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誤區案例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6日

  家庭教育是一門綜合性很高的藝術,也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一項偉大的事業,所以一不小心就會陷入教育誤區。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的誤區案例,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育孩子的誤區案例

  1、不瞭解鼓勵孩子的重要性

  【案例1】四歲的彭妮跪坐在餐桌旁,看著媽媽把買回來的東西一一放好。媽媽把蛋託從冰箱裡拿出來放在桌上,又把一盒雞蛋從購物袋裡拿出來。彭妮伸手拿蛋託,想幫忙把雞蛋放進去。“彭妮,別動!”媽媽喊,“你會把雞蛋打爛的,還是讓我放吧。寶貝,等你長大點再做。”

  媽媽這幾句無心之語卻給彭妮澆了一盆冷水,讓她感到氣餒,媽媽加深了讓彭妮認為自己很弱小的信念!這對彭妮的自我認知帶來了多少傷害?我們知道,即使是兩歲的孩子,也能小心地把雞蛋放好。我們見過兩歲的孩子很小心地把一個個雞蛋放進蛋託的凹洞裡,當他們完成這件工作,眼睛散發出自豪的光彩。媽媽們也會為孩子的成績而高興!

  我們通常沒有給孩子不同的途徑和機會,讓他們找到自己的強項和長處,反而我們常常以大人的偏見——我們不相信孩子有能力——站在他們的對立面。”

  當小寶寶第一次嘗試自己吃飯,結果把自己弄成大花臉,衣服也弄髒了。很多父母是怎麼說的?我們會大喊:“看你搞得這麼髒!”然後把勺子從他手裡拿過來,喂他吃。

  我們常常沒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給他人帶來的感受,孩子卻因此受挫。鼓勵孩子,一半指的是避免羞辱或過度保護的行為,從而不會令他們氣餒。另外一半指的是表達出自己對孩子勇氣和自我認知信念的支援。我們需要細心觀察,經常捫心自問,我的這個方式,對我孩子的自我認知有什麼影響?

  2、對獎勵和懲罰運用不當

  【案例2】六歲的麗塔一早上都很煩躁。她不吃早飯,結果媽媽為此責備她。麗塔又和四歲的妹妹打架,結果媽媽罰她在自己房間禁閉半個小時。麗塔又把花連根拔起,媽媽生氣地責備她,威脅要打她屁股。麗塔又把鄰居家的貓綁在晾衣繩上,差點把貓勒死。媽媽便罰麗塔在廚房椅子上坐著不許動。最後,麗塔把牛奶倒了一地,媽媽狠狠打了麗塔一頓,罰他下午不許出門。一個小時後,媽媽進到麗塔屋子裡,被眼前景象嚇呆了:只要麗塔夠得著的窗簾,都被她剪成一條條的。媽媽很震驚,大喊道:“天哪,麗塔!我該拿你怎麼辦?!”

  麗塔內心的氣餒隱藏在“有膽量”的後面。她的行為在說:“至少當我使壞時,你知道我的存在。”然後,當媽媽連續懲罰她之後,麗塔又用行為告訴媽媽:“如果你有權傷害我,那我也有同樣的權利傷害你!”就此演變成了可怕的報復。媽媽越懲罰,麗塔就越報復,這就是懲罰的結果。不幸的是,孩子可比大人更頑強、更有耐心、辦法更多、心思更多,結果就是父母崩潰,搖著頭悲慘地大叫:“我真不知道該拿你怎麼辦!”

  懲罰,或者說權威的信念——“聽我的話,否則你就……”——必須被相互尊重與合作替代。一個好的引導者應該鼓舞他的跟隨者,激勵他們做出符合情況需要的行為,父母也一樣。孩子需要我們的引導,當他們確定我們尊重他們,也尊重他們自己做決定的權利,他們就會接受我們的引導。打孩子是對他們尊嚴的極大侮辱,而媽媽也沒有尊重自己,事後尤其會感到內疚後悔。

  3、錯誤地處理孩子犯錯的行為

  【案例3】八歲的查爾斯給外婆寫了一封感謝信,媽媽說要看看。查爾斯勉強把信推過去給媽媽看。“哦,查爾斯,你看看你寫得多糟糕,這麼歪歪扭扭的,怎麼寫不整齊呢?而且拼錯了三個詞哦。過來,照這樣抄三遍。”媽媽把正確的詞寫在錯的上面,讓查爾斯重寫。查爾斯從頭開始,可是出了更多的錯。他揉了好多張的紙,最後,查爾斯氣得淚流滿面,一把扔掉筆,大叫道:“我寫不好!”

  我們對錯誤的強調具有災難性的後果。查爾斯本來很享受寫信的樂趣,不論他的信是否錯誤連篇,外婆都會很高興。而現在,查爾斯痛恨寫信,這件事給他帶來了痛苦。

  由於我們不斷對孩子進行指正,不但會讓孩子覺得他經常出錯,而且還會讓孩子變得害怕出錯。這樣的心理恐懼有可能導致孩子因為怕犯錯而不願意做任何事。

  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極少有錯誤會變成大災難。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錯的,而是直到出現結果時才知道。有的時候,我們必須犯了錯以後,才知道那是個錯誤!我們必須有接受不完美的勇氣,同時,我們也允許自己的孩子不完美。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進步和成長。如果我們不過多關注錯誤,而是將孩子的關注引向正面,孩子們就能保持勇氣,而這份勇氣能夠讓學習變得更容易。“現在出了錯,我們可以做什麼呢?”這樣的問話,就可以將孩子引向進步的方向,激發孩子的勇氣。和學會事後補救的能力相比,犯錯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

