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溝通方法
對於父母來說,一個好的溝通方式,是家庭教育裡的一個根本,怎樣才能跟孩子有一個好的溝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供大家閱讀。
: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尤其在激烈競爭的社會環境下,年輕的父母們更加意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未來成長與成才的重要性。但現實告訴我們,子女教育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是一個需要消耗大量時間和精力的系統工程。很多成功的父母都告訴我們一個共同的經驗,那就是要加強與孩子間的交流與溝通。擁有和諧的家庭和良好的溝通,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有位教育家曾說過:“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與孩子談話。
一、加強親子間的交流與溝通
馬克思曾指出:“法官的行業是法律,傳教士的行業是宗教,家長的行業是教育子女。”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必須運用各種方式來教育子女,而溝通正是其中一個最主的要方式。時代日新月異的變化,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們在思想上發生不地的改變。因此,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跟隨時代變化的步伐,同孩子們一道觀察世界、思考世界。如果家長們還總是把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停留在“我們當年”、“我們小時候”的話,那麼與孩子之間勢必要產生隔膜和代溝。要知道,“時代不同了,方法不一樣”,不能依然沿用老的辦法、舊的思維去對待生活在現今世界裡的孩子。因此,溝通與交流的特有功效就在家庭教育中顯示出特別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家庭教育實質上就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溝通的活動過程,其溝通效果的好與壞直接關係到家庭教育的成敗。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家長們抱怨孩子如何難管教、不聽話,甚至與家長的想法背道而馳。當有問題發生時,孩子們也常常採取迴避、甚至撒謊的態度,他們寧願把自己封閉起來也不願意讓家長走近他們的世界,參與他們的生活。在孩子的心理,他們認為父母與他們在思想上是有代溝的,是無法互相理解和溝通的,因而完全不屑於家長對他們的管教,甚至對家長的說教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形成對立的僵局。由此可見,溝通不暢不僅僅是造成了親子間缺乏瞭解和感情的隔膜,同時它嚴重地影響到了家庭教育的效果,使極為重要的家庭教育失去了其應有的作用和意義。
二、造成溝通不暢的原因分析
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通過溝通與交流的方式增進了解,加深感情,那麼對於天真無邪的孩子們來說,他們幼小心靈的成長變化是無時無刻的,因此更需要得到家長的關心和幫助。而良好的溝通將在父母與孩子之間架設起一道心與心相通、情與情交融的橋樑。它將有利於父母與孩子之間建立更深厚的感情基礎,幫助父母及時發現和了解孩子心理存在的問題,這不但對孩子的心身發育非常有利,同時也使父母能夠成為與他們分享快樂、共同成長的朋友和知心人。可見,良好的交流與溝通在家庭教育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是影響和決定教育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那麼,現實生活中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家庭陷於溝通和交流的困境中呢?
首先,家庭教育理念中缺乏對溝通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在現代家庭教育理念中,溝通教育的重要性往往被很多家長所忽視。不少家長只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學習情況,認為只要身體好、學習成績優秀,就是最成功的教育,因而忽視了親子間溝通與交流在整個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少教育失敗的家庭在查詢原因的時候,都不約而同地發現父母與孩子間因不經常交流思想,溝通感情,是導致出現一系列教育問題的主要原因。同時因交流少、溝通少,還大大影響並制約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作用的發揮,並使家庭教育陷入了被動和尷尬的境地。很多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因此,把很大的精力和金錢都花在學習上。每天三點一線的生活慣性,使孩子與家長之間非常缺少時間進行溝通,因而就忽略了對孩子心理成長的關心。孩子想些什麼,有什麼困惑,需要什麼幫助,家長們都很茫然。久而久之,父母與孩子間的距離越拉越遠,從心靈深處產生的代溝和隔膜也越來越深。
