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怎麼養胃中醫養胃的禁忌
我國中醫是門博大的傳統醫學,對於治療某些疾病,其獨到之處更勝西醫,特別是胃病的調養。那麼中醫是如何養胃的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中醫養胃的方法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中醫養胃的方法
常吃養胃紅棗
內黃大棗跟其他地方的棗不同,棗核是扁的,個頭不是很大,果肉也不是很多,當地人稱這種棗為“扁核酸”,吃起來甜中帶酸,別有風味。中醫講甜入脾酸入肝,因此吃這種棗既可以健脾養胃,又可以補益肝臟。煮熟的紅棗味甘性溫,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適合脾胃虛弱、腹瀉、倦怠無力的人經常食用。
秋末、春初或冬季氣溫不高時,他經常取一些大棗,放在鍋裡煮,水開了以後,將上面的一層白沫撇掉,隨後濾出水,再加水沒過紅棗,大火煮沸時用小火熬。經3小時左右,紅棗的皮變黑,鍋底只剩下從棗內滲出的像糖稀一樣的少量液體,這時吃棗特別香甜可口,容易消化吸收。天氣熱時,王教授就少煮一些,隨煮隨吃。
水泡花生營養高
一般人們喜歡吃煮花生或醋泡的花生,醋泡的花生對降低血壓有幫助。但是中醫王教授喜歡吃的卻是水泡花生。他一般取一碗花生,用清水衝一下除去雜質,然後再加清水泡上。約4小時後,花生即泡開變大了。隨泡隨吃,脆嫩香甜,十分爽口,比剛從農田裡拔出來的新鮮花生還要好吃。泛酸、消化不良時吃點生花生,可以快速有效地止嘔制酸。
王教授建議老人常吃點花生,因為花生營養十分豐富,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是人體必需脂肪酸,可以降低血中膽固醇、甘油三酯,還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微迴圈,提高腦細胞的活性,增強記憶力和思維能力。此外,吃花生對血小板減少的人也很有好處。
生花生雖好,但是吃多了會感到肚子脹,特別是未經水泡的生花生。不經常吃生花生的人第一次吃多了可能會大便稀,因此要從少量開始,比如10粒左右,吃一段時間胃腸適應了,可以逐漸加量到40粒左右。
飯後不要立即躺下休息
王教授說,他出門診給病人治病,體力消耗大,因此很注意休息,早睡晚起,中午休息半小時;飯要吃好,但從不吃得過飽。中午和晚上吃完飯半個小時內絕不躺下休息,但也不立即外出活動或散步,而是先靜靜地坐上一會兒。這種習慣跟他曾患過胃食管反流症很有關係。
炒菜時放點砂仁、白胡椒
王教授炒菜時喜歡放點砂仁、白胡椒。砂仁化溼開胃、溫脾止瀉,可以增加食慾,幫助消化吸收。白胡椒氣味芳香、性溫熱,具有散寒、健胃功能,感冒發燒後炒菜時多放點白胡椒粉,還有助於發汗祛邪。王教授說,人老了,脾胃功能減弱,都喜歡吃軟食、稀飯,菜一般都喜歡吃炒得熟一些軟一些的,這樣吃起來胃裡會感到舒服。而年輕人喜歡吃脆一點的菜,感覺這樣吃起來有味。王教授提醒年輕人,跟老人一塊吃飯時一定要考慮老人的這種情況。
中醫養生養胃的7大禁忌
一忌精神緊張
一個人在緊張、煩惱、憤怒時,其不良情緒可通過大腦皮質擴散到邊緣系統,影響植物神經系統,中醫認為,直接導致胃腸功能失調,分泌出過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血管收縮、幽門痙攣、排空障礙,胃粘膜保護層受損,造成自我消化,形成潰瘍。
二忌過度疲勞
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如果疲勞過度,都會引起胃腸供血不足,分泌功能失調,胃酸過多而粘液減少,使粘膜受到損害。中醫養生專家說,現代人無所不吃,胃卻沒有因此變得強大,反而越來越脆弱。許多人喜歡在晚上呼朋喚友,相約吃夜宵,犒勞自己疲憊的身體。殊不知,這可不是個補營養的好時候,“吃得越好,胃越遭罪”。
三忌嗜煙成癖
吸菸可促使胃粘膜血管收縮,減少胃粘膜的前列腺素合成,這是一種粘膜保護因子。中醫養生專家提醒,吸菸還能刺激胃酸和蛋白酶的分泌加重對粘膜的破壞。
四忌酗酒無度
中醫認為,酒精本身可直接損害胃粘膜,酒精還能引起肝硬化和慢性胰腺炎,反過來加重胃的損傷。
五忌飢飽不均
飢餓時,胃內的胃酸、蛋白酶無食物中和,濃度較高,易造成粘膜的自我消化。中醫認為,暴飲暴食又易損害胃的自我保護機制。胃壁過多擴張,食物停留時間過長等都會促成胃損傷。
六忌飲食不潔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的重要誘因之一,在潰瘍病人中,該菌的檢出率高達70%—90%,而潰瘍病治癒後,該菌亦消失。潰瘍病人可通過餐具、牙具以及接吻等密切接觸傳染,不潔的食物,也是感染的原因之一。
七忌晚餐過飽
有些人往往把一天的食物營養集中在晚餐上,或者喜歡吃夜宵或睡前吃點東西,中醫認為,這麼做,不僅造成睡眠不實,易導致肥胖,還可因刺激胃粘膜使胃酸分泌過多而誘發潰瘍形成。
中醫養胃的禁忌
中年男人養生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