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城的民間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3日

  每一個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民間故事,鳳城也不例外,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有關鳳城民間傳奇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鳳城民間傳奇故事篇一

  很久很久以前,在長白山的支脈鳳凰山的腳下,住著一戶赫姓人家。老兩口帶著四個兒子生活。終日日出而做,日落而歸,辛勤勞動。生活過得不算富裕,但也不算很窮。四個兒子也很孝順勤勞。但是他們和所有的年輕人一樣,總是不滿足自己的生活現狀。

  當他們看見那些經常去長白山挖棒槌的鄰居,滿載而歸,即而過上了好日子顯得非常的羨慕,總是蠢蠢欲動,似乎也想嘗試一下這樣的生活。也私下裡不止一次的討論過。然爾,看到父母年老的身體和家中的田地,也無可奈何。

  但是,最終有一天,他們看著這塊因天災而顆粒無收的土地,終於和父母攤牌了。

  “我們也要去長白山挖棒槌!”

  哥四個一起站到父母的面前。

  其實,父母早就知道兒子們的心事,只是沒有點破。

  “去挖棒槌可以,但是你們知道哪裡有?怎麼挖?怎麼儲存嗎?”老父親提出問題。“如果遇到虎狼,怎麼防身?”

  “那裡山高路險,一旦走失,你們怎麼找回家來?”母親含淚低聲問到。

  父母的問話,讓四個小夥子冷靜了不少。便不再與父母爭執。在大哥的帶領下回到了自己的房間開始商量對策。

  第二天,哥幾個開始分別行動。大哥去找曾經進過山的鄰居請教各種技術,老二,去張羅進山的馬匹衣物,老三去打製防身用的刀叉劍戟。老四則準備挖棒槌的工具。

  三天過後,哥兒四個經過了精心準備,又站到了父母的面前,要求去長白山挖棒槌。

  當父母重新提出那些問題,哥兒幾個都有了從容的辦法;接著他們又讓父母他們準備的一切包括馬匹、糧食。器械和冬夏衣物。

  最後,哥四個齊刷刷跪倒在父母的面前,說只有一事不能解決,請父母決斷。

  “兄弟四人,深感父母養育之恩,決定留下兩人侍候二老,另兩人進山勞作,但是自己又不好表白,敬請二老斷定。”

  二老又問:“如果你們四人分開,多年以後拿什麼作為憑證你們曾經是一奶同胞的兄弟?”

  “二老請看!”

  哥四個一起舉起了一張字據。上邊寫有二十八個大字;

  德承吉林貴崇榮

  英明景會樂輔清

  忠良維國安全志

  世守純貞保太平

  “這就是我們準備的相認的字句,將來無論走到哪裡都能證明,見字如親兄弟,視長輩如父母”。

  父母一看,再也無話可說。只好放兒子出門,並留下了大兒子和老兒子,讓老二和老三結伴而行。同時把大兒子和老兒子準備的衣物器械都給了準備出行的哥倆個。

  第二天,在親人依依不捨地送別下,兩兄弟走上了去長白山的道路!

  有關鳳城民間傳奇故事篇二

  天地初開的時候,北海龍王的九太子被封到神州西北。九太子巡遊北地,來到興隆山,便按落雲頭。突然,興隆山腳下崩裂出一條蜿蜒數百里的河谷,九太子便作了宛川河神,鎮守一方,逢節遇季,賜予雨露。於是興隆山方圓數百里,五穀豐登,草木茂盛。興隆仙山,鬱鬱蔥蔥;宛川兩岸,綠草如茵。 九太子小的時候,在北海還有個弟弟叫金童,有一個表妹叫玉女,他們兩個是九太子最好的玩伴。金童生得金鱗為甲,金角金背;玉女以玉板為甲,玉扇為鱗,秋水為眼,柳葉為眉。兄妹三人,自小在一起玩耍,形影不離。九太子作了宛川河河神的時候,金童、玉女因為還小,依然在北海習水修煉,但懵懵懂懂之中漸生愛慕之心。

  就這樣,時間年復一年,潮水依然一歲一層。金童長大後也要封疆澤世,但玉女作為龍族中的女流,不能受封。兩人眼看就要作別,便起了私奔的念頭。龍王發現後,覺得這有傷風化,便派出十萬蝦兵蟹將追捕。兩人逃散後,記起了西北的九太子,便駕著雲雨,向西北而來。玉女跑乏了,掉在黑煞山脈的深溝大澗中,折騰了十幾天,才出了澗溝,眼前只見一片茫茫荒原,玉女只得漫無目的地向前走。金童也累壞了,落在了牛營大山深邃的峽谷中,他迷路了,苦苦摸爬,就是走不出峽谷。恰好觀音菩薩出巡,在雲頭山上看見了可憐的金童和玉女,菩薩用楊柳枝條蘸著玉瓶中的聖水點化出兩條道路。一時間,這兩條道兒變成了兩條波光粼粼的河流。金童、玉女本來是水族,入得河水來,自可暢遊清波。他們最後都游到了西巖山前,這裡兩河相接,兩人終於相見,比肩向北游去。但見金濤滾滾,玉浪翻騰。他們受了菩薩點化,去尋找哥哥宛川河神。宛川河神得知金童、玉女的事後,急忙跑到龍宮,懇求父王免了兩人私逃之罪。龍王也是一時動怒,靜下心來一想,還是骨肉情深,於是赦免了他們。金童遊過的那條河,就是後來的東河,玉女遊過的那條河,就是後來的西河。龍王封金童為東河河神,玉女為西河河神。

