了大道理的空洞說教,起到防患於未然的作用,還可以提供借鑑的方法。
我是講授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就結合中國現當代文學來談談怎樣進行大學生的挫折教育。
(一)古來聖賢皆寂寞——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大學生朝氣蓬勃,欣欣向榮,所謂“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在一種或許有點未經考驗的樂觀自信基礎上,在心理上世界就彷彿是為他們而存在的。這時,如果能夠讓他們認識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就會使他們遭受挫折時不致驚慌失措,進而產生異常舉動。現當代文學中充滿憂患意識,就是進行挫折教育的典範。
《易·序卦》:“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世界是不斷髮展變化的,泰——順利、吉祥和否——挫折、險惡是隨時互相轉化的。老子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高下相傾,長短相形,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按照這個理論,“泰”和“否”也是共存的,“‘泰’之所以為‘泰‘,斯‘否’已”,所以賈誼說:“憂喜聚門兮,吉凶同域。”所以,挫折本來就是社會事物發展規律的體現,是不可避免的。抗日戰爭初期,知識分子對抗戰的勝利抱有盲目的樂觀,在創作中就體現為昂揚奮進的英雄主義。1938年10月武漢失守後,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特別是以1941年皖南事變為標誌,國內政治形勢發生急劇逆轉,社會心理與時代氣氛、情緒也為之一變。初期受速戰論鼓動的昂揚激奮的社會心理,已經慢慢沉靜下來,人們開始正視戰爭的殘酷性和取得勝利的艱鉅性,正視由於戰爭而沉渣泛起的各種封建文化的糟粕及現實中的腐敗現象。作家們隨著這種時代心理的變化而轉為沉鬱苦悶。
從個體角度看,無論成就如何,遭受挫折都是必然的。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有一段話談古往今來的名人所受的磨難:“西伯拘”、“仲尼厄”、“屈原放逐”、“左丘失明”、“孫子臏腳”、“不韋遷蜀”、“韓非囚秦”,而張志和的一首《漁歌子》更是唱出了千古以來人們的無奈:“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受此詞影響,逆境中的黃庭堅寫道:“青箬笠前無限事,綠蓑衣底一時休。”被貶到黃州團練副使的蘇軾寫道:“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挫折並沒有打倒這些人,所以,人生的困難不在於挫折的多少輕重,而在於個體對挫折的認識與態度。
(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同態度,不同結果。在中國文學史上,文人墨客對待挫折的態度大概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雖九死其猶未悔——胡風型。
七月詩派的代表詩人胡風是現當代文學史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因為在學術觀點上的分歧,這位卓有成就的文藝理論批評家長期遭受極不公正的待遇,被扣上“反革命分子”的帽子,投入牢獄近二十年。在漫長的牢獄生涯中,他始終堅持自己的文藝觀,特別是在期間,胡風並沒有因為個人恩怨,轉向四人幫,陷害周揚。表現了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和氣魄。
第二種,人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佛道型。
消極的對待人生中的挫折,歷來的隱士都屬這種型別,其中不乏像王維、白居易這樣的大文學家。當然,當代文學中有很多這樣的人物形象,都可以給我們提供借鑑。
