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柳惲列傳閱讀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10日

  柳惲是南朝梁著名詩人、音樂家、棋手,以多才多藝著稱天下,其事蹟見於《南史柳惲列傳》。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南史柳惲列傳文言文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到你。

  《南史柳惲列傳》文言文閱讀材料

  柳惲字文暢,少有志行。好學,善尺牘。與陳郡謝淪鄰居,深見友愛。淪曰:“宅南柳郎,可為儀表。”

  初,宋時有嵇元榮、羊蓋者,並善琴,雲傳戴安道法。惲從之學,特窮其妙。齊竟陵王子良聞而引為法曹行參軍,唯與王暕、陸杲善。每嘆曰 “暕雖名家,猶恐累我也。”雅被子良賞狎。子良嘗置酒後園,有晉太傅謝安鳴琴在側,援以授惲,惲彈為雅弄。子良曰:“卿巧越嵇心,妙臻羊體,良質美手,信在今夜。豈止當今稱奇,亦可追蹤古烈。”

  為太子洗馬,父憂去官,著《述先頌》,申其罔極之心,文甚哀麗。後試守鄱陽相,聽吏屬得盡三年喪禮,署之文教,百姓稱焉。還除驃騎從事中郎。梁武帝至建鄴,惲候謁石頭,以為徵東府司馬。上箋請城平之日,先收圖籍,及遵漢高寬大之義。帝從之。徙為相國右司馬。天監元年,除長兼侍中,與僕射沈約等共定新律。

  惲立性貞素,以貴公子早有令多,少工篇什,為詩云:“亭皋木葉下,壟首秋雲飛。”琅邪王融見而嗟賞,因書齋壁及所執白團扇。武帝與宴,必詔惲賦詩。嘗和武帝《登景陽樓篇》雲:太液滄波起,長楊高樹秋。翠華承漢遠,雕輦逐風遊。”深見賞美。當時鹹共稱傳。

  歷平越中郎將、廣州刺史,祕書監,右衛。再為吳興太守,為政清靜,人吏懷之。於郡感疾,自陳解任。父老千餘人拜表陳請,事未施行,卒。

  初,惲父世隆彈琴,為士流第一,惲每奏其父曲,常感思。復變體備寫古曲。嘗賦詩未就,乙以筆捶琴,坐客過,以箸扣之,惲驚其哀韻,乃製為雅音。後傳擊琴自於此。惲常以今聲轉手古法,乃著清調論,具有條流。

  梁武帝好弈棋,使惲呂定棋譜,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第其優劣,為《棋品》三卷。惲為第二焉。帝謂周舍曰吾聞君子不可求備至如柳惲可謂具美分其才藝足了十人惲著《卜杖龜經》性好醫術盡其精妙。

  《南史柳惲列傳》文言文閱讀題目

  5.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惲從之學,特窮其妙 窮:盡,完

  B.為太子洗馬,父憂去官 憂:憂患

  C,惲驚其哀韻,乃製為雅音 制:譜曲

  D.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第其優劣 第:排序

  6.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①竟陵王子良聞而引為法曹行參軍 ②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B.①援以授惲,惲彈為雅弄 ②秦亦不以城予趙 C.①因書齋壁及所執白團扇 ②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D.①惲常以今聲轉棄古法,乃著清調論 ②贏乃夷門抱關者也

  7,下列各組中,分別表現柳惲為政才能和藝術才能的一項是*** ***

  A.①惲從之學,特窮其妙

  ②豈止當今稱奇,亦可追蹤古烈

  B.①為太子洗馬,父憂去官,著《述先頌》

  ②惲常以今聲轉棄古法,乃著清調論

  C.①上箋請城平之日,先收圖籍,及遵漢高寬大之義

  ②琅邪王融見而嗟賞,因書齋壁及所執白團扇

  D.①除長兼侍中,與僕射沈約等共定新律

  ②父老千餘人拜表陳請

  8.下列對文中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錯誤的一項是*** ***

  A、柳惲少年時就很有志向而且多才多藝,善於寫書信,同時具有音樂天賦,曾跟隨嵇元榮、羊蓋學彈琴,很快能掌握他們彈琴的的真謗。

  B.柳惲崇尚孝道,父親去世後,他寫作了《述先頌》,表達他無盡的哀思,後來代理鄱陽相,遇有屬官父母去世就聽憑其盡孝守喪,這些都受到百姓稱讚。

  C.柳惲具有很高文才,武帝參加宴會,必定要下詔讓柳惲賦詩。他曾經與武帝相互唱和,所作詩篇深受讚美,被當時人們爭相傳誦。

  D.柳惲對棋藝有很高的鑑賞水平,他曾受愛好下棋的武帝委託並遵照武帝制定的品評棋藝的標準,評定了二百七十八位棋手的等級,為此受到武帝的誇讚

  《南史柳惲列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5.答案:B.解析:***“父死為憂”***

  6.答案:B.解析:***B兩個“以”均釋為“把”;A中兩個“為”分別釋為“擔任”和“被”;C中兩個“因”分別釋為“於是”和“通過”;D中兩個“乃”分別釋為“於是”和“是”***

  7.答案:C.解析:***A中兩句都表明柳惲的藝術才能;B中①表柳惲孝順,②表柳惲藝術才能;D中兩句都表明柳惲的為政才能***

  8.答案:D.解析:***說“柳惲品評棋藝遵照武帝制定的品評棋藝的標準”,文中無據***


  

南史袁淑傳閱讀答案
舊唐書王叔文傳閱讀答案
相關知識
南史柳惲列傳閱讀答案
南史章昭達傳閱讀答案
南史楊公則傳閱讀答案
南史鄭鮮之傳閱讀答案
南史沈慶之傳閱讀答案
史記蘇秦列傳閱讀答案
史記韓長孺列傳閱讀答案
史記鄭當時列傳閱讀答案
史記循吏列傳閱讀答案
元史廉希憲傳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