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後的急救常識
淹溺又稱溺水,是人淹沒於水或其他液體介質中並受到傷害的狀況。水充滿呼吸道和肺泡引起缺氧窒息;吸收到血液迴圈的水引起血液滲透壓改變、電解質紊亂和組織損害;最後造成呼吸停止和心臟停搏而死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溺水後急救常識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一、清除口鼻裡的堵塞物———使溺水者頭朝下,用手指清除其口中雜物,再用手掌迅速連續擊打其肩後背部,讓其呼吸道暢通,並確保舌頭不會向後堵住呼吸通道。
二、打通呼吸道後,要立刻傾出呼吸道積水———搶救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起,將溺水者俯臥於屈起的大腿上,使其頭足下垂;然後顫動大腿或壓溺水者背部,使呼吸道內積水傾出;或者讓溺水者俯臥於搶救者肩部,使其頭足下垂,當搶救者來回跑動時就可傾出其呼吸道內積水,注意千萬不能讓溺水者頭朝上抱著。
三、傾水的時間不宜長,有水吐出後馬上做人工呼吸———將溺水者仰面躺在地上,使其頭部後仰,用一隻手捏住其鼻孔,嘴對嘴輕緩吹氣,注意溺水者胸部有沒有隆起和回落,如果有,說明呼吸道暢通。儘可能快做六次呼吸,然後每分鐘十二次,直到其恢復正常呼吸。
四、心臟起搏———如果溺水者有微弱心跳,可以用兩隻手指 十歲以下的溺水者 或者一個手掌按壓溺水者胸部,動作要連貫迅速,一秒一次。
溺水的發病機制
人體溺水後數秒鐘內,本能地屏氣,引起潛水反射呼吸暫停、心動過緩和外周血管劇烈收縮,保證心臟和大腦血液供應。繼而,出現高碳酸血癥和低氧血癥,刺激呼吸中樞,進入非自發性吸氣期,隨著吸氣水進入呼吸道和肺泡,充塞氣道導致嚴重缺氧、高碳酸血癥和代謝性酸中毒。可有兩種情況:
1.乾性淹溺
喉痙攣導致窒息,呼吸道和肺泡很少或無水吸人,佔淹溺者的10%~20%。人入水後,因受強烈刺激驚慌、恐懼、驟然寒冷等,引起喉頭痙攣,以致呼吸道完全梗阻,造成窒息死亡。當喉頭痙攣時,心臟可反射性地停搏,也可因窒息、心肌缺氧而致心臟停搏。所有溺死者中10%~40%可能為乾性淹溺屍檢發現溺死者中僅約10%吸入相當量的水。
2.溼性淹溺
人淹沒於水中,首先本能地引起反應性屏氣,避免水進入呼吸道。但由於缺氧,不能堅持屏氣而被迫深呼吸,從而使大量水進入呼吸道和肺泡,阻滯氣體交換,引起全身缺氧和二氧化碳瀦留,呼吸道內的水迅速經肺泡吸收到血液迴圈。由於淹溺的水所含的成分不同,引起的病變也有差異。
1淡水淹溺 江、河、湖、池中的水一般屬於低滲,統稱淡水。水進入呼吸道後影響通氣和氣體交換;水損傷氣管、支氣管和肺泡壁的上皮細胞,並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減少,引起肺泡塌陷,進一步阻滯氣體交換,造成全身嚴重缺氧;淡水進人血液迴圈,稀釋血液,引起低鈉、低氯和低蛋白血癥;血中的紅細胞在低滲血漿中破碎,引起血管內溶血,導致高鉀血癥,導致心室顫動而致心臟停搏;溶血後過量的遊離血紅蛋白堵塞腎小管,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
2海水淹溺 海水含3.5%氯化鈉及大量鈣鹽和鎂鹽。海水對呼吸道和肺泡有化學性刺激作用。肺泡上皮細胞和肺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受海水損傷後,大量蛋白質及水分向肺間質和肺泡腔內滲出,引起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腫;高鈣血癥可導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臟停搏;高鎂血癥可抑制中樞和周圍神經,導致橫紋肌無力、擴張血管和降低血壓。
煤礦井下急救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