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勵志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1日

  成功的音樂家的背後都會有一段辛酸的故事,來欣賞下面的勵志故事感受一下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大師的評語

  法國偉大的音樂家柏遼茲,早年生活貧困。直到《幻想交響曲》被李斯特等音樂大家認定是藏在浪漫主義標題後面的古典傑作,他的音樂才被完全認可。成名後,一位青年音樂愛好者來到他的家,演奏自己的曲子,徵求柏遼茲的意見,並想拜他為師。

  不料,柏遼茲聽完他的演奏後說,你根本沒有音樂才能,我這樣痛快地給你這個結論,是為了使你趕快放棄音樂,另找出路。青年人聽了,垂頭喪氣地走出了柏遼茲的家。他走到街上,柏遼茲卻從樓上視窗探出頭來,高聲喊道:“我不改變我剛才的評語,但我得補充一句,大師們當初對我也這麼說。請記住,你和我當初一模一樣。”

  :閉眼音樂家的默契

  為了集中注意力,同時感受到樂曲的微妙境界,當代著名指揮家卡拉揚和小提琴演奏家朱爾斯坦在指揮和演奏時,都有閉眼的習慣。

  這兩位天才的音樂家配合得非常默契,人們甚至認為指揮家和首席小提琴手幾乎有著魔一般的心靈感應。他倆的第一次合作演出是在瑞士的盧塞恩。這次演出曾打動了無數觀眾。

  後來,當人們問起朱爾斯坦為什麼要閉眼時,他說:“我們彼此看不見更好,這並不會出錯,音樂不需要眼睛,要的是彼此的心領神會。整個演出我只睜過一次眼睛,看見卡拉揚正閉著眼睛在指揮,我趕忙又閉上眼睛,生怕破壞了整個氣氛。”

  :每一個鐘頭都有新的光線

  音樂家魯賓斯坦經常到好友畫家畢加索的畫室看他畫畫。一次,魯賓斯坦在好幾個月內看到畢加索不斷地在畫同樣的東西。背景是陽臺的鐵欄杆,近景是一張桌子、一瓶葡萄酒、一把吉他。

  當畢加索畫了將近五十幅同樣的作品後,魯賓斯坦不耐煩地問:“每天都描繪同樣的靜物,難道你不厭倦嗎?"

  畢加索反問道:“你不覺得自己在說廢話?難道你不知道,每一分鐘都是不同的我,每一個鐘頭都有新的光線,每天雖然看同一瓶酒,但我可以從中看到不同的個性,看到不同的酒瓶,不一樣的桌子,不同的世界裡的不同的生命!在我的眼睛裡,這一切都是不同的。”從此以後,魯賓斯坦在重複彈一首歌時,皆可彈出不同的韻味。

  :逼出來的天才

  在美國的一個小酒吧裡,一位年輕小夥子正在用心地彈奏鋼琴。說實話,他彈得相當不錯,每天晚上都有不少人慕名而來,認真傾聽他的彈奏。一天晚上,一位中年顧客聽了幾首曲子後,對那個小夥子說:“我每天來聽你彈奏這些曲子,你彈奏的那些曲子我熟悉得簡直不能忍受了,你不如唱首歌給我們聽吧。”這位顧客的提議獲得了不少人的贊同,大家紛紛要求小夥子唱歌。

  然而,那個小夥子面對大家的請求卻變得靦腆起來,他抱歉地對大家說:“非常對不起,我從小就開始學習彈奏樂器,從來沒有學習過唱歌。我長年累月地坐在這裡彈琴,恐怕會唱得很難聽。”那位中年顧客卻鼓勵他說:“小夥子,正因為你從來沒有唱過歌,或許連你自己都不知道你是個歌唱天才呢!”此時酒吧的經理也出來鼓勵他,免得他掃了大家的興。

