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局全年的工作總結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資訊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國民素質的全面提升,社會各部門對財政局職能的現實要求越來越高。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範文一
“十二五”以來,我局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大力實施“南拓西接、擴容提質”發展戰略,全面推進《“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的各專案標任務,工業和資訊化實現快速健康發展。
一、十二五工作總結
一工業經濟發展質量、效益穩步提升。十二五以來,我局努力克服巨集觀經濟發展不利因素影響,著重抓產業引導和扶持,抓專案建設,抓優質服務,抓排程協調,工業經濟實現了平穩發展,發展能力不斷提升。2011-2014年,我區規模工業總產值四年來分別為324億元、398.7億元、398.5億元和433.7 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8.7%、25.5%、11.6%和 8.02%;規模工業增加值分別為82.7億元、80.1億元、103.9億元和120.1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 10.9 %、21.8 %、12.3%和 7.5%,佔全區GDP比重分別為15.4%、15.6%、17.6%和18.5%。規模工業企業數持續增長,從2011年的52家到2014年的96家。規模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有所提升,實現利稅總額從2011年的46.1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 63.1億元。預計2015年底,全區規模工業總產值可達 475億元,同比增長8%左右,規模工業增加值可達133億元,是2011年的1.85倍,同比增長85%左右。
二“兩化融合”深入推進。堅持大力發展資訊產業和資訊化應用。著重發展太陽能光伏、電器產品、機械和電子、智慧儀器儀表、網路和通訊裝置等電子資訊製造業,以資訊服務產業基地建設為核心,加快發展物聯網、雲端計算、軟體產業;進一步深化了資訊科技在企業研發設計、生產經營和管理、銷售以及生產性服務業的主要領域、主要環節的應用。加快推進數字建設,特別是推進“無線長沙”建設步伐,加快了資訊科技應用推廣步伐,2011年至2014年間,共建設行動網路基站1072個, WLAN熱點4048個,資料寬頻網專線526個,敷設光纜1300多公里。網路無縫覆蓋天心區範圍全境,為區內近50萬人口提供優質網路服務。同時,將現代資訊科技,廣泛運用於電子商務、旅遊等各個方面,構建全面共享的資訊服務體系,開展了免費無線訊號的試點工作,太平古街、天心閣等8個地區作為首批地區,桂花坪街道金桂社群作為社群綜合管理服務資訊化平臺建設的試點地區,都在抓緊建設和落實中。
三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十二五”以來,我區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加快轉變工業經濟發展方式,注重發展高效、節能、環保的新型工業,大力培育發展資訊產業,突出發展優勢產業叢集,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力打造光伏、機械裝備製造、電子電器等優勢產業的叢集基地,發展配套的上下游產業,引進和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企業,如國內首家研發光伏、風電感測器和監測裝置的全程數控有限公司,省內唯一一家電器裝置檢測和研發的電器研究所,專業生產會議表決系統的中天電子等企業。截止2014年底,戰略性新興產業產業發展速度較快,遠遠超過了傳統的行業,實現總產值101.3億元,同比增長8.3%,佔整個工業經濟的比重為23.4%,比規模以上工業經濟總產值增速高出了0.8個百分點。
