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現與孩子的有效溝通有什麼技巧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8日

  講究有效溝通批評是一個我們最常聽到的詞語,也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最常用到的一種行為。下面小編整理了與孩子的有效溝通的技巧,一起來了解吧。

  與孩子的有效溝通的技巧

  1.善於尋找、安排和孩子交流、溝通的時間。

  在親子交流中父母處在一個相對主動的位置,所以作為父母要善於尋找、安排和孩子交流的時間。比如可以利用和孩子一起外出逛街、購物的時間和孩子交流。也可以在家裡建立“無電視日”,就是規定某一天這一天應當是家人的時間都相對比較寬鬆,比如週六、週日家裡的電視不能開啟,一家人就利用這天的時間在一起聊聊生活中的快樂和失意,聽聽彼此的打算和想法,在沒有干擾的時空裡用心去聆聽彼此的心聲,用心去感受真情、關愛和幸福。有的家長可能工作很忙,也沒有固定的休息時間,而孩子可能在寄宿學校讀書休息時間比較集中,這時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集中休息時間來安排自己的工作日程,事先把自己的工作日程安排好,在孩子集中休息的時間空出一至兩天的時間來和孩子在一起。

  2.要尊重孩子,相信孩子。

  作為家長,我們往往總是習慣性的把孩子當作“孩子”,而孩子隨著年齡的增大會越來越強烈地希望成人把自己當作一個“大人”,希望自己能獨立地做事,希望自己被尊重、被信任。要想有效地與孩子交流溝通,我們就需要尊重孩子,在非原則問題上給孩子更多的自主空間,讓孩子自己試著決定自己的一些事,讓孩子獨立去經受一些事,因為孩子總是要長大的。也許我們能通過自己的參與或替代讓孩子少走一些彎路,少受一些苦累,但我們不可能永遠的參與或替代,更無法替代孩子的成長。對於我們贊同的事情,我們要尊重孩子;對於我們不贊同的,如果孩子選擇了而且不會給孩子或者他人造成傷害,我們也應當尊重孩子的選擇。當孩子和我們交流的時候一定不要一邊做事一邊聽孩子說,而應當停下自己手中的事情認真地聽孩子說完,或者讓孩子先等一等,等自己把事情做完再聽孩子說;對於孩子的問題要認真地回答不要應付了事、心不在焉。

  3.要平等交流,放下家長的架子。

  隨著社會知識的積累和資訊渠道的多元,有些時候孩子瞭解到東西我們並不一定了解,孩子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我們可能也無法理解甚至難以接受。在出現觀念衝突的情況下孩子可能會和我們“理論”,有些時候可能我們佔不了上風,這時我們切忌拿出“老子的威風”——“小子,我說不行就是不行!”,“沒長几天你就覺得翅膀硬了,我告訴你,你還嫩著呢!”在跟孩子的溝通中,我們越是端出家長的架子跟孩子的溝通就越容易出現問題,我們應該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同樣的高度上,像朋友一樣和孩子去探討,在探討的基礎上引領孩子而不是拿出一條道“咣嘰”扔到孩子面前,說:“就這一條道,你走吧!”只有徹底放下家長的架子我們才能真正走進孩子心裡,才能聽到發自孩子心底的聲音,從而實現親子間的順暢、有效溝通,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4.要善於傾聽,注意溝通的方式。

  溝通是一個雙向的互動過程,在於孩子溝通中要想順利、有效,能否理解孩子的意思以及自己在溝通中帶給孩子的情感體驗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溝通中家長要善於傾聽,在傾聽中瞭解孩子在想什麼,在關注什麼和需要什麼。這樣不僅在需要時能夠給孩子更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也會使以後的溝通更加順暢。當孩子跟您訴說時,在認真聽得同時您也應當用有聲語言、肢體語言和表情神態給孩子適當反饋,讓孩子感受到你很關心他她,很重視他說的問題,比如“是嗎”、“後來呢”“嗯”、拍拍孩子的肩膀、看著孩子點點頭等。

  親子溝通是一個情感滲透其中的包括資訊傳遞和接受的互動過程,不同情況下,面對不同的問題,我們跟孩子的溝通方式也需要有所調整。坐下來面對面的溝通交流是最常用的一種直接溝通方式,但有些時候尤其親子之間出現矛盾和衝突的時用這種方式可能就很難保證溝通的效果。這時候我們可以選擇書信等間接的方式與孩子溝通,通過書信的方式把你的想法、看法以及為什麼是這樣告訴孩子。當然,如果你的確做得不對,也應當誠懇地向孩子道歉記住,做錯事時向孩子道歉不僅不會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會使提升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會使親子關係更加密切。同時,在書信中也不要忘了告訴孩子“媽媽爸爸愛你!”“等待著你的回信!”。隨著科技的發展,除了書信之外,電子郵件、部落格等也同樣能在親子溝通中派上用武之地。

