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習心理的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4日

  學習是學生們發展中的主導任務,也是每個人在知識經濟時代終身面臨的任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學習心理輔導賞識教育的運用

  摘要:學習心理輔導是基於心理學原理的一種學習輔導,在學習心理輔導中,賞識教育的方法和理念滲透可以提高輔導效果。

  關鍵詞:賞識教育心理輔導應用

  學習心理輔導是指教師運用心理學的有關原理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發生的各種問題,如認知、情感、動機、意志、行為等方面進行輔導。學習輔導的主要任務有以下幾個方面:提高學習技能,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正確對待學業的成功與失敗,樹立自信,克服考試焦慮;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科學用腦。本文根據自己在教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略談對賞識教育的理解及其在學習心理輔導中的應用。

  一、賞識教育與皮馬利翁效應

  1.關於賞識教育及其爭論。近年來,賞識教育成為教育界的一個熱門話題,什麼是賞識教育?賞識教育的倡導者認為,賞識教育是順應時代潮流、充滿人文關懷的全新教育理念,是能夠發掘孩子生命潛能的教育,是打破傳統功利色彩注重生命發放光彩的教育,它追求的是生命的自信與尊嚴,它倡導的是成長的快樂與喜悅。自稱“賞識教育推廣人”的歐陽維建在《南方週末》發表談話說:“賞識教育是著名的家庭教育實踐者周弘在教育聾女周婷婷成長的過程中成功發展的理論。”然而,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北師大研究員趙忠心則認為,賞識教育只是個別的教育經驗,談不上是什麼“教育理念”。而“賞識”即對人的才能或作品的價值給予重視或讚揚,是個很具體的概念,談不上什麼“理念”。

  2.皮馬利翁效應可作為賞識教育的一個理論依據。“賞識教育”要上升為一種理論,尚未有充分的學理根據,但作為一種教育方法,是可以研究探討的,其中的一些觀點、提法和人的認知規律相契合。“賞識教育”與皮馬利翁效應有相通之處。承認每個學生都有發展的潛能,有成功的願望和需要,通過教育能夠取得多方面的成功,從而對學生抱有積極的期望遠景性期望,以適當的表達方式傳遞給他們,可以激發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使他們能自覺努力去實現遠景性期望。這個適當的表達方式就是賞識,它包括肯定、讚美、表揚、鼓勵以及寬容,孩子的自信心、進取的銳氣、活潑的靈性、開朗的性格,來自於賞識。

  二、在學習心理輔導中運用賞識教育方法的點滴體會

  1.引導學生認識自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奮鬥目標。中職學生,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不免感到困惑、空虛和彷徨,學習的動力受到影響。因此,在開展學習心理輔導中,首先是要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學習和就業的關係,正確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定出每一個階段的奮鬥目標。如,面對當前一些大學畢業生因找不到理想工作而到技工學校學一技之長的情況,學生中也有所議論,教師就可以因勢利導,指出職業教育的優勢所在,引導學生看到自身長處和前途所在。在互動中,讓學生明白,老師是重視和尊重他們的。通過賞識教育,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使之樹立起遠大的職業理想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2.發現閃光點,引導學生樹立自信心。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祕密在於相信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就要賞識孩子。”每一個人都有長處,都有這樣那樣的優點,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有利於增強學生的上進心。相當一部分中職學生,由於基礎薄弱,在之前的學習中被視為成績不好的學生,貼上了“差生”的標籤,一些學生因此而自尊心受挫,懷疑自己的能力。對於這些學生,更應用心去觀察他們的優點,對他們的進步及時給予肯定。這對於培養健康人格、挖掘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具有重要意義。

