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式太極拳意識的練習
吳式太極拳已有11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太極拳五大流派之一。現在的吳式太極拳,是在其鼻祖全佑先生去世之後,由他的弟子王茂齋、吳鑑泉、郭鬆亭等定型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太極拳是內功拳的一種,又是意拳,拳諺雲“內功拳首在練意”。隨著練拳時間的延長和技術水平的提高,有人便會提出什麼是太極拳的意識、什麼叫用意不用力、怎樣加強意識練習、怎樣才能用意等等一些有關太極拳的意識問題。這是值得我們研究和探討的。
意識問題是太極拳的首要問題,所有太極拳理論無不強調以意領先以及意識的存在重要性。
第一,什麼是太極拳的意識
意識就是人的頭腦對於客觀物質世界的反映,是感覺、思維等各種心理過程的總和。那麼,什麼是太極拳中的意識呢?顧名思義,就是在練拳時頭腦中沒有任何思想雜念,即在未動之前,用感覺思維的心理過程,想動作的要領、方法及動作執行的軌跡。前一動作開始後,隨著運動而思考下一動作的開始、發展和結束。這樣週期性地進行下去,直至練拳停止。這就是《十三勢行功心解》中說的‘‘先在心,後在身”。太極拳要求用意不用力,就是用意識蓄養精神來引導動作,但切忌把意識貫注於呼吸或勁力上。如果把意識作為呼吸的途徑,想呼就呼,想吸就吸,這樣就會出現動作凝滯,不能獲得吸則拿得人起、呼則自然沉得下也放得人出的較高技擊效果。如果把意識放在勁力上,有意識地去用力,就會造成動作僵硬。從中醫角度來說,就是周身氣阻不通,就會出現病變。所以說: “切記不可用力,不可尚氣,以致有氣者無力,無氣無力者純剛。”太極拳的意識就是把動作的方法要領潛藏在腦子裡,然後通過大腦的感覺思維恰如其分地反映到肢體上。正是“以意領先,先在心,後在身”。古今的太極拳理論都非常重視和強調意識問題,在太極拳中一切要求以意領先。所以我們必須加強意識的培養,使太極拳的技術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第二,意識的作用
意識的作用可以從兩方面來談。
從健身的角度看,太極拳治療疾病的效果很大,這已是實踐證明了的,這裡不一一贅述。在太極拳運動中,因為大腦神經都集中在動作中***意識引導動作***,運動神經的興奮性高並且壓倒疾病的神經興奮性。久而久之練習,機體內病神經的興奮性被驅逐、被抑制,所以疾病的活動範圍逐漸縮小。太極拳運動除肢體活動外,最重要的是使神經系統得到鍛鍊。神經系統除了有運動感覺機能外,還有所謂營養機能***營養神經***,影響的機能內的新陳代謝時調節各個組織和器官的營養,對於機體的活動能力具有重大的意義。神經系統這一機能在運動中具有特殊意義,因為在運動時身體的機能旺盛,這就更需要加強所有器官和系統的營養,使組織以及周圍環境間化學變化和新陳代謝得到增強。太極拳治病和健身之所以有顯著作用,就是意識與動作相結合的練法是密切聯絡在一起的,可見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性刺激和積極的訓練,有助於使被疾病興奮所抑制或衰退的功能重新得到興奮,從而調節各個系統的功能達到治病、健身的目的。
