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人際交往與心理健康的關係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7日

  在高校裡,大學生人際交往已成為重要的一門必修課。因為人際交往深深影響著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文章內容。

  :高校人際關係

  一同學關係

  同學是大學生人際交往的主要物件,同學關係是大學生人際關係的主要內容。大學校園裡的同學關係總的來說是和諧、友好的。主要表現在:一是家庭化趨勢;二是親情化趨勢;三是稱呼世俗化。在今天的大學校園裡大學生根據各自興趣、愛好、性格等的不同,結成一個個或鬆散或緊密的交際圈。大學生的交際圈子主要有以下幾種型別:一是學習圈;二是娛樂圈;三是社團圈。值得注意的是,大學生人際關係中雖然和諧關係是主流,但仍有部分冷漠關係和少數衝突關係存在。有些大學生雖朝夕相處,同窗數載,但彼此之間處於一種冷漠關係中,突出表現為缺少知心朋友,一人獨往獨來深感孤獨等。這往往是因為他們過分強調以自我為中心,只要求他人理解自己、尊重自己,卻忽略了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所致。大學生人際關係中的冷漠關係和衝突關係不但有害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影響自身的學習、生活和健康成長。

  二師生關係

  老師和學生是大學裡兩大基本群體。老師是學生人際交往的重要物件,師生關係是學生人際關係的重要內容。師生關係如何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健康學習成長,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校能不能對學生的身心施加符合社會要求的影響。當代大學生普遍做到了尊敬老師,但不盲目順從和崇拜。當今大學校園中的師生關係不密切,師生之間的交往不多。其主要原因是大學生和老師接觸的機會很少,尤其是現在大學老師基本都不採取坐班制,除了上課幾乎見不到老師,甚至絕大多數同學學期結束後根本不知道老師姓名,這樣就給師生交往帶來了不小的障礙。

  三網路人際關係

  大學生人際交往現狀中還有一個現象是不容忽視的,即大學生網路人際交往。網路人際交往是人們在網路空間裡進行的一種新型人際互動方式。網路人際交往給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帶來的挑戰和改變是前所未有的。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釋出的統計報告表明,目前學生在中國的網路使用者中佔20%,是上網使用者比例最大的一個群體,其中高校學生達90%以上。大學生們可以通過E-mail、ICQ網路尋呼、IRC網上聊天室、BBS電子公告板、網路虛擬社群、Blog部落格等方式進行聊天、交友、遊戲、娛樂,在這個過程中表現出不同於普通人際交往的特點,即交往角色的虛擬性,交往主題的平等性,交往心裡的隱祕性,交往過程的弱社會性和弱規範性,交往動機多樣性等。這種交往方式使大學生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可以交往中肆無忌憚、為所欲為,容易使年輕人脫離道德規範和人倫關係的約束,放縱自己的行為,產生諸多網路道德問題,是開展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健康教育中值得關注和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障礙

  當今大學生,面臨最大的一個問題不是學習和就業,而是人際交往。大學生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常常因為一些客觀的因素以及主觀認知、情緒、人格等心理因素的偏差而走入了心理誤區,以至出現像自卑、孤獨、嫉妒、報復和異性交往等交際障礙,怎麼樣才能消除這方面的障礙而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這方面取得好的成果呢?以下是我根據身邊同學出現的問題做的總結並提出個人見解。

  一自卑心理

  自卑是人際交往的大敵。自卑的人悲觀、憂鬱、孤僻、不敢與人交往,認為自己處處不如別人,性格內向,總覺得別人瞧不起自己。尤其是家庭經濟情況不好的同學表現最為特殊。這類人主要是由以下幾種原因引起:過多的自我否定、消極的自我暗示、挫折的影響和心理或生理等方面的不足。怎麼樣才能讓學生改正這種心理呢?首先,要教育學生採用積極的態度來面對,讓他們正確的認識自己,提高自我評價,自卑心理的形成主要來源於社交中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和對待自己。其次,要引導學生採用“阿Q”精神勝利法,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學會積極與人交往,增強自信,任何一個交際高手都不是天生的。 除精神鼓勵外,要適當的給予一些物質補助,但這些幫助最好不以資助名義為好,不然也會引起他們心理自卑。