阿城《棋王》裡的王一生是一個深刻體現了道家文化特徵的人物形象,作者通過這一形象表明了他對莊禪哲學的認識態度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思考。在莊禪哲學中,人們的精神狀態被看作是理想人格的本質特徵。它要求人們不計利害、是非、功過,忘掉物我、主客、人己,從而在精神上突破存亡、貧富、譭譽等等現實的限制與束縛,達到自我與整個宇宙的完全融合。《棋王》裡,人物的生存需要往往與客觀社會環境處於不協調狀態。像王一生這樣的小人物,在“”浩劫中只能像狂風中的砂粒,他們如果要在無定向的行為中獲得意義和價值,唯一的力量來自於自身精神的平衡。於是自我排遣,故作瀟灑,成了這些小人物無可奈何的選擇。王一生天生柔弱,象棋成了他平衡自我的憑藉,他對棋外的世界漠不關心,象棋是他的靈魂,下棋成了他人格精神的外在對應物。他在棋盤裡消磨時光、解脫痛苦、超然物外。他在年月中保持著安命處順的人生態度,享受常人所沒有的心靈自由,他不為外在的貧富富貴、成敗榮譽而苦思冥想,惡劣的生存環境也不能影響他在心靈自由的天地裡追求棋道的提高。可見在作者筆下,王一生不僅具備了莊禪哲學的曠達、通脫,而且也深得莊禪哲學的要義。他把悲慼、痛苦的心境消解為一種寬裕自如、通脫曠達的人生態度,這與傳統的中國禪宗哲學、莊老思想是有著必然的內在統一性的。
(三)樹立新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以上所談文人和人物形象對待挫折的態度和方法只能提供借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能夠看到整個社會向前發展的大趨勢。晚唐時期,杜牧還能說“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何況我們?只要把人生看成是一種過程,任何時候便都有看風景的心情,人生的挫折就也能成為一種風景。
在現當代文學中這樣的例子也是數不勝數,朱蘇進的《絕望中誕生》闡述的就是類似的道理,主人公孟中天越是在絕望中,就越能做出驚人的創見。
在此,提出幾條建議:
(1)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人生觀,辨證地看待挫折;
(2)加強身體鍛鍊,培養健康體魄,所謂“多病故人疏”的情況就會消失。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寬容地對待自己和身邊的人,逐漸培養親和力;
(3)正確認識自己,不要過高或過低估計自己;
(4)正確看待社會不良現象,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不良現象,社會的前進就是社會弊端的革新。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要想在高等院校形成高效的挫折教育機制,就需要在教學、生活的各個方面貫穿挫折教育,這樣,才能給人以極大觸動,不易引起學生的敵對情緒。
現當代文學分界問題之我見
中國現當代文學中農民命運意識的走向
挫折承受力是美國心理測驗專家羅森茨威格提出來的,是抵抗挫折而沒有不良反應的能力。挫折承受力的強弱,取決於個體的生理條件、過去的經驗、認知因素、挫折頻率、個性、社會支援,而人們對抗挫折的方法有壓抑、投射、合理化、認同、反向、昇華、補償等。心理學家認為,挫折本身並不是導致情緒障礙的直接原因,人們對誘發事件所持的看法、解釋、信念才是引起人的情緒和反應的直接原因。所以,當我們無法改變一些外在的導致挫折的客觀因素時,我們的做法是建立大學生的合理信念、解釋、看法等等。
對於高等教育工作者來說,建立一套全方位、高效率的挫折教育機制是完全可能的。尤其對中文系教師而言,我深切地感受到人生教育在教學中的重要性,這最起碼也要置之於與知識傳授同等的地位,甚至之上。而中外古今文學中的鮮活的例項就是大學生挫折教育的最好材料,它避免了大道理的空洞說教,起到防患於未然的作用,還可以提供借鑑的方法。
(一)古來聖賢皆寂寞——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大學生朝氣蓬勃,欣欣向榮,所謂“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在一種或許有點未經考驗的樂觀自信基礎上,在心理上世界就彷彿是為他們而存在的。這時,如果能夠讓他們認識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就會使他們遭受挫折時不致驚慌失措,進而產生異常舉動。現當代文學中充滿憂患意識,就是進行挫折教育的典範。
《易·序卦》:“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世界是不斷髮展變化的,泰——順利、吉祥和否——挫折、險惡是隨時互相轉化的。老子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高下相傾,長短相形,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按照這個理論,“泰”和“否”也是共存的,“‘泰’之所以為‘泰‘,斯‘否’已”,所以賈誼說:“憂喜聚門兮,吉凶同域。”所以,挫折本來就是社會事物發展規律的體現,是不可避免的。抗日戰爭初期,知識分子對抗戰的勝利抱有盲目的樂觀,在創作中就體現為昂揚奮進的英雄主義。1938年10月武漢失守後,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特別是以1941年皖南事變為標誌,國內政治形勢發生急劇逆轉,社會心理與時代氣氛、情緒也為之一變。初期受速戰論鼓動的昂揚激奮的社會心理,已經慢慢沉靜下來,人們開始正視戰爭的殘酷性和取得勝利的艱鉅性,正視由於戰爭而沉渣泛起的各種封建文化的糟粕及現實中的腐敗現象。作家們隨著這種時代心理的變化而轉為沉鬱苦悶。
