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調理脾胃的粥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3日

  不少兒童需要調理脾胃,多吃一些健脾胃的粥能調理脾胃虛弱。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希望大家喜歡!

  

  1、小米香菇粥

  材料:小米50克,香菇50克,雞內金5克。

  做法:小米,淘洗乾淨;香菇,擇洗乾淨,切成小塊或碎末;雞內金,洗淨。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清水,下入小米、雞內金,用文火煮成粥,取其湯液,再與香菇同煮至熟爛,分次飲用。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化積。本膳用小米,健脾胃;雞內金,能助消化;香菇,有健脾胃、助食作用。此粥大益胃氣,開胃助食,常食可防治小兒消化不良。

  2、五穀粥

  材料:糙米、黑豆、紅豆、黃豆、綠豆、青豆各30克,白糖。

  做法:將糙米、黑豆、紅豆、黃豆、綠豆、玉米等洗淨,用冷水浸泡2-3個小時;鍋中加水,放入以上原料,先用旺火燒沸,然後用小火煮45分鐘;待粥軟爛後,加糖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五穀粗糧中富含澱粉、膳食纖維以及B族維生素等,每天適當吃點粗糧,有助於增加寶寶體內的粗纖維。

  3、南瓜小米粥

  材料:南瓜250克,小米120克,紅棗8枚,冰糖少許。

  做法:南瓜切成小塊。小米洗淨備用。紅棗洗淨瀝乾水分。冰糖也可以不放。因為南瓜有甜味。鍋里加5碗水,蓋蓋兒大火燒開。下入除冰糖外的所有材料。再次開鍋後轉小火。小心撇去浮沫,煮至粥粘稠。煮了20分鐘後倒入冰糖。煮至糖融化即可關火。

  功效:小米暖胃,安神,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南瓜性溫,味甘。南瓜所含成分能促進膽汁分泌,加強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消化。

  4、山藥蓮子粥

  材料:山藥50克左右,蓮子20~30克。

  做法:每天取適量的新鮮山藥和蓮子給寶寶煲粥喝,蓮子和粥都要煮得夠爛,一起吃下去。對不到1歲的小兒,山藥和蓮子要儘量碾碎。乾的可磨成粉,再用米湯調成糊糊來餵養。

  功效:此粥可溫胃健脾,最適合脾陽不足的小兒。

  5、土豆粥

  材料:土豆100克,大米100克。

  做法:土豆去皮,清洗乾淨,切成小塊,和大米共煮成粥。

  功效:土豆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和中、益氣調中的功效,此粥適用於胃燥、胃痛、便祕等。

  6、紅豆粥

  材料:大米50克,紅小豆15克,紅糖適量,糖桂花少許。

  做法:將紅小豆與大米,分別淘洗乾淨。紅小豆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燒開並煮至爛熟,再加入大米一起煮。用大火燒沸後,轉用小火,煮至黏稠為止。在粥內加入適量紅糖,燒開盛入碗內,撒上少許糖桂花即可。

  功效:和胃滋陰,養血補血。此粥色澤紅潤,香甜爽口,誘人食慾,極受幼兒歡迎。紅小豆,含豐富的蛋白質、賴氨酸。賴氨酸是人體八種必需氨基酸之一,對幼兒大腦發育有重要作用。

  7、小米山藥粥

  材料:鮮山藥,小米,白糖。

  做法:將山藥洗淨搗碎,與小米同煮為粥,然後加白糖適量,空腹食用。

  功效:健脾止瀉,消食導滯。同時也適用於兒童脾胃虛弱,消化不良。

  8、大骨湯紅棗粥

  材料:大骨,紅棗,大米,蔥、薑片,精鹽,醋,深綠色青菜。

  做法:將大骨洗淨,放沸水中焯幾分鐘,去掉血水及油膩。紅棗洗淨去核、蔥切段,薑切片。鍋中放入清水,將大骨、紅棗、蔥段、薑片一起放入鍋中大火煮開。撇去湯中浮沫,倒入幾滴醋,小火煲2-3個小時。湯煲好後,放少量鹽調味。青菜切成碎末備用。大米洗淨,用煲好的湯煮粥。粥好後,放入青菜,再煮10分鐘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和中,適合五個月以上的寶寶日常食用。

