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材料解析題答題方法
高考歷史材料解析題的基本特點是提供新材料、設定新情景,讓同學們運用所學知識去觀察、分析,進而對相關問題作出正確的解答。但是材料解析題要怎麼答呢?以下小編蒐集整合了一些歷史材料解析題的答題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如下:
一、 認真閱讀材料,弄清題意,明確中心。
讀懂材料是解答題目的前提。要仔細閱讀、理解材料,切忌不看材料,跟著感覺走,想到哪兒寫到哪兒,直接憑感覺答題。我們必須從提供的材料中儘可能地收尋“問題”資訊,即進行“材料處理”的過程。必須學會從材料所反映的內容中尋找解題的切入點,如: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這為我們下一步將材料與教材結合得出答案打下基礎。
閱讀材料應該分成兩個層次:***1***泛讀,先把材料的大致意思看懂。***2***精讀,注意材料中提供的每一個重要資訊。如材料的出處、時間等往往給我們一起提示作用。
作為材料,一般可分為三類:古文***文言文***、現代文、譯文。
***1***古文***文言文***。對文言文材料應結合漢語知識及課本相關內容,弄清材料意思,不應像在語文課那樣字斟句酌,一字一句翻譯,只要瞭解全文大意,能提煉出有效資訊即可。
***2***現代文。現代文材料的閱讀一般文字障礙少,重要的是弄清材料的立場、思想、觀點等。
***3***譯文***歐化文***。由於西方人的思維方式、表達方式與我們有一定的差別,加上作者的立場、觀點、意圖比較隱蔽,特別是一些檔案、條約、回憶錄等充滿外交刺令和故意隱瞞其真實意圖,更需考生細心觀察,思考、辨別、提煉出材料觀點。
二、回顧教材,歸類對號,落實章、節、框。
題目中所給的材料一般都是在平時學習當中很難接觸到的,當時沒有見過的材料背後必然至少有一個學過的知識點。任何材料雖千變萬化,但都離不開用教材中的基礎內容來解答,完全脫離教材而考查“能力”是不可能的。讀題時必須判明答題要用教材哪些章、節、框的內容,縮小範圍,根據題目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組織某方面的知識,更好地進行知識遷移。所謂“材料在書外,答案在書內,”將材料分析透徹,注意回想它與教材哪段歷史有關。同時,根據題意扣緊教材知識,不漫無邊際,無從思維作答。所以,應讀懂材料,瞭解材料大意後,根據材料意思總體把握分層作答,如果是多則材料,應先弄清各則材料之間是何關係?材料觀點是否相同。這類題型不分層次難以深分析,且答案要點不全,得分數值不高。
可見回顧教材的作用:***1***幫助理解材料提供的資訊;***2***幫助判斷材料觀點正誤;***3***幫助解答問題。
三、組織材料,確定要點,擬定提綱。
審完題後,我們應根據題目要求,迅速擬定答案提綱,這是解題的重要環節。材料式問答一般屬“小切口——深分析”的題型,學生如果想到哪兒就答到哪兒,往往會造成層次不清,條理不明,丟三落四現象。所以,審題之後要構思,擬定提綱,以便做到心中有數,要點齊全,層次分明。一般來說,提綱要包括:答題層次,每層要點,詳略之處等。
提綱應力求簡潔:***1***明確列出有幾個小問題,每個小問題包括幾個要點,每個要點使用哪些關鍵語。***2***設計答案在卷面上的位置,為下一步的規範作答奠定基礎。
四、解答問題要力求做到提示化、段落化、要點化、序號化,讓人一目瞭然。
1、提示化。寫出答題的提示語,表明所答問題的指向。回答時,每一小問寫清楚答的問題,即答題提示語。其規範格式。例如:影響是﹍目的是﹍。這樣答卷不僅給閱卷老師帶來很大方便,而且答題一清二楚,一目瞭然。
2、要點化。答題儘可能用課本語言和觀點,史實準確,經提煉概括,使答案嚴謹慎密,言簡意賅。不能把課本內容整段照抄或任意發揮,空話連篇。
3、段落化。把題目分若干層次,大題化小題,每層一個自然段。
4、序號化。答案行文或按時間先後,或按空間順序,或按性質歸類,依此展開,且在每要點前標明序號,使答案層次分明,條理清楚。
五、認真作答,注意格式,書寫規範。
總之,材料解析題是高考歷史的主要題型之一,解答好這類題型對學生的學習有著現實的意義。也是適應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切口——多層次——深分析”模式的材料解析題的解題方法與技巧的需要。因此在日常教學中必須加強學生這類題型的訓練。
蘇教版七上歷史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