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讀書筆記精選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5日

  《三國志》是西晉陳壽編寫的一部主要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國別史,詳細記載了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歷史,受到後人推崇。下面是小編向各位推薦的,希望對各位能有所幫助!

  篇一

  “生子當如孫仲謀!”這是曹操對孫權的評價。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為報赤壁之仇,率軍進攻濡須口,譴張遼和臧霸擔任前鋒。孫權得知曹軍大舉南下的訊息,親率七萬大軍到濡須口迎戰。派猛將甘寧率領三千人為前部督。二虎相爭,勢均力敵,相拒月餘,孫權乘輕舟,“夜遊”曹操軍營,全身而還途中還演練了一遍“草船借箭”。曹操見孫權舟船器仗軍伍整肅,又回想袁紹二子相爭,劉淙舉州投降,喟然發此讚語。

  “春水方生,公益速去。”孫權此語正中曹操下懷,帶著遺憾曹操無功而返。

  其實,“方生”者何是春水,實乃日後坐斷東南的吳·大皇帝孫仲謀,正是他。使三國第一巨頭,失去了統一全國的最好時機;正是他,打破了諸葛武侯兩路出擊,光復漢室的戰略規劃;正是他,坐斷東南,為劉備之死打下了一針毒劑。三國戰爭史上重要的三大戰役,只有孫權做到了獨勝其二。因此,雖有父兄基業在前,三國鼎立,成於仲謀之雄,這樣的評價絕非過譽。

  利用春節假期,自駕車三小時從青浦去了一趟富陽。冬日的富春江,秀如處子,碧綠的江面,掩蓋著江底的滔滔巨流,微白的群山,靈秀的龍門古鎮,無不刻著“人傑地靈”四個大字。面向春水,我努力追憶著逝去的英雄故事,回味著英雄的成敗得失。

  孫權字仲謀,是孫堅的第二個兒子,少大奇異,十五歲被舉為孝廉,不久又被舉為茂才,好俠,養士,行軍打仗,總是被孫策帶在身邊,深得兄長孫策的喜愛。十八歲那年,孫策遭刺受傷,不久身亡,孫權繼承了父兄的江東基業。侍張昭以師,待周瑜以兄,在二者的協助下,很快穩定了江東的局面,繼而遣太史慈、周泰、韓當等平定“山越”。又用甘寧之策,進滅黃祖,報了殺父之仇。公元208年,在周瑜、魯肅、諸葛亮的勸說幫助下,力排眾議,聯劉抗曹,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又多次用兵,在江淮一線對抗曹操。但在荊州問題上,為了江東集團的利益,忍辱附曹,起用吳下阿蒙之計,白衣渡江,斬殺關羽父子,全佔荊州。面對劉備集團的復仇之師,知人善用,重用陸遜,火燒連營,逼死劉備於白帝。於此,江東達到了極盛,拒敵於大江之外,發展生產於其內,連越南,進臺灣,兩世三人,孫家的基業在孫權的手中可謂是蓬勃發展。“生子當如孫仲謀!”,聯想曹丕的短命,試想曹操之後如是孫權,二十幾年的光景,何愁統一宇內之未竟。

  但孫權的一生又是非常複雜和矛盾的,在他性格中,表現著嚴重的兩重性。

  公元200年至公元252年,孫權居江東統事53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最久的幾個可數的帝王之一。公元229年,孫權稱帝改元,這成為他一生事業的分水嶺,稱帝前知人善用,叱吒風雲,大有圖取天下之志。登上皇帝寶座之後的,孫權的猜忌之性和自以為是的惡習,和其他許多失敗的帝王一樣,就開始逐漸暴露。氣病張昭、濫信公孫、誅殺張溫、信用呂壹、廢立太子、逼死陸遜,可以說孫權後期的剛愎自用和日益發展的猜忌心,使東吳前期那種君臣和睦、上下同心的局面一去不復返了。

  “窮能守志,達而不改。”確實難為了世人,甚至包括雄武之孫權!