四節能減排再上新水平。2011到2014年間,我區規模工業萬元增加值取水量每年同比下降8%,能耗每年同比下降6%以上,處於全省一流水平。我局通過大力倡導綠色經濟、迴圈經濟,著力發展以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的迴圈經濟和環保產業,促進工業經濟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方向發展。一方面重點圍繞鑄造、冶煉、表面處理等高能耗高汙染產業,大力推行節水改造、節能變頻、廢舊原料回收、餘熱利用等先進技術,加強了對傳統產業的提質改造、優化了區域經濟的發展環境,努力把科研技術運用到清潔生產改造、廢舊物資利用、資源配置整體優化的過程中,培植了一批節能降耗典型示範企業。長沙電機廠、德澤實業、天鵝工業泵等企業通過技術改造提升和再生原料綜合利用工程,大大降低了能耗。另一方面,我局通過採取建立示範典型、開展節能宣傳等形式,濃厚了工作氛圍、強化了民眾支援。組織轄區企業召開了《節約能源法》的學習培訓和企業節能降耗專題交流會,發放了《企業節能知識手冊》、《能源統計知識手冊》及《節約小常識》等宣傳手冊和資料,廣泛宣傳節能法律法規、政策、先進典型和新技術、新產品,引導工業企業積極建立“兩型企業”,經濟、生態、社會等多方效益同步提升,為“兩型社會”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十三五規劃思路
一立足“三個基礎”。一是以工業和資訊兩大板塊為基礎,既有分專案規劃,又有“兩化融合”規劃。資訊化已經成為推動工業製造業發展的主要動力。快速促進“兩化深度融合”,對全面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業創新升級能力,踐行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經濟發展方式根本轉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十三五規劃要以做大工業總量和提升綜合競爭力為核心,以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轉型發展為途徑,以促進“兩化融合”為重點,推進工業和資訊化在行業、企業、區域分別實現關鍵性突破。二是以區域特色為基礎,立足於我區“三產強、二產弱”,但二產不能少,工業是資訊化載體和支撐的主體地位,同時要兼顧對接長株潭的地域優勢合理佈局產業。我區位於長株潭融城的核心區,作為兩型社會建立的試驗區,工業在調結構、轉方式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拉動投資、促進消費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解決就業、創造稅收,促進科研,維護穩定,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效果明顯,並對我區範圍內的商貿物流、金融服務、文化創意、高新技術等優質產業的發展起著支撐作用。隨著暮雲片區劃歸我區,工業發展也注入了新的血液。要充分發揮我區機械製造、電子資訊、光伏產業等重點特色產業的優勢,對產業進行合理佈局。三是以“三區建設”發展戰略為基礎,把工業作為“三區建設”的有益補償,把暮雲片區作為工業的主戰場。在全力推進“小康先行區,‘兩型’示範區,文化引領區”的“三區建設”的程序中,工業是轉方式、調結構,實現產業倍增,保持經濟平穩,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推動力。因此,要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研究開發型的產業,如先進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食品和資訊科技等新興產業,著力推動傳統產業向中高階邁進。同時,充分發揮暮雲片區的區位和產業優勢,承接長株潭三市的產業轉移專案,突出產業功能集聚,促進天心工業逐漸轉型。
二注重三個方式。一是要多調查瞭解。要認真分析和了解國內工業和資訊化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分析企業面臨的困境和技術難題,掌握整個行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和基礎條件,為工業和資訊化的十三五規劃研究制定提供基礎素材。要在全區範圍有針對性地開展十三五規劃調研工作。二是大資料整理。通過理順我區工業和資訊化發展資料資料,借鑑上級主管部門及兄弟區縣的優秀經驗做法,認真做好“十三五”規劃前期資料收集整理工作,確保資料、資料真實、完整、準確,進一步促進我區的裝備製造、電子資訊、節能環保等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重新規劃和佈局,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三是引進社會資源。集思廣益是規劃成功的關鍵。動員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行業協會以及其他經審查符合條件的機構或組織參與到“十三五”規劃中來,引用社會化市場有關研究成果,不拘束於政府資料,增強規劃的科學性,對我區工業經濟和資訊化發展的重大問題開展研究。