  3.創設愉快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研究表明,學生對學科的興趣,和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存在正比的關係。其中教師對學生的熱情關懷是學生對學科形成積極態度的一個重要因素。“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熱情關懷,會使學生獲得學習的自信心,而這正是學生堅持學習、熱愛學習所必需的。正如一些學生所說的,“是因為這顯示了教師對你的真正關心,只要感受到這一點,就能使你自己想學習”。因此,教師堅持以表揚為主,不諷刺或譏笑學生,努力創造條件使得每位同學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他們始終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另外,賞識教育有利於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師生關係良好,課堂氣氛熱烈、和諧,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思維活躍。

  4.正確認識“賞識”、“批評”與“懲罰”的關係。賞識要正確客觀地分析,要了解學生的身心需要和心理狀態,根據真實需要進行表揚、鼓勵。而不能為達到某種目的而牽強地賞識,這不僅對學生本人起不到真正作用,而且會影響周圍的學生,讓他們感覺到“賞識”是虛偽的,失去對教師的信任。因此,賞識要因人的性格而適度操作。如,對膽小的學生要多肯定、鼓勵,對調皮、好動的學生,要適當賞識,同時要指出不足,幫助其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克服不良習慣。在強調賞識教育的同時,絕不意味著只表揚不批評,對於學生的錯誤和缺點,也不能姑息遷就,該批評的要批評,該處理的要處理。對學生寬容、讚賞,是為師者應有的態度。教會學生用理性的態度分析問題,則是為師者的職責所在。

  參考文獻:

  [1]廣東省中心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c級崗位證書教訓.第128頁至145頁

  [2]趙忠心.“賞識教育”不是一種教育理念.蕪湖教育資訊網

  [3]韓殿臣.淺析師生關係

  範文二:網路教育平臺介面學習心理思考

  摘要:網路社會環境下如何運用課程理論、教學理論、學習理論,創造出效果好的、效率高的網路學習環境,成為擺在教育者面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從認知心理學視角對網路教育平臺介面的形式、內容、學習者和其他常見問題進行全方位分析和討論,創設合理、科學、有效的網路教育平臺介面,使網路教育平臺更有效、更合理地向學習者呈現和傳達資訊,以幫助學習者更高效地接收、加工、處理學習資訊,促進高階學習的發生,進而提高學習效能。

  關鍵詞:認知理論;網路教育平臺;網頁設計

  隨著資訊時代的發展、網際網路的普及,網路教育作為教育傳播的一種方法和捷徑也越來越受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歡迎。而在網路教育平臺的開發及實現中,介面設計是至關重要的。在對網路教育平臺設計的認識上,有人認為只要學好了網頁製作軟體就能做好網路教育平臺設計,甚至還有人認為網路教育平臺的介面設計與一般網頁介面設計無異,其實不然,網路教育平臺介面設計是一個感性思考和理性分析相結合的複雜的過程,它不僅要求設計者具有良好的網頁開發技術,更需要設計者在教學設計師的幫助下思考如何把課程理論、教學理論、學習理論完美地嵌入到網頁中,激發學習者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因此,對網路教育平臺介面設計的學習心理因素分析就顯得彌足重要。

  一、網路教育平臺介面之“資訊”設計

  認知理論中有很多方法有助於網路教育平臺介面的設計。認知圖式,概念理解活動,調動過去的知識以及利用動機圖形、動畫和聲音都是認知理論有效促進教學的各種方式。

  1.圖式策略

  圖式表徵特定概念、事物或事件的認知結構,它影響對相關資訊的加工過程。它所描述的知識由一部分或幾部分按一定的方式組合起來。圖式是指每個人過去獲得的知識在頭腦中儲存的方式,是學習者儲存在記憶中的資訊對新資訊起作用的過程及怎樣把這些新資訊豐富到學習者知識庫中的過程。學習者的知識網路越豐富,學習者越能夠回憶起頭腦中已學的知識,並根據條件的變化靈活運用這些知識。在網路教育資訊設計時,可以利用圖式法通過網路技術手段把知識關係呈現出來,以幫助學生理解複雜概念,並能夠理清概念組成部分之間的關係,做到對複雜概念的全面、深入理解。

