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堂和洞房的典故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7日

  拜堂和洞房是古時候人們成婚的禮俗,到了今天已經省去了很多禮節,但平時都經常會被引用,而關於拜堂和洞房的習俗又是怎樣的?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拜堂的典故

  新郎、新娘進門後,接著就要“拜堂”,又稱“拜天地”。拜堂的地方一般在洞房門前,設一張供桌,上面供有天地君親師的牌位,供桌後方懸掛祖宗神幔。新郎、新娘就位後,由兩位男賓引導,行三跪九叩禮,參拜天地、祖宗和父母。然後女東男西,行夫妻對拜禮。雁北大同一帶,拜堂時新郎拜,新娘卻不拜,與常俗殊為不同。

  洞房的典故

  拜堂完畢後,新郎、新娘在眾人簇擁下進入洞房。晉中、晉南等地,要在洞房門前或門檻上事先放一馬鞍,等新娘前腳剛跨過去,便立即將馬鞍抽去。 洞房內除了有一些生活用品外,還要在門口貼喜聯,窗戶貼大紅雙喜字,屋內點大紅花燭。忻州等地,洞房門頭還要掛一個麵塑兔子。沁縣一帶,洞房裡擺著鬥,鬥內裝有五穀,銅鏡等鎮物,用於照妖避邪;燈燭懸掛高牆,通宵不火,俗稱“長命燈”。雁北平魯一帶,入洞房之後,新郎要手持弓箭向四面虛射,名為“攆白虎”。晉中、晉南的一些地方,則把弓箭懸掛在牆上。

  民間認為,洞房易受邪魔侵擾,如果不禳解、鎮壓,就會出現異常事故,於新郎、新娘不利。晉中祁縣等地,入洞房後,新郎、新娘並肩坐炕沿上,由“全福人”招呼,把新娘的衣角壓在新郎袍襟之上。新郎用秤桿挑去新娘頭上的“蓋頭紅”,然後退出。新娘的嫂嫂即動手脫去新娘腳上的新鞋,為她另換一雙。所謂“換新鞋,就新範”,意思是新娘以後行事要按男家規矩,受婆家約束。忻州河曲一帶,新郎挑去新娘的紅蓋頭以後,還要用梳子象徵地給新娘梳幾下頭髮,俗稱“上頭”,表示這位女子從今以後成為他的媳婦了。早先新郎、新娘入洞房後,還要用同一器皿飲食,行“合巹***謹***禮”。

  一般是新郎、新娘先各端酒杯稍飲一點,然後將兩杯酒攙兌,兩人換杯飲完。山西各地風俗稍異,雁北平獸一帶是新郎、新娘共喝一盅酒,稱為“玉皇酒”,又名“和好酒”;聞喜等地則衍變為新郎、新娘在新婚之夜同吃“合婚面”。 新婚之夜,晉南一些地方還有“踩四角”的習俗。新郎拉著新娘在炕上左轉三圈,右轉三圈.踩時,還要有人在旁邊唸誦讚語:“踩,踩,踩四角,四角娘娘保護著。娃多著,女少著,婆夫兩個常好著……”山西和全國各地一樣,都有“鬧新房”的習俗,洞房之夜,熱鬧非凡。

  俗語說:“不鬧不發,越鬧越發”;民間還有“新婚三日無大小”的習慣,婚後三天,賓客、鄉鄰、親友不分輩份高低,男女老幼都可以匯聚新房參與逗鬧新郎、新娘。人們認為,鬧新房不僅能增添新婚的喜慶氣氛,還能驅邪避惡,保佑新郎、新娘婚後吉祥如意,興旺發達。

  拜天地的傳說

  我國傳統婚禮上,新郎、新娘都要拜天地,即一拜天地、二拜月老、三拜高堂。這個拜天地的風俗是何時形成的呢?

  相傳女媧造人的時候,開始只造了一個俊俏的後生,這後生雖說有吃有穿,逍遙自在,但孤孤單單一人,總覺得很悶。所以常唉聲嘆氣。

  一天晚上,月亮圓了,明光光地掛在天上,小夥子觸景生情,更感寂寞,就對月亮說:“月老月老你細聽,給我找個知心人,我世世代代領你的情!”剛說完,月亮一忽閃,一個白眉長鬚的老人拄著一根龍頭柺棍來到小夥子的面前,說:“後生不要愁,我給你找個小幫手”。說完後,一陣清風,長鬚老人不見了。小夥子感到很納悶。過了一個時辰,就見長鬚老人領著一個姑娘飄悠悠地落到小夥子面前,對小夥子說:“我到女媧那裡,讓她又造了一個女人,給你領來了。 你們先認識一下,一會兒我給你們辦喜事。”一忽閃,老人不見了。

  小夥子見姑娘臉腮緋紅,像月季花一般,於是喜上眉梢;姑娘見小夥子眼睛明亮,誠實坦白,也覺得情投意合。兩人四目一對,一見鍾情。小夥子結巴著說 : “你願意和我一塊生活嗎?” 姑娘聽了,臉上飛起兩朵紅雲,說:“ 願意。”……“ 哈! 哈! 哈!”正在這時,傳來一陣笑聲,長鬚老人領著兩個白髮白鬚的老人站在小夥子和姑娘面前,指著兩個老人說:“這是天公和土地,你們以後的生活全都離不開他倆。現在我們給你們辦喜事,首先,給養育你們的天公、土地拜三拜,‘一拜、二拜、三拜’”。隨著月下老人的喊話聲,小夥子和姑娘對天、地拜了三拜。隨後,月下老人笑著說:“我給你們牽紅線,你們還得給我拜拜哩。”“一拜、二拜、三拜”。小夥子和姑娘又對著月下老人拜了三拜。剛拜完,三位老人全不見了。

  從這以後,小夥子每天起早摸黑,在田裡幹活,姑娘在家為小夥子燒火做飯,縫新洗舊,兩人恩恩愛愛,過著幸福的日子。

  為了感謝天、地的養育之恩,為了感激月下老人牽線搭橋的情意,從此以後在結婚時必須:一拜天地;二拜月下老人;三拜父母。便形成了結婚“拜天地”的習俗 。
 

壯族結婚禮儀常識有哪些***2***
北方的婚嫁習俗
相關知識
拜堂和洞房的典故有哪些
父母教育孩子的典故有哪些
關於教育孩子的典故有哪些
家長教育孩子的典故有哪些
馬的典故有哪些
關於燕昭王的典故有哪些
關於陳平的典故有哪些
孔子的典故有哪些
關於墨家墨子的典故有哪些
關於馬的典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