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問題體現在哪些方面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6日

  教育是一個自人類文明誕生至今,無限存在的永恆課題。在教育孩子的問題有正確教育與錯誤教育,一起來看看,孩子的教育問題體現在哪些方面?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孩子教育問題的體現,希望可以幫到你!

  孩子教育問題的體現

  1、如果孩子不服管教,暗示著夫妻之間的教育觀點不統一

  聰明的父母,從來不在孩子面前暴露雙方觀點的不統一,更不會當著孩子的面爭執。因為孩子還是有點“小狡猾”的,他會依附於在爭吵中“獲勝的強者”。

  比如,媽媽不讓吃冰淇淋,而爸爸故意“唱反調”給孩子買,那麼日後當媽媽單獨看孩子時,孩子就可能理直氣壯地頂撞媽媽:“爸爸都給我買了,你為什麼不買?壞媽媽!”這樣就很難管教了。

  2、如果孩子特別在意別人的評價,暗示著父母可能表揚過度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這個觀點的初衷是沒錯的,因為適當的鼓勵能幫孩子樹立自信心。

  但是,無原則、無節制的表揚,會導致孩子自尊心過強,敏感且自私。父母們要把握表揚的度,多從“你真努力”“你真勤勞”“你真仔細”等需要努力、付出的方面去表揚,不要讓表揚停留在“聰明”“漂亮”“棒”等膚淺、不需要努力的事情上。

  3、如果孩子總是故意打擾你,暗示著你和孩子身體親密度不夠

  有時孩子會製造一些小麻煩來吸引你的注意,比如:在你跟朋友侃侃而談時,打斷你們的談話;在你忙別的事時,故意哭鬧然而卻擠不出眼淚……

  這時候,你一定要忍住想去教訓孩子的衝動,不妨暫時放一下手上在忙的事,過去摸摸頭,給他一個擁抱、一句安慰,陪他玩一會兒,你會發現,孩子很快就不那麼鬧騰了。

  4、如果孩子經常撒謊,暗示著你曾對他所犯的錯誤反應過度

  “趨利避害”是人類的本性,哪個孩子不害怕家長的責罰?如果在孩子犯錯後,你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打罵,那麼孩子可能會這麼想:“我再犯了錯可不能讓爸爸知道是我做的,得混過關才行,要不然又得捱打了。”

  你看,撒謊的動機就是這麼產生的,孩子撒謊的最直接目的就是逃避責罰!所以,孩子犯錯的時候,請你剋制一下罵他的衝動,壓住火氣問清楚原因,之後再給孩子一個心服口服的懲罰措施。

  5、如果孩子自信心不足,暗示著你替他“代勞”過多

  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獨立完成一件事之後的那種“成就感”!但是,很多父母總怕孩子獨立完成不了一件事,於是就給孩子一大堆建議,甚至乾脆幫孩子動手。

  這樣一來,在孩子心裡,最終取得成功的是父母,而不是自己,一旦碰到需要自己獨立面對的事情,就不知所措了。

  6、如果孩子嫉妒心很強,暗示著你經常拿他跟別的孩子作比較

  孩子有點嫉妒心是正常現象,因為孩子都希望自己比別人好,這樣媽媽就會更喜歡自己。但是,孩子的認知是不完整的,家長無心的一句話到了孩子那裡,往往就偏離了本意。

  媽媽拿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作對比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多想人家學習,但是由於媽媽的語氣不夠和善、比較的次數太多,孩子就認為:媽媽喜歡別人家孩子,卻很討厭我。於是就對比自己優秀的小朋友充滿了敵意,也就是嫉妒。所以,下次再作比較時,媽媽語氣要和善一些,不要過分“長他人孩子志氣,滅自己孩子威風”。

  7、如果孩子很沒禮貌,暗示著父母可能言行不慎,或者孩子交了一些沒禮貌的朋友

  如果家長平日裡對誰都愛答不理,沒有好臉色,孩子往往也就對小朋友吆三喝四;如果孩子身邊的朋友經常說髒話,孩子就可能覺得這樣比較“酷”,也跟著學。

  所以,當孩子沒禮貌時,家長先反省一下自身,看是不是某段時間給孩子當了壞榜樣;如果是孩子周邊朋友的問題,則要提醒孩子,不禮貌的孩子一點都不酷,反而很招人厭。

  8、如果你的孩子不尊重別人的感受,暗示著你經常命令他

  一個經常被家長命令的孩子,總是帶著埋怨去執行父母的命令,覺得父母根本不在乎自己的感受。時間一長,當他跟小朋友相處時,也會變得自私、蠻橫,不去替別人想一想,因為,他生活的氛圍裡就缺少“包容”“體諒”這樣的美好品德。

  家長教育孩子的技巧

  一:尊重孩子的“狡辯”-----反饋效應

  每當家長指出孩子的錯誤時,孩子總會找出很多個理由來證明自己的清白。這時,家長一般都會氣憤地稱孩子的這種行為為“狡辯”,其實,這並不是狡辯,而是孩子對家長教育的一種反饋。

  教育是雙向的,家長不僅要教,還要接受孩子的反饋,教育才能達到最完美的效果。然而又很多家長卻意識不到這一點,他們只管自己“教”,一點都不在意孩子反饋回來的資訊,這樣的教育往往達不到家長想要的目的。

