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誠信做人的演講稿範文
墨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李白說:“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以下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幾篇,供大家參考借鑑。
1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的學生,我今天要演講的題目是《做個誠實守信的人》。
大家都知道,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它使人豁達坦然,使人安貧樂道,使人不貪婪地追求著富貴,使人不軟弱的折服於權力。它塑造了高尚的人格,譜寫了為人的準則,劃定了做人的底線。誠信是勇氣和責任!
墨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李白說:“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程頤說:“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古人們的話仍然經久不衰,流傳至今。讓我們看到,誠信自古是經過熾烈的生活之火冶煉而出的赤純之金。
誠信,是一個人做人的原則。
元朝有一個叫許衡的人,他曾經在盛夏時經過河陽,當時的天氣十分炎熱。在路上有一棵梨子樹,大家看到了,都爭先恐後地摘梨子吃,但是許衡卻不為所動。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吃梨子,而許衡說:“我不可以拿別人的東西。”那人就說:“現在這棵梨樹已經沒有主人了,你又何必介意呢?。”許衡回答道:“雖然梨樹沒有主人,但是我的心是有主人的。別人丟失的東西,就算是有一點不合乎道義的,我也不能接受。”
梨可以無主,但是我們的心卻是不可以無主的,做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則.要抵擋得住誘惑,誠實待人。
誠信,是一個人處事的助力。
在戰國時期,商鞅主持變法。他為了使大家信服,就下令在都城的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有誰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就賞他十兩黃金。”圍觀的人都不相信做這麼輕鬆的事就能得到這麼高的獎勵,結果沒人試一試。於是,商鞅就把賞金提高到五十兩黃金。結果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兩黃金。商鞅通過這一舉動,果然在百姓的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他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而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傳承者,是祖國的未來,我們又怎能不講誠信?朋友們,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要讓誠信只出現在我們的紙上,停留在我們的嘴上,而是要讓它活躍在我們的行動裡!適逢期末考試,在這次考試中,就讓我們誠實地面對自己,守住內心的底線,交出一份合格的誠信答卷。
2
誠信,是每個人必備的素質。對別人誠,就是對自己信。只有講了誠信,人與人之間才能融洽友好;只有講誠信,人與人之間才會相互理解。
對於我還是個學生來說,更應該遵守誠信。考試時,會遇到很難做的習題,這時,就會提醒我們,不能做小動作。做作業時,經常會遇到不能按時完成的作業,這時,誠信就會暗示我們,要獨立思考。
中學時期,講誠信顯得更重要了。要對父母講誠信、對老師講誠信、對同學講誠信,讓自己成為一個講誠信的人。我們要時刻把誠信放在心上,擁抱真善美,擯棄假臭惡。
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完成,說好見面的時間也不能擅自改變。這裡有一則故事:一個人與朋友約定一個時間在自家門口出行,約定在正中午。中午以到,朋友沒來,這個人就獨自先走了,朋友過了很久才到他家。這個人的兒子在門口玩。朋友問他:“你父親在家嗎?”這個人的兒子回答:“等您很長時間,您不來,父親已經走了。”聽了這話,朋友很生氣:“真不是人,與人約好一起走,卻丟下我先走了。”他的兒子對朋友說:“您和我父親約好中午見面,中午您沒來,這就是不講信用;當著孩子的面罵他父親就是無禮。”說完頭也不會便走進門。