  2.概念形成策略

  概念形成是一個互動的過程。要幫助學習者形成、理解概念,需注意概念的複雜性,那就需要為學習者提供豐富的、多維度的例項,並保障例項與概念之間的相關因素儘可能地多一些。因此,在網路教育資訊設計時,可以通過聯想策略、假設檢驗理論、範例理論與網路技術特點相結合,有效組織概念知識,並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習者參與學習,如把學生分成小組,利用聊天室形式進行“實時”交流,或者通過電子郵件或討論社群進行非同步交流。[1]但無論採用哪一種方式,都需要採用一系列屬於及不屬於這個概念的各種例項,供學生在討論假設時參考。

  3.組織者策略

  奧蘇貝爾認為有意義學習發生的前提是新知識與原有知識經驗之間建立某種聯絡。在網路教育資訊設計中,我們應如何運用組織者策略,建立新知識與學習者原有知識經驗之間的聯絡,促使有意義學習的發生,讓新資訊更有意義、更容易學?又或者說該如何調動學生過去的知識呢?可以採用預先組織法,通過各種形式素材呈現學習材料,而這些素材或者螢幕資訊就是組織者,是與新知識有著聯絡的學習材料,通過組織者的呈現使學習者意識到相關知識和經驗,讓學生覺得新的資訊對自己具有意義。

  4.多媒體素材的綜合運用策略

  圖形、動畫和聲音可以提高學生興趣,但須掌握好尺度,既要綜合使用多種素材,同時又要保障一個頁面上的資訊不能過於複雜,否則會分散學習者注意力。在使用圖形、動畫和聲音時應特別注意以下幾方面:第一,在網路教育資訊呈現時,應儘可能設計多種通道。因為“分裂注意效應”[2]認為在設計教學材料時,應注意不同資訊形式對相同認知通道的資源競爭,儘可能減少認知負荷。比如,在設計教育資訊時,使用了不同的資訊形式,如動畫、圖片、文字,但卻使用同樣的視覺認知通道,這時便導致學習者學習這些內容時要拆分他們的視覺注意,即要把視覺注意分配給文字閱讀、圖片理解,造成單一通道認知負荷,形成學習壓力。而人對資訊的接受可以是多通道進行的,應充分利用這一原則,儘可能減少單一通道認知負荷。第二,雙重編碼理論指出,同時用文字和影象編碼資訊比只用一種方式編碼資訊更能增強資訊的回憶與識別。然而,更多的刺激也不一定意味著學習效率的提高,有時候會成為干擾因素。經研究表明,學習者同時接收在性質上結合得很好的資訊時,資訊能夠被更好地利用,但當學習者通過媒體同時接收非一致的資訊時會超負荷而導致學習效率下降。第三,動畫運用有一定的規律可循,首先要遵循教學規律,同時還要以動畫表達資訊的特性為參考。為了做到準確合理地運用動畫,在設計時應把教育性、科學性、技術性、藝術性有機結合起來。[3]

  二、網路教育平臺介面之“形式”設計

  網路教育平臺介面之“形式”設計就是根據教學需求以及介面設計元素對學習者學習行為的影響,編輯、安排介面視覺元素的呈現方式。其設計基礎來自視覺生理學和視覺心理學關於視覺感知的有關研究。因此,網路教育平臺介面之“形式”設計應遵循視覺感知規律,才能提高網路教育平臺的“形象”指數,提高教學資訊傳達的效率與準確度。

