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紋枯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4日

  小麥紋枯病又稱立枯病、尖眼點病,已成為麥田常發性病害之一。下面一起來看看小麥紋枯病的防治方法吧!

  小麥紋枯病的病害症狀

  小麥受紋枯病菌侵染後,在不同生育期所表現的症狀不同,主要表現為爛芽、病苗、花稈爛莖、枯孕穗和枯白穗等症狀。

  1.爛芽 小麥播種偏深,溼度較大時,小麥芽受紋枯病菌侵染後先是芽鞘變褐,繼而爛芽枯死。個別病株即使能出土也很快死亡。

  2.病苗 小麥三葉期後,田間即可查到病株,先是基部第一葉鞘出現淡褐色小斑點,後擴大遍及全葉鞘,病斑中部灰色,邊緣褐色。葉鞘發病後,病葉先從葉尖失綠髮黃,以至全葉枯死,病班繼續向上向內擴充套件,輕病苗可繼續生長,得病苗因抽不出新心而死亡。

  3.花稈爛莖小麥返青後,莖基葉鞘出現褐色病斑,多呈梭形和橢圓形,有的病斑縱裂。小麥拔節後,基部葉鞘上出現橢圓形水漬狀病斑,並逐漸發展形成中部灰色,邊緣淡褐色的雲紋狀病斑。當病斑擴大相連後形成“花稈”。葉鞘上病斑侵染到莖後,先出現淡褐色短條斑,不久發展成梭形斑。抽穗後發展成中部灰色邊緣褐色近橢圓形病斑,病斑擴大相連延及整個節間時,常引起莖杆壁壞死失水,病部縱裂。

  4.枯孕穗和枯白穗。花稈爛莖常使一些主莖和大櫱不能抽穗而形成枯孕穗;有的即使能抽穗,也由於莖壁受害,水分和養分不能正常輸送,影響灌漿,形成枯白穗。

  小麥紋枯病的傳播途徑及發病條件

  小麥紋枯病病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以菌絲或菌核在土壤和病殘體上越冬。小麥播種後開始侵染為害。在田間發病過程可分為冬前發病期、越冬期、橫向擴充套件期、嚴重發生期和死棵白穗發生期。冬前發病期、越冬期為發病較緩慢,都在近地面葉鞘上發生,橫向擴充套件期即春季2月中旬至4月中旬,氣溫回升,小麥正處於返青、起身、撥節期,小麥生長旺盛,莖葉組織幼嫩,加上溼度適中,最適宜病菌擴充套件、蔓延。嚴重發生期,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隨植株莖部節間伸長,與病原菌擴充套件侵染莖杆,導致死棵,白穗發生,減產定局。發展適溫20℃左右,凡冬暖年份發病較重。

  小麥紋枯病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

  選擇耐病或感病輕、豐產性好的品種,?適當降低用種量,適期播種。加強田間管理,?搞好人工和化學除草。適時用藥除草;對防治失時的田塊,?及時人工拔除,降低田間雜草密度,減輕小麥紋枯病的為害。合理輪作,實行小麥與油菜、大豆、花生等輪作,減少田間菌源積累。適當降低播量,控制植株密度,增強麥田通透性。適當增施有機肥,平衡施用氮、磷、鉀化肥,合理密植,及時除草和排水,改善麥田生態環境,培育壯苗,提高抗病性和補償能力。

  2、化學防治

  1.藥劑拌種。當前施用效果較好的是用20%三唑酮乳油、2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15%羥鏽寧可溼性粉劑、12.5%烯唑醇懸浮劑、3%戊唑醇溼拌劑等拌種。

  2.噴霧。春季小麥病株率達20%的地塊,應及時噴藥,施藥時間在小麥拔節初期,以阻止病害侵入莖稈。畝用20%井岡黴素可溼性粉劑30克或20%三唑酮乳油50-75ml或12.5%烯唑醇可溼性粉劑30-50克,加水50公斤均勻噴霧。

  小麥的種植方法

  1、灌水除草:為防止發生缺苗斷壟現象,保證小麥安全越冬,要及時進行灌水,使小麥形成壯根。為使雜草防治效果較好,可在1月中旬至2月下旬進行化學除草。

  2、科學施肥:在2月中旬至2月底、3月中下旬分別追施化肥75~120、120~150千克/公頃,促進小麥返青拔節,提高小麥的分櫱率。

  3、防治倒伏:小麥倒伏主要是因前期氮肥施用量較大,造成群體過大,田間鬱閉,通風透光不好,徒長旺長,基部節間過長,後期出現大風天氣而發生倒伏。

  4、病蟲防治:小麥抽穗揚花期為防治小麥蚜蟲、吸漿蟲、粘蟲、鏽病、白粉病和赤毒病等,延長小麥生長期,提高產量,可噴施殺蟲劑,連續使用1~2次。

  5、適時收穫:一般在6月上中旬小麥基本成熟,整個麥田2/3的麥穗發黃時收割,但不可過於成熟,以免籽粒脫落而減少收成,要分品種進行單收、單晒、單儲,以免品種混雜。


小麥出苗後可用哪些除草劑
小麥白粉病防治技術措施介紹
相關知識
小麥紋枯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玉米苗枯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種植草莓炭疽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種植草莓炭疽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吉祥草的病害防治方法有哪些
黃角蘭的病蟲防治方法有哪些
花毛茛的病蟲防治方法有哪些
石金錢龜的病害防治方法有哪些
運動損傷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男性早洩的防治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