  二:分析並尊重孩子的反饋

  當孩子對我們的教育作出反饋時,我們首先要對孩子的這種反饋作出分析,當然,這種分析不僅僅是針對孩子的語言進行分析,還要連同孩子的動作及神情進行分析。

  但是值得家長們注意的是,不管是孩子的反饋是不是“狡辯”,都務必要尊重孩子的反饋。在上面的教育案例中,當孩子說出“我們班小朋友搜這樣說”的理由時,那位媽媽沒有對孩子的反饋進行分析,就對孩子大吼,這是不是不尊重孩子反饋的一種表現。所以,這位媽媽也並知道孩子反饋的真正還以----並不認為“你真蠢”是髒話。

  可以想象,家長誤解孩子的反饋,並對孩子的反饋進行壓制,長久如此,孩子就再也不會對媽媽的教育進行積極反饋了。沒有孩子的配合,家長勢必將更沒有辦法對孩子進行教育。

  三:針對孩子反饋出的問題,對其進行有目的的教育

  當家長分析出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就可以針對孩子的反饋進行有目的的教育。例如,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他不知道將禮貌的重要性,家長就再也不會,就可以通過例項,道理來講述講禮貌的重要性,引導孩子做一個講禮貌的好孩子;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是他不想知道承擔最近錯誤言行所造成的責任,家長就要孤立孩子做一個知錯就改,敢作敢為的人……

  總之,不管孩子對家長的教育作出任何反饋,尊重和認真分析孩子的反饋,都是達到教育目的的首要前提。

  四:家庭教育不能前後矛盾-----手錶定理

  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給一個人一塊手錶,當別人問這個人時間時,這個人能夠快速而且自信地說出時間;然而,當給這個人兩塊不同的手錶時,這個看錶的人反而不能很快地說出時間了。因為兩隻手表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錶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手錶現象”,並由此而引伸出了一個結論:在做事情時,只能有一個指導原則或價值取向。後來,人們把這個結論稱為“手錶定理”。

  家庭教育的建議

  1、立父母的威信

  父母要想讓孩子聽自己的話,願意接受自己的教育,就要提高自身的修養,學會如何為人父母,嚴於律己,這樣才能談得上教育孩子:同時,還要積極學習,及時補充自身的不足,在孩子心中樹立一個高大的形象,這樣,父母說話才會有分量,才能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起威信。

  2、意教育的方式方法

  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就必須瞭解孩子的心理,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因材施教,才能有的放矢;同時,要尊重孩子的合理要求,不能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孩子。父母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經常做做“心理換位”,多體會孩子的苦惱,才能更深刻地瞭解孩子的需要。父母只有與孩子同樂、同憂,孩子才會感受到父母的愛,願意與父母親近,願意聽從父母的教導,這樣教育效果就會倍增。

  3、具有一定的機智和理性

  在批評和矯正孩子的錯誤時,有些父母不講究方法,直接打罵,結果不但沒有收到好的教育效果,還讓孩子產生了逆反心理,更加不願聽從父母的話。而聰明的父母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先使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讓孩子知道這樣的錯誤需要改正,也相信孩子能夠改正,這樣教育效果自現。當遇到孩子“頂牛”時,父母應避其鋒芒,先轉移其注意力,使雙方都冷靜下來,等心平氣和了再找機會交談,效果會更好。

  4、跟孩子一同活動

  家庭氣氛是實施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跟孩子在一起活動,就是創造家庭良好氣氛的有效做法之一。在生活中,家長跟孩子共同活動的機會是很多的。

  5、適當的表揚、獎勵

  對孩子進行表揚、獎勵也是很有學問的。

  表揚、獎勵孩子,可以鼓勵孩子重複良好習慣形成;在表揚和獎勵中可以激發孩子的上進心,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和榮譽感,培養孩子自我約束的能力,還可以增強孩子的是非感,有助於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情感的加深。

  6、學會向孩子道歉

  在家庭生活中,家長說錯了話,辦錯了事,甚至冤枉了孩子的事,是常會發生的,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實在也是家教的藝術之一。

  家長和孩子在家庭中應當是民主和平等的關係,家長做了錯事或錯怪了孩子,是應該主動道歉的。這不會影響家長的威信,更不會有損父母的尊嚴;相反,會給孩子樹立有錯就改的榜樣,會使孩子由衷地敬佩父母的品質與修養,從而更加信任父母,親近父母;父母的威嚴不僅不會降低,反而會更高,還會使家庭中形成一個寬鬆、和諧、民主的有利於孩子成長的氣氛。

  7、學會寬容

  寬容是指孩子做錯了事之後,家長以寬大的胸懷接納了孩子的過失,他們沒有過激語言的斥責,也沒有窮追不捨的追究,這都會使孩子的內心受到深深的自責,並在悔恨、內疚中對自己的過去進行冷靜的思考,促其在父母的大

1.家長在教育孩子上存在哪些困惑

2.家長教育孩子的建議有哪些

3.從哪幾方面教育孩子

4.從哪些方面教育孩子

5.家長關於教育孩子心得體會有哪些

家長在教育孩子上存在哪些困惑
教育孩子的誤區案例有哪些
相關知識
教育孩子的問題體現在哪些方面
家長會分享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有哪些
父母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有哪些
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有哪些
媽媽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有哪些
個人簡歷的價值體現在哪些方面
保險的意義體現在哪些方面
對於教育孩子的問題的看法
家長教育孩子的問題和困惑
教育孩子的主要事蹟有哪些

Have any Question?

Let us answe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