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山紀念堂遊覽導遊詞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30日

  廣州中山紀念堂是廣東省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了紀念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籌資興建的紀念性建築物,由我國著名建築師呂彥直先生設計,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用。

  

  世界各地的華人,對我們偉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在中國,許多地方都有為紀念孫中山而修建的建築物。比如說中山市的翠亨村孫中山故居、南京的中山陵和臺灣的國父紀念館等等。廣州的中山紀念堂,就是60多年前廣東人民和海外華僑為了表達對孫中山先生的敬仰而捐款興建的。

  孫中山先生

  孫中山的名字並不是叫“中山”,他是姓“孫”名“文”,號“逸仙”,他的雅號才是“中山”。孫中山生於1866年11月12日,他年青的時候在香港學醫,之後在廣州和澳門治病救人。在這期間,他受到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影響,開始投身革命。他成立了興中會和中國同盟會。同盟會先後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政治綱領和“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1911年,孫中山做了他一生中影響最大的一件事,就是領導辛亥革命把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給推翻了。

  孫中山在廣州曾經三次建立政權:第一次是1917年,非常國會在廣州召開,成立一個“護法軍政府”,孫中山任大元帥,誓師北伐;第二次是1921年,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總統府就在現在中山紀念堂這個地方;第三次是在1923年,孫中山驅逐了陳炯明之後,在廣州又重建了大元帥府。

  1924年,為中國革命費盡心血的孫中山病倒了,他患的是肝癌,但是他仍然在為中國革命的前途奔波勞碌。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就在北京不幸病逝,終年59歲。孫中山先生出生和逝世都是在12號。由於孫中山生前喜歡種樹,政府便把每年的3月12日這天定為“中國植樹節”。

  在孫中山死後的第二年也就是1926年,當時的廣東國民政府為了紀念他的功績,就撥款100萬兩白銀在廣州興建中山紀念堂,堂址就選在越秀山南麓的總統府舊址。這個總統府,在清朝原是撫標箭道,後來改為督練公所。辛亥革命之後被軍閥龍濟光佔據了。1921年,孫中山在這裡當上非常大總統,這裡就成了總統府。在1922年,叛軍陳炯明的軍隊用大炮把總統府給夷平了。當時孫中山和家人都是跳牆逃走才避過大難的。後來,廣州人民和一些愛國華僑聽說要建中山紀念堂,都紛紛慷慨捐資。紀念堂的設計者是我國著名的設計師呂彥直。呂彥直是山東人,他在國內的建築界很有名望,南京的中山陵也是他設計的。很可惜,他英年早逝,35歲就死了,未能親眼看到紀念堂落成。紀念堂在1929年1月奠基,1931年10月落成,歷時3年。解放後,政府多次撥鉅款對紀念堂進行裝修。現在,紀念堂的裝置都很先進,有中央空調、高階舞臺音響、燈控系統、消防監控中心,還有貴賓接待大廳,真是一年比一年漂亮。

  中山紀念堂介紹

  紀念堂前面的廣場分為東、西兩部分。東西廣場各有一根旗杆和一個雲鶴華表,它們是以紀念堂的南北中軸線為軸心分別對稱的。這個廣場內種著木棉、白蘭、桂花、合笑等共70多種花草樹木,它們開花的季節各不相同,所以一年四季都有鮮花盛開。這幾棵就是木棉樹,也叫英雄樹。木棉花是廣州的市花。在廣場的北門,有一棵已有300年曆史的木棉樹,是廣州的“木棉花王”。

  堂前矗立著孫中山紀念銅像。在1945年以前,紀念堂只建有這個底座而沒有銅像。在1945年春天,中山大學把校內的孫中山銅像借給紀念堂安放在這裡。直到1956年,雕塑家尹積昌等人創作了孫中山的全身銅像放在這裡,原來的銅像才送還給中山大學。尹積昌所造的孫中山銅像一共有4個,其中3個在廣東。除了這一個之外,一個在黃埔軍校,一個在中山醫科大學,另一個在南京的中山陵。這個銅像的造型是有講究的——孫中山的左手用三隻手指叉腰,代表著“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右手用五隻手指拄著柺杖,代表著五權憲法。銅像寓意深刻,可見創作者的心思是非常細密的。底座上面刻著國民政府建國大綱。上面寫有三民主義、五權憲法和建黨程式的具體內容。

  紀念堂的主體建築是一座八角開宮殿式建築,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它的堂頂是八角形的,鋪著寶藍色的琉璃瓦,分為高低4層。大堂正面懸掛著孫中山手寫的金字牌匾——“天下為公”;大堂四周的基座和階梯都是花崗石,既莊重又典雅。從整個建築來看,富有很濃的民族風格和中國傳統建築的藝術特色,不愧是中國傳統建築的經典之作。

  紀念堂的建築結構非常巧妙,很多人都以為紀念堂是全木結構,其實,它是由鋼筋混凝土構成。地面到堂頂高58米,南北各寬71米。觀眾席分樓上樓下兩層,有8座樓梯,11個進出口,共有5000個座位。那麼各位可能很驚訝,這麼大的大堂,怎麼會看不到一根柱子支撐頂蓋呢?原來這裡共有8根柱子,但都藏在周圍的內牆裡,支撐著頂蓋的8個角。這頂蓋分3層,上層是一個乳黃色的弧形圓頂,中層開了玻璃天窗,下層是裝飾用的雲紋色彩的斜形方格。大家看一下,我們現在沒有開燈,但整個紀念堂都十分光亮。光線就是通過玻璃天窗射入堂內,使整個會堂不用亮燈也光線充足。由於柱子都藏在牆裡,觀眾無論坐在哪個位置,觀看舞臺的視線都不會受阻;而且堂內沒有迴音,即使你坐在最遠的角落,都能清晰地聽到舞臺的音響,這些都是紀念堂設計巧妙之處。

  堂內舞臺寬19米,深15米。這塊便是著名的“總理遺囑”,是由汪精衛所寫。遺囑之中有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是大家早已熟悉的名言。

  興建這個中山紀念堂,加上越秀山頂的那個孫中山紀念碑,各項費用總造價超過300萬銀元。也許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對銀元的價值瞭解不多,但是在當時,一個銀元就可以買到40斤大米,而我們現在買40斤大米大約需要60塊錢人民幣,換算一下,一個銀元等於60元人民幣,那300萬銀元就是1.8億元人民幣。可見,這在當時也是很高的造價。

兩則遊覽導遊詞範文
廣東增城盈園遊覽導遊詞
相關知識
廣州中山紀念堂遊覽導遊詞
蘭州中山橋導遊詞3篇_蘭州中山橋景點路線導遊詞
中正紀念堂的導遊詞
廣州魯迅紀念館旅遊攻略
中正紀念堂導遊詞
孫中山紀念幣預約流程
建設銀行孫中山紀念幣預約方法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英文導遊詞3篇
山水都市重慶遊覽導遊詞兩則
浙江西天目山遊覽導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