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片消失的紅樹林閱讀答案
《那一片消失的紅樹林》表達作者對故鄉原生態環境隨時代變遷而遭到破壞的思考以及對保護好生存環境的呼喚。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那一片消失的紅樹林》的文章閱讀以及相關的閱讀答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那一片消失的紅樹林》鄭劍文 原文閱讀
[1]家在海邊,門就對著大海,大海與村莊之間橫亙著一道長長的沙灘。沙灘東邊鋪展著一大片矮矮的綠色植物,後來才知道那叫“紅樹林”,那時我們都稱之為“海叢仔樹”。其實,我至今仍不懂,那一大片低矮如草甸的植物何以叫紅樹林。
[2]不論怎麼,海灘的那片紅樹林曾是我童年的一抹亮色,給我很多猜想空間。記憶中的故鄉寧靜得如一首詩,白日裡除了偶有漁民的幾聲呦喝外,便只有隱約的濤聲,靜夜的一聲狗吠便可傳遍全村。那時的故鄉真的單純得像一幅兒童畫,大片藍色的天空與海洋、大片白色的沙灘與石頭房子,還有大片的綠色林子,當然那排高高的樹是防護林,那片矮矮的樹便是紅樹林,而在畫面上輕盈掠過的便是白色的鷗鷺,就是那片紅樹林與那群白鷗鷺很好地裝點了故鄉的風景,也裝點了我的童年,使那些已然蒼白的日子因此鮮活起來。
[3]是的,印象中紅樹林是鮮活的,那片茂密的小樹叢中隱藏著無數鮮活的小生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常與幾個夥伴偷著到海邊釣魚,一根長長的竹竿扎著一條細細的絲線,一個彎彎的釣鉤串著一段軟軟的沙蟲,於是一件簡單而實用的釣竿就算完成。那時的魚兒很單純,一段沙蟲做成的餌料往往能誘來數條嘴饞的小魚,漲潮前總能釣到一大串鮮活雜魚。毛蟹則較狡猾,喜隱身紅樹林下的泥洞裡,隨便用腳堵住一個洞口,旁邊便有一個洞冒出水泡,於是伸手往洞裡一摸,十有八九能抓出一隻巴掌大的毛蟹來,當然被毛蟹的鉗腳咬傷是常有的事,即便如此也十分興奮,晚飯便多了一道美味。
[4]灘塗上的跳跳魚與招潮蟹最是頑皮。退潮時,灘塗簡直成了跳跳魚與招潮蟹的天下。伴著漸行漸遠的浪花,跳跳魚總是聚到一起追波逐浪,故意濺起細細的水花。而數不清的招潮蟹則在一旁晃動誇張的大螯,似乎在示威。其實,它們是在虛張聲勢,人一走近,剎那間跑得無影無蹤,海灘很快又恢復寧靜。偶爾,我們也會捉些跳跳魚與招潮蟹來把玩,玩膩了就放生,從來不會想到那些小魚小蟹還是美味,雖然那時窮得不知肉味。
[5]我常陪母親到海灘撿拾海藻當豬食,如今想來,那時的家畜比人有口福,鮮嫩的海藻、肥美的蝦蛄、即便是鮮活的雜魚也常是豬食的主要內容。那時的海灘非常潔淨,極適合海藻生長,那薄如綠毯的海藻鋪滿半個灘塗,俯拾即是,很快就填滿兩個大竹筐,於是挑著沉沉的擔子,走在回家路上,感覺雙腿總比沙灘還鬆軟。挑不動了就躺在沙灘上看風景,我喜歡那些在紅樹林上翻飛跳躍的鷗鷺,那些白色的鳥兒如海的精靈,時而優雅地在樹梢上跳著輕盈的舞步,時而掠過海面落下一串空靈的叫聲。
[6]後來,我真的飛出那個寧靜的故鄉,也因此疏遠了那片美麗的紅樹林。然而,在離家的日子裡,那片紅樹林卻四季長青著,成為記憶中永遠的風景,我想紅樹林是不死的。然而,我還是錯了,原來美麗的東西往往是脆弱的。
[7]不久前的一個寥落的黃昏,我踏上故鄉那熟悉而又陌生的海灘,想尋回一些兒時記憶的碎片。然而,以前寧靜而偌大的海面因停泊許多輪船略顯侷促,以前親切而溫馨的村莊因新建了高大樓房而變得生分。走在沿海大通道,呼嘯的汽車張揚著時代的風采,那道曾經美麗的沙灘成了腳下的水泥大道,那片曾經蒼翠的紅樹林如今已成碼頭貨場。唉!濤聲依舊,白鷺難尋。
[8]那些可愛的跳跳魚與招潮蟹也十分罕見了,我不知道失去了那片茂盛的紅樹林,它們棲身何處?我是見到有幾隻跳跳魚在浸著汽油的灘泥上艱難地爬行,它們是否正在尋找一處可以容身的淨土?站在繁忙的碼頭上,我在追念著那一段逝去的時光,我在懷念那一片消失的紅樹林。
***選自《散文百家》2013年5期***
《那一片消失的紅樹林》閱讀習題