其次,溝通方法不正確造成溝通障礙。很多時候溝通障礙是由於家長在溝通中不講究方式、方法造成的。很多家長都沒能根據孩子的年齡階段、性格特點以及實際情況來調整和把握溝通的方式、方法。有的家長喜歡用命令式的語言,不容孩子發表自己的觀點,使溝通變成了發號施令;也有的家長喜歡說教式的溝通,總喜歡擺些大道理、講些大理論,而這種枯燥乏味的說教,孩子們早就聽的不耐煩了,這種溝通方法只會讓孩子產生厭煩情緒,絲毫起不到作用;還有的家長根本不顧及孩子接受能力的大小,完全只從家長的角度發表觀點,從而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不願意再與家長進行交流;還有的父母總是用自己主觀的想法去衡量孩子的需要和感受,因此造成許多誤解和偏差,從而導致親子間的溝通無法順利進行。
第三,父母在與孩子進行溝通時,往往不注意溝通的語氣和措辭,這讓孩子總感覺到自己處於弱勢,家長處於強勢,因此不願意同他們敞開心扉進行交流;也有的家長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時甚至帶著怨氣跟孩子溝通,因此這讓孩子除了產生害怕心理之外,根本達不到溝通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不少父母對孩子的態度總是批評多於表揚,禁止多於提倡,指責多於鼓勵,貶低多於欣賞,命令多於商量。在這種教育方式下,孩子經常處於不被尊重和被動說教的地位,因此很容易對家長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嚴重影響了溝通的質量。
三、良好的溝通要講究方式方法
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對於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學會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可以把家長的期望和關愛充分地傳遞給孩子,併為孩子提供最佳的成長環境和愉快的生活空間。但是,與孩子溝通時間少、質量不高等問題正困擾著不少家庭。因此要想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家長們還需要掌握正確的方式方法,從而使溝通變得輕鬆而和諧。
1.親子間的溝通要保持平等關係。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最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平等。不少父母總喜歡自己高高在上,認為“我是家長,我說了算,孩子必須聽我的”,從而忽視孩子的心靈感受,扼殺了孩子的話語權,使親子間的溝通變成了“一言堂”。這種溝通方式不但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同時也使溝通變成了“走過場”的客套話,失去了其應有的意義和作用。因此,在溝通中,家長應該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同樣的高度上,像朋友一樣和孩子去探討,切忌把溝通變成指示和訓話。同時,父母還應針對孩子面臨的困難和問題,與孩子民主協商,平等對話;並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與孩子平等相待,要以理服人,從而增強孩子的自信和對父母的信賴,最終實現有效溝通。
2.親子間溝通要相互信任。
父母對孩子的信任是對他們最大的鼓勵。只有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溝通,才是最容易被接受的溝通,從而產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效果。
而父母要充分做到信任,就必須讓孩子感覺到他們是被信任的。家長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如肯定性的語言、欣賞的目光、獎勵的措施等等,向孩子傳達父母對他的信任和肯定,從而在溝通雙方建立起信任的橋樑。由此,孩子才更願意向父母敞開心扉,自覺自願地接受父母的教導,從而使親子關係變得更加融洽。
3.溝通交流要保持經常性。
家長要根據孩子無時無刻變化的情況,適當地安排交流與溝通的內容和時間。不要把交流當成是任務,像開會一樣例行公事。其實,父母與孩子間的交流就是一種心靈上的溝通,情感上的互動。父母通過交流更加了解孩子,而孩子也通過溝通更加體諒父母。因此,家長要把溝通當做像關心孩子吃飯、睡覺一樣平常的事情去做,而不要搞突擊性和臨時性。
同時,溝通決不能只憑父母的心情,高興時有溝通,不高興時就等心情好了再溝通。畢竟,交流是為了更及時、準確地瞭解孩子的發展變化,從而為解決孩子存在的問題做好充分的準備。而一個月溝通一次,甚至半年溝通一次的行為,對於家庭教育而言,幾乎起不到任何作用。而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更要適時調整溝通的次數和時間,尤其在發現孩子有所變化時,就更要及時進行溝通和了解,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4.要把握溝通時語言使用的分寸,要多讚美、少批評。