  又是多少個年頭過去了,東河和西河水潤澤了一片三角地帶,沃野裡有了人跡,有了煙火。狄道的巴馬峪溝的一名叫馬五阿哥的工匠,來到這裡,教人們製作陶器,這兒便有了裝糧盛米、煮飯燒水的陶罐。人們在金三角之上繁衍生息、勞動耕作。北宋元豐五年,人們從京城汴梁請來了一位風水大師,說這裡傍東、西二山,臨金、玉兩河,藏風聚氣,可謂鍾靈毓秀;東接隴西、長安,謂紫氣東來;南臨狄道、甘南。有佛光映道;西去金城、玉關,遠聞駝鈴洪鐘。於是,李憲奏請朝廷,在這個金三角上修建了安定鳳凰城。

  有關鳳城民間傳奇故事篇三

  話說萬里終南山東段有一個遐邇聞名的藍田山,山下住著一個落魄書生,此人名叫楊伯庸,專為父母守墓而來到南山腳下。?

  楊伯庸原是鳳城縣一個貧苦農民的兒子,但是這年鬧瘟疫,父母雙雙離開人世,他想起父母供自己讀書很不容易,就十分傷心,抱住二老屍首哭得昏天黑地兩眼紅腫聲音沙啞,鄰家人勸說也無濟於事。最後按照父母遺囑,將二老埋葬於藍田山下一個陽窪窪裡,並在墳旁搭起草棚長期居住,決心為二老守墓一輩子。?

  墓地處在陽坡一個三面環山的窪地上,距離水源遠之又遠,每天楊伯庸得往返十多裡下山挑水,或做飯或飲水,他得跑上十多次,此地可謂“水比金貴”。偏不偏草棚前恰巧是鳳城縣通往湖廣的交通要道,人來人往,到這兒口渴了都要求他舍一碗水喝。雖然挑水辛苦,但他從來沒有拒絕任何一個有求於他的人,凡從這兒路過的人都說楊伯庸是個心地善良的好人,一傳十十傳百,遠遠近近的人都知道藍田山腳下有一個好善樂施的小夥子。?

  這年夏天,楊伯庸正在屋旁田地裡勞作,忽然從背後山埡裡傳來“救命啊救命啊”的哭喊聲,他立即放下鋤頭,向喊話的地方跑去,見一青年女子慌慌張張地向他這邊跑來。他忙問:“姑娘,出了啥事,我能幫助你嗎?”

  姑娘急慌慌地說:“我家小姐前來寺廟燒香,不料被一群惡棍糾纏,剛才被推下山崖去了,我是她家丫環,你幫我救救她吧。”?

  楊伯庸聽罷就向丫環指點的方向跑去,果見崖坎下樹枝上掛著一位年輕女子,他於是攀了樹枝一步步挪到女子身旁。但見女子因為驚嚇已經昏迷不醒,他忙背了那女子扒住石崖一步步挪到塄坎上邊。呼叫片刻,不見甦醒,楊伯庸說:“姑娘,你看,你家小姐一時三刻難以清醒,還請二位到我家暫時休息,待她醒後我再設法送你們回家。不知你意下如何?”?

  “那就謝謝您了。”丫環說。?

  楊伯庸背了小姐回到自家屋裡,立即燒開水給小姐一勺一勺灌進嘴裡。待小姐精神緩解甦醒過來,發現身邊除了丫環春紅還有一位青年小夥兒,就十分感激地問:“請問,我怎麼會在你家裡?”?

  楊伯庸就把小姐掉到崖下他又如何救上來的事兒說給她聽,小姐不勝感激,也把她的身世告訴了楊伯庸。這時,楊伯庸從小姐口中知道她姓徐,今年一十八歲,家住鳳城縣北街,父親在京城做官,近因身體欠佳,辭官不做回家靜養。聽人說藍田山神仙靈驗,她就帶了丫環春紅前來寺廟為父親祈福,誰知剛剛走出廟門前卻被一幫流氓糾纏。在和流氓廝打中,一不小心她被推下了山崖……?

  兩人談了許久,小姐見楊伯庸眉清目秀,身材魁梧,談吐有度,頓生愛慕之心。遂將自己對救命恩人的愛慕之情用眼神表露出來。?

  楊伯庸見這女子雖為富豪之女,但卻少了嬌氣和傲氣,一身清純,溫文爾雅,正是他心中多年來敬仰的情侶。但他乃一介落魄書生,家貧如洗,有何能耐去高攀人家呢?於是只好把情感壓抑在心中,不敢有絲毫的表露。?

  徐小姐心情舒緩後,楊伯庸決定送她出山。?