挫折並沒有打倒這些人,所以,人生的困難不在於挫折的多少輕重,而在於個體對挫折的認識與態度。
(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同態度,不同結果。在中國文學史上,文人墨客對待挫折的態度大概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雖九死其猶未悔——胡風型。
七月詩派的代表詩人胡風是現當代文學史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因為在學術觀點上的分歧,這位卓有成就的文藝理論批評家長期遭受極不公正的待遇,被扣上“反革命分子”的帽子,投入牢獄近二十年。在漫長的牢獄生涯中,他始終堅持自己的文藝觀,特別是在期間,胡風並沒有因為個人恩怨,轉向四人幫,陷害周揚。表現了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和氣魄。
第二種,人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佛道型。
消極的對待人生中的挫折,歷來的隱士都屬這種型別,其中不乏像王維、白居易這樣的大文學家。當然,當代文學中有很多這樣的人物形象,都可以給我們提供借鑑。
阿城《棋王》裡的王一生是一個深刻體現了道家文化特徵的人物形象,作者通過這一形象表明了他對莊禪哲學的認識態度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思考。在莊禪哲學中,人們的精神狀態被看作是理想人格的本質特徵。它要求人們不計利害、是非、功過,忘掉物我、主客、人己,從而在精神上突破存亡、貧富、譭譽等等現實的限制與束縛,達到自我與整個宇宙的完全融合。《棋王》裡,人物的生存需要往往與客觀社會環境處於不協調狀態。像王一生這樣的小人物,在“”浩劫中只能像狂風中的砂粒,他們如果要在無定向的行為中獲得意義和價值,唯一的力量來自於自身精神的平衡。於是自我排遣,故作瀟灑,成了這些小人物無可奈何的選擇。王一生天生柔弱,象棋成了他平衡自我的憑藉,他對棋外的世界漠不關心,象棋是他的靈魂,下棋成了他人格精神的外在對應物。他在棋盤裡消磨時光、解脫痛苦、超然物外。他在年月中保持著安命處順的人生態度,享受常人所沒有的心靈自由,他不為外在的貧富富貴、成敗榮譽而苦思冥想,惡劣的生存環境也不能影響他在心靈自由的天地裡追求棋道的提高。可見在作者筆下,王一生不僅具備了莊禪哲學的曠達、通脫,而且也深得莊禪哲學的要義。他把悲慼、痛苦的心境消解為一種寬裕自如、通脫曠達的人生態度,這與傳統的中國禪宗哲學、莊老思想是有著必然的內在統一性的。
(三)樹立新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以上所談文人和人物形象對待挫折的態度和方法只能提供借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能夠看到整個社會向前發展的大趨勢。晚唐時期,杜牧還能說“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何況我們?只要把人生看成是一種過程,任何時候便都有看風景的心情,人生的挫折就也能成為一種風景。
在現當代文學中這樣的例子也是數不勝數,朱蘇進的《絕望中誕生》闡述的就是類似的道理,主人公孟中天越是在絕望中,就越能做出驚人的創見。
在此,提出幾條建議:
(1)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人生觀,辨證地看待挫折;
(2)加強身體鍛鍊,培養健康體魄,所謂“多病故人疏”的情況就會消失。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寬容地對待自己和身邊的人,逐漸培養親和力;
(3)正確認識自己,不要過高或過低估計自己;
(4)正確看待社會不良現象,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不良現象,社會的前進就是社會弊端的革新。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要想在高等院校形成高效的挫折教育機制,就需要在教學、生活的各個方面貫穿挫折教育,這樣,才能給人以極大觸動,不易引起學生的敵對情緒。
中國現當代文學中農民命運意識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