  1.主體與背景對比原則

  視覺感知覺認為,當有兩個或多個視覺元素被人的視覺器官接受之後,便會形成大量的視覺資料,人們通過對視覺資料的加工處理,辨別出主體與背景。主體與背景辨別的容易與否,影響了人們對主體資訊的感知效果,一般來講,主體與背景的辨別越容易,主體資訊也就越容易被視覺感知。因此,在網路教育平臺的介面設計時,在一個頁面螢幕空間內要注意把握好主體與背景的設計。背景的設計過於繁雜,如背景含有圖形、圖案,背景顏色與主體顏色過於接近,這樣的背景設計會導致主體資訊不易被視覺感知,進而影響學習效果。所以,背景在設計時應儘可能選擇低對比度、弱刺激性的顏色,以增加主體與背景的區分度,提高主體資訊的感知度。

  2.形象化設計簡明原則

  視覺感知心理學認為,當人們看到一幅複雜的影象時,往往會根據自己的經驗,習慣性、無意識地去簡化他們所感知的視覺資訊,進而理解所感知的資訊。[4]因此,在網路教育平臺教學頁面的視覺元素形象化圖形、影象等設計時,應把握好簡明原則,即在將教學資訊通過圖形、影象等方式呈現在教學頁面時,應儘可能地減少可能分散學習者注意力的視覺元素,以使這些形象化的視覺元素趨於簡明、清楚,易於學習者領會,降低學習者感知資訊壓力,提高感知資訊效率和效果。

  3.相關資訊聚類原則

  格式塔理論認為,在空間或時間上彼此之間臨近或接近的物件傾向於一起被感知。[5]因此,在對網路教育平臺中教學資訊進行組織時,應把相關資訊放在臨近區域,那麼學習者就會把這些鄰近的視覺資訊辨識為同一類資訊,形成資訊整體。這就要求在進行網路教育平臺介面設計之前,需要設計人員努力把握資訊內容之間的關聯性,做好分類資訊的聚類佈局設計工作,即把相關資訊設計在位置靠近的區域,使之聚類成為一組,而非孤立的成分。這樣學習者便可以輕鬆把握資訊整體,分層次理解同類資訊。

  4.風格統一與適度強調原則

  根據相似規律,人們傾向於把外表相似的物體歸為一類。因而,需要通過將學習者注意力集中於視覺範圍內的關鍵概念,以幫助他們獲得資訊。[4]因此,在網路教育平臺教學介面設計時,相似的資訊元素應使用統一的風格,以使其保持協調性、系統性。但是,風格統一的資訊呈現方式無法很好地做到將學習者注意力集中在關鍵概念上,因為學習者容易把形式統一的資訊視為統一整體,學習者需要加工整理後獲得關鍵資訊,增加了學習認知壓力,所以,在風格統一的基礎上還需要適度強調。即一方面把內容、功能相近的視覺元素用統一的風格組織起來,同時還需要通過適度強調把關鍵概念突顯出來,如變化文字資訊的字形、字號,使用不同媒體元素以示區別等方式,來集中學習者注意力。

  5.資訊完整性原則

  格式塔理論的閉合規律表明,人們會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理解不完整的圖形或文字。[5]即當人們看到不完整資訊的時候,會產生讓資訊完整的傾向,並會努力達成這一心理傾向。因此,在網路教育資訊設計與呈現時,應當避免不完整資訊的出現,因為,學習者會努力去完善不完整資訊的意義,並可能通過其他方式來獲取幫助理解不完整資訊的學習資料,然後在完整資訊的基礎上學到東西,從而增加學習壓力。同時,不完整資訊的出現可能會導致不同學習者對學習資訊理解的差異,因為人們總是力圖根據過去的經驗感知所接受的資訊。所以在教學資訊設計與呈現時,應注意資訊本身的完整性,不應讓學習者由於資訊的不完整而額外花時間、精力去把握其資訊意義。

  三、網路教育平臺介面之“學習者”設計

  網路教育平臺教學介面設計除了網頁本身的“形式”、所呈現的資訊內容需考慮認知因素以外,有一些因素還與學習者如何看待或者感知所呈現的資訊有一定的關係。學習者與網路教學網頁之間的互動與學習者個體差異有關,或者與學習者和網路教學網頁之間的互動方式有關。

