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道的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3日

  中國茶道,就其構成要素來說,有環境、禮法、茶藝、修行四大要素。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

  茶文化

  日本人喝茶,極有道行講究的,據說,叫作茶道。雖沒在日本人家做過茶客,似乎也知那茶道,像了我家鄉的仿古祭孔樂舞一樣,蘊涵深邃而有條不紊。

  我的喝茶,簡直是吃茶,據說,那挺大的杯子裡,水多高茶多高,不苦不算喝茶。倒是除香茶之外,沒有好壞綠茶之分的。這也像我的抽菸,十塊錢一盒跟八分錢一包都能對付,據說,我這樣的人多是沒個性的,逆來順受,鹹淡都行。這倒也是一種文化,那底蘊,一天半天說不清楚,據說,這就更文化了。

  我相信這對文化的界定。幾年前,跟文化局一位朋友侃天,想來唱戲演節目是文化,辦個展覽櫥窗是文化,新年春節串街遊行,踩高蹺、耍龍燈、舞獅子更是文化了,可見文化比比皆是;你這局也夠累的,想必也管不過來。像茶文化吧,你管也不管,是發茶葉還是賣茶葉呢?文化軟軟地滲透了每個細胞,縱然簡易到沙裡淘金,也淘不盡地球的沙,據說,月亮上還有沙呢。

  於是,放棄了對文化的研究,只是喝我的茶;而我粗劣的喝法,竟也離不了文化的呼啦圈。我們這裡大多隻喝稱作青茶的綠茶。可能是北方天氣的乾燥,過分炮製的茶,喝了就要上火。沏茶與水質常大有關,北方的水鹼性特強;家家戶戶的鋁炊子,都掛了厚厚的、堅硬的壺鹼於殼內;以至倒水時壺嘴幾乎淤塞了,像那賣香油的端子與漏斗的吝嗇。不消多少時日,就須拿了螺絲刀之類,石匠般地雕鑿;不然燒起水來,既費時又費火,得不到許多開水。

  本地人常羨慕南方的水土,據說,那水土極養人,尤其養面板的。南方或者海邊,極好的溫溼度,育出的姑娘小夥,個個江米人兒似的,或洋娃娃,反正賞心悅目,心曠神怡,而北方似乎就多些黑老粗壯。南方的水,是酸性的,據說,人家的炊子裡沒有壺鹼,沏茶也特好喝。像那西湖龍井,怕也多少傍水質而出名;那茶樹,我們這裡是栽不活了,大有江南之桔,過江則為枳之嫌。採來那茶葉,用自家的水一衝,怕也成了運河龍井,或微山湖龍井,味道全無。

  在北京的短訓班上,有位同學是來自蘇州的老大姐,波瀾壯闊地宣傳自己家鄉,比我聽說的還要好些;也說起用江南的水,衝了江南茶葉的宜人。我等北方佬們,本有不可勝數的土特產,像東北三寶、河北雪梨、陝西木耳、山西老醋,怕算起來還是我山東隊更多;而我們城南,湖裡的四個鼻孔的鯉魚,卻也多一層浮土似的,依舊沒江南那般清秀。結業返回各地,老大姐真的寫信來,還有一張影印的知識小品,是她在報上發的、介紹名茶碧螺春的文章。我是不想寫信去索那茶,因為她不能寄江南的水來,等我泡了運河碧螺春,會以為她言過其實了。倒是後一位湖北大哥,寄來了家鄉的茶葉;卻因在郵局呆得太久了,加上一路折騰,我付了兩毛保管費,取來看時,竟大半的粉身碎骨。而那成色,真如他所說,是在茶場採來的鮮貨,極是珍貴的情義,也跟了那茶香盪漾於肺腑。