三突出四個重點。一是合理測算評估指標。要系統收集天心區工業經濟和資訊化發展的指標資料,進行潛力調查,資源整理,並與上級部門和兄弟區縣主要指標進行對比分析,研究指標的變化趨勢,結合我區的發展定位和目標,提出我區工業資訊化發展的指標體系,並對各項指標的當前實現程度、未來發展趨勢和目標值進行預測測算。二是列舉具體措施。要明確十三五工業和資訊化發展的主導方向、著力發展的產業叢集,發展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加快工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優化升級,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加快資訊服務基地建設,促進兩化深度融合重點領域、政策措施和體制機制保障等。三是突出新的經濟增長極。資訊產業的發展為我區工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要認真分析研究區內資訊化發展現狀、問題及發展趨勢,提出“十三五”加速推進資訊化的總體思路、主要目標、實現途徑和保障措施;研究推動資訊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措施,研究開發和整合資訊資源,通過資訊化延長產業鏈,加快發展資訊服務業,把資訊產業做大做強等。四是突出產業間和諧發展,兼顧全區乃至全市產業平衡發展。要把工業和資訊化發展規劃置於整個天心區發展的大戰略、大布局中去思考、謀劃,通過基層調研走訪、課題研究、召開座談會等形式認真開展規劃前期研究。要針對工業和資訊化發展的薄弱環節、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制約技術創新的突出矛盾,科學規劃一批重大發展專案。
四規劃五個方面內容。一是資訊化的基礎硬體建設。要加快3G網路、全光纖網、wifi無線網路等建設、應用和升級,儘快實現整個城區無線網路全覆蓋;要廣泛運用網際網路、物聯網、雲端計算等現代資訊科技,運用於醫療衛生、教育、電子商務、旅遊等各個方面,構建全面共享的民生服務體系,進而促進資訊化建設步伐。二是引導和擴大居民資訊消費。要推動雲端計算服務商業化運營,加快物聯網和北斗衛星導航產業化,開展物聯網重大應用示範,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促進基於電子商務、雲端計算等資訊平臺的消費。要實施“資訊惠民”工程,推進教育、醫療、旅遊等優質資源共享,滿足居民休閒、健身、家居服務、法律顧問、養老等新興服務需求,促進資訊產品支出和資訊服務支出。三是智慧城區建設的快速推進。要加快推進網際網路、物聯網、電信網、廣電網、無線寬頻網等網路建設,更加廣泛深入地推進基礎性與應用型資訊系統開發建設和各類資訊資源開發利用,形成技術整合、綜合應用、高階發展的現代化、網路化、資訊化、智慧化城市。四是突出智慧產品的開發應用。結合天心區製造業、光伏產業、電子電器的基礎,在傳統產品中大力推廣應用新一代資訊科技,開發數字化、智慧化的新產品。提升發展一批如智慧家電、智慧家居、數控裝置、3D裝置等資訊化裝備設計和生產製造企業。培育發展新一代資訊感測裝備、智慧裝備和智慧發電裝備等新興製造產業叢集。五是產業結構的繼續調整。要認真研究國內外產業發展新趨勢,分析我區產業發展現狀和空間佈局情況,提出十三五時期我區大力發展實體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佈局的政策措施,發展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
範文二
“十二五”期間,財政監督檢查工作在市縣領導的高度重視和財政局黨組的準確領導下,堅持以“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的發展觀為統領,按照符合公共財政職能的要求,牢固樹立服務與創新理念,緊緊圍繞財政改革和財政管理中心工作,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大力強化預算管理監督和財政收支監督,不斷深化財政內部監督和會計監督,積極推進財政監督長效機制建設,較好地發揮了財政監督的服務和保障作用。
一、“十二五”期間財政監督工作回顧
一強化監督理念,促進財政監督長效機制建設
