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學語文教學畢業生論文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9日
  小學語文教學在小學知識體系中佔有重要位置,教師應當對學生加強其在創新思維方面的培養,使其在學習小學語文過程中能夠具備創新能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學語文教學畢業生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新課改下《史記》選修的雙重解讀

  論文摘要: 新課改下《史記》選修的雙重解讀

  論文關鍵詞: 新課改 史記 選修 雙重解讀

  隨著高中課程改革的推進,2007年《史記》以選修的形式納入教學,時值今日已有兩年多的時間。回首走過的路,感慨頗多。記得開始學習之時,看到厚厚的一本文言文教材學生連連地搖頭,眼神之中滿是失望,很多學生已經失去了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因為學習過程太過於枯燥。作為老師,我們也是第一次教授,沒有任何的經驗可以借鑑,只能是邊教邊學,在摸索中開展教學,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改進、提升,過程的艱辛可想而知。但是也很慶幸有這樣鍛鍊的機會,讓自己可以大膽的嘗試。

  《史記》曾被魯迅稱誦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可見其兼有史學與文學兩種特性。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和反思,對於《史記》選修教材,我覺得應當從兩個角度去解讀。首先作為文言文,應當強化學生的文言基礎知識積累,提升學生文言文解讀水平;其次作為傳記文字,也應兼顧傳記文學的教學任務,給學生傳授傳記文學的相關知識,瞭解傳記文學人物塑造的方法,加深學生對傳記文字的解讀,為其以後的創作奠定基礎。

  一、文言文教學:

  1、誦讀習慣的培養:

  《史記》雖形式上為文言文,但在語言上卻形同詩文。形式上,句子整散結合,讀來朗朗上口,如“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廉頗與藺相如》,“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父子俱在軍中,父歸;兄弟俱在軍中,兄歸;獨子無兄弟,歸養。”《信陵君竊符救趙》,可以讓學生在誦讀時體會其語言的形式之美。內容上,傳記文學的特色凸顯,人物的語言生動傳神,誦讀時更易於體會,如“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的以大局為重的藺相如,“今我不報,是以我事為不成”的義薄雲天的程嬰,在誦讀的過程中,個性的語言將人物的性格刻畫的栩栩如生。因此借《史記》的教學,培養學生誦讀文言文的習慣,讓其在讀的過程中加深對內容的理解。

  2、文言知識的梳理:

  《史記》雖為文言文,但是內容卻淺顯易懂,經過一年半的高中學習,學生應該能結合課文的註釋自己疏通文意,所以在教學中應將注意力放在文言文基礎知識的學習上,如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重要的實詞、虛詞、特殊句式等。《史記》的學習基本結束了高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所以應藉此將文言文的重要知識點進行梳理。另外,單元學習活動中將18個虛詞列入了整理內容,基於此應重視課文中出現的重要實詞和虛詞,讓學生有意識的去整理和總結,既可以加深對《史記》知識點的記憶,也可以回顧以前的相關知識點。如:

  以: 介詞: 用、拿、把:例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

  《廉頗與藺相如》

  憑藉:以文學為太常掌故。 以勇氣聞於諸侯

  《晁錯》

  因為: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

  《廉頗與藺相如》

  連詞: 表目的, 寧許以負秦曲。 《廉頗與藺相如》

  表修飾, 餘與四人擁火以入 《遊褒禪山記》

  表並列, 夫夷以近,則遊者眾 《遊褒禪山記》

  在……的時候:餘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

  《登泰山記》

  和方位詞聯用表方位:由山以上五六裡,有穴窈然。

  《遊褒禪山記》

  確實,的確: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廉頗與藺相如》

  故生則朝周,死則叱之,誠不忍其求也。

  《魯仲連義不帝秦》

  如果,果真:陛下誠能復立六國後世。《張良》

  再如一些字詞較為特殊的義項,在《史記》中也出現了,要提醒學生重點記憶。

  例如“因”有一個義項“通過,經由”在“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廉頗與藺相如》中出現,在“因平原君謂趙王曰”《魯仲連義不帝秦》中也出現過,所以對此較為特殊的義項,要提醒學生重點記憶。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懂得聯絡記憶,以此強化其知識的系統性,打下堅實的文言知識基礎,以此提升文言文解讀水平。

  二、傳記文教學:

  1、瞭解文體知識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將傳記文學的考察列於其中,縱觀近幾年高考文言文考題多為傳記文體,《史記》作為傳記文學的典型代表,在教學時也要給學生講解傳記文學的相關知識。如傳記文學的定義、特徵、分類、中國傳記文學的發展過程。在學習過程中,提醒學生將學到的相關理論,結合具體的文章落實,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的理解。總之,讓學生了解文體知識,更利於文字的學習。