  在北京我是鬧了茶荒的。十里堡一帶,我沒找見茶葉。北京的節奏,受不了品茶的悠閒;那些鋪子只賣菸酒冷飲,而有別我家鄉所有商店的菸酒糖茶。幾天的白開或酸奶、汽水,便讓我想家了。那時侯,也還沒有我並不愛喝的礦泉水;喜歡全世界的啤酒,卻又不能像茶一樣的常喝。臨行時,母親在我皮箱裡裝了兩件趕製的西裝了,我謝絕了那些零碎,又不是小學生初入夏令營,不走人總備不停當。一直轉悠到前門,才在商業大廈買了一包綠茶,一塊洗衣皁。怕是不到前門也有得賣,只是我不能上車下車地瞎踅摸;因為在京都擠車,實在是一項體育運動,稍微的躊躇,是永遠沒有下一班的。那時侯,十里堡北里的南口還沒有鑫帝,卻也沒注意這商場現有無綠茶。每去北京都揣上吃不了的茶葉,再兜回來了事。

  回到小城要安逸得多,幾乎沒有耽擱喝茶的忙碌。無論閒居還是串門,都有小型的茶會。我不是濟寧人,卻生長於此。在這裡,喝茶僅次於吃飯的重要。

  舊時的人家,在堂屋正廳設方的八仙桌,兩旁各木椅。考究的人家,會依了北牆安上木的或水泥的棗紅條几,那身價約與當今“畫王”同。客人來了多被讓到上座,若有隨員,多以小板凳伺候。考究的有高杌或椅子,也有時下進口空調的規格;不考究便簡單了,什麼坐具都行,如樹根的小木墩兒之類。喝茶,卻是貫穿始終的。其茶的道行概與全國相似,祕要在於這會談皆由茶上分曉。給客人倒茶分親自動手、子女代勞之別,表重視程度與禮數之等級;用現成的開水,或專意的取火另燒,有相當的奧義。客人須有外交家的慧眼,方能運籌帷幄。倒茶時常蒙“酒要滿,茶要淺”之古訓,意為我只倒一點,希望你喝完尚存喝的必要;若滿得不利端那瓷碗兒,或玻璃杯,便是弄你好看,須小心行是;若溢位杯外,則示你沒有來與不來之必要,咄咄地駭人。主人的壺嘴沖人,則主不吉;有無什麼文化,我說不上,看那茶鏽陰森如莫測黑洞,由視覺及心悟,倒也不那麼吉祥。若主客談得頗攏,定會控幹那喝成“白豪”的茶壺,不撤乏茶,而另新續;若壺底朝天,潑盡壺底乏物,重涮茶具,又抹桌子又磕菸缸,並注之以新茶呈十萬火急狀,便是與你再泡,盤古開天另起頭一樁三百六十回合,是為客茶極尊。當珍之重之,下次再來必如履家門而無邊幅之慮。

  奈何歲月滄桑,星轉鬥移。那茶會的末節,應是客人告辭的時候,將那茶根潑地,是否一種祭奠而多謙恭的內涵,不亞於抱拳稟手;而那時的居室,大多泥地或磚地的平房,那茶文化還使得;現今的小茶會,都轉移至豪華富麗的樓廳,窮人地板也是水泥的,不需灑些多餘的茶或水祭什麼神了。

  我是不太多串門子聊天樂趣的,即使真有事非去不可,也懼怕踩人家地磚,或鞋不常晒襪又不常洗,而毀了另一種高尚的文化。七八十年代,見面常問“吃飯了嗎?”,現在確實有文化了,進門先問要不要換鞋。主人真心邀了入室,又覺這家裝修得太像會議廳什麼的,頂莊嚴頂神聖,坐在裡面總想著為公家上班,不認真不行什麼的;以至開不得玩笑,侃不得大山,更吹不得牛皮;竟也喝不下那上等的茶,急欲逃之夭夭,找個破沙發橫躺豎臥地看一陣電視。

  舊時的茶的文化,已衰落了。在我來說,今天的這茶文化,比前面的文化更有感冒發燒的不適,便時常想起不大喝茶的北京了……。

  2

  茶

  額上秋風冷,齒邊茶尤香。

  見焦作也有個茶文化研究所,不知道是研究什麼的,焦作本地不產茶,估計是研究怎麼喝茶的。從門口過了幾回,不好意思探頭張望,我也是好喝茶的人,不過只敢謂之以“飲”。看“茶文化研究所”的銘牌,回家自己也獨斟一杯,閉上眼睛好一番滋味,各品各的趣味吧。

