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口才與說話技巧
說話也應該有啥說啥,直截了當,讓人一聽了然,但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適當地“拐彎抹角”有時會比直來直去產生更佳的語言效果。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的資料,供你參考。
:加法——遇物加錢
遇物加錢是指在品評別人所購物品時,對其價格故意高估,從而使對方高興,求得更好的心理相容。比如,甲買了一套樣式挺不錯的西服,乙知道市場行情,這種衣服兩三百元完全可以買下。於是乙在品評時說:“這套西服不錯,恐怕得四五百元吧?”甲一聽笑了,高興地說:“老兄說錯了,我220元就買下啦!”這裡乙的說法就很有技巧性,在他不知道甲花了多少錢買下這套衣服的情況下故意說高衣服的價格,使對方產生成就感,當然也就使得對方高興。
:減法——逢人減歲
由於成年人普遍存在這種怕老心理,所以“逢人減歲”就成了討人喜歡的說話技巧了。這種技巧特徵在於把對方的年齡儘量往小處說,從而使對方覺得自己顯得年輕,保養有方等,產生一種心理上的滿足。比如一個三十多歲的人,你說他看上去只有二十多歲,一個六十多歲的人,你說他看上去只有四五十歲,這種“美麗的錯誤”,對方是不會認為你缺乏眼力,對你反感的,相反,他會對你產生好感,形成心理相容。
值得注意的是,“逢人減歲”這種方法只適用於成年人特別是中老年人,相反,對於幼兒、少年,用“逢人添歲”年齡往大處說的方法效果較好,因為他們有一種渴望成年的心理。
:恰到好處的“拐彎抹角”
按說坦坦蕩蕩做人,說話也應該有啥說啥,直截了當,讓人一聽了然,但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適當地“拐彎抹角”有時會比直來直去產生更佳的語言效果。
有一則幽默故事:有上酒店嫌其酒酸者,店人怒,吊之於樑。客過問其故,訴曰:“小店酒極佳,此人說酸,可是該吊?”客曰:“借一杯我嘗之。”既嘗畢,店人問:“何如?”客攢眉謂店主曰:“可放此人,吊了我罷。”
乍聽起來故事中客人答非所問,不知所云,可一經聯絡上文並不難領會其意思——酒確實酸。客人的回答既表達出了自己的真實思想,又避免了與店主的正面衝撞。可以說,故事中客人言談中“拐彎抹角”的技巧運用得較為成功,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思想,而是借用在某一特定語言環境中臨時建立起來的與原意密切相關的另一個句子進行表述,使話語避免了平白直露,變得委婉含蓄、機智詼諧、幽默風趣,產生了更為理想的表達效果。不妨再看以下兩例:
海瑞一次嚴厲處罰仗勢侵奪民田的董其昌。一些官員來替董解圍,對海瑞說:“聖人不做過分的事。”海瑞說:“諸公豈不知海瑞非聖人耶!”就把說客們頂了回去。巧妙的一句話既表達了海瑞秉公執法嚴辦董其昌的決心,又使得說客碰上了軟釘子,無言以對。
某知縣見書記官臉腫,明知是被老婆所打還問他是怎麼回事,書記官吞吞吐吐地說:“昨天小人家的……葡萄架倒了……”知縣大笑書記官懼內。恰好知縣的老婆聽到了,大怒,叫他回房去。知縣自言道:“看來本官家的葡萄架也要倒了。”就灰溜溜地跟著老婆走了。
語言是豐富多彩的,同一個思想可以由不同的言語方式表達,直截了當也好,拐彎抹角也罷,貴在恰如其分,恰到好處,收到最佳的語言效果。
口才藝術與人際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