從技擊意義來說,意識的存在與否,關係到雙方勝敗的生死問題。在練拳時,要有意識地假設與對方準備交手時先至對方,每每在盤架後,全身血藏迴圈加強,區域性面板時常有小蟲緩緩爬行之感,手指肚有細汗微微滲出。-這些現象就是“以意領先,以意運臂,以氣貫指”。以意領先的主要作用是使競技中肢體***接觸點***感覺更加靈敏,從而使“後人發,先人至”獲得成功。另外,在推手中如果準備發放者的意識深而遠,就能準而狠地將對方發放出丈外。然而,具備了一定的身體條件而沒有進攻將對方打敗的意識,那也是無濟於事的,所以太極拳的意識所在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如何用意識指導實踐
前邊已經講過什麼是意識,那麼如何用意識指導實踐呢?先不妨從外因到內因由表及裡地建立所意識部位的意識感覺,做一些進行放鬆的意識練習。例如:甲方對乙方進行語言刺激的意識練>習,乙方隨意站立聽到甲方的語言,進行自我暗示,甲方用誘導性語言刺激是:兩腳開立一兩目微閉一兩肩放鬆一兩肘放鬆一手腕五指自然放鬆一涵胸收腹一臀部內斂一腰胯放鬆一兩膝自然伸直。這樣往返1—2次使乙方進入安靜狀態,並使其有前後搖晃之感,這就達到了周身放鬆、不偏不倚的目的。在誘導性語言刺激中聲音要柔緩,速度要稍慢一些。這樣通過外界誘導性語言刺激訓練,對自己內意識形成的過程還必須在練拳中逐漸強化,使其形成“自動化”,在懂得了太極拳基本理論的基礎上,用意識引導動作。譬如:太極拳預備勢是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垂於體側,頭正、眼平視,這僅僅是外形的要求。而意識的要求則是從上到下用意識來蓄養精神,下頷微收,虛領頂勁,沉肩墜肘,指鬆如戳地,兩臂微微內合,胸肌鬆弛,不要挺胸努氣,能涵胸自能拔背,鍶做到脊背舒展自然腰胯放鬆,裹襠溜臀,尾間中正,兩膝自然伸直。通過自上而下的意識引導,使其周身放鬆,輕靈、敏感能力增強。在盤架子過程中,時時處處也能用意識來暗示自己。從身體內來講,全身放鬆,氣沉丹田,時刻都在蓄勁,含有技擊的意念;從外形來看,動作輕鬆,變化圓轉自如,精神內斂,穩如泰山。盤架子中努力做到有人若無人,無人人打影。相反,如果沒有意識的引導,盤架子中就會出現盲練,失掉了拳架中一招一勢真正的技擊意義,精神萎靡,似如木雞,動作形式化或動作與意識無關,出現輕飄浮散或是動作僵硬,若牽一髮而全身皆動的現象。故此,太極拳要求用意不用力,全身鬆開,以意運臂、以氣貫指,這樣久久練之才能達到“意之所至,氣即至焉”。也正像拳諺所說“意到則氣到,氣到勁自到”。因而,疆練習太極拳從始至終必須思想集中,用意達身不滯心,以心至身,這樣不斷地強化自己內意識,久而久之,練習自如,意到身到勁自到,粘之則發。
第四,怎樣進行意識練習
太極拳的動作在意識引導下進行,也就是在大腦的支配下活動。但是怎樣才能進一步的加強意識,使其真正符合“意動身隨,勢勢存心揆用意”的練拳原則,我們不妨從動靜的兩方面來練習。
***一***樁功——站樁。站樁就是沒有一招一勢的活動形式,是一套固定不動的拳架子。練習時就是從拳路中隨意拿出一個動作,擺好姿勢,固定不動,用意念指導動作。如左“抱七星”,左臂前伸,右臂輕輕扶按在左臂上豎頂,胸涵而不縮,擴大胸圍,兩肩微向內扣呈圓背,溜裹臀部,使力量全部下達到支撐腿上。這時試想是否做到上肢鬆勁,上體涵胸拔背,上下貫串一氣,尾閭中正神貫頂。此時應把意識集中到左臂上,胸中感到豁然寬廣,視野擴大,好像胸有成竹,隨時都有不粘則罷,一粘即發的思想意識。這樣的練習一則提高意識的能力,二則增強了下肢力量,使其在盤架子中周身鬆沉。
***二***專門性練習。太極拳的每個動作都有它的技擊意義,在推手或盤架子中,如果用意淺或丟掉深而遠的意識指導,就會出現欲發***放***而發***放***不成,或者只是膚皮蹭癢,打不中敵方,所以要用意養蓄精神意識來引導動作。