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方預防手足口病
現如今正是兒童手足口病的高發疾病,爸爸媽媽們一定要為孩子做好手足口病的預防工作才行。在這裡,就來為大家出出招,介紹介紹中醫防治兒童手足口病的小竅門,千萬別錯過了,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兒童手足口病的症狀
雖然手足口病中醫古籍未有專門記載,但根據本病症狀和特徵,似屬於中醫“溫病”、“溼溫”、“時疫”等範疇,系實證、熱證,治療方法有疏風清熱、清心瀉火、清暑化溼、滋陰降火等。在臨床觀察手足口病除了手、足、口皮疹外,多兼發熱、口臭、流涎、拒食、煩躁、大便祕結或不暢,舌紅、苔黃、脈滑數或指紋紫滯等症狀和體徵。多為外感時邪病毒、內有脾胃蘊熱所致治宜清熱瀉脾,解毒涼血。在急性期間用自擬方清熱瀉脾飲。本方有清熱解毒、涼血透疹、燥溼除煩之功。使用本方應注意病中即止,以防過用苦寒易傷脾胃,即在熱漸退、皮疹縮小、其他兼症緩解時改用理脾助運兼以清化之藥物,務使祛邪不傷正,邪去正安。
日常預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消毒隔離:
當確診為手足口病以後首先就是將患兒進行隔離,直到熱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結痂。一般需隔離2周。患兒用過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應徹底消毒。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於日光下暴晒。患兒的糞便需經含氯的消毒劑消毒2小時後傾倒。
室內通風:
為了避免繼發感染,患兒的房時一定要定期開窗通風,居室內應避免人員過多,禁止吸菸,防止空氣汙濁,避免繼發感染。
多休息 多喝水:患兒要注意多臥床休息,多喝水。同時,由於發熱、口腔皰疹,胃口較差,不願進食,故飲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爛時可以吃一些流質食物。禁食冰冷、辛辣、鹹等刺激性食物。
飯後漱口:
為防止細菌繼發感染,一定要保持患兒的口腔清潔。每次餐後應用溫水漱口,口腔有糜爛時可塗金黴素、魚肝油,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早日癒合。
衣服勤洗勤換:
衣服、被褥要勤洗勤換,衣著應寬大、柔軟,經常更換。床鋪應平整乾燥。剪短患兒指甲,必要時包裹患兒雙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嬰兒,應隨時清理患兒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乾燥。皰疹破裂者,區域性可塗擦1%龍膽紫或抗菌素軟膏。
發熱及時服藥:
一般情況下,小兒手足口病患者會伴有低熱或中等發熱,此時不必特殊處理,多喝水即可。如果體溫超過38.5度,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退熱劑。
觀察患兒病情:
由於手足口病有加重的可能,因此家長一定要嚴密觀察孩子的病情變化,如發現患兒有高熱、劇烈頭痛、嘔吐、面色蒼白、哭鬧不安或嗜睡時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中醫治療手足口病的小偏方
如果孩子以手足皰疹為主,可用金銀花15克、板藍根15克、蒲公英15克、車前草15克、浮萍15克、黃柏10克,水煎外洗皰疹處。
如果孩子以口腔皰疹為主,可用西瓜霜、冰硼散、珠黃散,任選一種,塗擦口腔患處。
如果孩子出現口腔潰瘍,疼痛明顯伴有煩躁、哭鬧、大便祕結,可以用銀花15克、淡豆豉9克、竹葉10克、清茶少許,煎水代茶飲。也可服用黃梔花口服液,每次5~10毫升,一日2~3次。
出現牙齦紅腫者,可用板藍根、黃苓、白蘚片、竹葉、薄荷煎水含漱。
手足紅腫明顯,可用黃苓、黃連、丹皮、板藍根、白蘚片、地膚子、忍冬藤、紅花煎水清洗患處。
體質虛弱吃什麼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