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改革經驗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4日

  通過教學改革,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反思,撰寫教學案例,教學隨筆,努力把課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課堂教學呈現民主、和諧、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新局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範文,歡迎閱讀!

  篇一

  第一次接受課改新理念,感受課改新思維,聽張四保老師的課改專題報告,我覺得課改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它恰似一把邁向成功教育的鑰匙。

  為什麼要課改?首先,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學過程突出多樣性和選擇性,讓每位充滿個性的學生都得到充分的選擇自由,從而得到充分的發展。即構建以人為本、百花齊放的新型教學體系;它變沉悶、閉塞的課堂為歡聲笑語,使課堂充滿自由、民主、和諧的氛圍;它更注重的是師生的交流、學習過程以及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體驗,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和做人的品性。

  其次,課程改革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關係著下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長。課改應是全社會共同關心、共同參與的大事。教學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溝通"和"合作"的過程。我們常常說溝通從心開始,課改的對話就是一場社會性的、多重網狀式的對話。

  第一,課改需要加強老師與學生的心靈對話。教學只有建立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才能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創設民主和諧的對話氛圍,正是這種雙邊活動的有力體現,它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它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意識和創新精神,它能使學生置身於快樂之中。當然, 教師在對話中要以一個參與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的探索、研究、討論之中。與學生一起發表自己的觀點,交換自己的看法。教師用商量的、研討的口吻與學生對話,鼓勵學生相互補充,展開討論。比如"我想這樣做,大家看行不行?""這位同學是這麼想的,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如果學生向教師提問題。教師要熱情對待,積極回答。在對話中,要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把話說完。

  第二,課改需要加強教材、理念與家長的對話。課改涉及千家萬戶,家長的理解與支援是新課程能否順利實施的一個重要因素。課改不僅對老師提出要求,也對家長提出了新的要求。因為許多課都需要家長配合輔導,或做一些必要的準備工作。讓家長了解新課程,取得家長對課改的支援,是這次課改實驗區普遍的做法,也是課改的應有之意。我校採取了多種辦法與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新課程是怎麼一回事,如召開家長會、致家長一封信、問卷調查等形式向家長宣傳新課程理念。

  第三,課改需要加強各市、縣、校之間的對話。"路漫漫其修遠兮",課改途中困惑多,疑難多,教具少,資訊少。面對共同的處境,各校紛紛群策群力,進行一場場多形式的課改對話,例如:開學初的新課研討及現場的聽課、評課和送教下鄉等活動,這些使得課改理念真正體現在課堂教學,紮根於課堂教學中,作用於每一個學生。群眾的智慧是無止境的。對話中大家思維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開了,思路又指引著出路,出路又決定課改教育的前途。正因為這樣對話,我們的課改出現了"百花齊放"教學新局面。有了這樣的對話,一線老師深感同行路上不孤單。

  最後,課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師人才的一個平臺。"科研興校"已逐漸成為廣大中小學領導和教師的共識。教師的未來和未來的教師,都將與教育科研聯絡起來。我們的課改也迫切呼喚科研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以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為物件,運用科學研究的原則和方法,探尋教育規律及有效途徑。

  篇二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層次地觸動了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帶動了學校教育教學各方面的整體變革。這對於學校和教師而言,既是挑戰,又是機遇,抓住它,就是抓住了建立特色和提升理念的關鍵。

  一、更新教育理念是學生、教師、學校發展的必要前提

  教育理念是指教師針對教育工作本質理解基礎上形成的關於教育的觀念和理性信念。新時期的教育改革,如課程改革、教學方式改革、教學手段改革等,呼喚著與之相適應的教育觀念,並以此作為順利推進各項教育改革的理性支點。

  沒有正確的教育觀念,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教育行動,就不可能獲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事實上,每當我們處理學生遇到的某個問題,表揚某位同學、設計一堂課、在學生的作業上寫上幾句評語的時候,無一不會折射出教師的學生觀、教學觀,無一不流露出教師的思想和情感。在正確觀念指導下的教育行為,小到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有可能對學生產生積極的教育效果,同時也有可能導致負面效果,因此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是學生、教師、學校發展的前提。

  例如,我校學生在期中評教評學過程中,曾有一道題——讓學生回答喜歡的學科和老師,並簡答理由。除了一致充分肯定他們責任心強之外,更多的用了“瞭解”“理解”“尊重”“引人入勝”“喜歡”“有興趣” 等詞語。這正是老師們正確的教育觀念在學生身上結出的碩果。學生體驗到了老師對他們的瞭解、理解、尊重,並得到學生的認可,學生對老師的精心設計的課程體驗到了“興趣” 與“快樂”,從而引發學生對該學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密切了師生關係。