在初學太極拳時,因為不懂技擊的意義和方法,故此要結合套路中的動作培養自己的意識,也就是在未動之前先想動作,隨之,運動之後邊做邊想下一個動作。譬如做倒攆猴時,在未推掌之前,先想推掌動作,隨之、再做推掌動作,又在推掌開始時想下一個倒攆猴的動作,由虛到實,由左到右,這樣連綿不斷地想與做相結合,就把意識與動作結合起來,使意、氣、勁三者合而為一。
隨著動作的熟練,用意也就能逐漸細緻起來,隨著動作的變化而不斷使意識深刻化。用意識指導手臂和各個部位的著力點***接觸部位***,逐步做到以意運臂。在這個基礎上練拳時,要結合技擊方法用意,要像拳諺所說:“有人若無人,無人似有人。”進行假設性而含有技擊意義的練習,根據技擊技術的原理,用意識引導手臂的各個著力點的轉換,全神貫注,以意領先,這在太極拳推手中是十分重要的。
太極拳經說: “在意不在氣,在氣則滯。”這就是說,氣的隋性未免還是大,不如意的靈活。意的靈活性究竟有多高呢?可以說幾乎可能無窮之大,因為它的隋性幾乎可能等於零。所以說太極拳最著重的就是虛實的變化,每一動都要有虛實,一處有一處的虛實,處處總有一虛實。虛實的變化都是通過意識的轉換,即有意所注者為實,否則為虛,此時之虛並非無氣,只是無意而已。
太極拳中所用的意,它的執行立體路線亦是走的太極圖,很像一個鋼球或棒球上的接合縫。同時,太極拳的一動就有一個圓圈。在這個圓圈當中又要分清虛實,所以“意”一動也就要成一圓圈,而這圈是根據王宗嶽說: “往復須有摺疊”,進退須有轉換”的這句話,通過實踐則形成了太極拳所獨有的特點。現以俯檢視說明如下:圓中s形掉頭,即所謂摺疊處,圓周上小圈即轉換處。實際上轉換小圈的數目並不一定。
所謂意的路線就是波頭的路線,由俯檢視所見。在每一瞬間,波頭對上或下,左或右,前或後的三個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推動力。這種推動力,接著便傳遞到相應的氣脈中去,從而使這個氣脈也反映了和這種路線相仿的虛實變化。這些虛實變化又通過無數脈絡,最後在骨肉上反映出來。由於意的靈活具有無窮的可能性,而且再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比得過,所以實際上已不需要,你也不能再在虛實變化的策動力方面加以任何改進了。不過若是再提高一步的話,那就是乾脆連意的策動也一併取消。這又是怎麼說呢?老子說,“復歸於自然”,便是這個境界。
歸納起來說,關於虛實的初步練習,實際上完全是重心轉移的問題。中級階段的虛實開始和氣結合起來了,也就是變成了中氣轉移的問題;到高階階段,在重心和氣方面,幾乎都可以保持平衡了,只是在心意和勁頭方面來分虛實。最後,不分虛實而自有虛實,方為最高。至於人的心意比電磁反應當然還可能靈活到無數倍,實際上也沒有任何人工的調整裝置能夠趕得上。問題只是在於如何把被調整的氣和骨肉逐步跟上去。
第五,左起右落的躋維變化
一個螺絲釘朝右轉便降下去,朝左轉便升起來,這就是左起右落。螺絲釘為什麼要做成這個樣子呢?因為一般人做事都用右手,而右手這樣轉時,便覺順遂得力。這又是什麼道理呢?很多人會以為這不過是習慣,假如從小左手用慣了,還不是一樣嗎?實際上,也確有少數人從小就用左手拿筷子的、甚至還有用左腳踢球的呢。其實這不完全是屬於習慣,這主要是人身內的中氣向左或向右旋轉時,有著不同的效果所致。男的右轉時為開為蓄、左轉時為合為發,女人則反之。使用左手左腳到底還是少數。這種規律,每個人都可簡單地試驗來證明,除了轉螺絲之外,也可以用左手或右手,反覆地抽回來打出去,就可以明白哪隻手比較得勁了。這就是中氣轉動方向,對於用勁的性質有著絕對的決定作用,也就是左右對起落有個絕對的關係,而不是相對關係。