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連黏隨是太極拳的技術核心
太極拳是中華武術,在練習太極推手時,大家應該熟悉沾連黏隨,,太極拳的運動特點柔和緩慢,用沾勁保持招式連綿不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太極拳的本質是門武術,其中,想要提高太極技擊能力,就要熟練沾連黏隨技法。
在武術搏擊中,其技術方法無非是各種打法——踢、打、摔、拿,各個門派都是如此。太極拳除了這些技術手法外,還有自己的特點,那就是“沾連黏隨”。
在散手和推手中,如果體現不出“沾連黏隨”的特點,就不是太極拳。所以,“沾連黏隨”是太極拳的核心技術要求。
在太極拳實戰中,運用沾連黏隨的特點,一直保持自己的勁法,並沾住對方,使對方失去技擊能力。
那麼,什麼是“沾連黏隨”呢?沾,就是沾依,也就是順隨。不能沾依,就不能順隨。太極拳捨己從人的功夫,隨曲就伸的技術,吞吐開合的特點等等,都是以“沾”為前提的。
而做到“沾”,首先要求的是輕靈。沒有輕靈,就不能沾依對方。在自然界中,也是隻有輕的東西才能夠沾依在別的東西上,比如飛絮、細雨、羽毛,而重的東西是不能沾在別的東西上的,只能是砸、撞。所以,沾字本身就有輕的意思。
太極拳初步的功夫,就是要輕柔
太極拳初步的功夫,就是要輕柔、輕靈、鬆沉、順隨,這是做到“沾”必須的一個過程。只有輕,才能做到“沾”。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只有輕靈了,才能像羽毛一樣沾依在對方的身上。更重要的是,只有輕,才能聽出對方的勁路。
黏是沾的進步作用,是沾的深化,黏比沾更有主動性,讓對方無法擺脫,走不掉,甩不開,束縛住對方。
處於被動地位,也就是拳論中說的:“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黏。”黏,能使對方的勁力被控制,勁源被控制,身體的整體平衡被控制。黏,不僅僅是輕了,而是又鬆又沉,又輕又重,不緊不慢,隨方就圓,隨輕就重,隨曲就伸,因敵變化。
這是真正的“捨己從人”,是太極拳的特點,其他的拳種是沒有這個特點的。我認為,黏字是最能體現太極拳特點的,這也是太極拳用虛、用靜、用柔,後發制人的一個特點的體現。
連,在字面上是好理解的。練拳時要連綿不斷;在推手練習時,雙方之間你來我往,也是連綿不斷的。這種連綿不斷是陰陽變化的連綿不斷。
自身練拳是內與外、上與下、剛與柔、鬆與緊、虛與實的連綿不斷的變化;推手練習時,是雙方之間攻與防、走化與黏隨的連綿不斷。所謂的“一靜無有不靜,一動無有不動”,“似動猶靜,似靜猶動”,這是“連”的一個特點。
太極拳“沾連黏隨”很像蛇進攻的特點,蛇在攻擊對方時,手段就是纏繞、連綿、柔韌。陳鑫說:“太極拳,纏法也。”也是體現了巨蟒纏身的攻擊特點。
纏是外在的形體動作的體現,黏則是內在勁力的體現,是一種意識。意識可以轉換成勁力,而勁力的形成必須是意念的長期訓練。這是太極拳的練習特點——用意不用力。
連,還有另一層意思,就是勁力要綿長。太極拳的勁力不是短勁,不是寸勁,而是要綿長。這也是太極拳區別於其他拳種的地方。太極拳很少發力,這就是為了勁力的綿長,體現了蛇的特點。
隨,就是捨己從人,是順隨,造成“我順人背”。太極拳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我順人背——我順隨,對方不順隨。這個“隨”,好像是隨著對方,跟隨對方,但是要自己處於主動,對方處於被動。
太極拳是先沾依,在沾依中走化。走化必須要順隨,在順隨中走化。順隨,有形體上的順隨,意氣上的順隨。
“沾連黏隨”也體現了太極拳外示安逸的特點。安逸,當然是順隨的。如果是衝撞的、動作激烈的、躥蹦跳躍的,就不是安逸了。外形是安逸從容,心中則是沉靜。
“沾連黏隨”又是一個整體,往往是沾中有黏,連中有隨,“沾連黏隨”是不能截然分開的。古人闡述拳理,往往是要言不煩,“沾連黏隨”這四個字,就全面地表述了太極拳的特點和練習方法。所以,我認為,“沾連黏隨”這四個字,無論是在推手中,還是在散手中,都是要體現出來的。
當然,“沾連黏隨”在散手中的體現,要比在推手中的體現難得多。散手的速度非常快,招式變化莫測,所以,要想沾黏上對方,隨上對方,是很難的。