  人生中的每一步都是成長中的財富,因為都可以成為你性格中的積澱,這個規律是永遠不會欺負人的。少年繼父兄之業,是孫權的福氣。忍辱負重,節節順利,在帶來成功的同時,也為自負帶來了最合適生長的土壤。

  英雄本是性情中人,也性情中人愛思考,貶之為多疑。

  公元229年的孫權應該是非常自信的,但可悲的是這個自信變為了自負。

  東吳魯肅、周瑜、呂蒙,三國中魯肅描寫成一個說客,很平庸的一個人物,甚至膽小。周瑜則是一個心胸狹窄,每每輸與諸葛亮。呂蒙更是一奸詐之人,害死關羽。

  那麼三國志中魯肅實際上是一個心胸寬廣,很有韜略的人才。韜略上表現在,他提出劉備與孫權並立,共拒中國,膽識過人,尤其討瑾州之時,與關羽面對面,正義言辭令關羽無言以對,同時也是他早早斷言關羽不足為慮,在軍事上,訓練部下,路不拾遺。實際上也就是他幫助東吳分析當時的態勢,應該說他是東吳版的諸葛孔明。

  周瑜被描寫成一個心胸狹窄,才華橫溢但總是比諸葛孔明略遜一籌,實際上的周瑜,易中天先生的描述是一個英俊的年輕帥才,政治上忠心東吳,軍事上以火燒赤壁最為著名。病重之時推薦魯肅與孫權,可謂一東吳版的出師表。

  呂蒙勇而有謀,把握軍機,禽關羽。

  這三個人在東吳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為什麼被三國作者刻畫一個比一個不堪,我推測是作者的寫作手法,突出典型人物,所謂正義一方劉備,英雄形象關羽,趙雲,猛張飛,偏重對劉備的刻畫大概也是因為劉備有皇家血統。關羽他們也因為站在正義的陣營中,從此成為了後世敬仰的人物。

  最後感慨一句:“文人筆如一把刀啊”!

  篇二

  介紹:

  《三國志》是西晉陳壽編寫的一部主要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國別史,詳細記載了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歷史,受到後人推崇。

  基本資料:

  《三國志》全書一共六十五卷,《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三國志》名為志其實無志。魏志有本紀,列傳,蜀,吳二志只有列傳,陳壽是晉朝朝臣,晉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國志》尊魏為正統。東晉漢晉春秋則以劉備為正統。《三國志》為曹操、曹丕、曹睿分別寫了武帝紀、文帝紀、明帝紀,而《蜀書》則記劉備、劉禪為先主傳、後主傳。記孫權稱吳主傳,記孫亮、孫休、孫皓為三嗣主傳。均只有傳,沒有紀。

  三國志

  《三國志》位列中國古代二十四史記載時間順序第四位,與《史記》司馬遷、《漢書》班固、《後漢書》范曄、司馬彪並稱前四史。

  總的概述

  《三國志》主要善於敘事,文筆也簡潔,剪裁得當,當時就受到讚許。與陳壽同時的夏侯湛寫作《魏書》,看到《三國志》,認為也沒有另寫新史的必要,就譭棄了自己本來的著作。後人更是推崇備至,認為在記載三國曆史的一些史書中,獨有陳壽的《三國志》可以同《史記》、《漢書》等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國史相繼泯滅無聞,只有《三國志》還一直流傳到現在。南朝人劉勰在《文心雕龍·史傳》篇中講:“魏代三雄,記傳互出,《陽秋》、《魏略》之屬,《江表》、《吳錄》之類,或激抗難徵,或疏闊寡要。唯陳壽《三國志》,文質辨洽,荀勖、張華比之司馬遷、班固,非妄譽也。”這就是說,那些同類史書不是立論偏激,根據不足,就是文筆疏闊,不得要領。只有陳壽的作品達到了內容與文字表述的統一。