但是一般人也許還感覺不到中氣的活動,也就一時難以理解。從中國古代有關醫療或氣功的書籍中,便可見到“男左女右”“男則左轉、女則右旋”等等的說法。這個規律雖然早被發現,且又記載得如此明確,但由於只有極少數人留意到它,而且,也只有更少數的人能夠從自己的身上求得證實,所以它幾乎一直是默默無聞的。如要教人承認這個規律,最好請他自己練功夫,練到某個程度,自然就心領神會,而不需任何解釋了。正因為一般人都易於把左右的活動看成是完全相對的,所以這個規律在練功夫方面就顯得特別重要,必須把其搞清楚。
中氣在丹田內做向左或向右的旋轉時,它為什麼會表現出不同的效果來呢?這就是由於主宰一身左右之陰陽礄脈的作用。礄脈之所以稱為躋脈,因為它有個與眾不同的特點。例如中氣向前轉,會對前面的任脈起推動作用;中氣向後轉,對後面的督脈起作用。但對礄脈來說,情況就不同了。對男人來說,中氣向右轉時,並不是對右邊的陰陽躋脈都有推動力,而是根據中氣本身左起右落的自然規律,以及礄脈陰昇陽降的特點,只對其中的陽礄有所推動;而且還不是隻對右邊的陽躋有推動力,對左邊的陽礄也有推動力。同樣,中氣向左轉時,不僅對左邊陰躋有所推動,同時對右邊的陰躋也有推動力***以上情況只在練拳到高階階段時才能自覺地完全如此;在初步時,中氣在丹田內還不能有意識地進行轉動,即使有點作用,也只和一般人一樣是屬於自發性的;在中層開始時,中氣只是晃動,一邊實,一邊空虛,即有一邊空虛,也就談不到任何作用了***。對陽礄的推動效果,就使得手足陽脈變實,陰脈變虛,而成為開或蓄的過程;對陰脈的推動就使得陰脈變實,陽脈變虛,而成為合或發的過程。練拳的同時,當然還有任督二脈開合的作用。至於和躋脈近於並行的維脈的作用,在此可以稍微說明一下。維者,維持調和之意。例如練螺旋勁的鬆緊,在一個開或合的過程中,往往有兩三個轉換或波動。由於維脈天生有一種“阻尼”作用,在“氣壓”激增時,起一種節制作用,而在其衰退時,則起一種遲滯作用,這就使它可以拉平波動,而使用勁平衡起來,很像電氣迴路中濾波器電容的作用。中氣雖然對維脈也有直接聯絡,但是維脈還是作為躋脈的助手而進行工作的。氣的開合情況很像一個氣球,開時“支撐八面”如球的鼓起,對外有吸收的作用;合時“專主一方”如氣球之放氣,對外有衝擊的作用,這便是武術上“引進落空合即出”的原理。
在練拳中應如何逐步配合利用這個“左起右落”的規律呢?在這個規律的配合中,主要有一個問題,就是在架子的動作上所有的左右虛實,對於蓄髮的關係往往不得不和這個規律相矛盾;另一方面,由於練氣程度的限制,要有意識地利用這個規律,也必須等到最後“丹田氣轉”的階段才行,而要充分發揮這個規律,則須等到躋脈打通迴圈以後才行。我們仍舊按練氣的三個程式來討論這個配合的問題。
第一步,“練精化氣”的階段。在氣的方面,所練的是任脈的上、下提放,這和丹田旋轉的距離不遠,還談不上由丹田發動礄脈的問題。在虛實方面,這時主要是重心的轉移問題。重心轉移只能根據架子的需要,不能根據“左右起落”的規律,若是一定要根據“左起右落”的規律來練,有時就不能利用重心的轉移來變化虛實了。
第二步,“練氣化神”的階段。在氣的方面,所練的是任督脈的迴圈和丹田的晃動。其中丹田的左右晃動對礄脈是會有較大推動作用的,但這種作用只能為打通礄、維脈打下基礎,還不能使礄脈發揮正常的作用。比如中氣右晃時,其效果和右轉而開是顯然不同的。右晃時,右實左空,右邊的陰陽礄脈便會全都充實起來,而左邊全都成為虛空,這顯然就不能達到開的效果。在虛實方面,主要就要靠這種氣的晃動來分,其對“左起右落”的規律所造成的矛盾,也和第一階段相似。假如一邊全實,一邊全空,並且是百分之百的晃動性質,那麼在左右轉變時,可以說是毫無開合作用的。實際上當不至此。在第二步向第三步過渡時,丹田氣便能轉了,這就開始要打通礄脈的迴圈,發揮出它的“陰上陽下”的特點,以便主要依靠躋脈,進行以氣運身,可逐步地由開合造成左右、前後的活動,而不再是由左右、前後的活動來造成開合。從而,也就可在虛實變化中保證不偏不倚了。