2011年以來,財政監督股為順應強化財政管理和深化財政改革的要求,一直貫徹監督與改革相結合、監督與發展相結合、監督與服務相結合、監督與管理相結合、監督與完善政策相結合。從樹立全新的監督理念出發,從符合公共財政管理要求和財政改革的特點入手,著力改變原有的財政監督模式,積極推進財政監督長效機制建設,使財政監督與財政管理得到了較好的融合。
1、科學統籌財政監督管理工作,紮實推進各項檢查工作順利施行。準確處理日常管理和專職監督的關係,積極推進財政“大監督”格局建設。一是加強計劃管理,提高檢查針對性,科學統籌財政監督管理工作,有效防止了多頭檢查和重複檢查,提高了財政監督檢查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二是加強過程控制,提高檢查質量。嚴格執行檢查計劃,並對計劃執行進度進行及時跟蹤和管理,保證了財政監督檢查工作有序進行,避免了財政檢查的隨意性和“走過場”,提高了檢查工作的質量和效果。三是注意檢查成果的利用,提升檢查工作層次。堅持檢查為管理服務、為改革服務,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在嚴肅財經紀律,依法處理處罰的同時,提出加強財政管理意見和建議,為業務部門提供加強管理的對策和依據,為領導提供科學決策服務。
2、監督服務管理,科學把握監督成果運用。財政監督堅持科學的監督理念,不斷探索科學的檢查方法,不斷創新科學的工作機制,有機地把監督檢查與完善財政管理制度結合起來,提升了檢查的層次。一是在檢查的內容上,把握監督重點,關注熱點、難點,把預算管理監督和財政收支監督作為財政監督的核心重點和關鍵予以安排,著力提高檢查的實效性。圍繞財政中心工作任務,重點安排了部門預算綜合檢查、涉農資金檢查和社保資金檢查以及關注民生的財政資金檢查。二是在安排檢查工夫時,統籌考慮檢查專案對預算編制、會計管理等財政管理手段的時效影響,結合預算編制的工夫,科學合理安排部門預算檢查工夫,一般在下年度部門預算編制前,完成部門預算綜合檢查,較好解決了以往部門預算檢查的滯後性,提高了部門預算檢查的時效性。三是採取靈活方式,科學運用檢查成果。堅持重點檢查和長效監管相結合,充分發揮財政監督檢查的服務和反饋功能。為把檢查工作落在實處,跟蹤落實檢查結果。採取通報、公示等方式,促進檢查成果的利用,提高社會對財政監督的認知度。
二強化收支監督,紮實開展專項檢查工作
2015年以來,財政監督檢查工作積極進取,勇於實踐,按照服務財政管理、促進財政改革的要求,不斷強化財政收支監督,專項檢查取得了新的成效。據統計,十二五期間,對全縣觸及財政收支和管理的89個單位的近30個專案次開展了專項檢查,內容觸及部門預算管理、財政收入、財政支出、會計管理、內部監督等財政改革與管理的熱點及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查出各項違規資金368.9萬元,處理違規資金280萬元,其中追繳財政資金等169萬元,糾正財政違規資金57萬元,按規定施行專戶管理38萬元。有力地打擊了財經領域的違規違紀行為。
三強化會計監督,促進會計資訊質量提高
為嚴肅財經紀律,我們有目標、有重點地開展了會計資訊質量檢查,為打造誠信社會、規範行政企事業單位的財務收支行為做出了不懈努力。十二五期間,我們充分發揮財政部門的會計監管職責,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對房地產開發、電力、工交運輸、建築施工等具有廣泛代表性的行業計48戶企業的會計資訊質量進行了檢查,查出有問題資金199萬元,收繳稅費69萬元,對16戶企業單位作出了行政處罰,罰款19萬元,提出整改意見或建議110餘條,檢查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促進了本縣會計資訊質量的提高。
四強化內部監督,促進財政依法行政行為
深化開展內部監督工作。內部監督是財政監督專職機構的一項重要職責,矛盾多,難度大。局黨組高度重視內部監督工作,為監督股開展內部監督提供了堅強的後盾。我們從嚴格和規範內部管理入手,建立和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在制度上和工作程式上對內部管理活動加以規範和監督。針對現階段財政改革和管理特點,積極探索內部監督的新方法、新方式。每年對局內部各業務科室定期開展內部審計監督,有效地杜絕了舞弊行為和小金庫的發生。
五開展“小金庫”專項檢查進一步嚴肅財經紀律
按照省市財政安排,我們自2015年連續2年開展了小金庫專項管理工作,採取自查和重點檢查相結合的方法,抽調紀委、監察、審計、物價、財政精幹力量,混合編組,進點和調帳相結合,認真開展檢查工作,檢查出小金庫20餘萬元,全部收繳財政。
十二五期間,財政監督工作雖取得了不少成績,但在監督過程中,還存在以下突出問題:機構和隊伍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監督理念和監督意識在財政部門內部尚未全面樹立,財政監督融入管理、根植於管理的監督機制還沒有建立,財政“大監督”格局尚未形成;財政管理仍存在“重分配、輕管理、輕監督”的現象,財政管理與財政監督相脫節的現象比較突出;監督檢查成果的轉化和利用還需進一步重視和加強等。上述問題需要在今後的工作中進一步加以重視和解決。
