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祛溼方法
現在是夏秋交替的季節,這個時候雨水多,氣溫高,很容易導致人體溼氣重,那麼,這個季節改如何祛溼呢?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歡迎參閱
秋季溼氣的症狀
中醫將一年分為五個季節,除春、夏、秋、冬外,還有一個長夏。長夏處於夏秋之交,是一年中溼氣最盛的時期。
溼邪分為外溼和內溼兩種,外溼多因環境潮溼、涉水淋雨所致,內溼多由過食生冷而致脾陽受損。外溼可內傳臟腑,內溼也可外達肌膚,且溼邪又易與風、寒、暑、熱、溫、毒等邪氣相互糾結,進而化熱、化寒或化燥,其表現形式錯綜複雜。最典型的病症有三大類。
一是溼邪侵犯脾胃,導致食慾不振、腹脹、腹瀉等症狀,還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體發睏、舌苔白膩等。
其次,溼性重濁,“水往低處流”,故易侵犯人體下部,表現為水腫、身體沉重或四肢痠痛。
三是由於溼性黏滯,還可出現腹瀉、小便渾濁、婦女白帶異常等,而且病程長,纏綿難愈。
祛溼最根本的是扶陽。當人體陽氣充足時,溼邪就不會造成影響。因此,要防止溼邪侵襲人體,就要避免身體的陽氣受損,包括少吹空調、多運動、勤出汗、不貪食生冷瓜果等。
秋季祛溼方法
1、運動排汗平衡荷爾蒙祛溼
運動出汗是很好的去溼氣;特別是夏天不要開空調、風扇,身體裡面的汗一定要出來,否則你的溼氣太重,到了冬天肯定會得病的。
每天堅持適量的運動,對身體是非常有益的。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溼氣排出體外。
現代人動腦多、體力消耗少,加上長期待在密閉空調內,很少流汗,身體調控溼度的能力變差。試試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任何的運動,有助活化氣血迴圈,增加水分代謝。
2、少鹽,幫助腎排水
吃太多鹽必導致更多的水攝入,很多口重的人都不苗條。許多科普文章常常提醒大家夏季要多補充淡鹽開水或含鹽飲料,這種提示是沒錯的。
但這主要是針對夏日從事劇烈運動、體力勞動的人,對很少出汗的白領們來說則未必合適。因為攝入體內的鹽主要通過腎臟排出,當攝入的食鹽太多或腎臟有病變的時候,就不能及時將攝入體內過多的鈉排出。血液中鈉離子濃度升高時較多的水進入血管,極易造成水鈉瀦留,水腫也就不請自來。你雖沒多吃,看上去卻比別人大一號。
如果不是出汗太多,夏季仍然要堅持低鹽飲食***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的鹽攝入量不應超過6克***,特別是對於腎臟有疾患的人來說尤其如此。
3、傳統艾灸祛除體內溼氣
傳統艾灸具有開鬱、祛溼、補陽氣的作用,對祛除體內溼氣效果很好。體內溼氣較重的人可以艾灸中脘穴***臍上4寸處***10~15分鐘,具有補中氣、行氣活血的功效,可有效緩解胃部不適。
另外,豐隆穴***人體小腿前外側,當外踝尖上8寸,條口穴外,距脛骨前緣兩橫指處***、曲池穴***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處***也具有較好的祛溼作用,平時可常灸。
4、拔罐療法
拔罐療法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這種療法可以逐寒祛溼、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癒疾病的目的。而且拔罐相對操作方便,很適合在家中自我養護身體,祛除溼氣。
5、溼熱質的人必須力戒菸酒
溼熱質以溼熱內蘊為主要特徵,不要長期熬夜,或過度疲勞。要保持兩便通暢,防止溼熱
鬱聚;注意個人衛生,預防面板病變。 菸草為辛熱穢濁之物,易於生熱助溼,出現嘔惡、咳嗽、吐痰等。酒性熱而質溼,《本草衍義補遺》說它“溼中發熱近於相火”,堪稱溼熱之最。所以飲酒無度,必助陽熱、生痰溼,釀成溼熱。嗜煙好酒,可以積熱生溼,是導致溼熱質的重要成因,必須力戒菸酒。
祛溼粥品
淮山粥
材料:淮山30克,米適量***1人份***
製法:淮山與米同煮成粥。
功效:健脾養脾陰,適合腹脹、脾胃虛弱、大便溏爛的人。
蓮子粥
材料:蓮子30克,米適量***1人份***
製法:蓮子與米同煮成粥。
功效:健脾、養心、安神。
玉竹粥
材料:玉竹30克,米、瘦肉適量***1人份***
製法:玉竹與米、瘦肉同煮成粥。
功效:適合腹脹、脾胃虛弱、大便溏爛的人,能起收斂,改變大便溏爛。
春夏交替的時候溼氣最盛,這個時候每個人都要注意祛溼,居住的環境要保持乾燥,菸酒要少喝,身體溼氣重的話可以試試拔罐、鍼灸,也可以喝祛溼粥。
秋季養生祛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