  二孤獨心理

  孤獨是一種感到與世隔絕、無人與之進行情感或思想交流、孤單寂寞的心理狀態。孤獨者往往表現出萎靡不振,併產生不合群的悲哀,從而影響正常的學習、交際和生活。這類學生主要由以下幾種原因引起:性格、過於自負和自尊、挫折。有句話說的好: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自尊、自負、自傲都會引起孤獨的產生;還有一種人比較容易孤獨,那就是“喜歡做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矮子的人!” 怎麼樣才能夠改變這種心理呢?首先要把自己融入集體中,馬克思說過: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的機會!一個拒絕把自己融入集體的人,孤獨肯定格外垂青他!其次要克服自負、自尊和自傲的心態,積極參加交往。當一個人真正的感到與他人心理相融、為他人所理解和接受時,就容易擺脫這種孤獨誤區了!

  三嫉妒心理

  嫉妒是在人際交往中,因與他人比較發現自己在才能、學習、名譽等方面不如對方而產生的一種不悅、自慚、怨恨甚至帶有破壞性的行為。特點是:對他人的長處、成績心懷不滿,抱以嫉妒;看到別人冒尖、出頭不甘心,總希望別人落後於自己。嫉妒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沒有競爭的勇氣,往往採取挖苦、譏諷、打擊甚至採取不合法的行動給他人造成危害。這種情況嚴重阻礙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和交際能力,給大學生成人和成才帶來了莫大的困難,因為嫉妒會吞噬人的理智和靈魂,影響正常思維,造成人格扭曲!有嫉妒心的人應多從提高自身修養方面上下工夫,多轉移注意力,積極昇華自己的劣勢為優勢,採取正當、合法和理智的手段來消除這一心理。

  四報復心理

  所謂報復,是在人際交往中,以攻擊方法發洩那些曾給自己帶來挫折的人的一種不滿的、怨恨的方式。它極富有攻擊性和情緒性。報復心理和報復行為常發生在心胸狹窄、個性品質不良者遭到挫折的時候。據社會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報復心理的產生不僅同個性特點有關,而且與挫折的歸因和環境有關,報復常常以隱蔽的形式進行。因為報復者常常以弱者的身份出現,他們沒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公開的反擊能力,所以只有採取隱蔽的方式來進行報復!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嘛!再者,別老是想著自己得不到的東西,要想想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知足常樂”未嘗不好。

  五異性交往困惑

  異性交往本來是很正常的社交活動。 同時也是一個一直令大學生棘手的社交障礙。有一些學生在不良心理因素的作用下,與異性交往時總感到要比與同性交往困難的多,以至於不敢、不願、甚至不能和異性交往。這必然會對大學生異性間交往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再一個是輿論的影響,有的學校、老師、家長對男女同學之間交往橫加干涉,這勢必加重了異性之間交往的困難。要擺脫異性交往的困惑,首先要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要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因為集體活動有利於男女同學建立自然、和諧和純真的人際關係,其次要講究分寸,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總之,擺正自己交友心態,一切將迎刃而解。

  大學期間,良好的人際關係使人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給人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促進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際關係使人感到壓抑和緊張,承受孤獨與寂寞,損害身心健康。為了健康、愉快,為了事業成功,為了個性完善,為了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也為了在日後的工作生活中成長進步,我們要學會與他人相處,建立並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

  人的能力不會存在天壤之別,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是能否實現對機會的把握。“機會是一種稀缺資源,能否獲得機會的重要影響因素就是人際關係的狀況,社會學中的社會資本理論就是對這一問題最好的闡釋,一個人社會資本的高低則決定了他能否從中獲取資源。同時,良好的人際關係將為我們提供重要的情感支援、工具支援和社會交往的支援。”
 

大學生人際交往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相關文章
相關知識
大學生人際交往與心理健康的關係
大學生人際交往與心理健康的文章
大學生人際交往與心理健康的論文
大學生人際交往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關於人際交往與心理健康的文章有休息
關於大學人際交往與心理健康文章
人際交往與心理健康範文
大學生人格發展與心理健康論文
大學生人格發展與心理健康研究的論文
網路人際交往與心理健康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