  5.平心靜氣地溝通,友善地傳達資訊。

  有效溝通的前提是溝通雙方的冷靜和理智,一個怒氣衝衝或者悲痛欲絕的人都很難跟別人有效地溝通,更無法有效地解決遇到的問題。作為家長,在跟孩子溝通時不要帶著不良情緒,如果是一件事的確讓你很生氣、很惱火,那就先不要急著和孩子說清楚,而是先讓自己平靜下來。當自己平心靜氣的時候再和孩子去交流;當孩子帶著某種不良情緒時也要先化解孩子的不良情緒,然後再去溝通。在親子溝通的過程中,不管孩子的反應如何情緒化、不理智,父母都要注意友善地傳達資訊,不要因為孩子的情緒化也讓自己情緒化,不要對一氣之下對孩子吼“你真是個混蛋!”、“我真是白養活你了!”這類的話。

  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

  一、情景再現 有效瞭解

  比如,有的家長問“老師和同學喜歡你嗎”時,孩子可能會因為有同學和他“爭搶”玩具、老師並沒有批評這個同學而搖頭。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不要惱羞成怒,而是要耐心分析引導,讓孩子情景再現說出真相,鼓勵孩子模仿當時老師、同學的語言和行為,這時,家長就可以判斷出孩子的資訊準確與否,並及時給出正確引導,而不是一味同情孩子、贊同孩子的說法,指責老師和同學,那樣不利於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

  二、合理分析 正確判斷

  傅園長說,入園階段的寶寶對時間、空間、人物的表達都不是很準確,比如有的孩子會把動畫片裡的情節搬到現實中告訴家長,對此,家長一定要了解孩子在這個年齡段有可能對現實、非現實,時間、空間的錯亂,深究具體時間,對孩子給出的資訊做出合理分析判斷。同時應該信任老師,及時和老師進行溝通了解情況,以冷靜客觀的心態面對孩子剛剛加入集體生活的種種不適應。

  三、跟孩子溝通要講究方式方法

  有的媽媽來接孩子,第一句話就問:“想媽媽了嗎?”傅園長說,最好不要問孩子這樣傷感的話題,引起孩子想家的情緒,那樣孩子會牴觸幼兒園,認為幼兒園和老師是與媽媽分開的“罪魁禍首”。應該和孩子聊“玩兒得開心嗎”“有認識新朋友嗎”“老師唱歌好聽嗎”等正面積極的話題,讓孩子愛上幼兒園、愛上老師、愛上同學從而願意且喜歡上幼兒園。

  初三家長開學前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

  一聊孩子的優點,幫他們樹立信心,保持良好心態。

  現在還沒開學,一些初三生家長就忙開了,買補品、請家教、報輔導班……可這些關心孩子並不一定買賬。有些初三生認為,家長對他最大的幫助就是什麼都別幹,保持常態就好。很多教育專家也建議,面對初三生,家長不管心裡多著急多緊張也不要表現在臉上,不要把家庭的重心一下子全移到中考上,這樣會給孩子帶來很大壓力。家長對孩子要多鼓勵,以幫助孩子樹立信心,保持良好心態為主,關心要適度,不要整天跟在孩子後面談學習,最好適當選擇一些輕鬆愉快、雙方都感興趣的話題,讓孩子的心情放鬆下來。與孩子溝通時,家長的態度要溫和真誠,千萬不要用責備、質問的語氣跟孩子說話,更不能採取打罵的粗暴方式,那樣只能激化矛盾,既解決不了問題,又容易加深隔閡。

  二聊孩子學習中的問題和想法。

  進入初三,孩子的學習一下子緊張起來,作業多了,練習多了,各類學習上的問題也會接踵而來。作為初三生家長,就要適時適當地幫助孩子認真分析問題,找出薄弱環節,想出解決辦法,當好學習參謀。由於每個考生基礎不同,學習能力也有差異,存在差距是難免的。初三生家長不要過度關注孩子的考試分數,而要多花精力幫孩子分析還有哪些提升空間,做一個準確定位,並對提升目標保持清醒的認識。

  三聊孩子新學年的學習目標和計劃,既要有總體計劃,又要有各個階段的小計劃。

  計劃要切合孩子的實際情況,不過高也不能過低,而且要根據具體情況適時調整。家長還要花一定時間和孩子溝通,幫他們找出薄弱科目,並及時與老師溝通,找出切實可行的辦法彌補。

  其實,家長可以和孩子聊的東西有很多,家長們可以根據自己對孩子的瞭解去選擇。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溝通,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分析、解決一些問題和疑惑,幫助他們樹立起克服學習困難的信心。


如何教育孩子成功案例有哪些
可以教育孩子的故事有哪些
相關知識
如何實現與孩子的有效溝通有什麼技巧
如何寫教育孩子的心得
如何提高小孩子的記憶力的訓練
如何才能與孩子溝通談心
演講中如何實現與觀眾互動2
如何跟孩子的老師溝通
如何加強自己孩子的語言溝通能力
家長如何教育好孩子的學習
如何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習慣
好父母是如何教育好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