  1.學習者智力

  網路教育平臺教學內容設計的本質,是一種非線性的內容組織,而且超連結技術使我們的瀏覽和搜尋進一步強化。學習決策更多是在不同選項或不同路徑識別的基礎上做出的,而不是固定的、一成不變的。有研究表明,超連結的瀏覽方式可以導致不同型別的學習策略或學習目的的發生。這種現象被稱為瀏覽者智力,因為它反映了學習者在網路教學內容瀏覽與搜尋過程中所使用的有意圖的策略。這種策略的特點有浮光掠影而不是閱讀文字、快速的視覺搜尋、尋找按鈕與超連結、一種不能界定的移動到下一頁的不耐煩。基於網路教育平臺的學習是基於這種互動的,因此這種互動方式或者瀏覽者智力自然就影響到了學習效果。那些只對網頁上內容做浮光掠影式瀏覽的學習者,可能只能識別術語和總概念,卻丟失了概念基礎和教學材料具體詳盡的內容。[6]

  2.導航與路徑尋找

  網路教育平臺中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學習者迷失方向問題,即網路學習中學習者“迷航”現象。學習者產生迷航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大部分超連結環境中存在大量非結構化的知識;第二,網路學習中學習控制的方式基本上都是學習者控制,因而學習者高度控制學習過程。這兩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增加了學習者的認知負擔,以至於產生了“超混亂”的結果。在幾乎所有的網路教育平臺中都會有這樣的問題,所以存在學習者因超連結空間探索與資訊選擇而產生過重負擔的問題,從而很容易使學習者感到被大量的資訊所淹沒,並由此感到迷惑。

  四、其他需要注意的問題

  1.螢幕設計

  大多數網路教學平臺在設計時,為使網頁顯得明亮歡快與華麗,以吸引和保持學習者的注意力,加了入大量不同的、經常是不易被理解的螢幕元素,這對學習者認知負荷的要求就很高。使用統一的螢幕設計,可以減少學習者用於與系統互動的智力加工的工作數量,從而可以把所教知識的智力加工工作量最大化。

  2.對多媒體元素的設計要求

  若頻寬允許,多媒體元素必能增加設計的情趣和個性,否則弄巧成拙,將影響學習者對目的資訊的及時獲取。如應避免“Gif”圖片、Flash動畫過大而增加網頁下載時間,分散學習者對網站其他資訊的注意力。結束語總體上看來,網路教育平臺的介面設計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在實際的設計中要全面、系統、總體地對網頁中的各個組成要素進行綜合考慮。好的網路教學頁面不僅要考慮其形式上的精益求精,對內容合理有效的編排也同樣重要。只有科學把握網路教學頁面設計的科學性與藝術性,緊密結合認知心理分析,才能使網路教學平臺的視覺設計更加符合學習者的學習心理,進而有效減少學習者的認知負荷,使學習者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熊川武.教學通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26.

  [2]王靜瓊.多媒體教學設計原則的認知心理學視角[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170.

  [3]徐淑英.CAI課件中動畫的運用原則[J].中國電化教育,20025:52-54.

  [4]周靜,趙志靖.格式塔理論在網路教學頁面設計中的應用[J].中國電化教育,20057:75-77.

  [5]朱世根.格式塔學習理論在教學網頁設計中的應用[J].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5:59-61.

  [6][美]BeverlyAbbey著,丁興富等譯.網路教育———教學與認知發展新視角[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70.
 

關於幼兒心理的論文
關於心理方面的論文範文
相關知識
關於學習心理的論文
關於幼兒心理的論文
關於挫折心理的論文
九個關於學習心態的富含哲理小故事
關於學習心理學心得體會範文
初中關於學習心得的演講稿
關於學習心態的黑板報
關於學習心態的黑板報內容
關於學習態度的作文
關於工商管理的論文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