第三步,“練神還虛”的階段。在氣的方面,各路氣脈,包括礄脈在內,都逐步走成迴圈,丹田氣也能逐步轉成了立體的太極圖路線。在這個階段裡,丹田氣向右、向下、向後轉時,對於也向下走的陽躋脈有助長作用。同時,向後面轉時,雖然有向下的趨勢,但因尾間不通,加以吸提的作用,反而向上時督脈起推動作用,於是全身就造成了開。丹田氣向左、向上、向前轉時,對於邊向上走的陽躋有助長作用,同時向前面轉時,雖有向上的趨勢,但因手足發勁,氣都上走陰躋,加以呼吸的作用,故任脈氣仍降至丹田,全身就造成了合。此外,丹田氣本身也有個“右開左合”的特性,便也成為推動督脈而吸引任脈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六,張與弛的關係與作用
“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所謂蓄勁、發勁,正是一張一弛。張弛二字偏旁都從“弓”,可知是開弓射箭的意思。
太極拳所講的“一開一合”,就是一張一弛。說到一開一合,便要懂得意、氣,若只從身形外面來看,就不免造成誤會。比如“弓”,它的開一合、一張一弛是相符合的,外形上一開一合,內力上便正好是一張一弛,故按外形可辨其張弛。但對人來講,比“弓”要複雜些,外形開合,內力張弛,就不一定都是相符的了。人身的張弛不以外形為準,而主要是以中氣或勁力為準的。勁和氣是不可分割的,氣在哪裡、勁就在哪裡。練拳中一吸一呼或一蓄一發時,中氣便一開一合,身體就一張一弛。所以蓄勁時不論身形開合,都稱開勁,同樣的,發勁也都稱合勁。開時如離中虛,外實內虛;合時如坎中滿,外虛內實。內家拳意氣為上,不重外面,所以徑說開合不說張弛,如按意氣來說,開合和張弛也是一致的。但初學拳時,不可能馬上就結合到氣,而只能先搞身體運動,開合難分,張弛易明,所以不如先談張弛問題。有人問“鬆開”不就是全身放鬆嗎?為什麼又要一張一弛呢?首先談放鬆問題,試想全身放鬆後,除了就地躺下之外,還有什麼其他可能呢?練拳既是一種運動,也就必須一張一弛或說一緊一鬆,只鬆不緊要躺下,只緊不鬆要僵住,其理甚明。其次,這句話是在解釋“用意不用力”這個要點時說的,因此要徹底瞭解這句話,就必須全面地研究“用意不用力”的解釋,方才不致誤會。不難看出,全身鬆開的目的是“不致有分毫之拙勁”,以便“輕靈變化、圓轉自如”和“意之所至,氣即至焉”,於是得到“如綿裹鐵,分量極沉”之真正內勁。可見,全身鬆開是一張一弛中的總要求,而放鬆卻只是一個“弛”。其實只弛不張就會造成軟弱無力的後果。 “弓”要用時先要上弦,這在練拳也是一樣,必須“上著弦”,不能儘量放鬆,否則就沒有彈性了。主張全身放鬆的人顯然會搞錯,而且練法正好相反,不但不上弦,而且可能大大放鬆,只要仍舊站得住就行。這種張得不足而弛之太過的練法,最多隻能造就一張軟弓,只在部分範圍內才具有弓的彈性。拳論雲, “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才是正確的要求。此練法和放鬆的練法相反,但要求不斷提高強度,爭取做強弓硬弩。故在張的方面採取積極態度,只要彈性夠,儘量張好了。張、弛時要注意,必須留幾分勁,因為弛過度時,身便散亂了。當然,在弛的方面也要發展,以擴大適應性。重點仍應注意張的方面。