二、十三五的工作打算及2016年工作計劃
認真回顧和總結十二五期間的財政監督工作不難發現,伴著財政收支規模的不斷擴大,伴著財政監督的範圍不斷更新和擴大,我們的監督形式和做法,有很多不順應的地方,財政監督在財政管理工作的實際過程中還有不到位的問題。總結經驗策劃未來,財政監督工作十二五期間主要工作規劃如下:
1、堅持與時俱進,積極探索財政監督與財政管理工作的有機結合,不斷財政監督工作的新機制
按照大監督觀念,建立財政監督長效機制,完成財政監督與業務工作、專項監督和日常監督、外部監督和內部監督有機結合。
2、堅持依法監督,積極推進財政監督科學化、精細化
監督檢查要更加法制化、制度化,完善財政監督處理處罰制度,建立財政監督檢查資訊庫,夯實監督檢查基礎,完成對財政監督執行的全過程動態監督。運用網路技術,完成與人大、審計、紀檢、監察資訊互通,有機結合,形成全方位的監督。
3、加強業務學習,強化財政監督幹部隊伍建設
加強財政監督幹部隊伍建設,加強自身業務學習,提高財政監督幹部隊伍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以順應財政監督工作的發展需要。
2016年監督股圍繞十三五規劃,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連續開展會計資訊質量檢查。
2、連續開展小金庫專項管理工作
3、每季度對局內部各賬戶資金收支進行內部監督
4、組織開展對鄉鎮財政內部監督。
5、隨時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範文三
20XX年,在黨委政府領導下,在人大監督、支援下,在上級財政部門的指導下,廣大財政幹部精誠團結,努力克服乾旱、機構改革和稅源增長緩慢、資金總量不足等困難,緊緊圍繞保工資、保穩定、保運轉的工作重心,千方百計抓收控支,大力推進財政改革、強化財政監督,取得了較好效果。20XX年我鄉地方財政收入完成了90.25萬元,佔調整預算的88%,當年短收12.33萬元。其中:地方工商稅完成了12.58萬元,佔調整預算的100%;農業稅完成了75.1萬元,佔調整預算88.67萬元的84.7%不含農稅附加,農業稅減收13.57萬元。全鄉財政支出實現了157.14萬元,佔調整預算的132%。全鄉財政預算收支情況是:當年收入90.25萬元,上級補助收入33.58萬元,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27.75萬元,一般性轉移支付41.35萬元,當年實際支出157.14萬元,上解上級財政支出17.59萬元,當年結餘18.20萬元,累計結餘10.82萬元。
20XX年裡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 進一步強化財政工作目標管理
年初,我們提出了財政工作目標,制定了對財政收入、工資發放、財政改革等工作的目標考核辦法。將確保工資發放納入財政目標考核,並作為財政工作的首要任務,進一步強化了財政職工的工作責任感。
2、 積極培植財源
我們緊緊圍繞鄉黨委提出的發展農業產業化,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旅遊服務業的財源培植思路,做了大量工作,積極爭取資金進行中低產田土改造和退耕還林,支援檸檬、蠶桑等農業產業化專案發展。
3、 加強收入徵管
一是協助稅務部門突出了重點行業、重點稅種的管理。在有關部門密切配合下,狠抓了個體私營經濟稅收的徵管。二是嚴格稅政管理,規範徵收政策。清理了稅收減、免、緩政策,禁止新開口子。三是借新《稅收徵管法》出臺的契機,大力清收欠稅,加強稅務稽查,嚴厲打擊涉稅犯罪行為,提高了廣大納稅人的納稅意識,稅收秩序得以規範。
4、 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取得成效
通過努力,我鄉的農村稅費改革已順利完成了宣傳發動、方案編制、任務分解、分戶落實等階段的工作,新的農業稅制已在我鄉全面實施。從試點情況看,農村稅費改革規範了農民與國家、集體之間的分配關係,有效減輕了農民負擔,遏制了農村“三亂”,改革的步驟是穩妥的,措施是切合實際的,試點取得了明顯成效。實施農村稅費改革後,我鄉農民負擔水平減輕59.21%,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支援。在實施農村稅費改革過程中,較好地把握了減輕農民負擔與確保機構運轉矛盾的處理,既做到了不一味強調減輕農民負擔,又不一味強調確保機構運轉,使整個農村稅費改革工作得以順利進行,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5、 積極爭取上級轉移支付政策