  一路走來,兩人含情脈脈,互吐愛慕之情,丫環春紅只把此情此景看在眼中,決心為他倆促成這段美滿姻緣。?

  春紅背過小姐偷偷告訴楊伯庸:“相公,拿了聘禮來我家求婚吧,小姐一準答應。”?

  楊伯庸滿心歡喜地點了點頭。?

  送走了徐小姐和丫環,楊伯庸回到茅屋草舍,悶頭就睡,他在心裡說:“人家高門大戶,咱家一貧如洗,怎敢高攀?也罷也罷,不要再去想她了。”?

  卻說徐小姐家住鳳城縣北街,徐府門樓高大,門旁兩株古槐,一副官宦人家的氣派。祖上三代為官,到徐朝奉時期家道中落,雖一度為宦,但身體多病辭官居家,生一明珠起名徐玉玲。髮妻早喪,續絃張氏,為人奸詐,待前房女兒徐玉玲視眼中釘肉中刺,但卻想把徐小姐嫁她孃家侄子張混混,徐小姐自然不允,並告訴父親她已有了心上人。後孃張氏見小姐不答應自己親侄的婚事,就百般刁難:有人若上門提親,須拿一對玉璧,否則概不接見。自然,一撥又一撥的富貴公子都因無玉璧作聘,皆被拒之門外。徐玉玲小姐的婚事只好擱了下來。?

  再說,又是一個酷暑之日,一個衣著襤褸、形容憔悴的老嫗昏倒在茅屋草舍不遠的路邊,楊伯雍正在田裡勞作,看到老人倒地,立即想到了自己那年邁去世的母親,憐憫之心促使他把老人揹回草棚,舀了一瓢水給老人喝,老人手一哆嗦,將水潑灑在地。伯雍又舀了一瓢遞給老人,老人接過水瓢未等送到嘴邊,手一發抖連瓢帶人都跌翻在地!楊伯雍扶起老人,把僅有的一點水,親自一勺一勺喂進老人口中。?

  老人喝水後,精神稍爽,從腋下取出一隻小袋交給伯雍,說:“沒甚感謝的,這有一袋玉籽贈之,汝將此籽種入山坡,日後當有好事。”?

  楊伯雍接布袋在手,問老人姓名住址,欲送其回家。老嫗曰:

  胥渚是吾家,

  煉石補天瑕;

  留此五彩石,

  佈下萬世華。

  話剛說完,老嫗不見了,只聞一陣絲竹佩環細樂之聲,待看時,一位身著五色麗裝的女神早已駕起祥雲冉冉而去!接著一陣香風吹入伯雍之耳:“吾乃聖母女媧神也,汝只管種玉勿疑,不久便有佳音!”?

  從此,楊伯雍便在山坡石巖上鑿出許多石窩,把那些玉籽種上,日夜擔水澆灌,精心照料,經年不輟。?

  要娶徐朝奉家掌上明珠徐小姐為妻,必須拿一對玉璧作為聘禮。這訊息終於傳到了楊伯雍耳朵,而且知道這個徐小姐就是他至今難忘的那個多情小姐!伯雍不由大喜,便來到種下玉籽的山坡刨石一看,下面果然出現了光彩四溢的各色玉塊!遂掘出兩塊晶瑩剔透的白玉,打磨成一對玉璧,來徐府求婚。?

  徐府看門人見伯雍布衣草履,不予放入。伯庸懇求再三,門人還是不允。?

  徐小姐聞知有持璧者求見,又驚又喜,出門一看,果是她終日思念的心上人楊伯庸,立即讓門人放了進來。?

  楊伯庸進得廳堂,見徐老爺和張氏在座,就左右打躬,說:“老爺太太在上,藍田山儒生楊伯庸拜見二老,想與貴府小姐結為百年之好,請二老斟酌。”?

  徐老爺定睛一看,見儒生相貌堂堂,雖衣著平常但儀表有仙家道骨之風;雖家境貧寒但舉止文雅一表人才,這正是他心目中的女婿。?

  徐玉玲後孃張氏說:“拿出玉璧讓大家驗過。”?

  楊伯庸即從衣袖中取出玉璧一對,恭恭敬敬地遞上。?

  只見玉璧五彩繽紛,熠熠閃光,照得廳堂五光十色。徐朝奉無話可說,特別是那個心術不正的張氏,更是啞口無言,只好答應楊伯庸與徐玉玲結為百年之好。?

  不久,便為兩個年青人熱熱鬧鬧地辦了婚事。?

  從此,人們便把“玉種藍田”作為美滿婚姻的象徵,而這個故事也便千年百代一直流傳至今。同時也因為這個故事穿綴了一段美好的姻緣,所以,又把“玉種藍田”作為美滿婚姻的吉祥語,廣泛出現在婚禮的對聯或祝詞之中。


伏羲和女媧的傳說故事
出自封神演義的傳說故事
相關知識
鳳城的民間故事
關於長城的民間故事
鳳尾草的民間故事
百鳥朝鳳的民間故事
含有龍的民間故事
華山的民間故事
關於朱元璋的民間故事
中國最簡單的民間故事
關於茶葉的民間故事
茶的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