張的幅度是個重要問題。依據上述意見,主要是個力量的幅度,而不單是距離的幅度。再拿弓來講,其張弛幅度最大時,射箭也最遠,但這個幅度在張和弛的兩端不免要受限制,張到某個程度時會折斷,而弛到某個程度時又會散亂,因此,這個幅度也就被限制在折斷和散亂的中間。在這中問一般距離內,不論是張或弛,弓體中力的分佈都有一個總的特點--均,也就是在每一瞬間,弓體中任何一點張的力量都是相等的,而且整個弓體在張弛過程中,每一點張力的增減率也都相等。在空間和時間的分佈上,張力都很均勻,這便是彈性物體的共同點。反過來說,若想保持彈性,就一定要注意“均”的問題。練拳當然要比開弓射箭複雜得多,但實際上完全可以通過同樣的概念來理解。因此,為了達到理想的效果,拳必須力求在均的條件下有最大的張和弛的幅度。
說到這裡,我們把“均的條件下有最大幅度”的原則結合練拳來研究一下。假定是某一張固定的弓,其均勻程度和幅度是固定的,因而其強度***即最大的張力***是固定的,或是硬弓,或就是軟弓。但對某一個固定的人來說,他的均勻程度和幅度卻是可以變化的,而且練拳的基本目的也就是為要改進均勻的程度,以求成為一張可硬可軟的弓。那麼,在練拳中,應該先求均勻還是先求大幅度呢?這就要因人而異了。比方年輕人身體彈性好,就可以多練練幅度;年紀大的和體質弱的則不妨練練均勻,再在較均勻的情況下穩步地增加幅度。實際上在任何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均勻只是一個暫時現象***某一條件下的均勻***,而不是經常現象,練拳當然也不會例外。增加幅度破壞均勢,再取得均勢,其最後目標還是均。
第七,勁與力的區別
上面所談到的“均”乃為天下之至理。可以拿來作為“內勁”的註解。科學家在實驗室中把鋼鐵等金屬加以特殊處理,使它們的組織變得更均勻之後,它們的強度便能增加到幾百倍甚至一千倍以上。或把食鹽這樣稀鬆的物質,冷卻到近於絕對零度,使它們的組織變得均勻後,它們的強度便也可接近於鋼鐵。所以從科學實驗來看,太極拳的發勁“如百鍊鋼、何堅不摧”,也不是誇大其詞的。
外家拳和內家拳有一個本質上的共同點,即兩種拳都是以一張一弛來運動的。但也有一個本質上的不同點,那就是內家以張為蓄,以弛為發,即所謂“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而外家拳則“以弛為蓄、以張為發”,正好相反。
總之,不論什麼運動,脫離了一張一弛的規律是絕對無法進行的。而且,根據人身的自然規律,還總是在張時吸氣,而在弛時呼氣的。我們為了便於說明問題,就把凡是配合呼吸和全身統一的用力都稱為勁,弛時呼氣便是內勁,一張一弛輪換而行,一內一外互為其根,可見決無外勁脫離內勁。也無內勁脫離外勁,關鍵問題只是在於起作用的是哪一種勁。用內勁作為發勁的稱為內家拳,用外勁作為發勁的便稱為外家拳了。所以內家拳並非只有內勁,而只是以內勁為用罷了。外家拳正相反。
根據上述原則,我們把不配合呼吸或不統一的用力都直接的稱為拙力。它使人們的運動不協調,或使各部分力量互相牽制和抵消,這樣運動的效率當然就很差。例如舉重,一般初學的人就屏住氣往上舉,不但吃力,並且不討好,甚至還會扭傷。一般人在小孩時期的用力相當協調,也就是所謂整勁,漸漸成長後,在勞動或運動中培養成區域性用力習慣,以後就不容易改掉了。在練拳中,所以要“用意不用力”的原因,便是要防止這種條件反射的區域性拙力,而不是絕對不許用力。因此,談到用勁,便首先要克服區域性用力的習慣,而這是很不容易的。