是的,這就是不講信用。與人約好了時間,自己遲到了不說,還罵別人。時刻講誠信,應該是我們人格的底線。
帶著誠信上路,前途一片光明。
3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早已融入我們民族的血液中。無論我們做什麼事,都要講誠信。不講誠信的人有可能無立足之地。無數事實告訴我們,交往中不兌現自己的承諾,失信與人,就會產生信任危機。
例如:日本餐飲業有條行規,盤子要用水洗七遍,洗盤子計件付酬。有個打工的學生為提高效率,少洗了兩遍。在抽查中,老闆用試紙測出盤子的清潔度不達標準,責問這個學生。她卻振振有辭:“洗五遍不也挺乾淨嗎?”老闆淡淡地說:“你不誠實,請你離開。”這個學生不得不到另一家餐館應聘,老闆打量他半天,說:“你就是那個只洗五遍盤子的學生吧,對不起,我們不需要。”第二家,第三家……她屢屢碰壁。不僅如此,她的房東也要她退房。萬般無奈,她只得搬離這個城市。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早已融入我們民族的血液中。無論我們做什麼事,都要講誠信。不講誠信的人有可能無立足之地。無數事實告訴我們,交往中不兌現自己的承諾,失信與人,就會產生信任危機。
上則例子告訴了我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所以我們不能不講誠信。生活上的經驗告訴我們,不講誠信的人可以欺騙別人一時,但是不能欺騙別人一世,一旦被識破,那個人就難以立足於社會,其結果既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
誠信是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所以我們做人要講誠信。
4
什麼是誠信?大家都知道列寧小時候打碎花瓶的故事吧。一天,列寧到姑姑家去玩,一不小心打破了桌上的花瓶,當姑姑問起來的時候,他的兄弟姐妹們都忙著推卸責任,都說不是自己打破的。列寧猶豫了一會兒,最終承認了錯誤。這就是一個簡單的誠信故事。誠信,就是要誠實守信,它體現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之中。比如言行一致,說到做到,不撒謊,與朋友聚會都守時守約。一個懂得誠信的人,在生活中,在事業上,往往能夠比較成功。畢竟對一個從小就學會撒慌騙人的小孩,難到你能期望這樣的人也能成為一位流芳百世的大思想家麼?
誠信,是衡量一個人的標準。一個人,如果做到了“誠信”二字,就一定會得到人們的尊重。它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也是人與人交往應該遵守的原則。記得有一次,我與好朋友約定星期天早上九點鐘在商場門口見面,把一本書借給她。誰知那天早上下起了傾盤大雨,眼看約定的時間快到了,我打電話給她,可與她聯絡不上,怎麼辦呢?這時媽媽對我說,你答應別人的事就要辦到,不能失信於別人。我只好冒雨前往。雖然那天我淋溼了衣服,但我遵守了諾言,也獲得了友情。
誠信是誠懇,誠信是守信,誠信是一句承諾,誠信是許諾後的行動。有了誠信,我們的生活就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笑容,多了一份友善。因為誠信,我們的世界會變得更加美好。
5
德國詩人海涅說過:“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明禮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華夏子孫,龍的傳人,繼承它,弘揚它,是民族的召喚,祖國的需要。
中華上下五千年,有多少誠信故事擺在我們面前:古代有孫臏,一諾千金;宋濂,連夜抄書;現代,又有鄧穎超,冒雨赴約;周恩來,按時歸還圖書。這麼多的事例,這麼多的榜樣。他們是歷史長河中一顆顆璀璨的明珠,是人們心中永不泯滅的燈光。可是,時代進步到今天,又有多少人真真正正做到“誠信”?在社會上,小商小販貪小便宜,缺斤少兩;小偷小摸,不勞而獲,偷取別人財物;虛假廣告,謀財害命;有段時間,安徽的“劣質奶粉”就害了多少無辜的幼兒。在學校裡,有些同學作業抄襲,考試作弊,以虛假成績,矇騙父母老師;同學之間不守諾言,答應人家卻又隨意改變。
古人曾說過許多關於誠信的格言,難道古人的話還不能引起我們的重視嗎?
記得去年的一天,我去買筆,回來時,發現營業員阿姨多找給我1元錢。我十分猶豫;到底還不還呢?還,怕阿姨誤解;不還,心裡總覺得過意不去。當我把錢還給阿姨時,阿姨衝我豎起了大拇指,心裡像吃了蜜一樣甜。誠信真好,讓我交上了朋友。
從此,我明白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誠信是一把開啟人們心靈的鑰匙,只有真誠待人,就會贏得別人的信任!
國旗下關於誠信做人的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