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術鑑賞教學中的問題及前提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2日

  美術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人,人是藝術教育的目的,高中美術教學作為輔助教育中一個重要的學科,越來越被人們和社會所重視。今天給大家帶來了,歡迎大家觀閱。

  高中美術鑑賞模組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針對目前美術鑑賞模組教學課時少、任務重的現狀,美術教師只有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充分發揮美術學科的魅力,才有可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模組教學的任務。但客觀現實是,高考壓力依然如故,高中教育仍存在許多對美術課教學不利的因素,致使學生很少有進行藝術鑑賞並獲得審美體驗的機會。具體表現為:

  1 、美術鑑賞課變為逸聞趣事會

  教師講述與作品相關的故事情節和軼事趣聞過多上課時,有些教師講得繪聲繪色,學生也聽得津津有味。表面上看,應該是一堂成功的藝術鑑賞課。而實際上,教師所講的不是作品本身,只是與作品相關的時代背景、作者的生平簡介、傳聞軼事以及相關的故事等內容,一節鑑賞課往往變成了對藝術家閒聞軼事的介紹和對作品故事情節的描述,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美術鑑賞。

  這是由於教師沒有抓住教學的本質,以為了解了作品的情節,就瞭解了美術作品的全部含義。美術鑑賞課不等同於美術史課,因為前者的主要內容在於向學生介紹古今中外有典型性的美術作品,分析它們的美學特點,並展開相應的討論和評價;而後者的主要內容則是系統地學習中外美術發展的各個階段、各個流派的典型樣式和風格,並探討它們之間的內在邏輯關係。簡單地說,前者的關注點是具體的作品本身,而後者的關注點則是作品背後的種種因素和關係。

  2 、講解語言過於專業艱深

  教師講解純技術性繪畫語言過多。有的教師在講解作品時,過多地從純技術角度進行講解,即整個作品分析都是從線條、色彩、構圖、質感、透視、解剖、光線等方面進行,把美術鑑賞課當作美術作品分析課,過於專業化,超出了學生的接受能力,違背了鑑賞課提高學生審美素養的教育原則。這會使學生覺得美術鑑賞是高不可攀的,從而產生畏難情緒,挫傷其參與藝術鑑賞的積極性,嚴重影響學生藝術興趣的激發和培養。

  轉變教師角色是高中美術課的重要前提

  當課程由專制走向民主,由封閉走向開放,教學被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將分享彼此的知識和經驗,交流彼此的感受和體驗。我認為,教師的角色可以做出相應的轉變。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播者和管理者,而是學生髮展的促進者和引導者。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

  為了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參與性,我對每個要點都儘可能的以問題的形式提問學生:例如在《原始人的創造》一課中,當我問到有人說原始美術起源於勞動,有人說原始美術起源於遊戲,有人說原始美術起源於巫術,你傾向於那種觀點,談談自己的看法時?有的同學說:“遊戲”也有的同學說:“巫術”還有同學說:“勞動”。突然我聽到有個同學輕聲到:“也許三個可能都有”。

  是呀,為什麼不可能是三個都有呢?他們是相輔相成,共同催近的呢?這位同學看似不太守紀律的話到提醒了我,這樣的問題他們提的多好呀?於是我馬上微著鼓勵那個提問題的同學把剛才的問題再說一遍,請其他同學也回答一下,結果一些同學都認同他的觀點,因為遊戲也存在於勞動中,勞動的豐收又和巫術緊密相連,巫術又是可能通過遊戲的方式表現出來的。等他們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後,我在此基礎上通過例項與他們一起來分析原因。

  高中美術鑑賞課中的多樣化鑑賞

  1、主持人式美術鑑賞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有很多的教學方法都應大膽嘗試。在一堂美術鑑賞課上,我要講述中國古代的陶器與瓷器。由於很多同學來自農村,家裡還儲存有陶製的“缸”“甕”我請每個同學講解對這種陶器的特點,如顏色,質地及原料構成。當把每個同學的描述歸納在一起後,恰恰就是課文中對陶器定義的描述。同時,我也藉助網路,整理了很多有關陶器的資料,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全班同學。

  在我與同學們的共同講解下,我和學生們知道了很多從課本上不能瞭解的東西:陶器是指以粘土為胎,經過手捏、輪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後,在800—1000℃高溫下焙燒而成的物品,坯體不透明,有微孔,具有吸水性,叩之聲音不清。陶器可區分為細陶和粗陶,白色或有色,無釉或有釉。

  課後,我綜合了學生對這堂課的看法,這些看法對我進行節目主持人式的教學的構思是大有裨益的:學生表示喜歡主持人式的教師,“這樣可以讓課堂變得更為輕鬆”,“主持人一定不乏幽默感,講起課來肯定有趣,決不會讓人懨懨欲睡”,“這樣的老師更富有魅力,課堂內容也鮮活多彩”,極少數同學則認為那樣課堂可能會失控;學生表示很樂意接受課堂上進行比賽這種教學形式,他們對老師展示的大量圖片也很感興趣。

  學生普遍認為更多的圖片和課外知識能使他們視野更為寬闊,優秀的課件能使他們提高課堂效率,增強學習的積極性。經過實踐,我發現做一位主持人式的教師,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教師要放下架子,走近學生,用啟發、鼓勵的方法,活潑幽默的語言與學生展開交流,讓每一位同學都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積極培育競爭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靈活運用課本,並儘自己所能去開拓學生的視野。

  2、實踐中式鑑賞

  在美術鑑賞課中一般比較重視對理論知識的探討和理解,教學手段主要是看圖片,然後就是你說我說,手段的單一性不僅令學生感到乏味,教師也覺得疲憊,學過的東西很快忘記,常言道“動口不如動手”,我鼓勵學生進行大膽和可能的嘗試,著重感受、體驗和興趣培養。教師對活動結果的評價應具有較大的寬容性。

  比如:在講授完我國民間剪紙時,可要求學生根據所講內容自己折剪,即讓學生動手“剪一剪”,幾分鐘後通過實物展示學生自己的作品,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感覺並與眾人分享。這類作業要求在設計時目標明確,作業便於完成,作畫工具簡單,這樣的教學活動效果良好,當學生們看到自己的作品通過實物投影被展示出來時,都喜滋滋的,每位同學都有成就感。

猜你喜歡:

高中美術鑑賞教學中的問題及前提
中小學美術繪畫圖片好看的作品
相關知識
高中美術鑑賞教學中的快展以及方法
高中美術鑑賞教學中的問題及前提
高中美術鑑賞教學中的問題及前提
高中美術鑑賞教學計劃
高中美術鑑賞教學反思
人教版高中美術鑑賞教學計劃
高中美術鑑賞教學的目標以及意義
提高高中美術鑑賞教學質量的方法
比較鑑賞法在美術鑑賞教學中的應用
比較鑑賞法在美術鑑賞教學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