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古蹟遺址日的主題解讀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9日

  1982年4月18日,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在突尼西亞舉辦科學研討會,同期在哈馬馬特召開的執行局會議上,有代表首次提出建立國際古蹟遺址日,並在每年的這一天舉辦全球性的慶祝活動。這一建議經執行委員會討論後通過,並於次年11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2屆大會上得到批准。現在,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關於!

  解讀主題

  保護宗教遺產,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保護宗教建築。宗教建築是宗教教義、文化的集中體現,尤其是我國的近代宗教建築,是多種文化不斷互相吸收與融合的產物,是歷史的見證,應該予以保護。對近代宗教建築尤其是教堂的保護,中國還不夠重視。四川彭州有一座天主教堂,從單體建築來講,確實沒有什麼特點,然而,從佈局來講,卻非常值得研究。該天主教堂沒有采用教堂在前、修院在後的一般格局,而是根據當地文化和民居的特點,將教堂放在了後面,這是代表西方文化的教堂與中國當地建築結合的典範。“它說明了兩種文化在當地是相互融合、相互吸收著的。一方面,天主教要保持自己的信仰,因而在教堂的建築形式上保留了教堂建築的傳統;另一方面,它必須得到當地人的認可,以獲得當地民眾的認同,從而獲得信徒。這是從當年利瑪竇等人開始進入中國以來就在不斷摸索的路子,也正是採用了這一方式,才使得1840年前進入中國的基督宗教能夠在我國的一些地方紮下了根。保護這樣的教堂,其實就是在保留一段歷史。  對教堂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它是中國近代建築的縮影,是文化衝突與融合的濃縮。它反映了當時代表西方文明的基督宗教,在傳入我國後,為了獲得我國民眾的認可而不斷吸收中國文化進而在建築上不斷改變的過程。“比如說北京的西什庫教堂,它在整體風格上依然保留了西方哥特式,然而其排水就採用了螭首,這明顯是兩種文化融合的結果。還有澳門的大三巴牌坊,整體看上去非常西化,然而,牌坊壁龕花邊裝飾上就有牡丹圖案,整個牌坊上還佈滿了中文聖經警句。這些都是兩種文化融合的結果”。  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外來宗教為了適應中國社會而不斷吸收中國文化,當地的宗教文化同樣會受到外來宗教文化的影響。比如說武漢名剎歸元寺,就將觀音堂做成了西式門臉;同為武漢名剎的古德寺,也在上個世紀初期將自己的大殿建為西式的,並一直儲存到現在。雖然我們現在已經無法瞭解當時為什麼要將大殿建成西式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一建築形式在當時得到了信眾的認可,也得到了住寺僧尼的認可。這就說明,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吐故納新。這也說明文化的隔閡總能逐漸消融。

  慶祝方法

  1、可以為民眾提供免費參觀古蹟、遺址和各種修復工程的機會;

  2、在報紙、雜誌上發表相關文章,運用電視、廣播等媒體宣傳;

  3、在廣場或交通要道懸掛旗幟標語,提醒民眾對這一日期和文化遺產保護的關注;

  4、邀請當地或外國專家學者,開展座談、進行訪問;

  5、在文化中心、市政府或其他公共場所組織相關活動;

  6、舉辦展覽照片、圖畫等;

  7、出版書籍、明信片、郵票、海報等;

  8、對為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作出直接貢獻和大力宣傳文化遺產保護的人和組織進行獎勵;

  9、大力宣傳古蹟修復成功的範例;

  10、針對在校學生和青年人舉行相關活動;

  11、在各國ICOMOS之間進行區域性合作及交換學者、召開研討會、合作出版等各類宣傳活動;

  12、邀請國際知名專家學者就遺址日主題展開研討和講座。


國際古蹟遺址日的活動和意義
國際古蹟遺址日的由來和主題
相關知識
國際古蹟遺址日的主題解讀
國際古蹟遺址日的活動和意義
國際古蹟遺址日的由來和主題
國際志願人員日的狀況
國際志願人員日的背景資料
國際消除貧困日的背景
今年國際和平日的主題是什麼
國際奧林匹克日的歷史和綱領
關於國際禁毒日的主題和口號
全國法制宣傳日的主題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