  9、茯苓蓮豆粥

  材料:白茯苓10克,陳皮10克,甘草5克,蓮子20克,扁豆30克,粳米30克。

  做法:先將白茯苓和陳皮、甘草熬水,去渣後再加入泡發好的蓮子、扁豆,和粳米一起熬粥,以蓮子和扁豆軟爛為度。可另加白糖調味。

  功效:健脾益胃、行氣利水。這款粥對平時食慾較差、消化不良、身體較瘦的寶貝有幫助。

  10、栗子粥

  材料:大米粥1小碗、栗子3個。鹽少許。

  做法:將栗子剝去皮後切碎。鍋置火上,加入水,放入栗子煮熟後,再與大米粥混合同煮至熟,加入少許鹽,使其具有淡淡的鹹味即可。栗子一定要剝淨內外皮,煮爛。

  功效:栗子粥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素。秋天盛產栗子,適量地吃一些,對身體很有好處。栗子雖營養豐富,但吃過多容易腹脹,要適可而止。

  11、小米粥

  材料:小米半碗,水適量。

  做法:小米用清水浸泡15分鐘,淘洗乾淨,加入涼水,大火燒開,小火煮十五分鐘,關火即可。

  功效:進食後可以在孩子的胃黏膜上形成一層保護膜,養胃效果十分出色。

  12、蛋黃南瓜小米粥

  材料:熟蛋黃,南瓜泥,小米粥。

  做法:小奶鍋煮上小米粥。再煮熟一個雞蛋。粥快煮好時,將南瓜洗淨,去皮切小塊,隔水蒸熟後壓成泥,再取一顆蛋黃碾碎。將蛋黃碎,南瓜泥,倒入小米粥中拌勻即可。

  功效:南瓜和小米都有增補益脾胃的功能。中醫認為小米能“和胃溫中”,是養胃佳品。

  13、枸杞山藥湯

  材料:土雞腿1只,山藥200公克,枸杞1大匙,鹽1/4匙,雞精粉1/4茶匙,料理米酒1大匙,水600毫升。

  做法:雞腿剁塊,山藥切塊,分別以滾水汆燙過後撈起洗淨。上述材料全部放入燉鍋中,加入枸杞、料理米酒、水混合均勻放入電鍋中蒸約40分鐘。

  功效:山藥有健脾益氣、養陰之功。用於小兒脾虛氣弱、食少便溏或洩瀉等。

  兒童調理脾胃的食療方

  一、魚肉糊

  食材:草魚50克、鹽1克、澱粉2克。

  製作:

  1、將魚肉切成2釐米大小的塊放入開水鍋裡面,加入鹽煮熟後撈出。

  2、除去魚的骨刺和皮後將魚肉放入碗內研碎,再放入鍋內加魚湯煮,把澱粉用水調勻後倒入鍋裡面,煮至糊狀後盛出晾溫即成餵食。

  功效:魚肉呢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A、B族維生素以及鈣、磷、鉀等,對嬰兒生長髮育、骨骼生長、健腦益智、視力維護等都有很好作用,適宜4-6個月嬰兒作為新增輔食的選用。是兒童調理脾胃的首選。

  二、山藥蓮子粥

  食材:山藥50克左右、蓮子20~30克。

  製作:

  1、每天取適量的新鮮山藥和蓮子給寶寶煲粥喝,蓮子和粥都要煮得夠爛再一起吃下去。

  2、對不到1歲的小兒山藥和蓮子要儘量碾碎。乾的可磨成粉再用米湯調成糊糊來餵養。

  功效:此粥可溫胃健脾,最適合脾陽不足的小兒了。

  三、粟米山藥粥

  食材:粟米50克、淮山藥25克、白糖適量。

  製作:

  1、將粟米淘洗乾淨;山藥去皮洗乾淨後切成小塊。

  2、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清水,下入粟米和山藥塊,用文火煮至粥爛熟,放入白糖調味煮沸即成。

  功效:補脾益氣、安神滋陰。有補益脾胃和清熱安神的功;山藥健脾胃補氣陰還利尿益腎。兒童調理脾胃應該經常吃。

  四、小米香菇粥

  食材:小米50克、香菇50克、雞內金5克。

  製作:

  1、小米淘洗乾淨;香菇擇洗乾淨後切成小塊或碎末;雞內金洗淨。

  2、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清水,下入小米和雞內金用文火煮成粥,取其湯液再與香菇同煮至熟爛。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化積。小米健脾胃;雞內金能助消化;香菇有健脾胃、助食作用。此粥大益胃氣開胃助食,兒童調理脾胃應該經常吃。

  五、山楂餅

  食材:鮮山楂300克、淮山藥300克、白糖適量。

  製作:

  1、將山楂去皮核洗淨;山藥去皮洗淨後切成塊。

  2、將山楂、山藥塊,放入碗內,加適量白糖調勻後,上籠蒸熟後壓制成小餅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導滯和胃助食。山楂含大量維生素C和酸性物質,可以促進胃液分泌、增加胃中酶類,從而助消化、健脾益氣。

  六、枸杞山藥粥

  食材:雞胸肉30克、 山藥20克、大米50克、枸杞10g。

  配料:鹽適量、蔥花少許。

  製作:

  1、50克大米淘淨,加適量清水再熬成粥。

  2、適量山藥去皮切小塊,枸杞冷水浸泡後洗淨。

  3、粥水滾後下山藥同煮,待將熬成時,下枸杞再熬2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4、根據孩子的口味和喜好可以加一些白糖或鹽調味。

  功效:山藥健脾固腎,枸杞滋陰補陽,米粥溫和調理腸胃。

  七、胡蘿蔔湯

  食材:胡蘿蔔100克、紅糖適量。

  製作:

  1、將胡蘿蔔洗淨切成小塊。

  2、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清水,下入胡蘿蔔塊煮至熟爛再加入紅糖,煮沸後即可以食用。

  功效:健脾消食下氣和中。本膳用富含維生素的胡蘿蔔,尤其是胡蘿蔔素A的含量特別多,還有比較多的維生素B2、葉酸等,被稱為“平民人蔘”。其味甘性平具有有健脾化滯、潤燥明目等功效,可以治小兒脾胃虛弱所致的消化不良。

  兒童調理脾胃的食物

  1、栗子

  熟食栗子能和胃健脾,緩解脾虛。將板栗仁蒸熟、磨粉,製成糕餅,適用於兒童,可增加食慾,調理腸胃。用板栗和粳米熬粥,既對脾胃虛寒所致的慢性腹瀉患者有益,又是消化不良、氣虛乏力的食療驗方。

  2、豬肚

  豬肚是常見的食材,含高蛋白低脂肪,適合爆炒、煲湯,風味獨特。從中醫的“以形補形”的理論來看,豬肚是補益脾胃的佳品,自古以來就被視為“補藥”,是藥膳主食。

  3、雞肉

  多吃雞肉可以調和脾胃、提升免疫力。中醫認為雞肉具有溫中益氣、補精填髓、益五臟、補虛損的功效,可用於脾胃氣虛、陽虛引起的乏力、胃脘隱痛、浮腫、產後乳少、虛弱頭暈的調補,對於腎精不足所致的小便頻數、耳聾、精少精冷等症也有很好的輔助療效。

  4、白胡椒

  白胡椒的藥用價值稍高一些,調味作用稍次。它的味道相對黑胡椒來說更為辛辣,因此散寒、健胃功能更強。有些人容易肚子痛,是由於腸胃虛寒造成的,可在燉肉時加入人蔘、白朮,再放點白胡椒調味,除了散寒以外,還能起到溫補脾胃的作用。平時吃涼拌菜,最好也加點白胡椒面,以去涼防寒。

  5、生薑

  姜最好在早上吃,這是因為早上胃中之氣有待升發,吃點姜能健脾胃,為一天中飲食的消化吸收做好“鋪墊”。早上吃薑的方法很多,可以熬薑湯,也可以用糖醃製或放在菜中炒食。

  6、胖頭魚

  胖頭魚也叫鱅魚,其味甘、性溫,能起到暖胃、補虛、化痰、平喘的作用。適用於脾胃虛寒、痰多、咳嗽等症狀。體質虛弱的人最好多吃胖頭魚的魚頭,它的溫補效果很好,還能起到治療耳鳴、頭暈目眩的作用。