  新課程改革實施中應樹立的學生觀③是:把學生看作雖具有不足和幼稚,但卻具有旺盛生命力,具有多方面發展需要和發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觀能動性;有可能積極參與教育活動的人;把他們看做是學習活動中不可替代的主體,學生觀還應包括對學生差異性、個別性的尊重。

  新課程改革實施中應樹立的師生觀是:教與學是師生生命歷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師生心與心、生命與生命交流的過程,是師生共同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師生的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和相互作用是決定性的。教師不再是知認識的權威,教師的權威將不再建立在學生的被動和無知的基礎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對學生的發展只是一個外在條件,與其他外在的自然條件相比,所不同的是它具有能動性,這種能動性集中表現在對教育教學過程的規劃上。如:注重養成學生的資訊素養,培養學生基礎學習能力***根據學生討論,適時適地地指導學習方法、學習思路***;尊重學生經驗,發展學生個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與開放性思維***如在學生聯絡實際的探究性的學習過程中,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正向思維和逆向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與開放性思維能力***。

  總之,教師的主導作用表現在: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聯絡實際安排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習能力,鼓勵積極探究,使學生了解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活動進行正確的引導、科學的組織和有效的管理,精心設計和科學組織多樣化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了解和把握其主體性,以實現從依賴教師到能夠獨立、自主地學習,成為教學活動和自身發展的主體。

  因此,新課程改革實施中,提倡每一位教師從走近、接觸、瞭解、理解學生入手,建立起平等的、民主的情感紐帶,最終建立起正確的學生觀和師生觀,它將為密切師生關係,提升課程教學水平,並實現學生、教師、學校發展發揮出積極的作用。

  二、在教科研中學會選擇、決策、創造是教師迅速提高的關鍵

  新課程改革使每位老師面臨諸多新問題。能夠發現這些新問題,認識它們的意義,對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習慣,不斷反思並改革自己的工作,以形成理性的認識,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增強科研意識,補充科研知識,提高科研能力。學校和教師都應該把“教科研”確定為學校、教師、學生髮展要搶佔的制高點,要從“教書型”教師向“研究型”“專家型”教師發展。事實上,凡是積極參加國家新課程改革的實驗區、實驗校和試教教師,都已經自覺地或不自覺地把自己置身於這一轉化之中。

  國家新課程改革在初中分五年逐步擴大實驗區,其目的是讓一部分人先行一步,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教改實驗,對其做出***檢驗性、驗證性***評價和論證;深刻理解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有創新、有成效地進行教改實驗,對其整體改革最優化提出建設性意見;及早發現其中的問題、共同研討***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論文或實驗報告、總結經驗並逐步修改、使其完善再全面推廣。

  通過一年半的試教實驗使我們深刻體會到:在教科研中學會選擇、決策、創造是教師迅速提高的關鍵;一線教師參加“國家級科研課題”的研究,最主要的是“重參與、做中學” 和“重過程、重反思、重總結”。

  “重參與、做中學” 是要求教師在課題研究設計中和探究實施過程中,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優勢和潛能,及時發現教育教學中的問題,並選擇和確定有意義的短、平、快的課題進行研究,使研究的成果直接作用於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能立即產生效果。教師的科研能力的提高就是在實踐中得以實現。通俗地說就是“做中學”。

  篇三

  近幾年我參加了新課程培訓。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課改的必要性,急迫性,初步瞭解課改的一些內容。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

  對於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情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

  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

  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採取以下幾點作法: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公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質,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絡生活,跨科學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我還將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絡,弄清教產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的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學習風氣。

  通過改變新的教學方法,希望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言,主動地學習,對學習語文有了興趣感,提高他們的學習水平。在教學實踐中,我將不斷總結反思,撰寫教學案例,教學隨筆,努力把課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課堂教學呈現民主、和諧、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新局面。

  

教學改革經驗範文
教學改革經驗
相關知識
教學改革經驗心得體會
教學改革經驗總結優秀範文
教學改革經驗總結精選範文
教學改革經驗總結
教學改革經驗優秀範文
教學改革經驗精選範文
教學改革經驗範文
教學改革經驗
教學改革經驗
老師第一次教材改革經驗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