  茶本沒有文化,是人文化了於是借茶以思文,就有了茶文化。記得前不久微信上看到過一篇文章“人生如一片茶葉的旅行”。就是說,這人生啊,就好比茶葉,總之,就是品品更有滋味,就茶也餘香,死後味不絕於脣齒。我就想,不喜歡,太人本位。如我是那茶,在我死後被裝進水晶棺材裡;又被扒出來浸泡於沸水之中。再被人指點品評!如此,我倒不如只是一片極普通的樹葉可好。為來而來,為去而去,就別過了,何必回頭再張望著別人怎麼看我。或者,總不想幹淨的走,總想糾結著留下點什麼!哪怕只是屍氣。

  說的噁心了!有點玷汙了茶的清譽。

  茶葉畢竟不同於人生。茶葉不過是一片樹葉而已,本就是因人而不同了,自當也應該為人服務,為人所品評玩味,被以文化。

  我喜歡喝綠茶,清清淡淡的;我喜歡這個滋味,舌頭壓不住紅茶的濃香。記得早時候寫過一篇自娛自樂的文字,對紅茶極盡貶低;這裡我必須給之承認錯誤,茶本無錯,我不能以我的好惡而斥責紅茶,況且紅茶又如何不是身不由己呢!

  喝茶講究品質,講究氛圍,講究情志是必須的;以茶為介,託茶的福我們才能淨三觀而通神氣,從而沐浴欣然如坐梵天。

  今天從茶文化研究所門口經過的時候我突然想通了品茗為什麼要閉眼睛。其實是應該閉了口鼻耳目的;你想了,睜眼一看烏烏嚷嚷,張耳一聽叮叮噹噹,伸鼻子一嗅氣味難當,嘴邊更是無法言表。所以了,喝茶要好環境,放眼美人拂案,耳邊松濤竹語,但聞得心曠神怡,入喉齒間餘香,才是境界了。所以我今天也洗了手,也漱了口,點了一指蚊香好不沁然。

  心入境自然炎涼,一切形式不過只如茶葉,救不了誰的心情。

  3

  聽茶

  不愛喝茶,也就不懂茶;不懂茶,也就輕易不去研究茶。

  不曾想無意中,卻聽來了一個關於茶的美麗故事,從此,就對茶有了一種新的認識,新的理解,漸漸地喜歡起茶來,也漸漸地愛上了茶。

  故事講的是有一年的成都某個茶館,門口來了一名茶客。此人五十出頭,衣衫破舊,頭髮凌亂。進館後,他拿出個小茶壺,說是口渴,向茶館老闆討杯水喝。當老闆讓夥計,剛向壺裡倒了一些熱水,就聞到一股撲鼻的茶香。

  老闆和夥計好生奇怪,明明是空茶壺清水,哪兒來的茶香?而茶客一聲不響地喝完了壺裡的水,就讓老闆和夥計看他的茶壺,茶館的其他夥計也跑過來看熱鬧。大夥湊近茶壺一看,原來壺裡結了一層厚厚的茶垢。

  茶客說;"不瞞各位,我這茶壺,沏了幾十年的鐵觀音"........

  茶館老闆在一旁看得真真的,他知道自己遇上了高人。隨即請茶客入座,送上好茶,好好地招待了一番。茶客臨走時感謝老闆,老闆便委託茶客為自己訪茶。茶客滿口答應了,但條件是須給銀子500兩,作為路上盤纏。待茶館老闆給完銀子,茶客便拂袖而去。*** 文章閱讀網: ***

  誰知這茶客一走就是三年,茶館老闆連呼上當,後悔不已。

  某天,忽遇成都城裡下起了大雨,那雨是傾盆而下,不曾歇息,轉眼間,就看城裡積了好多好多的水。忽見那茶客踏水而來,衣冠楚楚,完全是新的摸樣。茶館老闆喜出望外,忙迎上前招待,並詢問是否有所收穫。

  茶客答曰;“訪到了”。然後從懷裡掏出一個小布包,遞給了老闆。老闆急忙開啟一看,包裡卻只有一片茶葉。老闆又問;“請問茶客,您為我辦的貨在哪裡,茶葉在何處?我這就叫夥計去搬”。沒曾想茶客說;“老闆,沒有別的了,就這一片茶葉”。茶館老闆一聽,忽地氣就不打一處來,他感覺自己遇到了騙子。於是一揚手,將那片茶葉扔在地上。

