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安全常識有哪些
夏天都喜歡去游泳,但是關於游泳的安全知識你還要了解的,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1 游泳活動的身體條件
游泳運動消耗能量較大,加上水的特殊環境,如水的壓力、密度、水溫等原因,有些疾病患者是不宜參加的。
所以一般對公眾開放的游泳池,都要求游泳者在游泳活動前,應進行全面的體檢,並具有體檢的合格證。
凡患有心臟病、高血壓、活動性肺結核、傳染性肝炎、癲癇病、中耳病、傳染性面板病、“紅眼病”等,都不宜下水游泳,否則對自己的身體不利,而且也會把有些疾病傳染給他人。
2 游泳活動的合適時間
游泳活動一般應在飯後一小時以後進行,否則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嚴重的會引起腸胃病。
另外,空著肚子游泳也不合適,容易引起頭暈或四肢無力。
在參加激烈的運動後,由於身體處於疲勞狀態,機體反應能力協調性等下降,會增加呼吸和心臟器官負擔,所以,應適當休息後再進行遊泳。
酒後也不宜游泳。
3 入水前的準備運動
在下水游泳前都應該做一些準備運動,如跑步、做徒手操,以及模仿游泳動作等,並用冷水淋浴,以增強身體的適應能力,同時,對預防肌肉拉傷也有一定效果。
4 游泳常見情況的處理
1、抽筋
發生抽筋現象時,應立即停止游泳,如小腿或腳趾抽筋,可用抽筋肢體對則的手握住抽筋的腳趾,用力向身體方向拉,這樣可使抽筋現象緩解,並儘快離開游泳池,上岸後配合區域性按摩。
自己無法解脫時,應及時呼救。
2、眼睛紅腫
很多人游泳後,眼睛會有點發紅,有的眼皮還有紅腫,這是因為游泳時,眼結膜受到水和水中雜質的刺激而引起的,結膜上的毛細血管受到涼水的輕微刺激,會擴張而血液緩慢,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經過一兩個小時後就會消失,一般可在游泳後上一些氯黴素眼藥水。
3、耳朵進水
游泳後如果感到聽力下降,或耳內有不舒服的感覺,常常是因為兩耳內積留有水。
耳內有水不要隨便挖,以免刺破耳孔內的面板和鼓膜,引起炎症。
可用跳空法,即頭側向灌水耳的一側,並用同側的腳連續震跳,使水從耳朵內流出來。
游泳前要做好準備活動:
1、在游泳之前一定要做充足的準備活動。
夏季天氣炎熱,不做準備活動馬上入水,水溫、體溫、氣溫相差很大,聚然入水,毛孔迅速收縮,刺激感覺神經,輕則引起肢體抽筋,重則引起反射性心臟停跳休克,很容易造成溺水死亡。
2、如何準備:
通過跳躍、慢跑使身體發熱但不出汗至2-4分鐘。
其目的是使身體內各個器官進入到活動狀態。
做徒手操:體育課老師經常採用的使身體各關節、韌帶及身體肌肉做好充分活動準備,以防受傷。
入水前用冷水淋浴一下,以適應水溫,然後下水。
水上準備工作。
入水後不宜馬上快速游泳,更不宜馬上流入深水區。
應在淺水區適應一段時間後,再逐漸加速。
游泳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應該相互關照、相互關心,而不應該相互嬉水,或捉弄對方。
一起去游泳,如果有人提前上岸,要告訴同伴,一起去游泳應該一起回家。
2、到天然游泳場所如江河、水塘、水庫游泳,應該有家長、親人或老師的帶領。
特別強調初學者不要到野外去游泳。
3、要注意休息,不要長距離游泳,不要遠離夥伴。
如果感到身體不適,要告訴同伴並上岸休息,在岸上觀看同伴游泳,留心他們的安全。
4、中小學生不遊潛泳,更不能相互攀比潛水的時間誰更長,潛水的距離誰更遠。
這樣做很容易發生危險。
溺水時的自救方法:
1、不要慌張,發現周圍有人時立即呼救;
2、放鬆全身,讓身體飄浮在水面上,將頭部浮出水面,用腳踢水,防止體力喪失,等待救援;
3、身體下沉時,可將手掌向下壓;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無法靠岸時,立即求救。
如周圍無人,可深吸一口氣潛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條腿,用手將腳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發現有人溺水時的救護方法:
可將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拋給溺水者,再將其拖至岸邊;若沒有救護器材,可入水直接救護。
接近溺水者時要轉動他的髖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後拖運。
拖運時通常採用側泳或仰泳拖運法。
特別強調:未成年人發現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營救,應立即大聲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
救人也要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
關於無氧運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