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聊齋志異讀後感
白話聊齋裡面有很多故事,《倩女幽魂》就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個故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雙手合上蒲松齡寫的《白話聊齋》,我心潮澎湃,我熱血沸騰,我激動的不得了。***當然這有點誇張!***雙手開啟蒲松齡寫的《白話聊齋》,我的思緒飄到了書中,好像有一位神祕的導遊帶領著我走進如神話般的故事中,好是神奇。
我翻到了《促織》這個故事,看見一個愛鬥蟋蟀的皇帝,為了滿足自己的愛好,不斷的讓百姓進貢蟋蟀。一些官員為了巴結上司,強迫每家每戶按人口派蟋蟀。往往為了一隻蟋蟀鬧的家破人亡。在鄉下,一個孩子不小心把父親千辛萬苦找來的蟋蟀弄死了。為了免於懲罰,竟投井自殺了。後來他變成了一隻蟋蟀,不緊打敗了所有的蟋蟀還打敗了大公雞。孩子的父親把他獻給了皇上才免於受罰。
我翻到《連城》這個故事,看到了雲南晉寧人喬生很窮,但很有才華,得到史舉人的女兒連城的欣賞。後來連城被迫與鹽商之子訂婚,不久連城的了一場怪病,需要中年男子胸口的肉做配藥才可以治療。史舉人許諾誰能做到就把連城嫁給誰。於是喬生毫不猶豫的把胸肉割下來。但連城的病好了之後,史舉人食言,還是把連城嫁給了鹽商。不久連城喬生雙雙死去,後來喬生連城在朋友的幫助下還魂。哪知鹽商賄賂貪官把連城判給了鹽商。連城不吃飯,還要上吊,鹽商沒辦法只好讓連城回家。後來,喬生和連城有情人終成眷屬。
我翻到《考弊司》,看見一次聞人生病了,一個秀才走過來說:“我有一事相求。” 聞人生問:“什麼事呀?”秀才回答:“我們這些人都屬考弊司管轄,按慣例頭一次拜見他的人,都要被割下一塊腿肉,我想求你去說個情。”“你們做錯什麼,要受罰?” 聞人生問。“這是慣例,如果。賄賂些錢,就不必受罰。可我沒錢,你前世是他的祖父,他應該聽你的。”說話之間走進一座城市,來到衙門口。把事說清楚,可被拒絕了。 聞人生不敢說什麼走了出去,來到花圓。聽到秀才的慘叫聲很憤怒。於是來到閻王那把事說清楚,閻王查清楚後處罰了考弊司。
看了這些故事我思緒萬千。在《促織》中,反映了蒲松齡那個社會的黑暗,揭露了封建統治強迫,殘害人民的罪行與百姓生活在那個時代的苦。在《連城》,歌頌了男女為爭取對愛情努力與朝廷的腐敗,隨便賄賂幾下就可以讓一些人苦不堪言 。在《考弊司》中說了考試中的種種腐敗和毛病,就連陰間也如此腐敗。我想蒲松齡一定經歷了許多坎坷,看破了朝廷的腐敗之後才寫出了《聊齋》這本書。
想象,我佩服蒲松齡的想象力,更佩服他對創做的喜愛。這本書另人回味無窮。
篇二
在這個寒假,在閒暇之餘,我也不忘記閱讀。我常常在睡覺前去看一下書,這幾天,我就開始看《白話聊齋》了。
白話聊齋裡面有很多故事,《倩女幽魂》就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個故事。這本書是以《聊齋志異》為藍本,並進行適當的修改、增減,是老少男女都可以看得懂的。書裡講的都是一些人、鬼、神、狐、妖與早些時候的民間群眾之間發生的故事,但是那些神鬼狐魅與人們的醜惡嘴臉相比,似乎又多了一些濃濃的溫情。
《倩女幽魂》這個故事就是講浙江的一個書生出使金華,當無地投宿時,住在了一座荒蕪人煙的寺廟裡。這個廟裡有一個鬼少女,叫聶小倩。聶小倩念在寧採臣是一位正人君子。而竭盡全力解救寧採臣,逃離妖怪的魔掌。後來她倆相知相識,成為夫妻的故事。
讀了這個故事,我認為這些妖怪儘管不是人,但是他們比人更有感情,與那些人間黑暗、官場險惡、醜惡人心相比,他們要好得多。這些故事,表面看上去只是狐鬼精怪的事情,但故事裡卻包含著一層層意思。這些故事有些反對封建社會,官場的腐敗,爾虞我詐;有些是讚美誠實守信,孝敬長輩,吃苦耐勞等優秀品質;有些也是弘揚底層人民反抗統治者的鬥爭精神。
起碼,那些狐魅也會有心的幫助那些正人君子,也會懂得人間的一些親情,也會明理的作出判斷幫助他人,甚至他們才是人間最純潔的、最質樸的,也是最美麗的種類。
即使那些狐魅不被人們認可,但與人類相比,人類又好得了哪兒去呢?那些鬼魅儘管是虛無的,根本沒有的事,但也反映了人們
內心的險惡去告誡人們對待他人好一點,去展示人性的真、善、美。所以,全書的主要內容就是去反映壞人的假、醜、惡,也是在對好人好事的一種讚美。
