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主義的歷史演變
歷史唯心主義把社會現象及其發展的終極原因歸結為精神因素的社會歷史觀。又稱唯心史觀。與歷史唯物主義相對立的歷史觀。它從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基本點出發,把人們的思想動機、傑出人物的主觀意志或某種超自然的神祕力量看作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原因,否認社會發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觀規律,否認階級鬥爭規律,否認人民群眾在歷史上的決定作用。歷史唯心主義掩蓋歷史發展的真相,通常代表剝削階級的利益。
在馬克思創立歷史唯物主義以前,歷史唯心主義在社會歷史領域中佔統治的地位,這是因為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由於剝削階級的偏見經常歪曲歷史,而生產規模的狹小又限制著人們的眼界,使人們對於社會歷史的認識只能限於片面的瞭解。只有到了伴隨著生產力的巨大發展而出現近代無產階級的時候,才有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才第一次把社會歷史的研究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
歷史演變
歷史唯心主義的產生可以追溯到奴隸社會。奴隸主思想家為了論證其階級統治的合理性,宣稱奴隸制符合天命,是按最完善的理念創造的社會。這種歷史唯心主義觀點在古代只涉及到國家、政治等某些領域,還不是對人類社會整體的認識。那時人們還未把社會和自然明確地區分開來,關於歷史的唯心主義觀點渾然一體地包含在一般世界觀之中,也未形成獨立的系統的理論。
歷史地位
歷史唯心主義用主觀臆造的、人為的聯絡代替社會歷史的真實的聯絡,本質上是對社會歷史本來面貌的歪曲,對人類的認識、真理的發展起著阻礙的作用。但是,作為人類探究社會歷史本質過程的一定發展階段,它的存在又有其歷史的原因和不可避免性。歷史唯心主義在長期演變過程中曾為人類認識社會積累了一定的思想資料;它從反面提出的種種問題,也推動著人們深入思考;在歷史唯心主義哲學家、思想家的理論體系中,還包含著可貴的歷史辯證法?思想和某些歷史唯物主義的因素或萌芽。這些都為科學歷史觀的產生作了準備。
歷史唯心主義宣揚剝削制度的合理性和永恆性,一直是剝削階級用以維護其統治、矇騙勞動群眾的思想工具,這是它的社會政治作用的基本的、主導的方面。但當著一種形態的唯心史觀作為進步階級或社會集團的思想武器,去反對腐朽階級及其精神支柱時,它除了具有欺騙性外,也還有一定程度的進步性。資產階級在其上升時期宣傳的人道主義的唯心史觀,就具有這種兩重性。
實質
歷史唯心主義的種種表現,可以歸結為兩種理論形態:主張人的主觀意志決定歷史的主觀唯心主義歷史觀和主張某種神祕的精神實體決定歷史的客觀唯心主義歷史觀。這兩種形態的唯心史觀實質相同,都堅持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實際上都是用歷史本身之外的因素解釋歷史。它們共同的基本主張是:①把社會歷史歸結為意識史,無視物質生產活動,顛到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真實關係。以往的歷史理論至多是考察了人們歷史活動的思想動機,而沒有考究產生這些動機的原因,沒有摸到社會關係體系發展的客觀規律性,沒有看出物質生產發展程度是這種關係的根源。由此把精神的力量看作社會發展的最後動因,以為只要改變人們的觀念即可達到改變社會的目的。
根源
馬克思主義科學歷史觀產生前,唯心史觀在社會歷史理論中長期佔統治地位,其原因有三個方面:
① 認識根源。社會歷史觀的認識物件是人類社會,它與自然現象有很大不同。自然界的變化純粹由無意識的、盲目的自然力量所引起,在社會歷史中活動著的則是賦有思想和意識的人,社會生活中的任何領域、任何事件都和人的有目的的活動相關。人們的認識如果停留於人的活動的表面動機上,就會得出“意見支配世界”的結論。
② 歷史根源。在資本主義大工業出現以前,生產規模狹小,生產力水平低下,生產發展速度緩慢,人們之間直接的經濟聯絡封閉在非常有限的範圍,並且被政治等級的外衣所掩蓋,使社會的本質關係、歷史發展的物質動因不能充分顯露出來。在奴隸制和封建制社會,超經濟剝削佔優勢,被剝削者直接感受到的是剝削者個人意志的支配,這也是歷史觀上的精神決定論能夠廣泛傳播的重要歷史原因。
③ 階級根源。剝削階級長期在經濟上、政治上居於統治地位,壟斷著精神生產及其成果,勞動群眾則在經濟上受剝削,政治上、文化上處於無權的地位。剝削階級及其思想家從自己的階級利益出發,必然要歪曲社會歷史,誇大精神作用,貶低物質生產和從事物質生產活動的勞動人民。
希臘教育的歷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