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陶俑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5日

  春秋戰國俑,它的前身是殉葬的活人。人殉極其殘酷,在商和西周非常盛行,大量的活奴隸和活士兵彩繪木俑被用作殉葬,比如安陽殷墟武官村大墓中排列著152 具人骨,就是墓主生前的武士和奴隸。

  中國最早的陶俑。已知時間最早的當屬山東、山西 和河南三省春秋戰國墓葬所出土者,一般形體較小,高 4~10釐米。山東臨淄郎家莊1號殉人墓的 6個陪葬坑中 計有6組陶俑,出土時已殘破,有舞蹈、站立等姿態。女 舞俑較為完整,臉面系用泥坯削成有稜的斜面,然後以黑彩勾眉眼。

  今天已發現的春秋戰國俑主要為,陶俑大多見於北方,木俑大多見於南方***基本上是 楚國***。一般而言, 陶俑是塑造後再燒製的,燒後有意外的效果,形休小而壯實,製作粗糙; 木俑是雕刻後再彩繪的,形體大而瘦長,製作精緻,從而形成南北俑的美學差異。

  木俑

  在湖北、湖南等省的楚墓中,隨葬的俑都是木質的,也多作婢僕狀和武士形象。以木刻成人的輪廓,

  然後墨繪出眉目鬚髮等細部,有的彩繪出衣裙甲冑,也有的穿絲織衣物。一般形體扁平,也有的在軀體上另安手臂,手上再握持小木劍、戈等物或演奏樂器。

  根據考古資料,中國最早的木俑始於戰國,年代上晚於陶俑。戰國木俑尤以南方的楚國最為盛行,湖南沙楚墓出土過大量的木俑,此外湖南省湘鄉市牛形山、湖北省鄂城市、河南省信陽長臺關的楚墓也有數量不等的木俑出土。北方僅在山西省的長子發現過少量木俑。

  與上述僅具輪廓的小型陶俑相比,南方楚文化的木俑形體較大,製作較為精緻,藝術水平也較高。

  楚文化的木俑,所模擬的也都是奴婢伎樂和武士的形象。木俑的製作分為兩類:第一類是雕刻成形後,以彩繪的方法來表現人的面貌和衣飾;第二類是雕刻成形後,給其穿上絲織品縫製的模擬衣服。因此在具體制作上又有所不同:前者需要雕刻出全身的形貌,所以精雕細刻有頭有腦,手足俱全;後者主要雕刻頭部,而軀幹往往呈柱狀,沒有手足,僅起衣服的支架作用,所以相對粗略。

  在第一類俑中,又有幾種不同的雕刻方法。最簡單的一種,形體扁平,只是刻出人的簡單輪廓,常常僅在面部凸雕出鼻子和眉脊,眼部略凹下去而已,然而墨繪出眉目鬚髮等細部,再彩繪出衣裙甲冑。湖南沙市許多戰國楚墓出土的木俑,就是這種作法。它們或坐或站,有的還在軀幹上另外安裝手臂,手上再握持小木劍、小木戈等兵器,或者持樂器演奏。長沙楊家灣6號墓出土的一組伎樂坐俑,高30-35釐米,姿態尚屬生動。另一種採用了接近圓雕的手法,立體感更強,曲型作品可以舉出河南省信陽臺關出土的木俑為例。它們體高在38.5-81.4釐米之間,先雕出長衣拱手或雙手前伸的形象,然後施加精細的彩繪,面容和雙手塗肉紅色,以墨繪眉、目、口、發,在腦後繪出橢圓形的髮髻。俑體先髹黑漆,然後再施朱、黃、白等色,繪出交領右衽的寬袖長衣。腰束寬頻,在體前懸垂由綵帶系佩的各種珠玉佩飾,色彩鮮豔華美。

  第二類外穿絲織衣物的木俑,在湖北省一些戰國楚墓出土者儲存情況較好。特別是江陵馬山1號墓中出土的一組4件著衣女俑,面容雕刻精細,刻畫出鼻、口、雙耳,然後塗施肉紅色,再墨繪頭頂、鬢角和眉目,並以硃紅點脣。頭上安裝了假髮,梳在腦後。俑體則沒有細部刻畫,只雕成溜肩、挺胸、細腰等基本輪廓,體現了楚國尚細腰的審美追求。上體扁圓而下體呈圓形,肩部斜削而無臂膀。然後再在這些簡略的軀體上披裹絲織的衣服。最外層是紅棕絹繡地、繡鳳鸞花卉紋的長袍,大襟和下襬飾塔形紋錦緣,極其華美。在江陵雨台山楚墓群出土的同類木俑,由於披裹的衣物已朽毀無存,反而可以更清楚地看見它們那簡略修削的軀體的原貌。如354 號墓出土女俑,雖然安裝的頭髮還有保留,但衣物已無存。除女俑外,該墓群也有一些男性的武士俑是外面披裹衣物的,可惜已朽毀無跡。這類著衣武士的軀體與女俑不同,都是雕刻出雙腿和雙足,而且雙臂也不省略,雕成手向前伸持兵器的姿態。信陽長臺關楚墓也有這種木俑出土。

