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複習課教學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3日

  教學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推動了重大的科學技術進步。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由於新課程教學內容的變更,體現出要突出重點擯棄“繁、難、偏、舊”的精神,因此考試內容也將順應這種變化。文綜測試旨在全面考核考生的人文知識及其基本素養、重視認識問題的思維過程、注重考核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基本精神不會改變。

  試題在選材和設計上追求的目標是:①引導學生關注當今人類生存與發展程序中的重大問題;②關注社會發展和我國國情;③注重運用政治、歷史、地理各學科知識分析、闡釋、評價實際問題;④啟發和展現辯證、鑑賞、邏輯、推斷、論證等研究性思維過程。

  為此我們在複習中應反思:

  1、終極性目標與階段性目標的兼顧

  《考試說明》中提出的能力要求畢竟是終極性的,即應該達到的要求。但是在複習過程中應該考慮如何分階段來達到,制定階段性目標或稱之為過程性目標,我們對於知識的複習按章節安排都是胸有成竹的,而對能力的形成和思維訓練,如何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地去培養,恐怕就考慮得不多了。

  能否對能力的目標要求也進行一番分析,按其發展規律,結合知識內容,予以細化呢?當然各階段應有所側重,既有階段性,也要有連續性。複習安排建議:

  2、一般性要求與測試性要求的結合

  平時課堂教學,在能力或方法的訓練中,多為一般性要求,是為了適應水平考試而設計的題目;而高考是選拔性考試,需要綜合性強、新穎靈活的題目,立意要獨特,情境要新穎,設問要靈活。因此在複習過程中,就應該設計一些符合高考要求的、測試性題目讓學生去思考,並分析命題意圖,確定解題思路,以獲得解決測試性試題的體驗。

  由於今天的高考更重視思維過程,所以在複習中讓學生多想想為什麼?怎麼得出的結論?進行思路的交流討論是十分必要的,這也是測試性要求的特點。

  3、基礎性訓練與提高性訓練的選擇

  按照平時教學所做的練習屬於基礎性或常規性的訓練,它只能解決一般的運用知識、聯絡實際、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加強對要點的記憶,在能力形成過程中屬於基礎層次。從高考要求看,需要在基礎上的提高,這就要有選擇的做一些提高性的練習,但並非追求偏題、難題。高質量的試題並不一定是難題,體現能力要求的試題往往運用的就是基礎知識。

  4、系統性知識與專題性知識的綜合

  能力的載體是知識。在平時教學中,運用系統性的知識居多,但在複習過程中,更需要經過整理加工後的知識,即專題性或綜合性的知識,其本身就是經過綜合後的專題,它可以體現不同知識的重組、相同知識的歸納、相似知識的遷移、相關知識的聯絡。這些運用知識的過程,就是思維的過程,也是能力的提高過程。在複習的第二階段或第二輪,就需要專題複習,也正是提高能力的重要階段,這是不可忽視的。

  高考複習還要重視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抓住內容的地理性,如地理背景、地理意義、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等。對教材中的大量實際材料,包括案例在內,並不一定要掌握,重要的是這些材料說明了什麼問題?要學會分析問題的方法和思路。

  再有學生複習中不要把知識絕對化,更不要死摳教材中的某句話、某個詞;不要把教材中的內容隨意加深和擴充套件,學生在複習中應該掌握運用知識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思路,會思考,會運用,而不是堆砌積累加深知識。複習的導向直接關係到複習的效率,科學的方法才會有理想的成績。

  二

  一、首先對高三整個學年複習有一個年度計劃。高三地理複習一般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按教材的順序梳理知識,形成知識網路,這是重點,一般在次年的一月底前完成,這一階段複習的內容是基礎,要“紮紮實實”,不可盲目追求進度;第二階段是專題複習,時間為一個月左右,時間短,任務重,專題的個數不能弄得太多,內容要精,打亂常規的章節,對知識進行重組,尋求聯絡,側重於能力的培養,;第三階段主要是精講精練,目的是查漏補缺,調整心態,做好考前的準備。