  小夥子認為大家想看他出醜,於是堅持說只會彈琴,不會唱歌。酒吧老闆說:“你要麼選擇唱歌,要麼另謀出路。”小夥子被逼無奈,只好紅著臉唱了一曲《蒙娜麗莎》。哪知道他不唱則已,一唱驚人,大家都被他那流暢自然、男人味十足的唱腔迷住了。在大家的鼓勵下,那個小夥子放棄了彈奏樂器的藝人生涯,開始向流行歌壇進軍。這個小夥子後來居然成為了美國著名的爵士歌王,他就是著名的歌手納京高NatKingCole。

  要不是那次偶然的開口一唱,納京高可能永遠坐在酒吧裡做一個三流的演奏者。其實,我們每個人從事的事業不一定是最適合我們的工作。我們熟悉了一項工作之後,往往害怕變化。我們就在時光的流逝中失去了自己真正的才華。開拓視野,多去嘗試一下,或許你會在別的領域做得更好

  :掌聲拯救的音樂天才

  1991年,一位來自遼寧瀋陽的父親帶著9歲的兒子,來到北京尋找他們的音樂夢。

  可是,父子倆一無關係、二無背景,僅憑著對音樂的執著與熱愛,根本不足以引起音樂界的重視。為了能夠待在京城,父親費盡周折,勉強將兒子送進了一家小學。兒子的特長是彈鋼琴,父親花高價聯絡了一位有名的鋼琴師上輔導課。第一天,鋼琴師只教了兒了一段簡單樂譜,就搖起了腦袋:“這孩子,腦子比一般人笨,反應也慢,肯定上不了中央音樂學院的,趁早改行吧!”結果,性格倔強的兒子當場就和老師吵了起來,父親怎麼也勸不住,師生倆鬧得不歡而散。

  看著不爭氣的兒子,父親心裡一陣難過:“這些年,爸爸辭職、賣房子,背井離鄉,到處求人,不都是為了你能學好鋼琴,將來上中央音樂學院嗎?你現在卻成了這個樣子!”兒子的倔勁又上來了:“爸,我再也不學琴了,我想回瀋陽!”經過又一場爭執之後,父親由失望變成絕望,決定帶兒子離開北京了。在他們動身的當天,接到了一個意外的通知:兒子所在的小學辦晚會,老師們指定要兒子彈奏一曲鋼琴。兒子顯然還在氣頭上:“不彈了,不彈了,連鋼琴老師都說我笨,反應慢,我再也不摸琴了!”幾位老師都很奇怪:“彈得好好的,怎麼說不彈就不彈了?”“不摸琴?你父親送你來北京,不就是為了學琴的嗎?”然而,無論老師們怎麼做工作,兒子就是不肯再摸琴了。

  他們的爭執引來了一群好奇的觀眾,那就是兒子班上的同學。接下來,令兒子感動的一幕出現了,小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幫著勸開了:“彈吧,我們都喜歡聽你彈琴!”“在我們心中,你的鋼琴是彈得最棒的!”……那天晚上,兒子流著淚,以從未有過的激情,彈奏了幾支中外名曲。臺下的聽眾們如痴如醉,掌聲四起,久久沒有停下。兒子站起身來,一遍又一遍向著鼓勵他的人們鞠躬,在那些連綿不絕的掌聲中,兒子做出了一個改變一生的決定:“我要學鋼琴!我一定要學好!”憑著過人的自信加努力,兩年後,兒子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10年之後,他成了中央音樂學院最年輕的客座教授,並且憑著一系列成功的演出技驚中外。他,就是被譽為“百年不遇的鋼琴天才”郎朗。

  成名之後,很多人問起郎朗成功的祕訣,郎朗無一例外都會提及小學時那場特殊的晚會,提及激勵自己上路的掌聲。後來,一位記者在專訪中動情地寫道:“這些掌聲,是對草根藝術的肯定。儘管它們不是出自名人大腕,但卻在關鍵時刻,以恰到好處的聲音,拯救了一位音樂天才。”
 

生活中的勵志小故事
深意勵志小故事
相關知識
音樂勵志故事
音樂家勵志故事
音樂人生的勵志故事
音樂名人的勵志故事
音樂家的經典勵志故事
音樂家的勵志故事
著名音樂家的勵志故事
音樂家的故事勵志
積極樂觀向上的勵志故事
有關快樂的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