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井下急救常識
煤礦井下的燒傷,多為瓦斯燃燒、爆炸的火焰以及電流等引起,也有因酸鹼引起的化學燒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一、創傷急救原則
1.對骨折傷員,先固定後搬運。
2.對出血傷員,先止血後搬運。
3.對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臟跳動剛停止不久的傷員,必須先復甦後搬運。
二、創傷急救方法。
1.止血方法
成人的血量約為4300--5000ml,以重量計約相當於體重的1/13,若出血量達1000毫升以上,則生命就有危險。在現場救護出血傷員,需迅速採用暫時止血法,以免失血過多。
1敷料壓迫傷口止血法
受傷後情況緊迫,為了爭取時間挽救生命,可用敷料,如較乾淨的毛巾、手帕、撕下的工作服布塊等,用能順手取得的東西進行加壓包紮止血,亦可用手壓近傷口止血,此法適用於毛細血管出血。
2指壓止血法
在不能使用止血帶的部位,或沒有止血帶及其它代用物的緊急情況下,可暫用指壓法,即用手指把傷口以上的動脈壓在下面的骨頭上,以達到止血的目的。此法屬於一種臨時的應急止血方法。指壓止血
a、頭、頸部出血。
b、腋窩和上臂出血。
c、前臂、肘部上臂下端和手部出血。
d、下肢動脈出血。 3屈肢法
利用關節的極度屈曲,壓迫血管達到止血的目的。如前臂或小腿出血,可在肘窩或膝窩部放一棉墊,再使關節極度屈曲,然後將小腿與大腿或前臂與上臂用“8”字型繃帶將其捆攏一起。
4止血帶止血法四肢較大動脈血管破裂出血,出血速度甚快,需迅速進行止血。可用止血帶、膠皮管等,緊急時亦可用寬布、繩索、三角巾等代替,但不能用炮線、電線、細繩等用力捆紮,以空氣止血帶最好。
採用止血帶止血的步驟如下:
a、左手拿止血帶,上留13一17cm長,手背緊貼加墊處,右手拿止血帶長端。
b、右手將止血帶在拉長拉緊的狀態下,纏繞在左手和隔有衣服或襯墊的肢體下,緊緊編繞2—3匝,止血帶之間應並緊,然後再將止血帶放在左手中、食指間夾緊。
c、左手中、食指夾住止血帶,順肢體向下拉出手,使止血帶下面成環狀。
d、將上端一頭插入環中,拉緊固定即可。
5絞緊止血法
在沒有止血帶時,可用毛巾、三角巾、繃帶、手帕、破布條等材料摺疊成帶狀,在傷口上方加墊,繞襯墊一週打結,用小木棍插人其中,先提起,絞緊至不出血,然後將小棍另一端在下方用布條固定。
2.創傷包紮
在井下作業過程中如果出現創傷,創傷的症狀表現為破損、裂VI、出血。包紮是一般面板傷害所需的現場救護方法,它具有固定敷料、夾板位置、止血和託扶受傷肢體的作用,當面板、肌肉出現擦、裂傷時,應立即避免傷口繼續汙染、手擬包紮。創傷包紮的材料有:急救包、繃帶、三角巾、四頭帶。現場沒有上述材料時,可就地取材,用毛巾、手帕、衣服等代替。
創傷包紮應注意以下事項:
1包紮的目的在於保護創面、減少汙染、止血、’固定肢體、減少疼痛、防止繼發損傷,因此在包紮時,應做到動作迅速敏捷,不可觸碰傷口,以免引起出血、疼痛和感染。2不能用井下汙水沖洗傷口,傷口表面的異物需運至醫院取出,防止重複感染。
3包紮動作要輕柔,鬆緊度要適宜,結頭不要打在傷口上。
4脫出的內臟不可納回傷口,以免造成體腔內感染。
5經井下初步包紮後的傷口,到地面醫務室或醫院後,要重新進行沖洗、消毒、清創、縫合和重新包紮。
6包紮範圍應超過傷口邊緣5—10cm。
3.骨折臨時固定
骨折固定可減輕傷員疼痛,防止因骨折端位移而刺傷鄰近組織、血管、神經,也是防止創傷休克的有效急救措施。
搶救要點:
1根據受傷的原因、部位、症狀、體症等,先做簡要的檢查判斷。
2在進行骨折固定時應使用夾板、繃帶、三角巾、棉墊等物品,若手邊沒有時,可就地取材,如劈板、樹枝、木棍、硬紙板、塑料板、衣物、毛巾等均可替代。必要時也可把受傷的肢體固定於傷員健側肢體上。
3骨折固定應包括上、下兩個關節,在肩、肘、腕、膝、踝等關節處應摯棉花或衣物,以免壓破關節處面板,固定應以傷肢不能活動為度,不可過鬆或過緊。
4在處理骨折時,應注意有無內臟損傷,血氣胸等併發症,若有應先行處理。
5搬運時要做到輕、快、穩。
4.窒息傷員的復甦
1心臟復甦
心臟停止跳動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先發生呼吸衰竭,搶救無效又導致心跳停止;另一種是一開始就出現心跳停止,如中毒、觸電等情況。
