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方法存在的誤區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9日

  家長在與孩子溝通中要怎麼避免誤區呢?誤區有哪些呢?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閱讀參考。

  1.以自己的生活經驗作為判斷標準:

  我們人類傾向於以自己對世界的感知作為對事情的評估標準,這就會縮小我們的視野,很多的時候我們會用自己的標準要求孩子,在家庭中更是常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而且,這些要求往往會出現在“愛”的名義之下。

  2、不敢表達真實的情感:

  人是很複雜的情感動物,在我們內心,愛恨情仇,都會真實的存在,父母子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恨的情感、憤怒、失望等等讓我們不舒服的情感是一種無法去除的存在,恰恰是這些情感的存在,才讓我們的生命變得生動起來而這些情感的存在,本身就是在表達一些未被滿足的,對愛的渴望,只不過是用了這樣的一些痛苦的體驗來感受到它們。只有當我們對這些不舒服的情感有能力接納更多時,我們才有機會與之和平共處,並且有機會去接近這些情感背後的渴望。

  在家庭生活中,因為對這些不舒服的體驗缺乏足夠的理解,在想象之中如果真實的表達這些情感就會破壞家人之間的關係,所以這部分情感會被隱藏起來,但是,隱藏不等於影響就不存在,它們總是會從其他的地方其他的方式冒出來影響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因為傷害性已經被隱藏起來,但對方又可以清楚的感受到攻擊的存在,但卻沒有機會真正去面對彼此的情感,所以,這種隱藏的攻擊,對關係的破壞性可能會更大。

  3、說的太多,聽的太少:

  家庭裡是會有很多暗流湧動的,家庭成員之間,也會有權力的競爭。家庭中的層級天然的賦予了父母更高的權力,這在孩子小的時候是沒有問題的,隨著孩子長大,尤其是到了青春期之後,孩子的獨立思想越來越強,父母面對孩子的獨立若沒有做好準備的話,就很難接受孩子的獨立,於是兩代人之間的衝突就會越來越強。有研究顯示,當父母有能力放棄對青春期孩子的掌控衝動時,孩子的青春期就過去了。這個放棄掌控,就意味著承認孩子的獨立,接受他作為一個獨立的人,有自己獨特的想法、行為方式、人生觀念等等。放棄掌控的標誌之一,就是開始願意聽孩子的想法,而不是努力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

  在人際交流中,聽比說要重要得多,我們要聽的,不僅僅是字面的內容,更重要的,是語言中傳遞的情感,傳遞的期待,等等,所以,聽,是一門大學問,這也是心理諮詢師在工作中,為什麼聽起來只是說了非常普通的話,可是就是有治療的意義,這是因為諮詢師的話都是在深度傾聽的基礎上,加上了基於理論假設的干預,若缺少了傾聽和感受作為基礎,諮詢師是很難有效工作的。

  在家庭中,同樣如此,家人之間的溝通,聽比說重要。但很多時候,家人是難於傾聽的,因為當我們努力去聽時,也意味著我們主動放棄了對事情的控制權,而這,需要內心有非常強的安全感才能做到。在家人的溝通中,越是希望被聽到,越是難於去聽別人,也代表了對自已的信任感、確定感不足。在這樣的情況下,拼命的去說時,其實是把內心的大量焦慮投射給了別人,接收到這些投射的人也會被喚醒大量的焦慮,於是也開始用不斷地說的方式把焦慮再度扔回來。在這樣的情況下,說,成為了一種處理焦慮的方式,就很難有溝通的意義了。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技巧
家長與孩子之間溝通的正確方法
相關知識
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方法存在的誤區
家長與孩子之間溝通的正確方法
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技巧
家長與孩子溝通的祕訣
家長與孩子一起讀書的心得體會_親子共讀心得體會範文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技巧
父親與孩子之間的故事的書籍
家長與孩子溝通技巧
家長與孩子讀書心得體會
家長與孩子如何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