  7、白扁豆

  白扁豆既是滋補佳品,又是一味良藥。《會約醫鏡》中記載,扁豆“炒用健脾止瀉”,而在《本草綱目》中亦有云:“白扁豆其性溫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洩瀉,暖脾胃。”由此可見,它有促進脾臟功能,改善氣虛體質的作用。

  8、蓮子

  秋季進補可適當多吃些蓮子來健脾胃。蓮子營養十分豐富,除含有大量澱粉外,還含有β-谷甾醇,生物鹼及豐富的鈣、磷、鐵等礦物質和維生素。有抗衰老、降壓、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抑制心肌收縮力等多種作用。而挑選蓮子時不要選那種很白的,有點微黃的口感更好。

  9、山藥

  山藥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不燥不膩是其特點。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聰耳明目、強筋骨、安神志的功效。山藥的補養特點是三焦共補,既能補心肺,又能夠補脾胃及肝腎。

  10、香菇

  《本草綱目》認為:“蘑菇可以益胃腸,化痰理氣。”因此,香菇補氣,也主要指的是補益胃氣。總的來說,香菇有益氣滋陰、養胃潤肺、治風化痰的功效。另外,香菇除了具有補氣滋陰的功效之外,還有明顯的抗癌作用。

  11、甘藍

  甘藍,又名包心菜、捲心菜、藍菜,中醫認為,包菜性平、味甘,可入脾經、胃經,有健脾養胃、行氣止痛之功,適用於治療脾胃不和、脘腹脹滿或拘急疼痛等症。《千金食治》中記載,包菜“久食大益腎,填腦髓,利五臟,調六腑”。

  12、芋頭

  中醫認為,芋頭甘、辛、平,補氣益腎,和脾健胃,破血散結。凡脾。腎陰虛所致的食少瘦弱、久痢便血、口渴便祕、氣血鬱結所致的腹中癖塊,瘰癘腫毒者宜食。

  13、糯米

  糯米味甘、性溫,歸脾、胃、肺經。作用,補中益氣,補肺斂汗。宜於脾虛腹瀉,近代用於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粘滯難化,食積證、氣滯證、溼證、脾虛胃弱及消化不良者忌食。

  14、毛豆

  毛豆可調理脾胃。毛豆味甘、性平,入脾、大腸經;具有健脾寬中,潤燥消水、清熱解毒、益氣的功效;主治疳積瀉痢、腹脹羸瘦、妊娠中毒、瘡癰腫毒、外傷出血等。毛豆營養豐富均衡,含有有益的活性成分,經常食用,對女性保持苗條身材作用顯著。

  15、紅棗

  紅棗味甘,性溫,入脾胃經,有補脾和胃,益氣生津的作用。《神農本草經》記載大棗“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心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和百藥”。張錫純也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論紅棗“津液濃厚滑潤,最能滋養血脈,潤澤肌肉,強健脾胃”,可見其對紅棗調補脾胃功用的肯定。

  16、紅薯

  我國的古典中醫文獻中有記載,紅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的功效。紅薯是一種非常營養健康的食品,紅薯含熱量低,而且容易產生飽脹感,是很好的低脂食品。另外,食用紅薯還能夠健美強身,促進消化,緩解便祕,防止亞健康。

  17、牛肉

  牛肉能夠補益脾胃,扶持中氣,對於氣血兩虧、久病體虛的人有很好的調養作用。牛肉首先能夠補益脾胃之氣,繼而全身的經絡系統和臟腑都得到了調養。

  18、木瓜

  木瓜含蛋白酶,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對消化不良、痢疾、胃痛、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均有療效。木瓜蛋白酶還能夠促進和調節胰液的分泌,對胰腺功能不全引起的消化不良有治療作用。


吃什麼調理脾胃
女性暖宮的方法
相關知識
兒童調理脾胃的粥
兒童調理脾胃的食譜
兒童調理脾胃的食譜做法介紹
適合兒童調理脾胃的食譜做法
兒童調理脾胃促食慾食譜分享
調理脾胃的養生粥
調理脾胃的家常粥食譜做法
調理脾胃的養生粥食譜推薦
調理脾胃的方法
按摩調理脾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