我們在進行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的同時,積極向上級彙報,反映我鄉在農村稅費改革後的損失情況,得到上級的大力支援,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獲得上級財政轉移支付69.10萬元,其中農村稅費改革專項補助27.75萬元,一般性轉移支付41.35萬元,極大地緩解了我鄉財政壓力。
6、 加強了財政監管
一是在預算安排上,堅持“人員經費零基化、公用經費定額化,專項經費專案化”原則,打破了支出按基數增長的安排慣例。二是加強了會議、接待、通訊、基本建設等非工資性支出的控制和管理。加強政府採購和會議經費管理,從目前實施情況看,支出節約效果較好,在通訊費管理上,嚴格按新出臺的領導幹部通訊費用報銷辦法進行管理,嚴格界定了支付範圍和標準。三是開展了《會計法》執法檢查,全鄉自查單位13個,自查面達100%;經抽查3個單位,沒有發現大的問題。四是加強財政督查,實施跟蹤問效,具體落實了工資發放、稅收政策的督查工作。四是積極防範和化解財政風險,加強了農村合作基金會遺留資產的管理,對農村債務和財務進行了全面清理。
7、 採取綜合措施,確保工資和社會保障支出兌現
一是狠抓了資金的籌措和排程,對上積極爭取,對內堅持預算內外資金打捆使用,保證了行政事業單位工資發放。二是實行了工資專戶管理制度,強化了對鄉金庫的監管,確保了資金留解和留成資金合規使用。三是突出重點,保證工資兌現。今年以來,對教育按照“集中統一管理、打捆統一使用、定額定項安排”的原則,實行了“工資全額預算、公業務費等學雜費解決、預算外資金政府統籌、代管經費多退少補、政策性籌資統一安排使用”的經費管理辦法,並兌現歷年欠撥教育經費12萬元。四是推行工資財政直接支付。今年4月起將黨政機關和全額預算事業單位全部實行工資直髮。
8、 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嚴肅財經政策
一是繼續加強了宣傳,深化各單位對預算外資金“所有權屬國家,調控權屬政府,管理權屬財政”的認識。二是進一步堅持和完善了票據源頭管理辦法,重新規範了票據、專戶、財務管理體制。三是堅持預算外資金專戶、專儲管理,嚴格“收支兩條線”政策。四是加大稽查力度。集中對單位預算外資金管理實施檢查,有效規範了單位財務行為。
9、 積極穩妥地推進財政各項改革
一是規範和完善了會計核算中心,實施會計代理制,推進零戶統管、綜合財政預算等預算管理辦法。二是加強教育經費管理,堵塞了管理漏洞。三是進一步完善了財政體制,規範供給辦法。四是積極推進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制度改革。
10、加強隊伍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
一是組織學習、落實江“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和“七·一”重要講話,提高財政幹部政治理論水平和思想素質。二是大力開展“三優一學”和“塑形”活動,推行佩證上崗制和首問責任制,整頓和改進行業作風,樹立了財政部門的良好形象。三是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狠抓精神文明建設。財政所機關保持了縣級文明單位、縣級愛國衛生先進單位、市級文明財政所稱號,檔案工作達省三級標準,計劃生育、環境綠化、安全保衛等工作均取得可喜成績。
從20XX年的執行情況看,由於鄉黨委的正確領導,財政幹部辛勤工作,加上上級財政加大了對我們的支援力度,今年我鄉的職工工資能夠全部兌現,財政收支也出現歷所未有的好轉。但是,由於我鄉財政狀況沒有根本好轉,加上巨集觀經濟環境和一些長期積成下來的深層次矛盾的影響,財政工作仍存在著以下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收入增長緩慢,完成任務難。地方一般預算收入未能全額完成,主要原因是農稅未能100%入庫,歷史遺留包袱需要消化、財源沒有大的增長點。二是資金排程仍然緊張,由於地方稅入庫進度緩慢,收支不同步,再加稅收減收,導致了無力兌現全部支出。三是包袱沉重,欠賬太多。我鄉政府基金會借款高達200萬元,由於沉重的債務負擔,一定程度影響了機構正常運轉。四是財務管理亟需加強。主要體現在預算外資金方面,一些單位將預算外資金未納入或少納入財政專戶管理,一部份資金遊離財政監督之外,未能有效集中資金。以上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對待。
財政所的個人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