  1、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教育者

  0-6歲是孩子品質及良好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兒童生命的最初兩年,是與父母建立牢固情感紐帶的關鍵期,是兒童未來心理成長並與他人建立信任和愛的關係的基礎。

  所有關於生命知識的50%,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學習的,生命的第二年,學習25%,這裡的生命知識主要是指愛的能力和情感的發展。

  2、如果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父母應先改變自己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個過程,孩子的不良行為,往往是從環境或父母那兒直接傳授下來的。樹立榜樣來教育是發展孩子道德行為的最可靠的辦法。

  3、培養兒童的靈性品質其重要性遠遠超過智力開發

  靈是樹,心智是果;靈是燈,心智是光。人的智力是靈性品質的反射。如果只注重技能的培養如各種五花八門的早期智力開發興趣班,而忽視兒童的精神品質的培養,只能是本末倒置,孩子長大成人後,他們的人格就會有缺陷,道德發展受到阻礙。

  4、合理的管束

  管束孩子是告訴他們行為的標準,即什麼樣的事情可以去做,什麼樣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權威:當孩子可能要犯錯誤,我們不得不進行管束的時候,一定要有權威性。讓孩子知道你是嚴肅的,而且你們提的要求是將伴隨懲罰或獎賞的。合利地限制孩子可以培養孩子的紀律觀念,當然,對孩子的管束必須是負責任的。而且要告訴孩子你提出要求的原因。

  和孩子的爸爸保持一致性:父母在管束孩子時保持一致,這樣孩子可以建立統一的行為標準。即使對爸爸的管束有異議,也最好在以後孩子不在場時,再與他進行討論。這樣做,也可以樹立起父母雙方的權威性。不要懲罰得太多:不可從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要把孩子管好,上策就是對他好的表現進行獎勵。

  5、用積極鼓勵的方法,使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價值觀

  父母需要主動地將基本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教給孩子。以便於孩子在社會上成長。當然,在這方面,身教勝於言傳,我們可以做孩子的好榜樣。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們不可以讓孩子去做我們不願意的事,也不可以自己做一套,讓孩子去做另一套。只有我們以身作則,注重孩子價值觀與禮貌的培養,才能教育出品德高尚的下一代。

  教育孩子的建議

  一、希望在未來

  過去的已經過去,不能重新開始,不能從頭改寫。為過去哀傷,為過去遺憾,除了勞心費神,分散精力,沒有一點兒益處。當孩子做錯一件事時,不要一味地責備孩子,要引導孩子分析過去的錯誤,尋找原因,並從錯誤中得到教訓——然後再把錯誤忘掉,重新奮起,積極地去做下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因為希望在未來。

  二、不要傷害孩子的心靈

  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當他們受到傷害時,都期盼著得到父母的愛。所以,父母無論工作多繁忙,生活多不順心,在孩子面前都要剋制,都不要傷害心靈。

  三、愛是戰勝困難的心理支撐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孩子戰勝困難的心理支撐。有了這種支撐,就不會感到孤單,就不會失去自信,就能給孩子以信心和力量。作為家長,應該給孩子安全感,做孩子心目中的保護神,讓孩子勇敢地面對困難、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成為他不屈的信念和依靠。

  四、學會向孩子表達愛

  “高高地舉起你的左手”,看似普通的一句話,卻包含著老師對學生的一片陽光雨露般的愛心和由愛生出的技巧。被重視、被關愛是一種催人向上的重要力量,對成長期的孩子尤其是這樣。

  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應該掌握愛的藝術,給孩子以尊重、信任、寬容和一個愉悅的心境。一個不懂得適當表達愛的家長可能會毀掉孩子美好的明天。

  五、恐懼來源於沒有自信

  孩子的恐懼心理在很大的程度上來源於沒有自信心。只要建立起自信心和良好的自我感覺,那可惡的恐懼心理自然會消失掉。父母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應該從日常小事做起,逐步積累,相信不久後你的孩子也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六、傾聽孩子

  在你聽孩子說話時,你真的聽懂他說的意思了嗎?你是不是也習慣打斷孩子的語言?很多家長經常犯這樣的錯誤:在孩子還沒有來得及講完自己的事情前,就按照大人的經驗大加評論和指教。

  如果不懂孩子的話,就請聽他說完吧,這就是傾聽孩子的藝術:聽話不要聽一半;不要把自己的意思,強加到孩子所說的意思上。

  七、學會沉默

  當孩子心中懷有怨氣的時候,父母沉默有時能夠幫孩子更好地發洩這種怨氣。有時,父母也要做子女的聽眾,把子女的話聽進去,不僅是尊重兒女的表現,也是進一步溝通的必經之路。

1.教育孩子的問題體現在哪些方面

2.教育孩子存在的問題具體有哪些

3.關於成功教育孩子的案例

4.成功教育孩子的案例5個

5.教育孩子成功的案例

教育孩子的問題體現在哪些方面
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具體有哪些
相關知識
教育孩子的誤區案例有哪些
家長教育孩子的成功案例有哪些
教育孩子的典型案例有哪些
教育孩子的成功案例有哪些
如何教育孩子的成功事例有哪些
教育孩子的典型事例有哪些
媽媽教育孩子的成功事例有哪些
家長會分享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有哪些
教育孩子的主要事蹟有哪些
教育孩子的勵志電影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