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祛斑最好的方法
?相信每個人都想要了解,那麼就跟著小編來了解關於吧。
好氣色往往反映出健康的身體狀況,鍼灸科醫生指出,只有臟腑功能正常,氣血旺盛,才能保持青春、容光煥發。出現黑眼圈、眼袋和麵部皺紋時往往需要滋陰補腎、清降虛火、化瘀通絡,艾灸以下這些穴位,有助從內而外調出好氣色。
一、艾灸治雀斑
雀斑除遺傳因素外,是一種光損傷性面板病。中醫認為,本病多因稟賦腎水不足,不能榮華於面,或虛火上炎、日晒熱毒內鬱蘊結為斑,或腠理不密,外衛不固,風邪外博,肌膚失於榮潤而成雀斑。
艾灸取穴:雀斑區域性,大椎、曲池、三陰交。
用法:艾條溫和灸,每穴灸10-20分鐘,以區域性面板紅潤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10次1個療程。
方義:在斑區域性疏遠經絡氣血,桂風散熱除斑;大椎、曲 池、疏風清熱,行氣活血;三陰交補肝脾胃,涼血活血。
二、艾灸治黃褐斑
黃褐斑主要原因是內分泌失調,機體性激素和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引起。其他如某些藥物和疾病,以及日晒等外界物理因素刺激、也可使本病發生或加重。中醫認為:腎氣不足、肝鬱氣滯,血瘀;脾氣不旺肝血不足不能潤澤顏面,以及虛火溫濁薰蒸顏面致生褐斑。
艾灸耳又穴:四白、迎香、肝俞、脾俞、氣海、足三裡、三陰交、太溪,褐斑區域性。
用法:艾炷無瘢痕灸:臥前取1支艾條,點燃後在面部黃褐斑區域性施灸,艾條距面板2~3釐米,以區域性面板溫熱舒適,面板紅暈為度,隔日1次, 7次1療程。
方義:褐斑區域性及臨近穴位有疏遠氣血,活血化身手除斑作用;肝俞疏肝解鬱,理氣化;帶桂男子;脾俞、腎俞調補脾腎,清熱除溼;氣海益氣補腎,調理衝任;足三裡健脾益氣生血;三陰交調補三陰經,行氣活血;太溪滋腎清虛火調衝任。
三、艾灸祛斑的注意事項
1、施灸後當天需避風寒,保持情緒平穩,飲食素淡為宜,切忌生冷厚味。
2、大飢大飽、勞累醉酒、情緒不寧時不宜施灸。
3、施灸後不要立即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4、施灸後,要喝比平常量多的溫開水***不能喝冰水***,以幫助排出體內的毒素。
5、施灸後,會發熱、口渴、上火、面板瘙癢,有的還會起紅疹、水皰,有疲倦、便祕、尿黃、出汗、牙痛、耳鳴、陰道不規則流血、全身不適等現象,一般不要驚慌。這個時候,可以艾灸足三裡穴引火下行,還可以多喝水,必要時停灸或隔天施灸,很快這些症狀就會消失。若症狀持續,可至醫院專科處理。
6、掌握熱量,防止燙傷。尤其對區域性面板知覺減退及昏迷患者。
7、做好防護,以防艾火掉下燒傷面板與燒壞衣褥。使用溫針時,可用硬紙片剪一小孔,套住針體平放在進針處,即可避免艾火直接掉落於面板上。施灸後艾條必須徹底熄滅,以防失火。
8、艾炷灸容易起皰,應注意觀察,如已起皰不可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皰過大,經75%乙醇消毒後用注射器將皰內液體抽出,外塗甲紫,再用敷料保護,以防感染。婦女妊娠期間,小腹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9、合谷 合谷位於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近第二掌骨之中點處。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原氣匯聚的重要穴位。《四總穴歌》說“面口合谷收”,就是說合谷穴具有治療面部病症的作用,因為合谷穴可疏通區域性經絡氣血。
10、背部腧穴 膈俞,在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肝俞,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腎俞,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脾俞,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艾灸這些穴位,可增強機體新陳代謝,促進血液迴圈,消除水腫。
11、太溪 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在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艾灸此穴,可滋陰益腎艾條的功效與作用。
12、水分 臍上1寸處。此穴可助收腹去脂,同時可消除水腫。
13、三陰交 在內腳踝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艾灸此穴可調整機體的陰陽平衡,調節內分泌。
注意:
做美容灸時,用無煙艾灸條溫和灸以上穴位,每次艾灸10~15分鐘,艾灸距離穴位3~5釐米,每天艾灸一次,灸至穴位暖和、微微發紅即可,10次為一療程。
用艾灸治療疾病,應該是閒時最好。當你閒下來的時候,心靜神清,不急不躁,恬淡休閒。這個時候治療,心態也是好的,神經也是放鬆的,當然也會有很好的效果。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講,上午9點到11點,我們正在上班,艾灸的時候火急火燎的,那麼這個時候雖然艾灸了,但是大家覺得會有效果嗎?而晚上下班之後,吃過晚飯,沒事坐在沙發上優哉遊哉的看著電視,然後一邊艾灸,心情舒暢艾灸效果肯定是翻倍的。
談到這些,我想您應該知道了,治療疾病我們不能一成不變,不能總拿古醫文說事,我們需要根據自身的狀態來決定艾灸的時間。
其實艾灸是艾灸一片的,也就說您艾灸這個穴位周圍的其他穴位都是可以灸到的,所以不用十分準確,當然如果你對穴位掌握的很好,準確取穴的治療效果應該成正比。另外艾灸也可以患處艾灸的,這樣效果會更加直接一些。
因為艾灸是片的融合,艾灸會有滲透熱度,傳熱度,融合熱度等方式。所以艾灸適合大眾,如果你穴位掌握的不準,就在生病位置,一片艾灸也會有效果的
吃什麼中藥可以美白祛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