  2、人物的多角度解讀:

  1拓展延伸:根據教材設計的內容,適當的延伸,可以使學生加深對人物的理解,如在學習《井陘之戰》一文時,為了更好的瞭解韓信這一歷史人物,補充了與之相關的乞食漂母;胯下之辱;多多益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等一些小故事,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與此同時學生也能更為全面的瞭解歷史人物。在學習《信陵君竊符救趙》一文時,給學生補充了“戰國四君子”的相關知識,適當的拓展,讓學生收穫更多。文字解讀時以點代面的方式,讓學生在更為廣闊的領域中,瞭解更多的知識,加深對人物的理解。

  2比較聯絡: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相關的內容可以聯絡記憶,在對比中人物的形象更為突出。如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將楚漢戰爭時期的幾篇文章《井陘之戰》、《張良》、《垓下之戰》及以前學習的《鴻門宴》,放在一起學習,讓學生在聯絡比較的基礎上,更為全面的瞭解劉邦、項羽、張良、韓信等人物,如項羽在《鴻門宴》沒有利用好的時機,沒有聽從范增的計策,放走劉邦,讓我們認識了一個有不忍之心,沒有主見的君王形象。《垓下之戰》一首“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讓我們看到了項羽性格中重情重義的一面,在突圍時“必三勝之”的自信和所向披靡的英雄豪氣一一呈現在我們的面前,他的一句“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讓我們看到了他的自信,同時也是他的可悲,這樣的比較聯絡一個較為完整的、立體的人物形象就呈現出來了。《史記》教學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比較聯絡的平臺,在此我們要時時的指導學生橫向與縱向的比較聯絡,讓學生多角度的解讀文章中的人物,讓人物形象更為立體。

  對《史記》中人物的多角度解讀,可以加深學生對人物的理解。在具體的過程中還可以適當的結合教材中每單元的“相關連結”的內容,讓學生了解《史記》:“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司馬遷傳贊》人物塑造的藝術手法,加深對傳記文學的解讀。另外《史記》創作的“實錄”精神,也為學生提供了積累作文素材的機會,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積累的好習慣,為以後的寫作奠定基礎。

  3、寫作訓練:

  作者創作《史記》時可謂“忍辱負重”,很多文章體現了作者“借他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的主觀傾向,由於時代和歷史的侷限,司馬遷對一些人物的評價也有其不準確之處,因此在教學時我們要探尋可寫之處,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如在學習《趙氏孤兒》一文時,對公孫杵臼和程嬰的做法,學生在認識上有較大的分歧,大家踴躍地發言,限於課堂時間的關係,很多人不能盡情的施展,我因勢利導讓其形成書面的材料,一篇篇慷慨激昂的文字呈現出來。另外還可以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設計成作文訓練,如在學習第二單元“義薄雲天”時,學生對古人的“義”很感興趣,我因勢利導讓學生以“義薄雲天”為話題作文,學生寫得都很積極,沒有了往日的愁眉苦臉,很多人一氣呵成。在教學中時常的找尋可寫之處,穿插寫作訓練,讓其有話可說,用心寫作,以此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同時讓其在寫作的過程中,加深對文字的理解。

  總結《史記》選修的教學,有得也有失。如何讓學生學有所得,這是我們需要共同努力的。教有法但無定法,讓我們一起去努力,探求更好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共同提升選修課的教學。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馬英英延安大學2014-06-01

  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胡亞青福建師範大學2015-03-25

  二:淺談優化小學語文作業提高小學語文質量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做語文作業,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消化和鞏固,以及智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但是,語文作業的現狀令人很不滿意,教師設計的作業量多且單調,機械的重複寫作業過程,不僅壓抑了學生思想,還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優化小學作業,提高小學語文質量,是教育者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以如何提升小學生語文作業的有效性為題,並對提高小學語文作業的有效策略進行分析,以便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論文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優化,質量

    一、當前小學生語文作業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語文作業負擔過重,已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小學語文作業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老師不顧及學生對知識理解的具體情況,也不管部分學生是否能接受設計的作業量和作業難度,設計語文作業時一律是相同的作業量和作業要求,因而作業中利於學生髮展的成分很少,使學生做的無用功多卻很多。

    2.機械地重複抄寫作業比較多,老師設計作業時,讓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抄寫課堂上學生已經掌握了的簡單知識、生詞、優美語句、重點段落等,使大量的作業,對提升學生的語文質量沒有多大的幫助,不僅浪費時間,還禁錮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使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大大降低。