親子間的溝通,必須注意語言的使用,無論從詞語的選擇,還是語速和語調上,都應該把握分寸,因為不同的表達方式,其溝通的效果也將截然不同。恰到好處的讚美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興奮劑和潤滑劑。家長適當地對孩子給予肯定和讚賞,將會增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並且增加孩子對父母的好感,從而更加樂於同父母進行溝通和交流。公務員之家
同時,對犯錯誤的孩子,也不要誇大處理,而應該心平氣和地指出錯誤的原因以及今後應該如何改正。
5.家長要用孩子喜歡的方式進行溝通。
在與孩子的溝通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孩子是否能夠理解,同時還應該選擇易於被孩子接受的溝通方式。像說教、命令、強迫等方式,只會令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達不到教育的目的。而聊天、講故事、做遊戲等寓教於樂的溝通方式,才更加適合孩子的心理特點,從而更能夠達溝通的預期效果。家長應該多換位思考,在與孩子交流前,應該根據孩子的性格特、年齡階段,選擇一種更適合的交流方式,從而擺脫傳統的、說教式的溝通方式,讓孩子們在自己喜歡的溝通方式中去領悟更多的人生道理。
可以說,溝通的重要性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家庭所意識,因此如何真正實現有效溝通,讓每一位父母都能夠與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溝通關係,是我們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需要不斷探討和思考的課題。但我們相信,只要掌握正確的溝通方法,建立和諧而融洽的溝通關係將不再是困難之事。我們期待每一個家庭都能夠建立起良好的溝通關係,願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和諧融洽的家庭氛圍中健康成長。
家庭教育好方法:
1、不要把生活安排地太規則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如果家長限制他們在生活中的行為,會讓他們感到很煩躁,而且對他們的健康也沒有益處。孩子天生就充滿著潛能,所以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這個時候的孩子需要時間去發展自己的潛能,這很有可能會讓他們將潛能發展成自己的一個技能。例如孩子對圖形比較感興趣,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積木,讓他們在玩耍的時候能夠認識這些圖形,鍛鍊孩子的思維想象能力。
2、教孩子關心別人
快樂的孩子能夠了解他對別人的意義,如果家長想要發展孩子的這種感覺,可以幫助他們多接觸他人。例如和孩子一起整理舊玩具,舊衣服,並將這些東西捐給慈善團體,幫助那些貧困山區的孩子。另外,鼓勵孩子參加學校的義工活動也是非常有意義的。這些方式都能夠使孩子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收穫快樂,並養成樂於助人的好習慣。
3、適當的鼓勵
當孩子表現很好的時候,家長不要只說一些無味的讚美,要想真正激發孩子的積極性,讚美要具體一點,最好說出細節,讓孩子明白哪些行為舉止是正確的。但是,家長不能盲目地讚美,這樣會養成他們錯誤的期待,什麼事都想要得到讚美,有些家長會用禮物和金錢來獎勵孩子,這是非常不正確的,因為這種行為會讓孩子把重點放在獲得的報酬上,而並不是良好的行為。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所以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家長想讓孩子更加優秀,那麼可以參考以上所講的幾點,給孩子一個最完善的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
1、榜樣和示範
家長可針對孩子的實際,講一些英雄模範的故事,把英雄模範的形象和良好的行為作為孩子學習的榜樣。同時,要多為孩子提供具有樂觀、愉快、活潑的性格,勞動積極,辦事認真,對人熱情,善於關心和幫助別人的榜樣,包括以自己的上述行為為孩子作出榜樣。
2、解釋和說理
要對孩子講解每一項行為準則,使他知道怎樣做,還要結合孩子的理解水平給孩子講道理,要讓他聽懂。家長要有耐心,孩子在太興奮激動時,往往是聽不進道理的,應等他冷靜下來後,再用親切的口吻說道理。
3、練習和實踐
習慣的養成,有賴於反覆實踐。所以,在要求孩子達到某一項行為準則時,一定要讓他反覆練習、鞏固,並經常採取表揚的方法,促進孩子自覺地鞏固。
4、表揚鼓勵和批評責備
表揚和鼓勵是一種強化良好行為表現的方法。表揚鼓勵時最好能同時提出進一步要求,使孩子有更上一層樓的目標。批評指責是一種否定的“強化”,可以用搖頭、不高興的態度、否定的口吻、斥責的眼光等表示對某種行為的反對,使孩子知道自己錯了,並迅速改正。批評時態度要嚴肅,要使孩子感到羞愧、不安。
的人
怎樣和高中孩子溝通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