  令老闆沒想到的是,這片茶葉一落入地面的積水中,水立刻變成了茶綠色,一會兒功夫,滿城的積水,都成了淺淺的茶綠色,而且茶香四溢,沁人心肺,

  滿城的人聞到香氣後,紛紛拿出杯子舀起水來喝,而且是一杯接一杯。老闆覺得很奇怪,他也試著用杯子舀起喝了幾口,頓覺神清氣爽,脣齒留香。而以前喝過的茶,和這個茶比起來,充其量都不過是清淡的菜湯而已。

  老闆立即低頭向茶客道歉,賠罪,開始問茶客是怎麼回事。茶客回答說;“回去後,我第一年沒有訪到好茶。第二年才在一處懸崖峭壁上找到這棵茶樹,可是無人敢上去採摘。於是,我又花了一年時間訓練了一隻猴子,最後讓它上去採茶,才得了這一片極品。”並且說到;“老闆,依您看,這茶值不值您的500兩銀子”。老闆忙說;“值!太值了!”“可是,我還有一個問題請教。請問茶客,您的這個茶叫什麼名字呀?”。茶客淡淡一笑,回答說;“這茶嗎,它就叫做“滿城香”!”。

  這就是我聽到的茶的故事,我也從美麗的故事裡,悟出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我也知道了,茶不僅是一種人生,她也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樂趣。不同的人品,對茶可以品出自不同的意境。

  所以說聽茶者,聽的是茶的傳說,聽的是茶的文化。茶是一種情調、一種沉默、一種憂傷、一種落寞。也可以說她是記憶的收藏。

  我們中國的茶,文化淵深博大,從詩經裡的茶歌茶謠到陸羽的茶經、溫庭筠的採茶錄,甚至還有宋帝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從茶花茶葉,到茶具茶藝,從茶經茶道到茶論茶歌,紛繁駁雜,可見茶文化在中國之深遠悠久。

  一茶在手,在茶香中聽風聽雨,看書看畫寫字。或濃或淡一杯茶,或長或短一段靜。聽著茶,看著茶,再喝著茶。才可品出人生的意義。

  無論在任何一季節裡飲茶,我們每個人都宛若一片茶葉,或早或晚要融入這變化紛紜的大千世界。在融會的過程中,世界不會刻意地留意每一個人,就像我們飲茶時,很少會有人留意杯中的每一片茶葉一樣。茶葉不會因融入清水,不為人在意而無奈,她照樣只留清香在人間。

  而我們人生在世,求得是淡雅之美,淡名,淡利,無爭,無奪。一切自然,一切脫俗,一切入幽美邈遠的意境去。方為一盞無味而至味的茶,淡雅,吾之所求。淡雅,吾之所願!

  一片茶葉,看起來是那樣細小、纖弱,那樣地無足輕重,但卻又是那樣地微妙。當它放進杯中,一旦與水融合,便釋放出自己的一切,毫無保留地貢獻出自己的全部精華,完成自己的全部價值。

  假如沒有茶葉,便不會有可口的香茶。但品茶的時刻,人們所欣賞、所關注、所品味的已經不再是那片片茶葉了,而是這杯中之水了。可這一切,又何嘗不像我們人的一生?在滄海人世之中,每個人都宛如一片茶葉,都要經過從生到死的過程,從輝煌到平淡的過程。人生如茶,茶如人生。一個會品茶的人,一定是一個會品嚐生活的人。

  就讓我們在茶香中,體味文字,品味茶道,領悟人生。取摘雲霧之茶,尋那山巔之水,沏一杯清茶,等待大家的來臨!

 

中國茶道禮儀
中國茶道的說明文
相關知識
中國茶道的文章
中國茶道的文化精髓
中國茶道的說明文閱讀
我對中國茶道的理解的範文
中國茶道的說明文
品味茶道的文章
中國茶道作文
中國茶道的基本要求
中國茶道的現狀
日日本茶道與中國茶道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