篇三
小時候看到過電視劇聊齋,感覺很可怕,特別是剛開始有一個燈籠在黑夜中隨風飄蕩,配合著古怪的音樂,我總是把兩耳緊緊塞住。
上了大學,同學借本白話本的聊齋志異,感覺很有些意思,就多少看些,故事很曲折、離奇,但語言優美。可惜沒看完。
終於,工作了以後,我在暑假之餘能認認真真地把它讀完,並寫點自己的感受,與眾人共享。
聊齋志異相傳是落第秀才蒲松齡寫的。他屢次科舉都不中,後來在類似現代廣場之類的地方提供席子和零食,讓人講述平生的奇事、怪事,慢慢地積累,寫成了這本書。
確實,書中多是奇事、怪事,但大致有以下幾個特點:
其一:人和鬼或者的狐的恩怨情愁。對鬼,我們一直再思考,或相信,或反駁,或徘徊。書中有很多鬼,有些鬼,特別是女鬼多以美色獲取男性的陽氣,如李小倩等。這種鬼有兩種結局,一種是受好人的指點轉入正途,一種是被道士等捉拿。受好人指點的多與好人結為夫妻,過起舉案齊眉的日子,讓人很羨慕。有些鬼是討債的。有討金錢債,有討感情債。書中的講述的一個老翁欠別人的錢,對方死後又投生來討債。有討債就有還債。有的是人情債,有的還的是金錢債。一個酒鬼死後,受到別人的友好款待,為報恩自己投生做了這個人的孩子。人情債是最難還的,用這個償還不失為不錯的辦法。比人情債要容易還是是金錢債。書中寫了一個男子借別人一袋糧食,可惜不幸去世,轉世變成恩人的馬,賣了正好是一袋糧食的價值。總之,世界是平衡的,你欠別人的終將還給別人,只是時間和方式的不同而已。
其二:多講因果報應。如某人做了好事,他在遇到困難或者在科舉中會得到別人的幫助。如田七郎的故事。這不但表達了作者的觀點,也教育後人要多為善。因果報應本是佛家教導俗人多為善,可見人們受佛教思想的影響有多重。佛教從漢代傳入我國,因其教義中多有忍耐、遵守等思想,被封建統治者所利用,成為控制人們思想的有利工具。是不是真的有,我不知道。但多做善事,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自己的人生路會越來月寬。
其三,多講色。食、色,人之本性也。在基本的生存滿足後,色就提到日程上來了。在書中,男人都是好色的,只要是漂亮的,不管是人、鬼、狐等,就與之有性。男人的得到色是用自己的才換取的才是正道的。所以就有了“男才女貌”之說。好色並不是不好,但要看怎麼得到性。這就如“君子愛財,取自有道”相類似。有人在別人困難時為,就是落井下石,為道德所不齒;有人以自己的才華吸引異性的眼球,可謂高明。
其四:對孝的提倡。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來為人們所接受和提倡。古有“臥冰求魚”之說。是否真實,我們先不說,就對“孝”我們是提倡的。書中多有涉及。如田七郎的母親就如智者,預言有些事情的後果,讓人佩服,薑還是老的辣。在封十三娘中就是因為張生的孝,十三娘才撮合四娘和張生的婚姻,雖經歷磨難,終花好月圓。孝在古代就是對長輩言聽計從,但在現代它有了新的含義。現在的人多有知識,特別是年輕人和長輩之間在看問題的角度和深度上有很多的不同,就不能簡單要求言聽計從,要在堅持真理的前提下,以和諧為原則。
其五:對科舉的嚮往。雖然作者落第了,但對科舉卻很有感情。某書生家貧,但刻苦攻讀,多高榜提名,衣錦還鄉。可見作者對科舉還是在乎的。科舉從隋唐建立以來,隨著時代的變遷,中舉是人數不斷增加,這不但普及了教育,同時也擴大了統治階層。中舉以後就屬於地主階級,也就是統治階級,為維護自己的統治會添磚加瓦,很少有自斷生路的。但科舉也對知識分子有很多的束縛作用。科舉內容單一,沒現實意義,多以八股為主,雖然有過改革,。但終被統治者所不認可,自然也不能在社會上留存。八股方便統治者控制人們的思想,鞏固其統治,何去何從是禿子是頭上的蝨子明擺著。
其六:文字簡潔優美,評述得當。古人多講求意境美,所以對周圍的環境的描寫很下工夫,讓事物發生在合適的環境。每個故事後面都有作者對其的評價,可長可短,褒善貶惡,讓人真切感受作者的觀點。
距讀寫書,多讀些好書,多深思一些事情,對自己的文筆、人生都可謂益處多多。真心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把書讀活,讀透,讀薄。
學弈讀後感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