按外勁或內勁的本身來看,它們都是配合呼吸的用力,這算是勁,分不出彼此有什麼優劣。但如結合某種運動的具體目的來看時,就可以比出優劣來了。例如舉重,按這種運動的目的來看,顯然外勁就佔了絕對優勢,你想把石擔往上舉時呼一口氣,那能行嗎?當然不行。一呼氣全身一鬆,石擔就有往下掉的可能,所以往上用力是不能呼氣的,呼氣是不合理的。再如打夯、推車,這就必須用內勁才行。人們在打夯時,總是唱起號子,以便加一把勁,這就是因為他們用勁時總是呼一口氣,若是用“悶口勁”來打夯,當然也就會不得勁了。還可以在物理概念上來說明一下內勁在武術上的合理性。如前所述,所謂內勁就是以弛為用、以張為蓄的用力方式。於是從能量的變換上說,張就是能量的積蓄過程,弛就是能量釋放過程。如果需要一種頂勁、抗勁,如耕地、舉重等,就應在張的過程中起作用。能量的增加引起了張力或壓力的增加,於是就克服了阻力而做功。但如果需要的是一種打擊力、推動力,如打鐵、射箭、開炮等,就應在弛的過程中起作用,能量釋放的結果就使鐵錘、箭或炮彈得到必要的加速。因此,在技擊上講,用內勁就像開炮、射箭的推動力和打鐵錘的打擊力。用外勁則多呈現出頂撞或相互對抗的局面,最後是力大者勝。
內勁的張弛蓄髮,初練時比較粗糙,即所謂直來直去,不能持久,有停頓,身體上也會發生凹凸和缺陷。進一步即須曲中求直,圓轉執行,在一張一弛的過程中力量雖在不斷地變化,但速度仍可保持均勻,全身亦可始終保持鬆開,以滿足太極拳的原則要求。根據簡單的物理概念就可知道,在各種運動中,只有圓圈運動才能在外力變化的作用下仍可保持均勻的速度,而且也正是由於圓圈運動的離心力和向心力的作用,才可使人身一直保持鬆開狀態。至於太極拳所謂“四兩撥千斤”和“以靜制動”,更是舍掉轉圈便不可能了。
最後我們說,練拳的懂勁與否,主要的考驗就是對敵。下面就按一般常見的對敵方式,順次說明用勁的粗細。最粗的要數鬥牛,基本上都是拙力。其次是各種摔跤,在鬥牛的基礎上已經有了一些變化,而且其中也有粗細之別,如果是硬把人扳倒,這是外勁比較粗;如果能爽快地把人摔出去,內勁就比較細了。再其次是拳擊和擊劍,已開始講究步法和利用體重了,但一般仍以外勁為主。然後便是少林拳,其身法靈便,拳沉腳重,歷代都不乏高明之士,可是大都還缺乏貫通而流於駁雜,以致仍難越出“手快打手慢,有力打無力”的範圍。所以欲達到“豈以力勝,快何能為”的程度,只有真正練好太極拳才行。一旦練到相當細膩的境界後,自然就會明白前人所言不虛了。
吳式太極拳的內容
1***拳套***或稱套路***:傳統為108式,分慢架***或稱關節拳、方架***及快架***或稱圓拳、貫串拳、老架***,吳氏五代孫吳光宇為符合國際比賽而制定***套路。
2***刀:傳統太極刀為比較幼身之單刀***見陳小旺所著之“中國陳氏太極拳”***,然吳氏之太極刀自吳鑑泉一代採用較闊身之鬼頭刀***或稱大刀***。據四代孫吳大新言,鬼頭刀之優點為一、刀背之突出點令作背刀動作時更能掌握身體對刀的感覺;二、較有利加入左刀推刀之動作及三、較重之鬼頭刀更能發揮以刀法鍛鍊發勁之目的。吳氏太極刀共108式,另有雙刀。
3***劍:上海以馬嶽樑主持之上海鑑泉太極拳社劍式為兩路,分別稱乾坤、七星;香港以三世孫吳公儀主持之香港鑑泉太極拳社則合二路為一路,共108式,招式基本相同,兩者皆另有雙劍。
4***槍/杆:共兩路:二十四式槍長六尺,為地上所用;十三式槍為十三尺,為馬上所用,亦可以槍鍛鍊發勁與身體之協調。
5***內功/氣功:吳氏太極拳有關之氣功種類繁多,包括各種氣功、拳式定椿及站禪等。
6***推手:有四正、四隅、進退步、斜角步、連環步、俯仰、滾肘、中原、懶牛筋、九宮步、大履步及採浪花等
陳氏太極拳的五層功夫機器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