  二、 認真備課上課,貫穿在我整個地理教學工作中 。我深知有付出就有收穫,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認真對新教材研討、認真研討近幾年高考文綜卷“地理部分試題”,從而提高地理教學水平。同時,重視地理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源於基礎,準確、全面、靈活掌握考點基礎知識,往往是最能體現學生的解題素質,缺乏必要的知識,就談不上進行一定的判斷、推理、分析、綜合。高考不可能脫離知識去考查能力,考題是對知識點的“抽樣”,通過能力去解決問題。不掌握知識,便談不上能力,知識是能力的載體,離開基礎知識,能力便成了空中樓閣,拋開基礎知識,能力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此,這一年來我不僅要求自己對基礎知識熟爛於心,同時時刻都在瞭解學生,如學習地理的基礎和興趣。針對學生基礎十分薄弱的實際狀況,認真分析學生學習地理的心態和方法等方面,從而,有針對性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提高地理課的教學質量狠抓學生的基礎知識,以此培養其能力。

  三、精挑細選練習題 ,以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四、狠抓課堂教學,向課堂四十五分鐘要質量。充分理解習題的作用,設計好練習,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思考。一方面,課堂上體現教師的引導,學生的主動學習過程。放手讓學生探究,動手、動口、動眼、動腦。針對教學重、難點,選擇學生的探究結果,讓學生進行比較、交流、討論,從中掌握知識,培養能力。然後,讓學生練習不同坡度,不同層次的題目,鞏固知識,形成能力,發展思維。最後,儘量讓學生自己小結學到的知識以及方法。以求讓學生具備地理解題能力;另一方面,恰當的處理作業,對於難題,老師講解後,讓學生作為書面作業並寫出思路及解題過程,對於中檔題和有答案的題目,要求學生說出選擇題的理由,綜合題的答題提綱,這樣,既能摸清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又能鍛鍊學生答題的思路。可謂一舉兩得。

  五、關注學生心理變化,及時地給予引導和幫助促進了地理的學習。特別是文科學生,對地理這一學科有一個恐懼心理,再加上高三壓力比較大,一旦處理不當會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我就利用了多種途徑,使他們樹立信心,消除恐懼。

  六、有始有終,絕不放鬆考前衝刺階段的教學工作 。在此環節,一需要引導學生迴歸教材,通過回想教材內容,理清思路,適應高考。二需要訓練學生答題技巧和方法。避免不必要的丟分現象。第三,考前衝刺階段,“文綜”進行了有重要意義的週週測試。老師及時地從綜合的角度、解題方法技巧等方面,進行查漏補缺的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另外,此時期,學生的學習狀態極不穩定。老師要時刻關注學生心理和身體健康。發現問題就要及時溝通,幫學生調節好狀態,迎接高考。

  個人的知識和業務能力在反思、總結中才能得到不斷地積累和提高。以上就是我這一年中的收穫和不足,我會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正確審視這些反思,揚長避短,力求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做得更好,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

  三

  這個時間段我校高三進行了金太陽聯考,針對我所教班級的成績分析和試卷講評,結合整個高三級地理科情況,我覺得高三地理科的複習已經達到了白熱化階段,試卷如雪片般飛向學生。這個時候對學生做題方法和細節規範方面的引導至關重要。針對學生答題中存在的問題,作如下反思。

  一適當迴歸課本。由於我校學生地理知識基礎薄弱,從學生答題情況看基礎知識丟分較嚴重,在紛繁複雜的試題面前,如果學生對知識掌握不熟悉,對原理理解不深入,對概念瞭解不全面,對地理概念的內涵與外延不理解,往往思維受到制約,從而影響答題正常發揮。所以,這個階段,學生不僅要應對好考試更加需要在考試之後靜下心來,分析得失,迴歸課本,梳理基礎知識。

  二引導學生,活躍思維能力。在如火如荼複習考試中,學生由於認知的疲勞,往往會造成較多的思維定勢。比如學生經常在考試中照搬最近老師在課上講的知識點或試卷評講中常提到的答案,而沒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三引導學生正確引用地理專業術語,規範表達。許多學生由於審題不認真,表達不準確,加上沒有應用專業術語,從而難以表達出準確的含義,難以按照試題的要求答題,當然不可避免地造成不應有的丟分。這個時候,教師在試卷的評講中一定要根據學生答題的具體細節加以引導指正。

  通過對學生在平時考試情況的總結以及對複習策略的反思,可以加深對地理複習的認識,有助於學生在複習中不斷地發現問題、彌補漏洞、糾正錯誤。作如下總結。

  一紮實地理功底,構建以主幹知識為框架的知識體系

  首先要重視複習基礎知識,準確、全面、靈活掌握考點。只有具備了基礎知識,才可能從事這方面的思維活動;缺乏必要的知識,就談不上進行一定的判斷、推理、分析、綜合。因此,能力源於基礎。比如2011年廣東高考歐洲的城市、太陽高度、氣候等等,無一不是在基礎知識上做文章。2012年廣東高考關於長三角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考查對“城市化問題”“氣候、河流知識”“工業選址及其區位因素分析”“降水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城市選址及其區位分析、地理位置評價說明”等都體現了對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二重視地理能力的培養