15.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 ****** ***
A.本文通過對故鄉的紅樹林因經濟發展而逐漸消失的描寫,表達作者對故鄉原生態環境隨時代變遷而遭到破壞的思考以及對保護好生存環境的呼喚。
B.本文描寫為主,兼有記敘和抒情,通過大量的場景描寫展現紅樹林今昔的巨大變化,又記敘與紅樹林有關的人與事,用語清新又不乏深刻。
C.文中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使語言表達生動鮮活。“那時的魚兒很單純”就運用了擬人修辭,寫出魚兒的容易上鉤,襯托鄉村環境的原汁原味。
D.運用對比使畫面更鮮明,作者的感受更強烈。文中有童年和現在的紅樹林的對比,有魚兒與毛蟹性情的對比,還有那時家畜比人有口福的對比。
E.以“站在繁忙的碼頭上,我在追念著那一段逝去的時光,我在懷念那一片消失的紅樹林”結束,含意雋永,深刻表達作者對童年貪玩的那段時光追悔之情。
16.第***6***段在內容和結構上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17.作者為什麼說“不論怎麼,海灘上的那片紅樹林曾是我童年的一抹亮色,給我很多的猜想空間”?這樣寫有何用意?***6分***
18.這篇文章,作者在部落格中發表時用的題目是《永遠的紅樹林》,而《散文百家》發表時改為《那一片消失的紅樹林》,你認為哪個作為題目更好?說說你的理由。***6分***
《那一片消失的紅樹林》閱讀答案
15.【答案】CE【解析】C項寫魚兒的“單純”是為了照應本段的開頭句,寫出紅樹林給作者的童年帶來的快樂襯出鄉村環境的原汁原味;E項“深刻表達作者對童年貪玩的那段時光追悔之情”理解有誤。
16.【參考答案】示例:在內容上,點明自己與家鄉言及紅樹林的密切關係,表達了對今天紅樹林消消失的傷感之情;***點明,並做具體分析,3分***結構上,承上啟下,承接散上文“我企盼著有一天也如白鷺一般飛向一片嶄新的天空”,引出下文對曾經蒼翠如今卻已經面目全非的紅樹林的描寫。***點明,並做具體分析,3分***
17.【參考答案】示例:“一大片低矮的如草甸的植物”在作者童年的記憶裡卻成為“一抹亮色”,這是一種對比的寫作手法。***2分***這對比,突出了紅樹林在作者記憶中印象的深刻,***2分***也從另一方面表現出紅樹林給作者的童年生活帶來的愉悅和快樂。***2分***
18.【參考答案】示例一:我認為以《永遠的紅樹林》為題更好。以此為題,大體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表達含蓄雋永。“永遠”一詞富於情感表現力,強化心底的永恆,內涵深刻而富於詩意;二是突出了文章主旨。以此為題,突出了以“紅樹林”為代表的故鄉在“我”心中的重要位置,恰當地表現出對故鄉的懷念,而今紅樹林已經在城市化程序中消失了,只能於心底永遠懷念,題目即能揭示主旨,啟人思考;三是構成文章線索。以此為題,“紅樹林”就成為命運變遷的線索,是文章今昔對比的寫作思路得以彰顯,是的文章思路十分明晰,層次十分清楚。***表明觀點1分,理由答到一方面1分,兩方面3分,三方面5分,理由闡釋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二:我認為以《那一片消失的紅樹林》為題更好。以此為題,大體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表達直接鮮明。題目直接點明“那一片紅樹林”已經“消失”了,清晰地表明鄉村的城市化程序帶來的生態破壞;二是很好地揭示了文章主旨。本文通過對“紅樹林”命運變遷的描寫,傳達出作者對鄉村生態環境因為不合理的開發而造成的環境破壞的思考;三是構成了文章的線索。“那一片消失的紅樹林”既有對樹林消失前後的對比描寫,更有一種痛徹心扉的情感衝擊,在對比之中突出重點,在情感之中引人思考。***表明觀點1分,理由答到一方面1分,兩方面3分,三方面5分,理由闡釋言之成理即可***
樹上的天使閱讀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