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3日

  關於科學家的故事你看多多少呢?一起來看看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拉曼好奇心

  拉曼是印度的物理學家,是著名的光散射問題專家。

  1921年,拉曼出席了在牛津召開的英國大學會議,在會上他作了精彩的科研報告,備受人們的歡迎。

  在取道地中海回國的途中,拉曼偶然聽到一對母子的對話,促成了他科學研究的新轉折。

  輪船穿過直布羅陀海峽,進人了一碧萬頃的地中海。蔚藍色的海面風平浪靜,拉曼信步來到甲板眺塱海面,旁邊一位年輕的母親領著一個歲的小男孩,正在談話。

  “媽媽,這個大海叫什麼名字?”

  “地中海。”

  “為什麼叫地中海?”

  “因為它夾在歐亞大陸和非洲大陸之間。”

  顯然,這個小男孩是聰明好學的,他引起了拉曼的注意。

  “媽媽,大海為什麼是藍色的?”

  碧藍的海水成了小男孩疑問的物件。年輕的母親一時語塞,只好向拉曼投去求援的目光。拉曼蹲下身來,親切地牽著小男孩的手,說:“小朋友,海水之所以呈現藍色,是因為它反射了天空的藍色。”

  在此之前,幾乎所有的人都認可了這一解釋。它出自英國物理學家瑞利勛爵, 這位以發現惰性氣體而聞名於世的大科學家,曾用太陽光被大氣分子散射的理論解釋過天空的顏色,並由此推斷,海水的藍色是反射了天空的顏色所致。

  但不知為什麼,在告別了那一對母子之後,拉曼總對自己的解釋心存疑惑, 那個充滿好奇心的稚童,那雙求知的大眼睛,那些源源不斷湧現出來的“為什麼”,使拉曼深感愧疚。作為一名訓練有素的科學家,他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喪失了男孩那種到所有的“已知”中去追求“未知”的好奇心,他不禁為之一震!

  拉曼一回到研究室,就開始著手研究海水為什麼呈現藍色的課題。他運用愛因斯坦等人的漲落理論進行研究,觀察光線穿過海水時的散射現象。通過大量的實驗,他發現,在光散射實驗中,散射光中有新的不同波長成分,它和散射物質的結構密切相關。1922年,拉曼發表論文,用細緻的分析證明了水分子對光線的散射使海水顯出顏色的機理,與大氣分子散射太陽光而使天空呈現藍色的機理完全相同。此後,他和助手又在其他液體、固體和氣體中發現了一種普遍存在的散射效應。

  拉曼發現的光散射效應為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為全世界的科學研究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為了紀念拉曼,人們把這種光散射效應稱為“拉曼效應”。

  1930年,拉曼因發現光散射效應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誠實的科學家

  林格爾是一位誠實的科學家!公元1726年,德國出版了一部古生物專著《維爾茨堡化石石版圖集》,轟動一時。但是,這部著作給作者貝林格爾帶來的並不是名利和榮譽,而是傷心和破產的悲劇。

  貝林格爾1667-1740是德國維爾茨堡大學教授,這位哲學和醫學專家是一個“化石迷”,他不僅收購各種化石,還親自到各地去採集,化石是生物進化史的忠實記錄,研究化石在當時是非常時髦的學問。 可是,貝林格爾對化石的愛好卻引起了一些人的妒忌,他的兩位同事——一個是圖書館館長,一個是地理學教授就存心捉弄他。他們經過一番策劃之後,便把雕刻有昆蟲、青蛙、鳥類、怪獸等各種圖形以及古代希伯來文字的假化石,僱人埋藏在城郊的採石場裡並把訊息透露給貝林格爾,引誘他去採集。

  這位地質常識十分缺乏而又非常相信“化石是上帝創造出來的”的教授到了採石場,當他發現那些豐富多樣的“化石”時,欣喜若狂。他先後採集了兩千多塊化石標本,並花費了數年的工夫,從中整理出兩百多種化石石版,於1726年秋天出版了上面所說的那部轟動一時的著作。