  作品缺點

  陳壽畢竟是晉臣,晉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國志》便尊曹魏為正統。在《魏書》中為曹操寫了本紀,而《蜀書》和《吳書》則只有傳,沒有紀。記劉備則為《先主傳》,記孫權則稱《吳主傳》。這是編史書為政治服務的一個例子,也是《三國志》的一個特點。

  《三國志》

  陳壽雖然名義上尊魏為正統,實際上卻是以魏、蜀、吳三國各自成書,如實地記錄了三國鼎立的局勢,表明了它們各自為政,互不統屬,地位是相同的。就記事的方法來說,《先主傳》和《吳主傳》,也都是年經事緯,與本紀完全相同,只是不稱紀而已。陳壽這樣處理,是附合當時實際情況的,這足見他的卓識和創見。《三國志》總起來說記事比較簡略,這可能與史料的多少有關。陳壽是三國時人,因黃皓弄權,陳壽不肯阿附黃皓。因此被遭排擠。蜀國滅亡時三十一歲。他所修的《三國志》在當時屬於現代史,很多事是他親身經歷、耳聞目見的,比較真切,按說是有條件蒐集史料的。但因為時代近,有許多史料還沒有披露出來;同時,因為恩怨還沒有消除,褒貶很難公允,也給材料的選用和修史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與其他史料對比

  從魏、蜀、吳三書比較來看,《蜀書》僅得十五卷,較魏、吳兩書更簡。這大概是魏、吳兩國的史料多於蜀的原故。陳壽寫《三國志》時,魏國已有王沈的《魏書》,吳國也有韋昭的《吳書》可作參考,這給陳壽蒐集史料提供了極大方便。而蜀漢既沒有史官,也沒有現成的史書可借鑑,蒐集史料就非常困難。陳壽費了很大氣力,連一些零篇殘文也注意搜尋,《蜀書》才僅得十五卷之數。《蜀書》中的許多重要人物的事蹟,記載都十分簡略,可見蜀漢的史料是相當缺乏的。

  取材精審

  《三國志》取材精審。裴松之《三國志注》記漢魏交替之際的表奏冊詔有20篇之多,陳壽在《三國志·文帝紀》中,只用一篇173字的冊命就把這件大事寫出來。對孫策之死,捨棄《搜神記》等書上的妄誕傳說,只記孫策為許貢的刺客以至重傷而死。這些都反映了他對史實認真考訂,慎重選擇的態度。

  行文簡明乾淨

  《三國志》行文簡明、乾淨。它常用簡潔的筆墨,寫出傳神的人物。《先主傳》記曹操與劉備論英雄,當曹操說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之時,“先主方食,失匕箸”的記載,使劉備韜晦的心情,躍然紙上。

  《周瑜魯肅呂蒙傳》記載的曹操聽到劉備佔據了荊州之時,“方作書,落筆於地”的情態,生動烘托出劉備在曹操心目中和當時局勢中的地位。書中寫名士的風雅、謀士的方略、武將的威猛,大多著墨不多,卻栩栩如生。

  品題人物

  陳壽在書中表現出品題人物的興趣。他說劉備是英雄,曹操是超世之英傑,孫策、孫權是英傑,諸葛亮、周瑜、魯肅是奇才,龐統,程昱、郭嘉、董昭是奇士,董和、劉巴是令士,和洽、常林是美士,徐邈、胡質是彥士,王粲、秦宓是才士,關羽、張飛、程普,黃蓋是虎臣,陳震、董允、薛綜是良臣,張遼、樂進是良將,這都反映了當時的時代風氣。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三體讀書筆記
小學讀書手抄報圖片
相關知識
三國志讀書筆記精選
三國志讀書筆記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精選範文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精選
三國演義的讀書筆記精選
小草和大樹讀書筆記精選作文三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筆記【精選3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筆記精選
東周列國志讀書筆記
聊齋志異畫壁讀書筆記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