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民間傳說故事
新疆地處祖國西北邊陲,擁有獨特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七聖人麻扎的傳說
在鄯善縣火焰山南麓的吐峪溝口,有座典型的伊斯蘭教麻扎,今人稱為“七賢墳麻扎”。這座麻扎園中有幾百座單體麻扎,其中那頂穹隆頂的麻扎更加神祕。七賢墳麻扎是新疆伊斯蘭教徒的聖地,僅次於塔克拉瑪干沙漠中的奧當麻扎,成為穆斯林景仰的聖地。
七賢墳麻扎的主體當然是埋葬的七個聖賢。據當地守護麻扎的長者說,伊斯蘭教進入吐魯番盆地時,五個波斯來的傳教士在困苦中遇到了山峽中一位當地的牧羊人,牧羊人救助了他們併成為當地第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人,同時,牧羊人的那條牧羊犬帶領傳教士走出困境,最後,五個傳教士、那個牧羊人和那條牧羊犬死後都葬在了吐峪溝的洞穴裡,形成今天的七賢墳麻扎***這個傳說廣泛流傳於吐峪溝鄉一帶***。
其實在這個傳說前還有一個普爾熱瓦爾斯基記載的版本。在羅布泊沒有乾涸前,羅布泊岸邊的阿不旦村有座用蘆葦和胡楊木搭成的四方形建築。居住在那裡的羅布人中有這樣一個傳說:古代有6位伊斯蘭聖賢帶著一條狗從和闐來到羅布泊,在給當地的伯克傳教後向北邊的山洞去了。路上,他們被異教大軍盯上並追殺他們異教大軍依狗的腳印追蹤,於是,他們就砍掉了狗腿。但那條狗仍然不離開主人,最後狗在山洞的門口變成了化石,繼續守護著主人***這個故事是普氏在羅布泊探險時由羅布人那裡聽來的***。
實際上,這兩個傳說同出一轍,6個聖賢中有5個是傳教士,一個是牧羊人,他們去的羅布泊北邊的山洞就是吐峪溝的山洞。如今,在吐峪溝的山洞中仍有6座墳墓和一塊犬狀石,據說,那石就是那狗。
:沙埋古城
普氏還記載過一個他在塔里木河邊聽說的關於一個叫“庫太克夏赫裡”的古城的傳說。
當地居民說,當年這個城市規模巨大,百姓衣食無憂,他們信奉佛教,佛寺富麗堂皇,連柱子都是用金子裝飾的。當伊斯蘭教從城邦國家向沙漠小村擴張時,有一個狂熱的傳教士來到這裡,鼓勵大家接受穆罕默德的教誨並皈依伊斯蘭教,但全城百姓堅決抵制。於是,傳教士就向天神禱告,這時,古城上空電閃雷鳴、狂風大作,風沙彌漫,把這個不信天神的城市湮沒在沙海中。
但當地的百姓說,那個城堡裡的居民並沒有死,據說他們仍然靠吃一種叫羅布麻的植物在延續後代,而且他們老聽到沙漠下面有雞的驚叫聲
:“新疆”的由來
今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之稱為新疆,始於清代,1755年***乾隆二十年***清政府平定了天山北路的準噶爾部,1759年又平定大小和卓,天山南北全入清朝版圖,歸伊犁管轄。對當時清政府而言,是新開闢的領土,故習慣上被稱為“新疆”。1884年***光緒十年***將伊犁轄區改建為新疆省,新疆成為正式政區名。
我國曆史新收復的疆土泛稱為“新疆”的,可追溯到宋金時代。紹興九年***1139年***宋金和議,金朝同意歸還陝西、河南地。南宋下詔日:“詔新疆縣令自今並差文臣。自建炎間,始置武令。劉豫因之。論者以為不學而從政,民間被害甚眾,故複用文臣。”***《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130紹興九年七月甲申***紹興九年十一月己卯,上諭輔臣日:“新疆百姓凋敝,無往年十之一,而官吏患如舊,何以贍之。可令遂路監司並省,庶寬民力。”***同上書卷133***以上兩處“新疆”指新收復的河南地。
紹興十年正月癸巳上諭秦檜日:“新疆各宜屯兵以守,得之雖易,不可以易失之。……”又日:“陝西弓箭手最為良法。神宗開邊,當時甚盛。今聞其法浸弛,官司擅行役使,宜嚴行禁止。”***同上書卷134***此“新疆”又指新收復之陝西地。
由此可見,用“新疆”一詞來泛指新收復的疆土,已有很悠久的歷史。
給老婆的保證書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