a、心前區叩擊術復甦
在心臟停搏後半分鐘內,心臟的應激性是增強的,叩擊心前區,往往可使心復跳。方法:用手握拳,舉到距離胸壁上方約一尺左右的高處,從左側乳頭到胸正中之間的部位,連續叩擊3至5次,並觀察脈搏、心音。若恢復則表示復甦成功,反之,應立即放棄,改行胸外心臟按壓術。 b、胸外心臟按壓術
使傷員仰臥於硬板或平地上,操作者站在病人一側或騎跨於傷員兩大腿外側,面對傷員將右手掌之根部置於傷員胸骨體中上段,左手交叉重疊於右手臂上,肘關節伸直,心臟即被擠壓於胸骨與脊柱之間而將血液排出,隨後迅速將手腕放鬆,使胸骨內因胸廓彈性而復位,胸廓彈回時產生的胸腔負壓可使靜脈血迴流充盈心臟。然後如此有節律地反覆進行。按壓速率每分鐘約60—80次。在進行胸外按壓時,宜將傷員頭部放低至10— 15。,以利於靜脈血迴流。
2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借人工方法來維持傷員的氣體交換。以改善肌體缺氧狀態,並排除體內的CO:進而為自主呼吸恢復創造條件的一種方法。做人工呼吸
前應做好以下準備工作:
a、先將傷員搬至安全、通風、保暖的地方;
b、平臥於平坦的硬地上或木板上:
c、肩部用衣物墊高,使頸部呈過伸狀態;
d、解鬆傷員的衣釦、褲帶、裸露前胸; e、清除傷員口、鼻內的異物和粘液及嘔吐物,確保呼吸暢通: f、使傷員的頭部儘量後仰,使下頜角至耳垂的連線垂直於地面,使下牙超過上牙高度; g、面部偏向一側,防止舌根後墜堵塞呼吸道。
人工呼吸方法有口對口人工呼吸、仰臥壓胸人工呼吸、俯臥壓揹人工呼吸。以口對口人工呼吸法最好,除中毒病員外均可使用。口對口人工呼吸操作方法:第一步,使傷員仰臥,肩下墊一軟枕或衣物,頭儘量後仰;第二步,操作者跪於傷員另一側,用手帕、紗布或口罩蓋在傷員口鼻上,一手自下頜處將患者頭部托起使之後仰,並使其口張開,另一手將患者鼻孔捏住,以防氣體由鼻孔漏出。第三步,操作者深吸一口氣對準患者的口用力吹氣,吹畢鬆開捏鼻的手,讓其胸廓及肺自行回縮呼氣。保持每分鐘16一18次,以胸廓可見擴張或聽到肺泡呼吸音為有效標誌。 仰臥壓胸人工呼吸法:第一,讓傷員仰臥,腰部墊一軟枕,使頭部和肩部略低;第二,操作者跪於傷員的頭頂附近,雙手各握傷員的兩前臂中部,將兩臂上舉至頭頂,使胸部擴張;第三,將兩臂屈曲緊貼胸前,並用傷員的肘部活動兩秒鐘,使肺內氣體排除。如此連續一舉一曲,每分鐘以20次左右為宜。
俯臥壓揹人工呼吸:第一,使傷員俯臥,面部偏向一側,頭向下稍低,一臂彎曲墊於頭上;第二,操作者跨過患者大腿跪在地上,兩臂伸直,兩手掌放在傷員胸廓下部最低的一對肋骨上,手指分開,然後使自己的體重通過兩上肢從傷員的後下方壓向前方,持續3秒鐘,將氣體壓出肺部;第三,操作者將上身伸直,兩手鬆開,使傷員胸廓自然擴張而吸人空氣,兩秒鐘後重復施行,每分鐘以20次左右為宜。用力不可過猛以防肋骨骨折。
三、傷員搬運
井下出現工傷之後,首先應即時採取前述現場救措施,然後將傷員運送出井,送往醫院搶救治療。井下條件複雜,道路不暢,如果搬運不當可能加劇傷員痛苦,甚至使傷情惡化,因此,傷員搬運也是創傷急救不可缺的一環。搬運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呼吸、心跳驟停及休克昏迷的傷員應先及時復甦後再搬運。
2.對昏迷或者有窒息症狀的傷員,要把肩部稍墊高,使頭部後仰,面部偏向一側或採用側臥位,以防胃內嘔吐物或舌頭後墜堵塞氣管而造成窒息,注意隨時保持呼吸道暢通。
3.一般傷員可用擔架、木板、風筒、繩網等運送,但脊柱損傷和骨盆骨折的傷員應用硬板擔架井下可用風門板運送。
4.對一般傷員均應先進行止血、固定、包紮等初步救護後,再進行轉運。
5.對脊柱損傷的傷員,要嚴禁讓其坐起、站立和行走。也不能用一人抬頭、一人抱腿或人背的方法搬運。
6.搬運胸、腰椎損傷的傷員時,先把硬板擔架放在傷員旁,由專人照顧患處,另有兩三人在保持脊柱伸直位下,同時用力輕輕將傷員推滾到擔架上,推動時用力大小、快慢要保持一致,要保證傷員脊柱不彎曲。源:中華考試網
7.一般外傷的傷員,可平臥在擔架上,傷肢抬高。
8.轉運傷員時應讓傷員的頭部在後面,隨行的救護人員要時刻注意傷員的面色、呼吸、脈搏,必要時要及時搶救。同時應注意傷口情況。
9.運送到井上,應向接管醫生詳細介紹受傷情況及檢查、搶救經過。
馬拉松急救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