  山西長子出土的木俑高68 釐米,在風格和造型上與楚文化的木俑有顯著差別,實際上採用的是泥木結合的形式。俑的頭部自耳前削成平面,然後用泥塑出面容。可惜泥塑皆已脫落。

  陶俑

  春秋戰國時代的陶俑基本上全部出土於中國北方。目前考古發掘中時代最早的陶俑,當屬山東、山 西、河南3省春秋戰國墓葬所出土者,一般形體較小,僅高4-10釐米。

  山東省臨淄郎家莊1號墓,在墓內主室周圍有17座陪葬坑,在陪葬坑的死者隨葬有成組的小型陶俑,但該墓主室的填土中還埋有人殉。這種人殉和陶俑同出一墓的現象,說明當時還處於開始用俑的初期。該墓的年代約為春秋戰國之際,出土的陶俑製作粗糙,火候很低,所以出土時多已殘損。它們的形體很小,高僅10 釐米左右,只具有大概的輪廓,缺乏細部刻畫。為了模擬真人,曾在俑頭上用墨勾畫眼眉,衣服上施彩繪,目前尚能分辨出男性披甲武士和女性婢僕伎樂等形象。

  時間稍晚的作品,還有在山西治分水嶺戰國墓出土的陶俑。它們的形體更小些,身高僅5釐米左右。例如在14號墓發現有18件小陶俑,男女具備,造型極其簡單,僅有輪廓。身體上製作時留下刀削痕,全身塗朱。它們也可能是奴婢形象,其中一人還揹負著一個小孩,是一件特殊的作品。河南省輝縣琉璃閣140號墓有戰國晚期陶俑兩個,系捏製而成,面部豐滿,塗硃色,冠塗黑色。

  山東臨淄東周墓中出土的陶布,時代約當春秋戰國之際。形體很小,僅高10釐米左右,由於火候低,出土時多已殘損。俑頭上用墨勾畫眼眉,衣服上施彩繪。有武士男俑,多披甲持物;有女俑,為奴婢伎樂。山西長治分水嶺戰國墓中也出土陶俑,如14號墓中發現18個男、女俑,身高5釐米左右,造型簡單僅具輪腳,身上塗朱還留有刀刻痕,多為婢僕形象。

  這些陶俑雖然製作粗糙,燒製火候低,易破碎,但它是中國早期陶俑的珍貴實物,對於雕塑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延伸閱讀:

  人殉是古代葬禮中以活人陪葬的陋俗,是階級對抗的產物,也是一種殘忍而野蠻的宗教行為,每次殉多少人,並無具體執行標準,但有一個大概。墨子曾說過,天子死後,殉葬者多則達數百人,少也數十人,大夫級別的,殉葬者多則數十,少則幾個。 它出現於原始社會末期,盛行於奴隸制時代。人殉,指的是用活人為死去的氏族首領、家長、奴隸主或封建主殉葬。被殉葬者多是死者的近親、近臣、近侍,以及戰爭中的俘虜等。在階級出現的時代裡,人殉成為一種廣泛流行的古代喪葬儀式。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當時生產力有所提高,商品交換的發展和私有制的產生,這一系列的變化,引起氏族內部出現了階級分化。因此,這種宗教活動的出現,同私有制的出現是密切相關的。考古學家對河南安陽候家莊西北一座殷代大墓的發掘發現,在墓卜有殉人墊底,在梓頂上有被殺殉的儀仗隊,墓室四周上卜、墓道內白骨累累。專家分析其操作過程是:先將墓室下的人殉者活埋後再填土夯平,墓主人下葬後留下墓道,再用此墓道將其餘人殉者10人、20人一行反綁著牽入墓道,然後逐個把頭砍下……也有的實行“殺殉”,先將殉者在坑外砍下腦袋後再陪葬。

qq空間個性經典短語集錦
春秋戰國陶俑介紹
相關知識
春秋戰國陶俑介紹
春秋戰國陶俑介紹
春秋戰國歷史介紹
春秋戰國一百個諸侯國的介紹***3***
春秋戰國的文化介紹
春秋戰國一百個諸侯國的介紹***2***
春秋戰國之齊國曆史簡介
春秋戰國歷史簡介
春秋戰國的百家簡介
春秋戰國的歷史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