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積極心理學的應用論文
以糾正或消除心理問題為己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帶來了教育發展的困境,難以更好地發揮本應有的作用,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積極心理學在高校學生思想教育中的運用》
【摘 要】 積極心理學致力於激發人類積極的情緒體驗、個性品質、心理過程以及天才的培養,因而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入積極心理學的舉措是:加強校園環境建設,形成良好校風;提高教師素質,積極開展學生管理;發揮家庭作用,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不斷完善社會制度,提供積極心理大環境。
【關鍵詞】 大學生;思想教育;積極心理學;引入;意義;舉措
一、積極心理學的實質
積極心理學興起於90年代後期,由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美國心理學會前主席MartinE.Pesilgmnan提出。它是指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自我實現的需要,這種需要會激發人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積極心理學利用這些內在資源來幫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賦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並以此獲得美好的生活。[1]在此之前馬斯洛、羅傑斯等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的思想中蘊含了積極心理學的內容,他們認為每個人都有內在的趨向於自我實現的需求,總體來說,“人的基本特徵不是敵意、破壞、反社會或邪惡的,而是積極向善的,惡是由後天環境壓抑導致的。”[2]
積極心理學將傳統心理學稱為消極心理學,因為傳統心理學側重“治療”,是以糾正人的弱點為主的病理學模式,研究的物件心理學中的“病人”,主要採取實驗室方法進行研究,積極心理學認為人可以分為病人、普通人和有天賦的人,我們不僅要研究如何治療病人,還要著重研究普通人和有天賦的人,它將科學心理學拉回現實生活中,採取人文方法研究如何豐富普通、健康人的內心生活世界、培養有天賦的人,側重“培養”。
積極心理學的實質是研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等積極品質,對個人而言,一方面,它研究的是積極品質如樂觀、寬容、善良、勇氣等,另一方面研究的是積極情緒,如滿足感、幸福感等,以此來緩衝心理問題;對社會而言,它研究如何創造好的社會環境促使個體發揮積極層面,實現社會和諧,如社會制度、職業倫理等。
二、大學生管理對積極心理教育的需求
積極心理教育利於提高大學生身心素質。許多父母因為生活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因而非常關注大學生的物質需要,但常常忽視了大學生的精神需要,部分大學生尤其是獨生子女缺少幸福、希望、信心、興趣、快樂、寬容和滿意等積極品質,焦慮、抑鬱、嫉妒、自卑、猜疑、心靈閉鎖等心理問題越來越多,傳統心理學注重問題解決的研究容易使學生形成思想誤區,認為去做心理諮詢的是心理有問題的學生才去做的事情,因而對心理學及心理諮詢拒而遠之。積極心理學更關注人性的積極面,讓學生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它可以幫助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揮主觀能動性,運用內在的積極力量和積極品質解決問題,並從自身經歷中完善自我、發展自我。另外,心理與身體是相互作用的,積極情緒有利於預防疾病和患者康復,因而更利於學生生理健康。“在面對壓力事件時,自我報告通常處於積極情緒狀態的人更不易生病;而對於病人,那些處於積極情緒的人更願意接受醫生的建議、配合治療並進行鍛鍊”,[3]
積極心理學利於構建和諧集體。每一個社會成員都在一定的集體中生活、學習、工作和從事其他活動,每個人都是班級、學校或社會的一個細胞,積極心理學的研究不應脫離社會系統。積極心理學通過對大學生集體信念、集體目標的教育“使不同價值取向和目標需求不同的個體能按一定的組織規則結合在一起,並在多元的價值取向中找到共同的需要和價值目標。”[4]以此來確保大學生為了共同的目標奮鬥,降低班級、校園管理的內部損耗。同時,利於形成大學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氛圍,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利於構建和諧班級、和諧校園。同時在和諧班級、校園中成長起來的大學生必然會為和諧社會的構建做出貢獻。
三、積極心理學在高校學生思想教育中的引入
1、加強校園環境建設,形成良好校風
積極心理學是大學生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渠道,高校要充分利用這種途徑。高校做好學校的硬體及軟體的建設,讓學生生活在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中,打造良好的校風和積極向上的校園精神文化,以活動為載體開展閱讀、體育活動、音樂活動、科技大賽等活動,豐富大學生生活,以微博、微信、網路為媒介潛移默化的給學生傳遞正能量。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開設積極心理學相關課程,培養大學生自我及朋輩教育的能力,強化其人格中的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
2、提高教師素質,在大學生管理中的應用積極心理學
大學生的心理教育不應再以重點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作為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工作理念,應把積極心理學的新理念注入到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注重搭建心理諮詢中心、心理輔導員、學生心理聯絡員三級心理教育隊伍,使其瞭解自身職責,形成積極向上、心情愉悅的心理品質,通過開展各項活動向其他同學傳遞積極情緒、引導其他大學生探索積極的心理能量,營建友愛互助的氛圍。教師心理素質直接影響學生心理的發展,日常生活中教師應注重培養智慧、仁愛、勇氣、正義、節制、寬恕、真誠、熱情、民主、樂觀等積極人格品質,增加個人積極情緒,以向上的姿態感染大學生的內心世界。
3、發揮家庭的作用,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
父母的教養方式、家庭氛圍、父母對孩子的期望等對子女的積極情緒、積極品質的形成有重要影響。在教養方式上,專制的父母塑造的孩子易膽小、順從、被動、冷漠,民主的父母塑造的孩子寬容、陽光;在家庭氛圍上,父母離異、家庭不和會造成孩子不善於與人交往、自卑、嫉妒、逆反等不良心理反應;在溫暖的氛圍中成長的孩子才有能量去溫暖別人。另外,父母對孩子要有適度的期望,期望過高會加深孩子的心理負擔。總而言之,父母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人才觀,掌握教育學和心理學基本知識,採用正確的教育藝術、豐富的教育內容,滿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同時要以身作則,為孩子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
4、不斷完善社會制度,提供積極心理大環境
每個人都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生存,一個人心理的形成離不開他生活的社會。“積極心理學需要綜合考察良好的社會、積極的社群以及積極的組織對人的積極品質的影響,發展著的社會背景培養著人的素質,社會關係、文化規範與家庭背景在人的心理髮展中具有重要影響。”[5]因此,社會也應該不斷的完善自身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為大學生積極心理的形成提供有利的大環境。
【注 釋】
[1] 顧群,楊平.中國的大學課堂需要積極心理學[J].成人教育,2010***08***.
[2] 張豔紅.積極心理學在大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4***12***.
[3] 李金珍.積極心理學―一種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學進展 2003***3***.
[4] 賀喜秀.積極心理學的哲學基礎探究[D].中南大學,2008.
[5] 苗元江,餘嘉元.積極心理學:理念與行動[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
【作者簡介】
苗 娜***1985-***女,漢族,山東人,碩士,新疆職業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樑海芳***1984-***女,漢族,河南人,本科,新疆職業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學生管理.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積極心理學在教學中的應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