  1.地理計算能力。用數字說明地理、描述地理,可增加地理的精確度,運用數字是研究地理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學習地理要具備一定的計算能力,如時間、日期、太陽高度、海拔、氣溫、氣壓、人口增長、地理資料的統計等,都涉及到計算問題。地理計算實質是地理與數學的綜合,是在地理原理指導下的數學運算過程,其中掌握地理原理是培養地理計算的關鍵。如10年廣東高考中的“地方時、緯度”的計算、綜合題中降水量資料統計圖的判斷和簡單的推算等。

  2.讀圖分析和空間思維能力。以圖為載體考查地理知識是地理學科的一大特點,12年廣東卷中地理學科幾乎每題備有圖,包括“曲線圖、座標圖、經緯網示意圖、區域圖、資料統計表”等形式。因此,在複習時必須要求學生圍繞地圖展開,學會讀圖和用圖,將相關知識點落實到地圖上,養成良好的讀圖、用圖習慣,十分注重在複習中的圖文轉換訓練,構建空間概念,擴充套件空間想象,進行空間思維。讀圖,用圖,主要掌握五點:①明瞭各類地圖的構成和表達方法;②會從圖中讀出相關資訊;③會用地圖表達相關資訊;④會判斷地理區位;⑤會運用地圖的直觀性,解答抽象的地理問題。

  3.地理資訊的提取與處理能力。教學時要有意識地強化審題過程中的地理資訊提取以及進一步的判斷、推理、歸納、分析等資訊處理能力,平時訓練要重視資訊提取與處理的過程,不能只看答題結果。

  4.知識遷移能力和地理表述能力。地理學科具有實踐性和綜合性的特徵,地理學科注重對規律、原理的實踐運用。表述不準確也是高考中失分較多的一個因素,因此教學中,要注意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儘量使用地理術語。這就要求對一些綜合題的答題模式進行鍼對性的歸納和整理及對學生進行反覆訓練。

  三重視審題和解題技巧的訓練

  要提高成績,必要的練習是需要的,但不能搞題海戰術。應注重解法的指導。

  1.選擇題。主要方法有比較法、排除法、圖解法、計演算法、分析法、聯想法。

  2.綜合題。要求在每次練習時,都必須保持卷面清楚;回答條理清晰。在教學中,往往不是教師的忽視,而是學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有的學生認為等到臨近高考或高考時注意就行了,實際這種不良習慣已養成,在高考那種緊張的氛圍中,這種不良習慣會不知不覺地"復原"。所以在平時教學中必須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具體做法有:第一,慢審題,快答題。就是讓學生一字一句地讀懂文字材料和題意要求,一個圖例一個註記地看清圖幅內容,然後提取有效資訊,並根據掌握的知識、技能、方法進行整合形成答案,最後較迅速地規範書寫。慢審題有兩個作用,一是找出"題眼",即解題鑰匙,二是找出最有效的資訊。

  4、答題訓練 在此環節,需要訓練學生答題技巧和方法。避免不必要的丟分現象。如: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審題、做題、反思與總結;在答題技能與技巧上,訓練學生“獲取和解讀資訊”的技能與技巧,訓練學生熟練簡答題答題的思路和方法,形成答題的基本模式思維、應用、語言;同時,要學會使用標準答案。

  總之,高三地理複習要讓學生多想、多思,在想、思的基礎上,加強看和練的針對性,教師要號準高考的脈搏,切實落實雙基,培養學生答題的策略意識,形成良好的考試心理,在平時的訓練中,一定要體現"平時是高考,高考是平時"的訓練思維,把學生置於一種模擬的環境,對答題速度、答題規範做出嚴格要求,這樣才能使學生適應高考,取得好成績。

高考地理必考考點
高考地理教學反思
相關知識
高三地理複習課教學反思
年月日的複習課教學反思
小學數學複習課教學反思
高中心理健康課教學反思
高三地理複習教學總結
高三地理複習教學工作總結
高三地理複習教學案例
新課改下高三地理複習方法
人教版高三地理複習提綱有哪些
準高三地理複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