太極拳的沾黏不僅僅是手臂的沾黏,還有身體的沾黏,比如陳式太極拳推手,不僅手上相接,腿腳也要互靠相連,這就是在訓練下肢的“沾連黏隨”。
現在,人們練習太極拳往往體現的是手上的“沾連黏隨”,我認為應該是全身的“沾連黏隨”。在推手訓練中,兩個人是以腰為主宰,全身上下的“沾連黏隨”運動,不僅僅侷限在手臂的“沾連黏隨”。
這種全身上下的“沾連黏隨”運動,就像聯動的機器齒輪,主齒輪一動,其他的從動齒輪自然轉動。拳論說“節節貫串”,就是對此的描述。
“沾連黏隨”就是太極拳技術特點的核心。如果不充分地理解這一點,不把它練到身上,那就談不到太極功夫。沒有“沾連黏隨”的技術,就不是太極功夫,只能是旁門。
太極拳的借力打人、四兩撥千斤、後發制人等等,其核心的東西就是“沾連黏隨”。而“沾連黏隨”的獲得,就是要輕靈、鬆沉,能夠聽勁,然後才能懂勁。
懂勁後,越練越精,默識揣摩,才能達到神明的境界。這時,在散手實戰中,才能真正做到“沾連黏隨,從心所欲”。
太極拳沾連黏隨的感覺
一、在技擊模仿、“無人打影”中感悟
武術的原始皆是單個動作的練習藉以防身、技擊,太極拳也同樣有其豐富的技擊內含。太極拳發展至今,不管是傳統套路,還是現代套路,所有的拳勢無一不是原始的技擊戰術的模仿,這是其永遠不變的定義。
所以在起初,我們通常都會模仿各位前輩的動作,不管怎樣還是可以有所學習的。
因此,要練好太極拳的套路,一個重要的路徑就是“應先學會動作,明白其技擊作用,才不至於隨便畫弧,練糊塗拳”***孫祿堂語***,弄清拳勢的技擊內含,在技擊模仿中“無人打影”,既有助於引領動作的準確規範,也有助於對於沾、沾、連、隨技法的想象。
如摟膝拗步勢,兩手之間形式上是一領一隨的關係,實質上是領者防,隨者攻,兩者是一防一攻,一主一從。“一主一從”一層意思是對方來攻是主,我隨而防之是從;另一層意思是前摟手是主,後推手是從。
主從之間是主不令,僕不從;主有令,僕必從。走架時,這一主一從即如推手中的捨己從人,隨曲就伸,不丟不頂。前摟手能與對方沾得住,後推手與前摟手又似一線牽連,跟得緊,隨得上,這就是有主有從。
主者要與對方沾、沾、連、隨,從者要與主者沾、沾、連,隨,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攻防效益。而在定勢時,才能趁對方站立不穩,走出一個“引進落空合即出”。
二、在開合屈伸中感悟
太極拳是以開合屈伸為主體的運動
太極拳是以開合屈伸為主體的運動,太極拳的實質是“開合二字盡之”。開合既有有形的開合,也有勁意上的開合。因此,開合是開中有合,閤中有開。推手中利用開勁可達到入對方內門,利用合勁可乘敵去而合,造成對方之背勢。
而走架時,所謂的開中有合,閤中有開,即是沾、沾、連、隨之開合。如白鶴亮勢,兩臂合抱即為形合;兩臂由擠靠轉為開勢即為形開;而在勁意上,兩臂卻始終不離“沾,沾,連,隨”。開時,兩臂勁意相吸;合時,兩臂勁意相斥。
這種相吸相斥的合,即成離心力與向心力的開合相寓,即成開中有合,閤中有開的彈性開合。這其中,兩臂之間勁意上的沾、沾、連、隨是開合相寓的重要紐帶,若沒有沾、沾、連,隨作用的想象,開則是散開,合則是無彈性之合。
三、在與空氣摩蕩、與空氣如水的阻力中感悟
太極拳是練習放鬆的拳術,練到一定階段,全體鬆透,會敏感地覺出在空氣中運動的摩蕩,覺出空氣如水一般的阻力。原因是兩臂已鬆沉得極為沉重所致。如到此地步,就會在搭手間與對方沾,沾不脫,使其進退不得力。
而走架時能夠覺出空氣或空氣如水的阻力。同樣也能得到似推手的實感實效,做到能與空氣或與空氣如水的“沾、沾、連、隨”。如雲手的雲轉即是在與空氣、空氣如水的圓轉摩蕩中與之“沾、沾、連、隨”。
單鞭即是在與空氣、空氣如水的前進的阻力中與之“沾、沾、連、隨”。而走架時,越是鬆沉,兩臂在與空氣、空氣如水的摩蕩中越是纏纏綿綿,沾沾不脫。
總之,走架時要感觸沾、沾、連、隨之技,所有的練習都離不開"無人打影"這一重要環節。
我們可以把與空氣或空氣如水的摩蕩、阻力看作是與對方交手,也可把手足、肘膝,肩胯的相吸相系看作是與對方互探虛實,相互走,沾的借力打力,又可把開閤中的綿綿不斷看作是與對方“沾沾”,把勁如抽絲看作是與對方的“連隨”,這些,都會使走架練習獲得與推手相類似的技巧和妙趣。
沾連黏隨是太極拳的技術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