  後來,他在繼續採集化石的過程中,偶然發現一塊“化石”上刻著自己的名字,他感到奇怪:“真不可思議,我還沒有死呢,怎麼會有化石?”他越想越覺得蹊蹺,便立即重新檢查了過去的研究成果,經過認真仔細的觀察和思考後,他才恍然大悟,原來他辛辛苦苦採集來的化石不是真的,多年的心血白費了,他非常傷心。

  這位誠實的科學家在憤懣之餘深感責任重大,為了不讓假化石流傳,他下決心要收回並燒燬那部轟動科壇的著作,貝林格爾為此耗費了數年的時間和精力且瀕於破產,最後,他終於在窮困潦倒中默默地告別了人世。

  為了紀念這位誠實的科學家,維爾茨堡大學的同事們特意將他安葬在維爾茨堡城郊的採石場,還為他立了一塊墓碑,墓碑上刻著:“貝林格爾是一位誠實的科學家!”據說,在這位科學家逝世36年後,收藏他那部著作的人改換書名重新出版了那部著作,做起了欺世盜名的罪惡勾當。

  :玻爾的興趣

  19世紀末20世紀初,科學家們在科學的各個領域都有大的發現。在這些發現中,最傑出的兩項成果是相對論和最子力學。量子力學的創立者是玻爾。

  玻爾是丹麥人,父親是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家庭條件非常優越。玻爾的父親有三個很好的朋友:一個是物理學家,一個是哲學家,另個是語言學家。他們四個人常常在週五的晚上聚在一起,談論物理、哲學、文學等很多領域的問題。每當他們談論的時候,小玻爾都會坐在邊上,靜靜地傾聽。時間長了,他逐漸能夠理解父親和朋友們談話的內容,偶爾玻爾也會插上幾句,使得那個物理學家很驚訝。他發現小玻爾對於物理學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而且在對物理學現象及原理的理解上很有天分。大約就是在這個時候,小玻爾開始萌生了要成為物理學家的理想。

  剛上小學時,一次父親帶他和弟弟去教堂裡玩,他們登上教堂的塔頂,父親發現玻爾一直盯著上面的大鐘看,於是問玻爾:“你對鍾感興趣嗎?”

  “嗯,爸爸,我想去看看鐘的結構,可以嗎?”玻爾問。

  “去吧,小心點!”父親叮囑道。然而,急於四處遊玩的弟弟有些不高興了:“鐘有什麼看頭,一點兒學問都沒有。”

  “所有的東西都有學問,你要相信這一點。”父親及時糾正了兒產的偏見。一會兒後,玻爾回來了,他確實獲得了知識:他發現鐘上的指標轉動是因為後面的齒輪相互齧合轉動造成的。玻爾很興奮地告訴父親他的發現,玻爾不僅努力認識不知道的事物,更親自動手來獲得知識。他很喜歡自己修理東西,家裡需要修理的東西,他都會拿去自己試試。

  有一次,玻爾自行車的飛輪壞了,他自己動手修理:他把輪子卸下來,換掉壞的飛輪,然而在安裝新的飛輪時,卻總安不合適,輪胎不知怎麼回事總是歪的。

  玻爾拆下、裝上試了好幾次,還是不成功,但玻爾沒有氣餒,還是繼續摸索,繼續嘗試。然而,從旁邊經過的母親見了,已經有些心疼兒子,想叫修理工來解決問題,卻被父親阻止了,父親說:“讓孩子自己幹吧,相信他會修好的, 而當他自己動手做好一件事情的時候,那種喜悅是令他難忘的。”

  果然,經過仔細的觀察、分析,小玻爾在數次嘗試之後,終於將車子修好了。他很高興,而且對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有了很大的自信。

  就是這樣,玻爾越來越顯示出他特有的智慧。1903年,他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哥本哈根大學,攻讀理論物理。不久留學英國,師從著名的物理學家盧瑟福。在那裡,他終於創立了自己的原子結構理論,並且大膽提出電子躍遷的能級假設。玻爾的研究—經公佈,就轟動了整個科學界,1922年,他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玻爾終於實現了小時候就定下的理想。

 

可以分享的勵志故事
考試勵志小故事
相關知識
科學家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著名科學家的經典勵志故事
著名名人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10個值得一讀的經典勵志小故事_經典勵志小故事大道理
積極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中外名人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青春類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有哲理的經典勵志小故事大全
關於成功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企業文化勵志故事_企業的經典勵志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