    3.老師對學生進行課文生詞讀寫訓練時,隨意性比較大,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把對課文及生詞的讀寫訓練納入到語文作業中來,而是在教材進行到一段落的時候,突然抽查學生讀寫訓練,導致學生在心理上缺乏作業準備,技能上缺乏積累,因此,對老師的突然襲擊只能報以應付的態度,沒有達到理想的訓練效果。

    二、小學語文作業優化的方向

    1.語文作業要適量

    語文是小學的基礎課程之一,想要學生掌握良好的語文技能,就需要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長期的積累和消化。因此,老師在佈置語文作業時要注意作業量,不能因為急於提升學生的成績,以及學校的教學質量,就加大學生的作業量,老師對於學生的語文素養應進行循序漸進的培養,確保學生能夠高效率的完成作業,而不是以大量的作業使學生盲目應對,甚至造成學生出現抄襲、讓別人代寫作業等現象,使學生養成不良的學習行為。

    2.語文作業趣味化

    由於小學生處於玩心比較重的年齡階段,再加上語文作業的形式過於呆板,內容比較枯燥,趣味性不高,大大降低了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因此,老師在設計語文作業時,應緊跟學生的心理需求,設計的語文作業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如《潑水節》這篇課文,老師可以舉行以這篇文章為主題的班會,在班會活動中,讓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描述場面並寫出感想,在這過程中使學生的語文興趣大幅度提升。

    3.語文作業要開放性

    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的學科,開放性強是語文顯著的特點之一,在語文作業設計時,應將語文學科的知識技能與教育實踐相結合,使課內和課外的教育資源相融合,老師在設計語文作業時,不僅要結合教材上的內容,還要做到與社會息息相關,此外,老師還應充分理解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並根據學生的不同差異設計出不同層次的語文作業,供學生選擇,使語文作業不但開放,且豐富靈活。

    三、優化小學語文作業提升語文質量的策略

    1.多元化學習策略

    老師在設計語文作業時應根據學生對學習掌握的不同程度,進行多元化設計,幫助學生從課本走向現實,開闊學生的學習空間,打破傳統教學和作業模式的侷限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因此,老師在設計作業時應根據每位學生的不同和需求,使作業設計具備個性化和豐富化等多元化特點。

    2.營造趣味性策略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或者過於被動的學習狀況,語文學習的效果肯定是事倍功半。因此,興趣才是學生完成作業,最有效的方法,老師在作業設計中一定要藉助多種感官共同融合的作業。例如,在《讓我們蕩起雙槳》這篇課文中,老師可以用手機或者錄音機給學生播放這首歌,把學生帶到一個充滿想象的空間,然後提問學生小時候都在幹什麼,或者他們童年有什麼好玩的事情,然後學生們就會交頭接耳的討論起來,使課堂氣氛異常活躍,把生活中的小細節帶到語文課堂中,在生活點滴中提煉美感,情境結合,在學生頭腦風暴的時候,讓學生寫出他們的童年趣事,使學生在實踐探究和創新的過程中完成作業,啟發學生的思維,訓練學生的能力和提升學生的興趣,進而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

    3.強化探究性策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不僅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倡導學生探究發現、主動參與、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這些能力的培養對學生以後的語文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因此,老師在作業設計上要注重培養學生樂於動手勤於實踐的意識和習慣,例如,老師可以讓學生把教材中動人場景,或漂亮的風景,通過自己的想象畫下來,也可以通過自己的理解描述出來,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意識,還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質量。

    總而言之,語文作業對語文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綜合水平提升有很大的作用,學生通過完成作業,能夠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因此,老師在進行語文作業設計時,應充分考慮作業是否有趣、有效,並以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為核心,真正做到小學語文的作業改革,老師應注重引導學生完成作業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保持愉悅的心情,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力。同時,教師在作業點評時應尊重每位學生,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並及時解決,從而提高小學的語文質量。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研究孫叢叢華中師範大學2014-05-01

  2、小學語文“遞進迴圈式”教學策略研究蔡蘭芳華中師範大學2014-04-01

食品安全的調查報告範文
關於水利建設論文範文
相關知識
小學畢業生感言範文精選四篇
關於愛國主義教育演講稿經典範文
小學畢業生鑑定範文
小學畢業生鑑定範文
關於幼兒園的教師競聘演講稿範文
關於立足本職愛崗敬業演講稿範文
法學畢業生簡歷範文模板
醫學專業畢業生簡歷範文
大學畢業生事蹟範文
寫給大學畢業生的信範文