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著名詩人陰鏗生平簡介
陰鏗,字子堅,南北朝時代樑朝、陳朝著名詩人、文學家。鏗幼年好學,能誦詩賦,長大後博涉史傳,尤善五言詩,為當時所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陰鏗生平簡介
陰鏗生於511年,卒於563年,字子堅,他的老家位於今天的甘肅。陰鏗是南北朝時期樑朝的著名詩人和文學家。因他的寫作風格與何遜很類似,後來人將他們二人並稱為“陰何”。
陰鏗是樑朝左衛將軍子春的兒子。詩人陰鏗簡介提到他從小就非常的聰明懂事,在他五歲的時候,一天就能背誦非常多的詩詞歌賦。在他成長的過程中,瞭解並且學習了許多的歷史文化,他非常擅長寫五言律詩,而且被當時的人們極度重視。在一個寒冷的冬天,陰鏗曾經與朋友一起喝酒,賞賜了一杯酒給從來都沒有喝過酒的僕人,大家都笑話他多事。到了侯景之亂,陰鏗曾經也被抓住過,但有的人將他救走了,他不解並問其緣故,才知道那人就是他賜酒的僕人。
天嘉中年,陰鏗成為了興王陳伯茂府中錄事參事,他的文才被陳文帝所讚揚。陳文帝非常賞識他,最後晉遷他為晉陵太守,員外和散騎常侍。陰鏗大部分的詩歌都是在寫景物,尤其擅長寫江上的景色,展現了江陵一帶的自然風景。而且他在詩歌的修辭和聲律上都非常的用心。在斟酌文字的時候,也非常重視整篇文章的完整。陰鏗在詩歌方面的造詣很高,對唐代的詩歌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陰鏗有三卷文集流傳至今,供後人學習。無論是他的文學造詣,還是他的為人處事方式,都值得我們後人所學習。
陰鏗詩的風格
陰鏗是南北朝詩人,出生於官宦之家,因此從小與官員們相聚一處,五歲就會寫詩,加之十分愛好學習,很快為眾人熟知,長大後深得陳文帝賞識,多次升遷,但是因為其祖父和父親仕途中的不良記錄給陰鏗帶來很多的阻礙,所以他的詩歌暗含悲情色彩。
他飽讀詩書,所以可以寫出各種各樣風格的詩,但是最擅長五言律詩,內容以寫景是其最愛,也最拿手,見景便能賦詩,在所有的景物中他又最愛江上。他的祖父一代便遷居南平,長江一帶江上景物尤其多,所以對他的詩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比如陰鏗的《晚出新亭》一詩就是描寫江上景物的代表作品,也是陰鏗詩的風格的典型作品,這首詩是詩人獨自遠行,行於江上路過建康時所見到的景物,詩人借景抒發自己遠行的悲傷和孤獨,美麗的風景下面暗藏著悲傷,形象而不拘泥。
陰鏗詩常用江景來寄託各種情感,如離別、鄉愁和深閨的寂寞等,他的詩處在永明體和近體詩風格之間,不同於以往那些官體詩的形式特點,屬於清新流利的型別,他很講究字句之間的推敲,篇幅的設計也很嚴謹,注重修辭和聲律的使用。他詩的藝術風格和何遜存在共同之處,兩人合稱“陰何”,對唐代的詩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陰鏗詩的風格不同於同一時期那些豔俗的官體詩,他自成一派,清新健拔,情感豐富,追求的是另一種高尚的詩歌境界。
陰鏗的故事
據《陳書》所載,在某個天寒之日,陰鏗與賓友共聚飲宴,宴會間留意到一直負責斟酒的僕人沒有喝過酒,但似乎有想喝酒的樣子,於是命人把酒炙熱並贈予那名僕人,在座的賓客都笑陰鏗多事,陰鏗卻說:“我們每天都酣暢地飲酒,而這個滿天都手拿酒杯的人卻不知道酒的味道,實在沒有道理。”後來侯景之亂爆發,陰鏗被賊人所擒,卻有人將他救走。陰鏗詢問那個救自己的人,才知道那人正是以前曾被自己賜酒的僕人。
《世說新語》的〈德行篇〉中,有一段記載:“顧榮在洛陽,嘗應人請,覺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輟己施焉。同坐嗤之。榮曰:‘豈有終日執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後遭亂渡江,每經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已,問其所以,乃受炙人也。”故事與《陳書》中陰鏗的經歷幾乎一模一樣。餘嘉錫便懷疑陰鏗的故事,是由後人根據顧榮的事件附會而成的。
猜你喜歡:
南北朝著名詩人陰鏗生平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