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養生祕訣
小暑時節的另一大特點是暑溼蘊蒸,物品容易發黴,所以民間還有農曆六月六日晒書畫、衣物的習俗,謂之“六月六,晒紅綠”。那麼小暑養生有什麼祕訣呢?j2
小暑養生小妙招
宜少動多靜
從中醫理論方面講,小暑時人體陽氣旺盛,陽氣具有護衛體表、抵禦外邪的功能。只有保護好自身的陽氣,人體才得以健康無恙。小暑時氣候炎熱,人體能量消耗較大,此時宜遵循“少動多靜”的養生原則,以免陽氣外洩太過。每天作息應有規律,除了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外,也要注意勞逸結合,運動時一定要掌握好強度,避免強度過大。
勿久坐木
俗話說:“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小暑節氣氣溫高、溼度大,久置露天的木料,如小區或公園裡的木椅木凳,經過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表面看上去是乾的,可是經太陽一晒,溫度升高,便會向外散發潮氣。如果人在上面坐久了,可能誘發痔瘡、風溼和關節炎等病,因此小暑節氣時不宜在木質凳椅上久坐。
練瑜伽可安神養性
小暑氣候炎熱,人容易變得煩躁不安。此時練瑜伽可起到安神養性的作用。瑜伽起源於印度,是一種古老的健身術和人體鍛鍊法,在古聖賢帕坦珈利所著的《瑜伽經》中,瑜伽被準確地定義為“對心作用的控制”。有研究表明,長期堅持練習瑜伽有助於發揮意念對自主神經系統的控制與調節。在小暑時節練習瑜伽,可以使人保持心境平和,幫助舒緩煩躁情緒。
小暑養生食療
1.粟米山藥糊
配料:粟米20克,山藥10克。
做法:上述二味研細末,加水煮成糊1白糖適量調味服食。
主治:小兒消化不良。
2.蘿蔔炒豆腐皮
配料:豆腐皮1張,白蘿蔔100克,素油、鹽、蔥適量。
做法.:清水泡發豆腐皮後切成細絲,白蘿蔔洗淨切絲,共用素油煸炒後加蔥、鹽等調味品佐餐,每日1劑。
主治:小兒乳食積滯,消化不良。
3.蘿蔔蔥白汁
配抖:白蘿蔔、蔥白等量。
做法:共打汁,多量飲服。
主治:小兒食物積滯。
4.鹽蘿蔔湯
配料:胡蘿蔔250克,鹽3克。
做法:在胡蘿蔔中加鹽,並煮爛、去渣取汁,一天分3次服完,連服兩天。
按注:一方單用胡蘿蔔加水煎湯也可。
主治:小兒消化不良,疳積。
5、西瓜番茄汁
配料:西瓜半個,番茄3個大小適中。
做法:西瓜去皮、去籽,番茄沸水衝燙,剝皮去籽。二者同時絞汁,兩液合併,隨量飲用。
功效:清熱、生津、止渴。對於夏季感冒,口渴、煩躁,食慾不振,消化不良,小便赤熱者尤為適宜。
6.大棗高粱粉
配抖:紅高梁50克,大棗10枚。
做法:將大棗去核炒焦,高梁炒黃,共研細末,2歲小孩每次服10克,3-5歲小孩每次服15克,每天服2次。
主治:小兒消化不良。
7.栗子糊
配料:栗子7—10枚。
做法:將栗子去殼搗爛,加清水適量煮成糊狀,再加白糖適量調味喂服。
主治:小兒消化不良。
8.龍眼橘餅糖
配料:龍眼肉100克,橘餅100克,白糖500克。
做法:將白糖入鍋,加適量水,用小火熬稠,加入龍眼肉、橘餅,攪勻,再熬至鍋鏟挑起成絲狀時停火,倒入塗有熟菜油的盤內,推平,稍冷,用刀切成小塊食用,每日50-100克,常食。
注:一方不用桔餅而用鴿蛋。
主治:不寐,健忘。
小年夜由來和習俗具體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